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5)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单元练习题-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年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会议指出,进入21世纪,世界纷繁复杂,亚洲各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增进交流与合作。

以下对当前世界形势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变革,封锁、孤立仍是主流②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程度不断加深③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④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各国彼此影响,休戚相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1江苏苏州中考)2021年5月,苏州的时令鲜果——东山白玉枇杷,从太湖畔林间地头出发,仅用十几个小时就在新加坡的超市、水果店惊艳亮相。

东山枇杷走出国门侧面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C.文化多样性的影响D.和平与发展的主题3.“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

”“‘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准则,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这两句话向世界传递出的信息有(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值得尊重的智慧②不同民族的文化间需要相互尊重理解③多样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④只要尊重多样文化,就能实现更好地合作与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22山东莱西期末)过去数个世纪,美国和欧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主导着国际政治事务,但是现在,美欧的情况今非昔比,世界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这是因为( )①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已经改变,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②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③世界多极化继续向前推进,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④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2山东滕州期末)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用刀剑成就的事,用言语

用刀剑成就的事,用言语

用刀剑成就的事,用言语
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

(名言警句)
其实铸剑为犁就是说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

(作文: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结永好,天竺华夏舞婆娑。

(作文:《七律》送印度友人)
铸剑为犁应有时,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作文:铸剑为犁应有时)
面对战争,让我们呼喊:“血雨腥风,应有涯,铸剑为犁应有日。

(作文:战争)
雕像中的人正在把手中的剑用锤子铸成犁,这就是著名的铸剑为犁。

(作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人们总说铸剑为犁终有日,但是我觉得战争似乎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古时候的战争是为了给百姓们谋福,为了发动改革(作文:日本是怎样的民族?)
有了爱,可以让世界铸剑为犁,有了爱,在遥远的心灵也会架起沟通的桥梁。

(作文:爱,其实洋溢在你我心间)
让我们为苦难的伊拉克人民祈祷,让我们的世界早日铸剑为犁。

(作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已经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争的硝烟还是时时燃起。

(作文:战争与和平)
这是观天望宇遥看星河的飞天梦,是铸剑为犁寰球视野的和平梦,是屹立民族之林栉风沐雨的富强梦。

(作文:梦在脚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xī)月B.素湍.(chuǎn)绿潭C.夏水襄.(xiānɡ)陵D.重岩叠嶂.(zhànɡ)2.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A.肃:肃杀,凄寒B.属:连接C.引:延长D.转:同“啭”,鸟鸣3.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看到电视画面上出现白雪皑皑的山景,我总会想到课文“长征组歌”。

B.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C.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D.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臂膀,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

C.现实中,大多数地区还存在儿童公共设施和服务不足。

D.为了解决学生心理困扰问题,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情景默写6.(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险峻。

(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夏水浩荡,凶险万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
20世纪,全世界发生了大小战争总共不下 400次!在战争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痛的 代价。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 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远远多 余鞭炮声和礼炮声。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 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 犁,和平永驻?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战争, 认识战争,期待“铸剑为犁应有日”的到来。
新课导入
“铸剑为犁”是苏联于 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 是著名雕塑大师乌切吉奇的 名作之一。它代表了世界各 国人民千百年来渴望和平的 美好梦想。至今,这一雕塑 原作仍树立在联合国总部广 场。”
底座上面有乌切吉奇的诗 “那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人 们把剑铸成犁,用标枪制成 镰刀,再看不到流血,再不 会去打仗。”
阿富汗战争是指 2001年美国联合阿富汗
北方联盟对塔利班的一
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已
经出来了:塔利班政权
被推翻,基地组织基本
被消灭。
二、文艺作品与战争
1、说一说你所读过的与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 曲波 《林海雪原》 肖霍洛夫(苏)《静静的顿河》 密西尔(美)《飘》 雨果(法)《九三年 》 大仲马(法)《三个火枪手 》 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
有 一 种 童 话 叫
“爸 爸, 别 走 !”
“爸爸,我害怕……”
爸 爸 ! 妈 妈 你 在 哪 里 ?
我 想


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玻璃后面的小男孩眼神还安详天真。 他是这样年幼,还不知道躲避来自成人世界的伤害。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我们的世界不需要战争
• 在战争武器前, 人的生命是多么的 脆弱!世界不需要 有更多的伤心欲绝 的人。战争给我们 的伤害是:家破人 亡,妻离子散。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大刀迚行曲
麦新作词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了,/抗战的一天来了!/ 前面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岑参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
一夫当关 马革裹尸 打草惊蛇 有勇无谋 攻其不备 揭竿而起
万夫莫开 赤膊上阵 四面楚歌 全民皆兵 出其不意
草木皆兵 乌合之众 用兵如神 声东击西 坚壁清野
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 者的 同意。——萨卢斯特 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肖 伯纳 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 金斯米尔 10,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 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1,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2,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 无数感人的事。——特赖奇克 13,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项目
参战国数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 的召开,苏联的雕塑家叶夫根 尼· 武切季奇创作了一尊“铸剑 为犁”的青铜雕像,雕塑中的 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 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 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 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 以造福全人类。 这座青铜雕像 于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 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 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 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 塑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 花园。
铸剑为犁

