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针刺疗法(附疗效)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针刺疗法(附疗效)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针刺疗法(附疗效)
配穴方一:太阳(双)、大椎、尺泽(双)、鱼际(双)。

方法:用捏起或捏紧,结扎放血法;按上述穴位,选准血络,先左后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许。

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普通感冒。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针1~2次即可见效或痊愈。

配穴方二:少商、中商(少商外侧、二分半,指盖下正中)、老商(中商外侧二分半,指盖角旁)、人中、中魁(人中心左右、共二穴).
方法;用捏紧或捏起放血法:依上述穴位,先左后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许,或用手挤压出血各少许。

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流行性感冒。

效果:治疗34例,全部获效。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1959;(2)]。

用此法预防流感、腮腺炎亦屡试屡验.
配穴方三:大椎。

方法:用刺血加拔火罐法:先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局部皮肤上点刺2~3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火罐,留罐5~10分钟,以微出血为度。

根据患者自觉症状消除程度决定治疗次数。

如病情不减,可在该部位连续拔罐1~2次,至症状消失为止。

主治:风寒感冒。

效果;治疗73例,疗效满意。

附记:引自《新中医》1986;(4)].。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早春时节,北方的气温仍旧偏低,特别容易引起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治风寒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其实艾灸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很好的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知识,欢迎阅读!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方法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后脖子正中有骨头突起的地方即是。

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有生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灸之可以增强卫气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

将艾条(中药店有售,价格便宜)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

每次10分钟。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

合谷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可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疔疮、经闭、隐疹等许多病症,感冒时艾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应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灸的方法同上,每次灸5分钟即石丁。

艾灸的注意事项1.灸法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就壮数而分,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分,现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

如脱肛的灸治,先灸长强穴以收肛,后灸百汇以举陷,先灸下而后灸上。

2.灸法的补泻灸法的补泻,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艾灸补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艾灸泻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一口快速吹旺艾火,至燃尽,使艾火的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以泻邪气。

3.灸法的禁忌证①禁忌穴位、部位:一般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部位均不宜使用,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宜愈合。

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灸法。

对于体质虚弱者,灸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发生。

一针疗法治百病

一针疗法治百病

一针疗法治百病1、感冒穴:大椎。

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

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

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

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孔最。

孔,孔隙也。

最,多也。

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3、咯血穴:孔最。

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

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1寸。

斜向各脊椎刺,捻转。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

操作:1寸。

向劳宫方向刺,捻转。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

操作:1.5寸。

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

不退热加大椎刺血。

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7、胸闷穴:膻中。

操作:1.5寸。

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

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

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

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19、脏器下垂穴:百会。

操作:刺后炙20分钟。

主治:胃、肾、子宫、直肠下垂等。

20、失语穴:人中。

操作:刺8分,斜向上,留25分钟,強刺激。

主治: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

21、癔瘫穴:涌泉。

操作:1-1.5寸,捻提3分钟,试走。

主治:癔症性瘫痪。

22、面抽穴:颧髎。

操作:直刺0.5-1寸,泻法。

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23、面瘫穴:下关。

操作:直刺1-1.2寸,泻法。

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

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24、偏瘫穴:率谷。

健侧刺0.5-1寸,平刺,提捻。

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

25、脑缺血穴:风池。

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

主治:脑供血不足。

26、尿频穴:太溪。

操作:刺0.-1寸,平法。

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27、降糖穴:胰俞。

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

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民间针灸绝技一、感冒第一方头疼发烧,鼻流清鼻涕或者鼻塞不通。

取穴,大椎。

手法,用毫针捻转进针,剌四至五分深,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个小时,每天针一次,一般针一次即可痊愈的。

第二方预防流行性感冒取穴,风池,风门,身柱。

手法,针风池穴,进针六分至一寸深,使有酸麻感,留针30分钟,风门,身柱用艾灸五分钟,隔日针灸一次,连续针灸三次。

第三方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取穴,风门,陶道。

手法,先将患者风门,陶道穴的皮肤提起,用三棱针刺一、二分深,使出血。

不留针,不灸二、呕吐第一方主治呕吐不止。

取穴:间使双,中脘,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间使穴,向上斜方进针一寸,中脘穴直刺一寸,足三里穴向下方斜刺一寸,用捻针,平补平泻,留针一个小时。

