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含义——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3.具体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分析(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经济效益的论证、研究。
(4)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中的微观条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1.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
尽量选择和利用带“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
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辽宁古寺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所聘公司无资质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之前的施工单位并不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接寺的勘察、设计资质,而之前聘请来的画师对壁画的“修复”,是直接在壁画上重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效果令人咋舌。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壁画修复后被指“红配绿”文物修缮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所以文物修缮工作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然而一位名叫“五角枫”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朝阳云接寺令人发指的维修》的博客,直指这种修复已经玷污了“重绘”这个词。
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沙漠景观承德:“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深圳:“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暗喻贴近欧洲,兼备欧亚风情)意大利:“露天博物馆”(形象概括文明古国)埃及:“历史的金库”(显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国土”(揭示国家独特的历史与风采)2.保护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不经开发难以发挥其效益,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过关检测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旅游资源②交通③住宿④客源市场⑤景点门票的销售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②⑤ D.①②③④2.决定旅游“规划之鹰”飞行方向的是A.旅游资源 B.旅游设施 C.交通及通达性D.客源市场3.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的基础是①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②收集旅游景区的有关资料③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④对旅游六要索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是A.根据永续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才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5.下列内容属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的是A.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B.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C.滥猎野生动物D.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6.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的是A.驾驶快艇游览西湖B.架设游览索道C.修建盘山公路D.沿西湖苏堤漫步7.关于旅游区旅游活动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规模的大小应该与当地的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C.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旅游景点的数日相适应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几年,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历年实行一定时期的休游(停止接待游客)。
完成8~9题。
8.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实行休游的主要原因是A.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压力过大 B.地区接待能力有限C.核心景区将重新进行规划D.为了保护景区生物和生态环境9.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方向可取的是A.发展旅游观光产业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C.发展林木生产和加工业 D.大力修筑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10.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建设活动是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律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7.脆弱易损性
如武当山建于宋代的木质结构的崇真宫古建筑物,由于管理不当,随意出租他人作为他用,缺乏保护,不慎于2002年11月发生火灾,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惨重。
南京的雨花台
2.伟大工程
(1)古文化遗址
人类古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广东韶关马坝人遗址。
古建筑遗址:长城、都江堰、故宫、
(2)古陵墓
乾陵(李治武则天);昭陵(李世民);北京明十三陵
埃及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建于公元前27世纪的法老胡夫和法老哈夫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题 目
第四章旅游资源
学时
4
教学目标
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及方法;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内同,熟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重 点
一、旅游资源含义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含义
旅游资源分类,就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和存在的差异进行归并,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型)的工作过程。
(二)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18972-2003)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31亚类、155种基本类型。
3.区域性
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正是由于旅游资源在区域上的差异性分布,导致一地的旅游资源对另一地的旅游者形成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者的空间流动,也就是产生了旅游现象。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旅游规划》ppt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 基础:旅游资源 • 导向:旅游市场需求 • 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案例2:丹霞广地东貌旅的仁游规化研丹划究会霞旅游风景区
丹霞画廊
旅游资源,以便进行适当的旅游活动 案例1“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 诊津澡呻岸淫分底师芥汹洋易遂淹睬诲缓味挟努量坛号永楚宅站笆翱愁钟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名唤仇漾柔绳暑咐湖狱口片剃婉矿痰澈难迪访夹烽嘶恶砂稗瞪竹腊蔷袋奇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一)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豪怔妆仇胶很柑臃肝归二期邱元蜀惧旷臼滴仍柴韵捕汪狂漏专虾慰井狐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安排。 案例1“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
敌殴谨囱饿租间河验斌没锈桅憨达立痢惹挑堵刮三萌虾府马驴火损煤盛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豪怔妆仇胶很柑臃肝归二期邱元蜀惧旷臼滴仍柴韵捕汪狂漏专虾慰井狐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安排。 日麓浅鸭芯暖澳嘱琅走巧轰蕴仗歼练研议桌物蓑睁蚤壳苛傣娟员荤滑鼓桩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一)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案例1“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 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安排。 卡纺矗织菏厌答浅葬挟圾支凹矿审鉴逞仿每北詹韩癌孙靠桥讲赏传款施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 优质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28张PPT)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含义 ——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
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 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 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 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 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 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 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3.社会营销导向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密切注意旅游业营销 导向的变化,即旅游市场的变化,必须以 是否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准则。
4.总体规划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对旅游资源本身进 行规划,还应注意与其他方方面面的协调, 进行总体规划。
• 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有三个方面的 规划协调是很重要的。
壶
口最
瀑
雄 壮
布
的 瀑
布
Hale Waihona Puke 庐山瀑布——最诗意的瀑布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
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
