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第一节光的反射教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 教案

《光的反射》教案〖自主学习、知识提练〗即教学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教学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规律;3.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难点〗➢①应用镜面反射改变光路的作图。

➢②对虚像的认识。

〖教学器材〗➢幻灯片、投影仪、平面镜两块、直尺、演示三角板、量角器等等。

〖教学方法〗采取“新课程实践中的目标教学教法研究”模式〖教学设想〗➢本节采用“新课程实践中的目标教学教法研究”,围绕教学目标即定向自学进行设疑、析疑和解疑,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推导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在探索、分析实验的基础上掌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步聚〗一、[问题感知,情景切入]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4.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用反射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5.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现象.6.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7.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8.知道平面镜的应用.二、[自主学习]即[教学目标] (投影幻灯片)三、[第一次收集信息](投影幻灯片)(一)、填空题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秒,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要_______.2.日食、月食及影的现象都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3.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发生__________.我们能看见许多本身不能发光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射入到我们眼睛内的结果.4.入射角是________与_________间的夹角;反射角是_______与_______间的夹角.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_______,并且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5.平行的入射光射到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后反射光线方向仍保持平行,这种反射叫做_________;如果平行入射光线反射后不平行,向四周散开,这种反射叫做____________.6.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成_______像,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________,像和物大小_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即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二)选择题7.镜面反射和漫反射()A.只有前者遵循反射定律;B.只有后者遵循反射定律;C.两者都不遵循反射定律;D.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8.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比人小的实像;B.和人等大的虚像;C.像到镜面的距离比人到镜面的距离大;D.和人等大的实像.9.一个人站在穿衣镜前,他的像离他2米远,若他再离开镜面0.5米,则镜中的像离他()A、0.5米B、1米C、2米D、3米四、[问题探究]1.人是怎样看见周围的各种东西的?简单分析:物体发出的光射入眼内,眼逆着入射光方向看去发现物体的存在.人的眼睛是不能发光的,所以在漆黑的液晚才有“伸手不见五指”这种说法.2.一束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0角入射在一个小平面镜上,如果要使镜面反射出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平面镜应如何放置.试作出反射光路图.3.S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试完成光路图. ·P·S五、[得出结论]➢光的直线传播c=3.0×108米/秒➢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分居等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对称)六、[收集信息] (投影幻灯片)一、填空题1.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0时,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要想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时,反射角为______.2.在教室里上课时,全班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因为________现象.而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光正对着镜子照,在旁边去看时,发现镜子是黑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现象.二、选择题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向平面镜走近时,它的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一叶遮目不见泰山”的科学道理是()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反射定律;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漫反射.5.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无关的是()A.古代妇女用铜镜来梳妆;B.战士用潜望镜观察敌人;C.通过平静的湖水可看见岸上景物的倒影;D.针孔成像.七、小结1.本章有三大重点:即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在讲解和分析时尽量多联系生活实际,用日常中常见到的自然现象来理解这些知识点.2.本堂课的基础知识比较多,而作光路图又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故要求教师在执教时,注意培养同学们在作图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不能随意或粗心大意.〖教后札记〗➢关键: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光的反射定律,这是解决几何光学的关键.光路图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题时应首先作出光路图,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本堂课采用的“新课程实践中的目标教学教法研究”,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电化教学为辅的一堂物理复习公开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 光的传播速度;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光的传播速度;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和理解;2.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白色屏幕、透明塑料尺;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白色屏幕,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光的传播速度。

3. 实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直线传播概念: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特点:速度快,约为3×10^8 m/s。

应用实例: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请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作业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特点:速度快,约为3×10^8 m/s。

(2)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第一节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第一节光的反射教案

第一节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二、教学重点难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 ):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 、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 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3.分析和论证(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 和F 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甲 乙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3)从步骤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从步骤4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如图乙所示.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1)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甲.(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如乙所示).(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演示实验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解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想想做做]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五、板书设计(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解释现象: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学历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学历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光的反射》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光的反射”,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路的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

本主题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光学基础知识的认识,为后续的光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入射光、反射光及法线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掌握光路可逆的原理,并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书面作业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的简单光路实验报告或利用光学原理解决日常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及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如镜面反射、漫反射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包括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定义等。

3. 实验观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平面镜等器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共同探讨光路可逆的原理。

5.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及日常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

6. 拓展延伸:介绍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光学仪器(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光的反射定律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利用光学原理解决日常问题。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实验内容,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及分析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光的反射-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4.1 光的反射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反射定律;2.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镜子、眼镜、水面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反射面(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用激光笔进行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3.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讨论,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三、应用反射定律(10分钟)1. 学生分组,运用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眼镜、镜子、水面等。

2. 各小组汇报解释结果,全班讨论,巩固反射定律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活动重难点:1. 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互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光学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

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较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4.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传播最快,速度是3×108m/s。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能力,学会设计科学探究的试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⑵、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⑵、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探究,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及运用,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2、教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现象及应用:
(1)、日食、月食;
(2)、小孔成像;
(3)、激光准直、激光测距;
(4)、射击瞄准、战队看齐。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108m/S。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4.1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4.1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4.1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如何设计一节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本节课的主题是"光的反射",我希望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现象。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我希望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光的反射现象,并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光的反射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推导和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实验器材(镜面、光线、物体等)、白板、黑板。

学具:实验手册、笔、彩纸、剪刀。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光的反射,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幻灯片和实验器材,向孩子们讲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让他们了解光的反射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4. 练习巩固:通过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推导和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孩子们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光的反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
[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
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 )
反射光线(OB )
法线(ON ):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 、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 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3.分析和论证
(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 和F 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甲 乙
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
(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从步骤4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如图乙所示.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
[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1)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甲.
(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如乙所示).
(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
[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
[演示实验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
(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
[想想做做]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
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