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1)
(完整word版)摄影基础复习资料

1.什么是摄影艺术?摄影艺术是现代平面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艺术中最年轻的艺术种类之一。
2.摄影具有哪些主要特性?影像的纪实性瞬间的长驻性3.摄影有哪些主要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4.快门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快门速度调选机构[A/S/P/M]快门按钮,自拍机构【快门延迟】5.摄影镜头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透镜组机械和电子装置光圈自动对焦电动机。
6.光圈的作用是什么?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某些像差7.什么是镜头的焦距?从焦点到镜头光圈位置的距离用“f”来表示8.根据镜头的用途和作用,常用的摄影镜头有哪几种类型?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变焦距镜头特殊用途镜头9.数字照相机上所独有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A\D转换器模拟信号——电信号——影像处理单元,(2)影像存储器,(3)彩色液晶显示器,(4)功能调节盘调节拍摄&操作功能,(5)存储卡槽10.什么是像素?数字影像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彩色点组成,这些小点称为像素。
11.使用胶片机时应注意那几点?仔细阅读说明书装卸片注意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掌握自拍方法安装相应电池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12.如何使用数字照相机?(1)基本操作:更换存储卡基本拍摄操作(开机、取景、测光对焦、拍摄)基本操作模式设定(自动模式、场景模式、自拍模式、微距模式、闪光模式)显示设置,感光度设定,白平衡调节,影像回放和删除(2)高级操作:数字摄影参数设定(格式、画质等级、画面比例、像素)曝光模式选择(快门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手动快门光圈模式、长时曝光)曝光补偿设定,测光功能选择,拍摄信息调阅特殊拍摄设置(包围曝光、连拍功能)影像保存13.自动对焦的启动方式有那几种?手动和眼动14.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不同的拍摄距离。
15.什么是摄影曝光?光线投射在物体上,其反射光通过照相机镜头聚焦于感光材料(底片)上,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影,再通过规范的显影和定影生成负像或正像,这就是曝光。
摄影专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摄影专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考试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中所说的“光圈”是指什么?A. 快门速度B. 镜头的开口大小C. 感光度D. 曝光补偿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黄金分割法C. 焦点跟随法D. 色彩对比法3. 在摄影中,ISO值表示什么?A. 光圈大小B. 快门速度C. 感光度D. 曝光时间4. 摄影中“景深”的概念是指什么?A. 照片的清晰度B. 照片的对比度C. 照片的曝光量D. 照片中清晰区域的范围5. 下列哪项不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强调光影对比B. 强调色彩C. 强调纹理和细节D. 强调形状和结构...(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曝光三角”,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请解释“长曝光”技术在摄影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3. 描述“HDR”技术在摄影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如何调整相机设置以获得最佳曝光效果。
2. 论述在人像摄影中如何运用光线和构图技巧来突出被摄者的特点。
四、实际操作题(共30分)1. 请根据以下场景设置相机参数:户外阳光充足,拍摄风景,需要保证足够的景深。
- 光圈(F值):- 快门速度(秒):- ISO值:- 曝光补偿(EV):2. 假设你需要拍摄一张室内肖像,光线较暗,但需要保持背景的清晰度。
请列出你的相机设置。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D5. 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曝光三角指的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这三个参数共同决定了照片的曝光量。
光圈控制镜头的开口大小,影响进光量和景深;快门速度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影响动态模糊和曝光量;ISO值表示感光度,影响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三者之间需要平衡,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2. 长曝光技术是指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拍摄,常用于夜景、流水、车流等场景,可以创造出流动的视觉效果,使照片具有动感和艺术性。
摄影基础复习资料

摄影基础复习资料一、重点概念提要1、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的界定?标准镜头:50毫米镜头所拍摄出来的影像,它相当于我们通常从水平角度观察景物时所见的效果。
摄远镜头:大于50毫米镜头所拍摄出来的影像,它的景深比标准镜头要小。
广角镜头:小于50毫米镜头所拍摄出来的影像,它的景深比标准镜头要大。
变焦镜头:拥有若干不同焦距的镜头,它的景深随焦距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2、什么叫光圈?在镜头中间由叶片组组成的光圈所构成的开口,如果把它打大,就能有比较多的光线进入,反之亦然。
3、什么叫快门?快门(shutter)是照相机控制胶片曝光时间的定时、计时的装置。
只有当快门打开时,要拍摄的影像才能通过镜头使胶片感光。
4、什么叫景深?被摄体处于较远时,在其前方某处到其后方某处,有一个范围,景物所成影像都可相当清楚,这一范围称为景深。
5、什么叫光线的强度;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方向性;光线的色彩?光强指光的相对强弱,它随光源的输出及到光源的距离而变化。