,第二方主治呕吐不止取穴,金津,玉液。

手法,用三棱针刺金津玉液,使出血,妊娠如呕吐剧烈可刺金津玉液有效第三方急性胃肠炎,呕吐不止,口渴。

取穴,双劳宫,双大陵,双内关穴。

手法,先用毫针直刺劳宫穴大棱穴各五分,用泻法,大拇指外捡:留针半个小时。

然后再直刺内关穴一寸,用补法,大拇指向捻。

三、痢疾第一方取穴,奇三取穴法,奇三穴在足府后三分之一稍向内二分处为刺激点,男左女右。

手法,用毫针在刺激点斜向足跟方向进针,刺入五分,约一呼一吸捻针一下,再进针五分,如此三次,热性痢疾用泻法,重刺激,寒性痢疾用补法,轻刺激,留针三十分钟,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二方急性痢疾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中脘穴一寸,夫枢穴五至八分,足三里八分至一寸,均直刺,捻转进针,用平补平泻,留针半个小时,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三方痢疾腹痛取穴,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

手法,用毫针先刺小肠俞,大肠俞,后刺足三里,均至有酸麻感时去针,不留针。

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即愈。

第四方里急后重,粪便中含有白色粘液。

取穴,尺泽,合谷穴,足三里。

手法,先用三棱针刺尺泽穴放血二至三毫升,再以毫针刺合谷穴,足三里各三分,合谷穴用补法,足三里用泻法,留针捻针一小时,一次可愈。

倪海厦:感冒发烧皮肤刺破一点点挤血出来烧就退了。(收藏)

倪海厦:感冒发烧皮肤刺破一点点挤血出来烧就退了。(收藏)

一、大椎、少商、商阳针刺法这个第一椎,第一胸椎之上,这个穴道,我们叫做大椎。

颈椎和胸椎区分点就是,一个病人背对着你的时候,你要找这个穴道,你叫他,手按到那个骨头,转头,颈椎会转动的,胸椎不动。

所以你在动骨和不动骨的中间那个点,就是大椎穴,隔一个大椎穴,这个第一椎上就是大椎,第一椎下就是陶道,这是取穴的方法。

大椎穴是真正的一个大穴,我们在发烧感冒发高烧的时候,大椎穴你用三棱针,我们用放血针刺,皮肤刺破一点点挤血出来烧就退了。

真的是退的很快这个大椎穴,因为它是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我们在解热退烧的时候,高烧的时候是非常好用的一个大椎穴。

少商穴,我现在画的右手的拇指,画大一点给你看,这是指甲,右手的拇指,穴道就在这个地方。

指甲旁边这个穴道,这叫做少商。

那少商穴平常呢,我们是点刺放血,针,放血针刺它一下,然后一挤,把它挤两滴血出来,这是少商穴,我们大部分是放血用的。

我们也有下针,十三鬼穴里面,少商就是一个,十三鬼穴,第一个穴道是人中,第二个就是少商。

少商,肺经的井,就是井穴都在指头旁边,叫井荣俞经合,一直到手肘这边,阳经阴经都是这样子分布的。

那少商呢,就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主要的治症呢,是扁桃腺发炎,这个扁桃腺,这个小孩子发炎严重的时候,你少商一放血,当场就感到那个压力松开来,就没有那么痛,所以效果是很好。

小孩子发烧,也可以少商放血,那你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这都是可以退烧,可以治疗扁桃腺发炎的。

倪海厦:感冒发烧皮肤刺破一点点挤血出来烧就退了。

(收藏)2023年11月5日20:13脏病的胃气恢复都在半夜,腑病呢,大部分都在还有表证,比如说,发感冒了,这种都在中午的时候,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胃气会恢复。

比如说人家的小孩子,上次教过你们那个开天河水,弄完以后,小朋友回家了,对不对?你在开天河水,开的时候他烧会退,然后你在他比较恶心,对不对,你在脾胃的这条筋经上面,慢慢的轻轻揉他,那个小时候很嫩,那个我们指针是指头的针,是轻轻的摸,而不是很用力去摸他,轻轻的摸他气就来了。

一针疗法(高树中)

一针疗法(高树中)