世界上没人希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惨的.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 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一个士兵在总统眼力只不过是微 不足道的,可是对一位母亲而言,是她的一切. 一场战争的到来,并不是意味能给 这个国家带来幸福,大多是残酷的事实. 九千年了,科技不断提高,而战争也并不 减少. 为什么人类不能和平共处呢? 不管是世界大战,还是反恐战.说来说去,还 不就是图一个"利". 中国的领土广大,为此遭受日本人的侵略,可今天日本人却 光明正大的说是为了自卫:伊拉克因为国家中有大量的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 钱的东西.美国人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攻打伊拉克,而且还华丽的说是为了打 击恐怖份子的组织. 这些"强盗"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多么可笑啊! "政府有时候 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一位将 军写的信里的一句话. 没人希望爆发战争,看到战争. 人们渴望和平的钟声早日 敲起,希望这世界早日没有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何时铸剑为犁?就是说全 世界到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实现消灭战争出现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战 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和平景象,人们从战争的苦难中进入了和平时期,深感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各国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后再也不要有战争出现,因此 1949年4月20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 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古今战争知多少(1)、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五个例子。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2)、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而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请你举出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将三人,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杨靖宇左权彭德怀张自忠赵尚志2、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战争出英雄。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举出两个例子说给大家听听。

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3、文艺作品与战争(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三个例子。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1、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2、冯德英的《苦菜花》、3、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4、吴强的《红日》、5、冯志的《敌后武工队》(2)、就某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谈一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明君枭雄,一人两面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 之誉,又有“枭雄”之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就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形象,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那样的坚强!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4、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围魏救赵】、【运筹帷幄】、【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穷兵黩武】、【一鼓作气】、【招兵买马】、【腹背受敌】、【乌合之众】【千军万马】、【秣马厉兵】、【偃旗息鼓】、【短兵相接】、【四面楚歌】、【勇冠三军】【纸上谈兵】、【声东击西】、【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5、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初二语文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初二语文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

初二语文课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八年级语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1一、教学目标1.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全在与历史的对比中让他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珍爱生命。

3.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4.培养资料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锻炼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针对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二、教学策划(一)策划理念: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将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访问调查结合;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学习活动与情感价值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注重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二)策划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漫长的进程中,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我们完全有必要让学生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并将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促使他们的树立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理想。

(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料搜集和校外活动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校外活动阶段,探访战场旧地,了解风情人情;开展社会调查;第三个阶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整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准备演讲、辩论。

前两个阶段都注意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第三个阶段,注重集中活动。

第一个阶段:学生分组收集资料①图片中的战争:注意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并弄清其出处来源。

②文学中的战争:描绘战争的文学作品收集,写出其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③影视中的战争:介绍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

④成语中的战争: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不少,搜集它们,并弄懂这些成语典故的含义。

⑤诗词中的战争:古今中外,与战争有关的诗词不少,收集起来,注意对这些作品赏析品味,理解背诵。

⑥史料中的战争:收集历史当中的著名战例,弄清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战争中寻求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几个月内先后占 领了关岛、香港、菲律宾、马来半岛、新加 坡、缅甸、婆罗州、印尼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此结 束……
想要更形象地了解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战况,就 请登陆网址: http://www.smldzx.c /article/zwl/sc wj/2cdz.htm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6 年~1945年,历时6年,在那 时我们的同学都还没有出生, 因此对它也不太熟悉,,德国因无法支 付巨额赔款而陷入空前的困境,这 时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以撕毁“凡 尔赛条约”,收复失地,恢复德国 过去光荣为号召,争取人民的支持。 1929年的经济打恐慌,使德国的经 济再度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工厂, 商店,银行等纷纷倒闭,纳粹党趁 机崛起……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后,便 成为亚洲的工业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 的经济取得很大的增长;但 是到了经济打恐慌时期,同 样出现了工厂倒闭和工人失 业等问题,局势动荡不安。 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维持国 内的统治秩序,以及转移人 民的视线,变对外进行军事 侵略……
1937年,德、意、日三 国组成轴心国,不断向 外侵略,以期达到征服 世界的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