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一课】化学人教版选修导学案农药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选修导学案农药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化学人教版选修导学案农药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3.适量施肥:遵循适度施肥原则,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4.有机肥的利用: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肥,通过堆肥和腐熟处理,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三、农药和化肥的环境保护
1.减少露天储存:农药和化肥的露天储存会造成挥发和渗漏,对环境造成污染。应选择防潮、防晒的储存方式,并定期检查容器和包装是否完好。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只有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要求,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化学人教版选修导学案农药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业生产。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农药的合理使用
1.选择适合的农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对应的农药,避免大面积的广谱杀虫剂使用,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2.合理使用剂量:按照农药的说明书,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超标。
3.选择适当的使用时间:根据作物生长期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避免无效的农药浪费。
4.轮作和间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在不同的农田间进行轮流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合理施药方式: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和作物间隔,选择合理的施药方式,如喷雾、灌溉、撒播等,确保药液均匀分布。
二、化肥的理使用
1.科学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化学性质和作物需求,科学配置化肥配方,避免滥施有害物质。
2.合理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影响作物的生长。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2第4单元课题1化肥和农药学案 (1)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2第4单元课题1化肥和农药学案 (1)

化肥与农药导学案知识与能力: 1 . 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的化学原理。

2. 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 了解农药、除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关的化学原理。

知识梳理:1.人类最早驱除害虫的方法是2农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写出三个阶段中农药的种类和特点3.对农药中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砷、硫、氟、氯、磷,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4.拟除虫菊酯是在对天然除虫菊进行等大量的研究基础上,确定六种有效成分后人工合成的。

5.特异性农药改变了的传统观念,而用微量的激素类物质干扰害虫的来保护害虫的。

6.农作物的病害是由等引起的。

7.石硫合剂的成分是8.波尔多液的成分是9.杂草不仅与作物争夺还会。

10.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用催熟果实。

11有人认为人类目前研制和使用杀虫剂已经进入恶性循环,是否应该完全取缔使用化学农药?课堂反馈1.波尔多液能防治虫害的原因是()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盐析B.石灰水使菌体蛋白变性C.蛋白质能溶解与硫酸铜D.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使蛋白质变性2.制取漂白粉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都要用到的物资是()A.硫磺B. 熟石灰C.胆矾D.石膏3.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DDT是烃的衍生物B.DDT易熔于水C.DDT能杀死有益生物D.DDT不易被分解4.DDT的结构如图DDT的化学式是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并写出官能团的电子式5.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苯和氯气反应制取氯苯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加成反应C. 取代反应D.水解反应6.使用农药的危害有哪些?(1)(2)(3)。

人教版选修2高中化学教案 化肥和农药

人教版选修2高中化学教案 化肥和农药

化肥和農藥一、教材分析和建議化肥和農藥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兩者都是體現化學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典型實例。

化學肥料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某種(或幾種)元素,目前,人為地向土壤添加含有所需元素的化學物質仍然是解決地力貧瘠的主要途徑,農業生產的需要促進了肥料工業的發展。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加和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生活用地和農、林、牧爭地現象日趨激烈,由此產生的糧食問題日益突出,20世紀初化學肥料的工業化生產,特別是固定大氣中氮的合成氨技術的發明,為提高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提供了保障。

教科書圍繞著如何獲得農作物可吸收的氮肥、磷肥和鉀肥這一中心問題,介紹了農業上常用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的主要成分和生產原理,其中,還以氮肥為例指出了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對多種獲取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從中體會化學技術應用的特點。

用農藥來防止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細菌和其他形式的微生物,可以形象地比喻為與病蟲害爭奪糧食,是化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又一重要貢獻。

教科書通過幾種典型農藥的簡介,揭示了三代農藥的發展趨勢——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的開發和研究,還通過一些討論和學生活動,闡釋利用為數不多的幾種化學元素合成出來的組成與結構並不複雜的分子,竟然可以成為農作物的保護神,體現了化學與技術的奇妙功效。

教學重點:化肥為農作物補充必要的營養元素,主要化肥的生產原理;瞭解農藥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是決定其防治病蟲害效果的關鍵因素。

教學難點:化肥、農藥的使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建議如下:1. 關於化肥的教學,由於學生對這些內容在初中化學中大多有所瞭解,主要通過復習、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其中的化學原理。