进入镜头的光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亮度和你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黑白照片与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光线的性质:1.直射光---以自然光来说,在晴朗的天气、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面形成明显的阴影,而且投影明显。
这种光线,我们把它叫做直射光,也有人把它叫做硬光。
2.散射光---在阴天的时候,阳光被空中的云彩遮挡,不能直接投向被摄者,被摄者依靠天空反射的散射光线照明,不形成明显的受光面和阴影面,也没有明显的投影,光线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这种光线叫做散射光,也叫软光。
以灯光发出的人工光来说,如果灯上没有聚光设备,或者灯具上附加了能使光线散射的装置(如散光屏、柔光纸、反光中等),发出的光线则是漫射性质,也属散射光。
光线的方向性:1.顺光---从照相机背后投向被摄者,与照相机镜头光轴形成大约0—5度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顺光。
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者主体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被摄主体的影调比较明朗。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第一章照相机(10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暗箱、输片装置、机身、取景器、测距系统等2.MC:多层加膜3.什么是焦距镜头中心到焦片的垂直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截成清晰影像时凸镜的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焦距的变化范围6mm~2000mm4.焦距与视角的关系:成反比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成反比5.光圈用f表示6.光圈的作用a.调节景深(景深和光圈成反比)b.调节进光量c.影响画面质量7.标准镜头:指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mm8.快门速度和标记的关系:标记数字越大,速度越快9.片速用ISO表示,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10.什么是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11.曝光的原则:宁多不少第二章.摄影构图(29分)1.拍摄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景别).(方向).(高度).2.景别景别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人为例来划分:远:人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刻画.全:人物从头到脚都占据了画面,上下有少许的留白.中:膝盖以上部分近:腰部以上特:肩部以上,甚至是某一部分的特写,如眼睛,手部,脚部等等3.远景画面应该怎样构图?A.以宏观态势与规模为主的远景,更应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尤其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更是如此。
B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面中大的线条的走向,形成画面的自然结构。
Eg: 河流、道路等等。
C.光线配合构图,利用光线的穿越的方向来达到升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D适当选用前景。
4.中景:拍摄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它是以情节取胜,在电视电影中,中景是用得比较多。
5.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对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的景别。
6.方向:(正面)(斜侧)(正侧)(背面)7.高度:(平拍)(仰拍)(俯拍)8.组成一个画面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后景),空白等等。
摄影基础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相机基础理论一、按使用得技术方法分有:数码照相机与传统照相机。
传统照相机凡就是以底片(胶卷或散叶片)为感光材料来记录影像得照相机,不论就是135还就是120,自动还就是手动,也不论就是单镜头反光还就是平视取景都称为传统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就是近十年来才展露头脚得新生事物,它得最重要特征就是以CCD、CMOS 等电子元件作为感光体,取代了传统得化学感光胶片。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得特点在于其取景器得独特设计,如图所示,取景时被摄体得反射光经过摄影镜头后射到反光镜上,经光反镜反射到上面得聚焦屏。
光线透过聚焦屏进入五棱,经五棱镜得折射,从取影器透射出来。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拍摄与取景共用一个镜头,在进行一些特技摄影时,所“见”即所“摄”,可以方便地预测拍摄效果。
2,光线经过五棱镜得折射后,能将聚焦屏上左右翻转,上下倒置得影像再反转过来,因而克服了视差。
3,可以方便地更换摄影镜头,取景与更换后得镜头同步而不影响取景。
这种设计结构此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一般都被用在中高档照相机上。
二、全景照相机又叫全景相机相机光轴在垂直航线方向上从一侧到另一侧扫描时作广角摄影得相机。
这种相机利用小视场角镜头,镜头或其光学零件(如梭镜)运动扫描地物(运动方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相机光轴指向便连续改变,从而实现了扩大横向幅宽得全景摄影。
曝光时间靠改变与飞行方向平行得靠近像面得狭缝大小来控制。
全景照片得分辨率高,幅宽大,但几何尺寸不严格,存在全景畸变、像移补偿畸变与扫描位置畸变。
全景相机可用于军事普查与国士普查。
全景相机有3种形式:(l)光律式(分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绕光轴转动,胶片反向同步运动,有严格得速度同步要求,分辨率较高、(2)节点式(直接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绕通过后节点得轴转动或摆动,胶片在一个圆弧得展平板上静止不动并被展平,无速度同步要求,分辨率高。
(3)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
照相时,镜头前得棱镜转动扫描地物,胶片与像作速度同步运动,但分辨率较低。
(完整word版)●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摄影摄像基础期末复习资料1、摄像机的分类按摄像机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