一针疗法(高树中)展开全文一针疗法1、感冒穴:大椎。

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

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

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

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

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

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

操作:1寸。

斜向各脊椎刺,捻转。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

操作:1寸。

向劳宫方向刺,捻转。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

操作:1.5寸。

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

不退热加大椎刺血。

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

7、胸闷穴:膻中。

操作:1.5寸。

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

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

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

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9、调心穴:内关。

操作:1寸。

直刺,捻转,5分钟行1次针。

主治:陈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胸闷、应急综合征及心绞痛等。

10、冠心穴:解溪穴直下2.5寸,脚面第2、3趾骨之间。

操作:1寸。

直刺0.5-0.8寸,捻转,2-3分钟行1次针。

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

11、急救穴:人中。

操作:0.5寸,斜向上刺,泻法,醒后留5-10分钟。

主治:昏迷、休克、晕厥、小儿抽风、失语、中暑等。

12、虚脱穴:人中。

操作:刺2-3分,捻转,留15-20分钟。

主治:虚脱、昏迷、晕厥、癫狂、休克等。

13、中暑穴:少商。

操作:刺0.3-0.5分,捻转,泻法,留10-15分钟,发热大汗可放血2-3滴。

主治:中暑、中风昏迷。

14、神衰穴:神阙。

操作:直刺0.5—1寸,平补平泻法,捻转,留20分钟,起针后拔罐10分钟。

15、神官穴:承山。

操作:刺2.5寸,平法,伴心慌气短等加内关、膻中。

主治:神经官能症。

16、精神病穴:百会。

操作:斜刺0.5-0.8寸,泻法。

主治:功能性精神病。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一、治感冒病歌诀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风池对外感风寒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

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

鼻塞不通,前额疼痛可加迎香、上星。

咳嗽加尺泽。

喉痛加少商、商阳(此即二商)。

二、治咳喘歌诀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哮喘天突膻中刺,痰多丰隆与合谷。

肺俞、中府为肺的俞穴与募穴,内关为治疗胸胁部病症要穴。

加尺泽、足三里,补土而又生金清肺热。

哮喘时取上穴再加天突,膻中,若是痰多可刺丰隆、合谷。

三、治胃肠病歌诀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肠胃病,如肠胃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可用“俞募配穴”治疗,一般用胃俞、中脘即可,也可同用大肠俞与天枢,或小肠俞与关元,再配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及内关等。

腹泄可隔姜灸神阙穴。

反酸可加公孙、行间。

四、治肿胀歌诀肿胀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不可漏,三里地机多有用,三阴交穴并复溜。

肾为水脏,开窍于二阴。

膀胱为津液之府,职司小便,脾主运化水湿,脾肾阳虚肿胀,可以用肾与膀胱的俞募穴,脾经的三阴交、地机,还可加足三里。

五、治小儿遗尿歌诀遗尿神门并关元,三阴交穴和兑端,膀胱俞募配三里,调整习惯愈不难。

用膀胱经俞募穴膀胱俞、中极,加关元、三阴交,再加神门、足三里、兑端,治疗遗尿病效果较好,在治疗期间,嘱患儿调整习惯,白天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傍晚后尽量少饮水。

六、治妇女病歌诀妇科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要记牢,更年石门三里穴,归来太冲痛经消,经少气海并带脉,经多隐白大敦妙。

妇科病书主要涉及冲脉、任脉以及肝,脾两条经络,可用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通治,如为更年期病症加石门、足三里,同时还可以配合对症加一些其它穴,如失眠加印堂,头晕加百会等。

痛经针归来、太冲。

月经过少不畅取气海、带脉,月经过多取隐白、大敦。

如属虚证,可灸隐白。

七、治心神病歌诀心神三里三阴交,神门关元合谷捎,头痛太阳列缺好,失眠涌泉印堂要,眩晕内庭百会刺,内关中脘呕吐消,心悸内关合心俞,肾俞太冲可通调。

预防感冒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预防感冒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预防感冒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针灸秘传十绝招2.民间偏方:针灸治疗感冒的制作方法3.怎样预防感冒的方法4.感冒的针灸治疗5.民间针灸绝技方法是什么(中医针灸绝技)针灸秘传十绝招针灸秘传十绝招一、身柱妙用身柱督脉第十二号穴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

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1.5寸28号针(长4.5cm,直径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

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20分钟至30分钟。

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一)增加强壮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1.感冒高烧至39C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

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次。

连续3—7天。

病例举要:1.高烧1984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

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感冒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位教师,经常感冒。