另外,還要注意通過一些思考與交流欄目,引導學生思考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於多種反應方案的選擇應該考慮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化肥的生產的等問題,以培養他們對於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和決策的能力。

2024年度-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教案

2024年度-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教案
农药的分类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根据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农药 等。
11
农药的作用与效果
农药的作用
通过干扰有害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破坏其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治有害 生物的目的。
农药的效果
正确使用农药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保护农作物免受或减 少损失。同时,农药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20
防止化肥与农药污染的措施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发展生物防治
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制定 针对性的施肥方案,减少化肥的浪费和污 染。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 等自然因素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量。
加强农药监管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建立健全农药监管体系,加强对农药生产 、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药 质量和使用安全。
种类和配方。
控制用量
按照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 ,合理控制化肥的用量,避免 浪费和环境污染。
均匀施肥
确保化肥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避免局部过量施肥导致作物烧 根或土壤板结。
适时施肥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 ,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确保 化肥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19
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 药,减少农药对环境农产品的污染 。控制用药量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严格 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农产 品残留超标。
安全间隔期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 保农产品在采收前农药残留量降至安 全范围内。
防护措施
在使用农药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确保人身安全。

化肥和农药教案人教版

化肥和农药教案人教版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化肥和农药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化肥和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报告、可持续农业实践的案例分析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布置以下任务:
4.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图表、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化肥和农药的种类、作用及影响
-设计简洁、美观的板书布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用幽默、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5.板书示例:
-化肥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图片展示)
-农药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图表展示)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环境影响: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图片展示)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化肥和农药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化肥和农药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化肥和农药的种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化肥和农药的正确使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化学人教版选修2学案:名师导航 第四单元课题1化肥与农药 含解析

化学人教版选修2学案:名师导航 第四单元课题1化肥与农药 含解析

第1课题化肥与农药名师导航知识梳理一、化肥与农药的意义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___________元素化肥中大量施用的主要是___________肥、___________肥和___________肥。

磷肥:Ca5(PO4)3F+7H2SO4(浓)====3Ca(H2PO4)2+7CaSO4+2HFCa(H2PO4)2·H2O和CaSO4称为__________,简称为普钙。

Ca3(PO4)2和M g3(PO4)2叫_____________。

钾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__________湖。

氮肥:以合成氨为原料生产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尿素生产原理:CO2+2NH3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尿素)+H2O硝酸铵生产原理:4NH3+5O24NO+6H2O,复合肥料:含有___________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如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营养元素。

玻璃微肥:将作物所需的___________元素固定在玻璃细粉颗粒中,由于玻璃微溶于水,微量元素从玻璃中缓释出来。

原料:废玻璃、粉煤灰、炼钢炉渣、矿石。

二、农作物的保护神——农药当前病、虫、草害造成农作物减产达30%—40%1.杀虫剂与虫害的防治2.病害和草害的防治石硫合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波尔多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通过分析和改变2,4D(除草剂)的结构来改变其药效。

乙烯催熟西红柿:(乙烯利)CH2====CH2+HCl+HPO3三、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1.农药残留:农药施用时,在作物、土壤以及其他环境中剩余的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称为农药残留。

二年级春季《化学》(人教版)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导学案

二年级春季《化学》(人教版)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导学案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八章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2.学习任务:
(1)了解一些常用的化肥和农药,能够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化肥农药的施用方法,能够辩证地看待农药、化肥使用的利弊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知道不饱和度的概念,学会运用不饱和度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确定有机物边练习,并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学习方式: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并就所讲解的重点知识的进行笔记,对老师要求的课堂活动进行思考和练习。
学习环节:1.化肥的合理施用
2.农药的合理施用
3.运用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分子式

高中化学 4.1 化肥与农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 4.1 化肥与农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2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倡议书
设计意图及预期目标
1、完成本节学问内容
2、学以致用,增加社会责任感