广播级广播级摄像机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向,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图像质量变化很小,达到较低失真甚至无失真程度。
广播级摄像机包括ESP制作、EFP制作和ENG制作用的高质量摄像机。
但此类摄像机一般体积大、重量重、价格昂贵。
专业级业务级电视摄像机一般应用于文化宜传、教育、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业务级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较好,设备上可以没有广播级所需的一些特殊功能设计(如光学滤波器等),一般业务级摄像机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的,但其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价格较低廉。
对于某些高档的业务级摄像机来说,其性能和图像质量已和广播级的摄像机无多大的区别,也可用于广播领域的制作。
家用级这是一种家庭文化娱乐用的摄像机,其操作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要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而图像质量水平只要地与家用录像饥、电视机相配合,能满足一舱的观看即可。
对灵敏废要求很高,以使摄像机有更广泛的使用领域。
摄像机的自动控制功能很强,以便非专业人员无需手动控制,就能使各项主要参数自动达到最佳状态。
此类机十也往往带有一些简单特技功能,如谈变、定格、叠化、划变等。
一舱份格便宜,结构小型,以利于设备的推广、普及。
2、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分类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可分为(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FP)电子现场节目制作(ENG)电子新闻采集ESP此类摄像机,要求图像质量最好,通常非常沉重,需要一些机架或一些其他类型的摄像机底座设备来支撑,不方便随意搬动。
高质量的DP用摄像机包含有三个CCD和许多电子控制装置,它们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大的取景器,因此整个摄像机头比一般的便携式摄像机重很多。
它们也往往需要通过电缆把摄像机头和摄像机控制器CCU、同步信号发生器、电源等一系列制作高质量的图像所必须的设备相连接。
《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1)

《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1)1、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_曝光时间_。
2、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_长焦_镜头和、定焦镜头、_变焦_镜头。
3、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_焦距、物距、光圈_。
4、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景物光源、照相机光圈、快门、感光度_。
5、焦距指__焦点至透镜的距离_。
6、光圈的作用是_控制镜头透光多少_。
7、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 光源、景物、照相机光圈、快门、胶片的性质_。
8、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不同可分为__顺光、侧光、逆光_。
1、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A、平实客观B、主体效果C、突出主体D、层次分明2、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逆光照明。
A、太阳光照明B、人工光照明C、灯光照明D、侧光照明3、感光的过程首先是感光片通过照相机有控制的曝光,作用于感光片上的银盐形成A.可见影像B.可见的银盐颗粒C.影像的潜影D.银原子4、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物距和景深的关系是A.成反比B.成正比C.关系不紧密D.没有关系5、()是指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强弱。
A、光亮度B、光照度C、反射率D、光线温度4.()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
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6、减少曝光量就会减低色彩的明度,也就会加深()A、饱和度B、色彩清晰度C、画面中灰度D、画面颜色7、“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之一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A 吴印咸B 郎静山 C 王文澜 D 解海龙8、夸大前景,要用()镜头A 标准 B 中焦 C 中长焦D 超广角9、关于新闻抓拍,下面错误的是A.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B.抓拍就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C.不干涉对象的抓拍瞬间信息含量大D.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10、()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顶光B、侧光C、平光和侧光D、直射光和散射光11、2007年12月27日美国记者约翰?摩尔拍摄的《拉瓦尔品第的暗杀》属于A. 突发性新闻B. 可预知新闻C. 非事件性新闻D. 场景性新闻摄影12、下面镜是紫外线滤光镜。
(完整版)摄影专业基础理论考试题库[1]
![(完整版)摄影专业基础理论考试题库[1]](https://img.taocdn.com/s3/m/1c16ea8d650e52ea551898ec.png)
摄影专业基础理论考试题库一、填空: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3.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4.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5.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6.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7.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9.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0.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1.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变焦)镜头。