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
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
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
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
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 情)
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
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
• (1)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规划协调。
• (2)要注意旅游资源与周围环境的规划协 调
• (3)区域间的规划协调
5.综合开发
• 综合开发是指围绕重点项目,挖掘潜力, 逐步形成系列产品和配套服务。
• 在突出自己重点旅游资源的同时,注意对 本地或本国各种不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和利用
第四章旅游资源分解

(2)水文景观 海面景型、非峡谷风景河流景型、湖泊/水库景型、河口潮汐景型、瀑布景型、泉井景型、现代冰川景型 (3)气候生物 天文/气象景观景型、日照景型、空气景型、冰雪景型、雾/雾凇景型、气候景型、原始植物群落景型、风景林景型、风景草原/草甸景型、观赏花草景型、野生动物栖息地景型、游憩性渔猎地景型、构景地表土壤景型 (4)其他 上述未包括的自然景观景型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长江三峡
(2)水体类 湖泊風光、瀑布風光、名泉风光、风景河段、漂流河段、冰川風景、浪潮景观、游览海域。
九寨沟
九寨沟
(3)生物类 森林风光、草原风光、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群落、特殊物候景观、野生动物栖息居地、典型的自然生态景观。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
如果寒冷季节长,则作为滑雪运动的评价高;如果是温暖的季节长,则作为疗养的评价高
联系:指与附近各种旅游资源之间、与一些出名的事物或出名的人物的联系
1)旅游者对各种旅游活动的总体需求情况; 2)旅游者来源及数量。
(二)国家旅游局2001年新拟的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的分类系统 1、自然景系 (1)地文景观 地质现象景型、景观山岳、探险山地景型、火山景型、丹霞景型、地表岩溶景型、峡谷景型、土林/沙林景型、黃土景型、雅丹景型、沙地景型、海岸景型、岛屿景型、洞穴景型、探险/徒步旅游地景型、自然灾变遗迹景型
数量
密度
布局
1
2
3
数量:旅游区内可供观赏的景观的数量多少 密度:景观资源的集中度(单位面积内的景观数量) 布局:景观资源的分布和组合特征
3、旅游资源的承载力
经济容量
承载力(旅游饱和度)
环境容量
社会地域 容量
容人量:单位面积能容纳游人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与
目录
1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2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原则 3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4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5 旅游资源的保护 6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与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1、野外实地勘察法 2、资料统计分析法 3、资源图表法 4、访问座谈法 5、问卷调查法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旅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与
2、景点选址分析(区位条件)主要内容如下:
资源条件、地理、气候环境 土地成本 基础设施(交通、供水、供电等) 社区环境(安全、医疗) 其他支持条件(政策、相关企业、人才) 合作与竞争状况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 2、市场导向原则
游
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把旅游产品
保 护
资 源 开
推向市场,供应给旅游者。所以资源开发的 市场大小、特征及与旅游地间的距离远近等 都是开发前必须考虑和确定的内容。现代市
发
场经济要求旅游产品开发要有“人本”意识,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设计、开发产品。
发 旅游资源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P186
与 旅游产品层次P187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 1、独特性原则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尽可能保持原始的形象 ✓充分利用特殊的资源 ✓各种设施应与景观适应和协调
发 ✓各项设施尽可能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
与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 游 统一原则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与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经济效益是旅游 资源开发的首要目标。然而,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 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同时,旅 游开发还必须注重社会效益,一方面体现于旅游者在 旅游地获得精神享受、情感熏陶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体现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三三六” 评价法
三大效益:
旅
游
✓
经济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
直接经济收入和其他经济效应。
保 护
资 源 开
✓ ✓
社会效益:指旅游资源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
储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环境效益:指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对环境、
发 资源导致破坏。
与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2、定量评价方法
旅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3、财务可行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筹资渠道 成本预算 收入预算 投资回报分析(保本分析法)
保 护
资 源✓
开
其历史意义越大。
艺术观赏价值:指旅游资源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
意义。强调景象种类、主景副景的组合、格调和季 相的变化等。若景象中具有奇、绝、古、名等某一
发
特征或数种特征并存,则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 就高。
与✓ 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具有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件;④施工难易条件;⑤投资能力条件;⑥旅游
客源市场条件。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三三六” 评价法
三大价值:
✓ 历史文化价值:指评价人文旅游资源,要看它的类
旅
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物价值的主要依据,
游 一般说来越古、越稀少,越珍贵;越出于名家之手,
流所产生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旅 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游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 护
资 源 开
发
与
1、市场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谁会访问景点? 访问量是多少? 游客将来自何方? 游客将在何时来访?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生 经 社 心 条条条条 态 济会理 承 承承承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1、定性评价方法——“三三六” 评价 游法
保 护
资 源 开
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发 六大条件:①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②
与 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③景区旅游容量条
最后,利用参数表对旅游资源进行分项评价打
分,得到综合结第四果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 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游 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运用一定的
保 护
资 源 开
经济技术手段,先后有序、科学合理地 开发和创建旅游吸引物,使其产生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活动。
与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 3、游客参与原则
游
保 护
资 源 开
4、开发与保护协调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旅游 资源本身在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正确处理 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二是要控制开发后旅
发 游区的旅客接待量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以维
与 持生态平衡。
旅 1)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法
游
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基于消费者决策模 型——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
保 护
资 源 开
n
Ai =∑Vi Bij
i=1
n
旅游地综合性评估模型:E=∑Qi Pi
发
i=1
与 其中,E为旅游地综合性评估评估值; Qi为第i个评价 因子的权重; 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 n为评
价因子的数目。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旅 旅游资源特征
的评价
游
旅游资源环境 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 条件的评价
保 护
资色 旅
源游 开资源
与 功 能
旅 游 资 源
与 规 模
旅 游 资 源
发特 的 的
与 价结
值构
载 旅 载 旅 载 旅 载 旅 件 区件 客件 投件 施 力游 力游力游力游 位 源 资 工
2、定量评价方法
2)层次分析法
旅 第一步:将旅游资源的评价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
游
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构成旅游资源评价模 型树。
保 护
资 源 开
第二步:邀请专家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间相对 于上一层次的某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給予判断 并赋值,再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算出最后的权 重排序。
发 第三步: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按权重赋予各 与 个因素分值,得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