化肥与农药
化肥:补充养分元素 农药:消退病虫害
一、化肥 二、农药
来源:磷肥、钾肥--自然矿物 三代农药杀虫剂
氮肥--工业合成:尿素、硝酸铵 波识,争辩化肥与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化肥:
补充养分元素 N P K
农药:
消退病虫害
二、讲授新课
(一)化肥
1、介绍李比希的贡献,引出植物养分学说
2、磷肥和钾肥
从原料、合成方法及其产品等各方面,介绍磷肥和钾肥
3、氮肥:尿素与硝酸铵
二者合成方法的介绍
(二)农药
1、杀虫剂:三代农药
化肥与农药
课 题
《化肥与农药》
科 目
化学
教学理论
支撑
化肥为促进作物增收,农药为防止作物患病病虫害而减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也不行避开的对环境造成肯定影响。本节课既要使同学了解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留意环境爱护及可持续进展。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与化学肥料、农药有关的化学原理。
以驱蚊为例,介绍三代农药
第三代农药的开发
2、病害的防治
介绍波尔多液
了解其发觉的背景,过程及简要作用原理
3、草害的防治-化学除草剂
三、化肥、农药的合适使用和环境爱护
1、化肥:依据性质,科学使用
2、农药:留意残留,开发新型农药
以DDT为例,介绍农药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严峻后果
老师导入、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时农药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农药的成分及其作用。

2.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化学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及其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常见农药的成分及其作用课前预习【情景材料】农药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无法被替代,而农药的使用,一直以来就与环境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

本节课拟就农药的分类、选择和使用等一些基础知识作一个综合的介绍,便于我们更好的、合理的使用农药,保护环境。

【预习内容】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填写下列空白:一、农药1.杀虫剂(1)分类:按照化学组成和结构,常用的杀虫剂分为、、、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等。

(2)农药的更新换代属于第一代农药的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属于第二代农药的是、、;属于第三代农药的是和。

第三代农药也被称为。

2.杀菌剂大多数农作物病害是由引起的,只有少数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

常用的杀菌剂有、、、以及可以进入植物体内的。

3.除草剂①传统除草方法是:用犁或锄将杂草翻入深土。

②现代方法是:。

4.植物生长调节剂模拟天然植物激素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人工合成了用来的化合物,这类物质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等。

二、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环境保护1.农药的危害(1)农药过多使用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数量增加。

蜜蜂可以对,对农业增产起重要作用,但农药也可使蜜蜂中毒死亡;家蚕吞食农药污染的桑叶也会中毒死亡。

(2)农药在土壤中会发生吸附、转移、相互影响的过程。

可使农药在土壤中发生变化、危害消失;吸附过程会使农药在土壤和大气中残留;转移可使农药进入附近水域或地下水,造成毒害水生生物和。

2.化肥的合理使用(1)合理使用化肥,不仅要考虑土壤的、作物营养状态等因素,还必须根据化肥本身的化学性质进行科学施用。

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和土壤结构;过量使用的化肥会随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产生等污染现象。

(2)硫酸铵适宜施于地区;硝酸铵适用于的地区。

预习内容答案一、1. 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特异性农药环境友好农药2.真菌石灰、硫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内吸性杀菌剂3. 使用除草剂4. 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乙烯利二、1. 植物授粉降解降解污染水源2.酸碱性酸碱性水体富营养化水华雨水充沛气候比较干燥堂中互动【问题探究1】何谓农药?波尔多液的杀菌原理是什么?【教师点拨】菌体蛋白质凝固而变性。

分析解答:农药是指那些可以杀灭农作物病、虫、草害和鼠害等或能调节植物或昆虫生长周期,从而使农业生产达到增产、增收的化学物质。

化学农药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一大类物质,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病菌本身是一种蛋白质,而波尔多液由重金属盐硫酸铜和强碱石灰乳混合而成,它们都能使菌体蛋白质凝固而变性,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

【即学即练1】CuSO4和石灰的混合物(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的霉菌病。

某人粗心误饮了CuSO4溶液,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A.韭菜B.吃熟鸡蛋C.喝鸡蛋清 D.喝Ba(OH)2溶液1.C【解析】误饮CuSO4溶液造成重金属盐中毒,应立即吞饮鸡蛋清,再去医院治疗。

【问题探究2】农药残留及其危害通常有几种途径?元素周期表对于农药的合成有什么应用?【教师点拨】阅读教材P90内容。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和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可以给农药的研制和创新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分析解答:(1)农药残留及其危害主要有两种途径:施用药剂对农作物的直接作用以及农作物对土壤等环境中残存农药的吸收;通过食物链造成的富集。

(2)通常制造农药中所含有的氟、氯、硫、磷等关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近。

【即学即练2】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据研究,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应加入适量()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2.A【解析】纯碱即Na2CO3,溶于水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能更好地降低农药毒性。