每人针身柱3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

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

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

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

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

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王XX女50岁家庭妇女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针20-30分钟
• 其他疗法:拔罐、艾灸、刮痧
复习思考题
13
马 某,男,15岁,学生。
主诉:发热恶寒两天。病史:
患者两天前放学回家后洗澡受
凉,始发恶寒发热、头痛、喷
嚏、周身关节酸痛、咳嗽流涕、
无汗。检查: T 37.5℃,精神
疲乏,面色红润,语言低微,
血象化验检查示:白细胞总数
正常,淋巴59%,中性41%,
咽不痛
恶寒轻, 发热重
咽痛明显, 流黄涕,痰 黄而稠
汗出
舌脉
苔薄白, 脉浮紧
苔薄黄, 边尖红, 脉浮数
舌苔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2、辨证分型(熟悉)
暑湿感冒:夏季多见,鼻塞流涕,头昏胀重, 身重倦怠,胸闷,纳呆,苔白腻或微黄腻, 脉濡数。
暑湿感冒
3、治疗原则(熟悉)
• 疏风解表 • 风寒者疏风散寒,解表宣肺 • 风热者疏风散热,清利肺气 • 暑湿伤表者清暑化湿,解表和中
者,称时行感冒。
特点(了解):
•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 病程一般为3~7日。
• 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
【病因病机】(熟悉)
• 风为主因
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外感为病, 常以风为先导 ;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
邪有兼夹
风与寒合
风寒证
风与热合
苔薄白,脉浮紧。
请写出疾病辨证诊断、针灸治法、取穴处方和针灸操作
辨证诊断
13
感冒 (风寒型)
13
针灸治法
13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外关
风门
肺俞
针灸取 穴

13



毫针刺用泻法, 加温针灸。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4、主穴处方(掌握)
主穴: 合谷 大椎 外关
5、配穴(熟悉)
• 风寒感冒加风门、肺腧、列缺 • 风热感冒加尺泽、曲池 • 暑湿感冒加中脘、足三里
• 头痛加太阳、头维 • 咽喉痛少商点刺出血 • 恶心呕吐加内关 • 鼻塞加迎香
6、操作(掌握)
▪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 ▪ 风寒感冒可以加灸法; ▪ 风热感冒,大椎、少商点刺出血。 ▪ 每日一次,留针20-30分钟
感冒 针灸治疗
【定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掌握)
• 感冒是指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 特征的常见外感性疾病。
感——感受 冒——触冒
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
别称(了解):
• 感冒由于感邪轻重不同、体质强弱 的差异,病情有轻重有别。
➢轻者称 伤风; ➢重者称 重伤风;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
【其他疗法】(熟悉)
▪ (1)拔火罐法 取肺腧、风门、大椎、身柱、
大杼。每次2-3个穴位,留罐10分钟。
▪ (2)艾灸取大椎、风门、外关、足三里。每穴
艾条悬灸10中,皮肤潮红为度。适用于风寒感 冒,同时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 (3)刮痧疗法 注意防止刮破皮肤。
【按语】
▪ 1.针灸治疗感冒效果较好,特别对发 热、鼻塞、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
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的常见外感性疾病。 • 病因病机: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以风邪为主;
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降,肺卫功能失调。 • 辨证分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 • 主穴:合谷 大椎 外关 •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风寒感冒可以加
灸法;风热感冒,大椎、少商点刺出血。每日一次,
• 病理性质——感冒属表实证。
【辩证论治】
1、辨病(掌握)
• 以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 咽痛、周身酸楚不适、发热、头身疼痛为 主症。
2、辨证分型(熟悉) 辨证分型
风寒 束表
风热 犯肺
暑湿 伤表
11
2、辨证分型(熟悉)
类别
风寒 感冒
风热 感冒
恶寒发 热轻重
兼症
汗液
恶寒重, 流清涕,痰 无汗 发热轻 液清稀色白,
▪ 2.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
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小常识(补充)
• 风寒感冒宜多吃发汗散寒食品,如葱、大 蒜、姜汤(可加少量红糖调味)等。
• 风热感冒宜多吃有助于散风热、清热的食 品,如绿豆、萝卜、白菜、白菜根,可以 用鲜梨汁与大米适量煮粥趁热食用。
总结
• 定义、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主穴、操作、其他疗法。 • 定义:感冒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
风热证
夏秋之交 暑湿当令
风暑 夹湿证
病因示意图
外感风邪 时行疫毒
风寒、风热、暑湿(普通感冒)
口鼻 肺 皮毛 卫
卫表不和 肺失宣肃
感冒
时行感冒
腠理空虚 卫气不固
病机
• 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 病位——主要在肺卫。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外合皮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