练案A组(课堂反馈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属于卤代烃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1.D【解析】烃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该物质中含,所以该物质既不是芳香烃,也不属于卤代烃,其性质具有酯的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其分子中含,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2.D【解析】科恩和波普尔仅在某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化学仍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D项错。

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施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3.C【解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必定会导致树木大量砍伐,对环境保护不利。

4.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①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② 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值。

③有利于土壤中钙离子、镁离子被植物吸收。

④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其中( )A.只有②③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正确D.全部正确4.B【解析】因为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碳酸饮料可加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碳酸呈酸性可改良碱性土壤。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可用于制纯碱B.硅藻土作吸附剂C.硫酸铜可配制农药D.乙二醇作医用消毒剂5.D【解析】侯氏制碱法即是用食盐生产纯碱,A正确;硅藻土具有特殊的多孔性构造,可作吸附剂,B正确;硫酸铜可与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正确;医用消毒剂一般是使用 75%的酒精,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黏合剂的湿润剂,D错误。

6.化学农药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一大类物质,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下列关于甲酯除草醚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4H8O5NCl2B.该物质易溶于水C.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D.1 mol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5 mol NaOH反应6.D【解析】甲酯除草醚的分子式为C14H9O5NCl2,故A错;其结构中没有亲水基,故B错;从分子结构看,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1 mol甲酯除草醚中有2 mol氯原子可被水解取代为2 mol酚羟基和2 mol氯化氢,1 mol 酯基水解生成1 mol羧基,消耗1 mol NaOH,故耗5 mol NaOH。

7.在制漂白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由纯碱制烧碱都要用到的一种物质是( )A.胆矾B.小苏打C.石膏D.熟石灰7.D【解析】制漂白粉用到的是氯气和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甩磅的是胆矾和熟石灰;由纯碱制烧碱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Ca(OH)2=2NaOH+CaCO3,用到的是熟石灰;所以都要用到的物质是熟石灰。

二、填空题(共15分)8.(6分)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

DDT的问世对人类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

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对DDT的生产和使用。

(1)杀虫剂“1605”本身对人畜毒性远强于DDT,但DDT已被禁用,而“1605”尚未禁用理由是。

(2)由结构分析知:“1605”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________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因________。

8.(1)“1605”在降解酶的作用下,从P—O键处断键,降解为毒性小,不残留的物质。

而DDT不易降解,它长期滞留在动物体或食物链内,危害较大。

(2)碱性水解而失效【解析】(1)可对“1605”与DDT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1605”之所以尚未禁用,是因为“1605”在降解酶的作用下,从P—O键处断键,可降解为毒性小,不残留的物质;而DDT不易降解,它长期滞留在动物体或食物链内(相似相溶),危害较大。

(2)“1605”是一种磷酸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因水解而失效。

9.(9分) 二氯烯丹是一种播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D在反应⑤中所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

(1)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反应③是。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C:,D:,E:。

9.(1)取代反应,消去反应(2)CH3—CH=CH2,CH2Cl—CCl=CH2 CH2Cl—CCl2—CH2Cl,C H2Cl—CCl=CHCl【解析】A与反应生成B,B又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B为,A的结构简式为,即A与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在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但仅由此条件尚无法确定C的结构。

依据官能团的性质及所给的转化条件可知,C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经消去反应生成E。

从生成物的结构看,即由二氯烯丹的结构逆向推导可知E的结构为,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E只有一种结构,则D的结构为,C的结构简式为。

B组(课后拓展)1.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端点和拐点代表碳原子、双线代表碳碳双键)(1)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属于芳香烃B.属于卤代烃C.不具有酯的性质D.含有5种官能团(2)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____________,氧原子数是__________.(3)对于此种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能使溴水褪色;②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③难溶于水;④可以发生加成反应1. (1)D (2)23 3 (3)①②③④【解析】(1)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碳碳双键、酯基、醚键、—CN五种官能团;由于含有酯基,所以具有酯的性质.(2)由于分子中的端点和拐点各代表一个碳原子.所以分子中共有23个碳原子;酯基中有两个氧原子,醚键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即共有三个氧原子.(3)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能够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这种有机物由于缺少亲水基团,难溶于水;苯环和碳碳双键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