12.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3.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4.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5.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6.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7.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8.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19.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0.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1.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2.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3. 光圈大,景深(小)。
24. 光圈小,景深(大)。
25.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6.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7.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8.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29.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0.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_曝光时间_。
2、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_长焦_镜头和、定焦镜头、_变焦_镜头。
3、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_焦距、物距、光圈_。
4、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景物光源、照相机光圈、快门、感光度_。
5、焦距指__焦点至透镜的距离_。
6、光圈的作用是_控制镜头透光多少_。
7、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 光源、景物、照相机光圈、快门、胶片的性质_。
8、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不同可分为__顺光、侧光、逆光_。
1、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A、平实客观B、主体效果C、突出主体D、层次分明2、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逆光照明。
A、太阳光照明B、人工光照明C、灯光照明D、侧光照明3、感光的过程首先是感光片通过照相机有控制的曝光,作用于感光片上的银盐形成A.可见影像B.可见的银盐颗粒C.影像的潜影D.银原子4、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物距和景深的关系是A.成反比B.成正比C.关系不紧密D.没有关系5、()是指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强弱。
A、光亮度B、光照度C、反射率D、光线温度4.()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
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6、减少曝光量就会减低色彩的明度,也就会加深()A、饱和度 B、色彩清晰度 C、画面中灰度D、画面颜色7、“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之一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A 吴印咸 B 郎静山 C 王文澜 D 解海龙8、夸大前景,要用()镜头A 标准 B 中焦 C 中长焦 D 超广角9、关于新闻抓拍,下面错误的是 A.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B.抓拍就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C.不干涉对象的抓拍瞬间信息含量大D.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10、()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顶光B、侧光C、平光和侧光D、直射光和散射光11、2007年12月27日美国记者约翰•摩尔拍摄的《拉瓦尔品第的暗杀》属于A. 突发性新闻B. 可预知新闻C. 非事件性新闻D. 场景性新闻摄影12、下面镜是紫外线滤光镜。
A. UV镜B.偏光镜C.天光镜D.光芒镜13、在摄影取景时,主体应该安排在画面的A.结构中心B. 视觉中心C. 上半部分D. 下半部分14、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A. 墨翟B. 孔子C. 老子D. 亚里士多德15、拍摄高调照片时,其曝光以()为宜。
A、略过B、略不足C、正常曝光D、尽量超出16、拍摄人像时人物站姿脚位取( )站态为宜。
A、小跨步或丁字步B、并排步或交叉步C、弓步或交叉步D、交叉步或大跨步17、远距离拍摄适宜于表现(),以突出画面的气势为主。
A、较大的场景B、较小的场景C、庞然大物D、动感物体18、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A、平实客观B、主体效果C、突出主体D、层次分明19、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诞生的年代是A.1826年B.1831年C.1839年D.1842年20、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的“特写”是指A.近距离拍摄的特写新闻照片B.采用长镜头拍摄的新闻照片C.采用特写景别拍摄的新闻照片D.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局部典型进行重点表现21、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
A、f/1.4的像亮度与f/2的像亮度一样B、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快;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快C、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慢;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快D、没关系 22、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A、ISO50比ISO100的感光度高B、感光度和曝光量没关系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23、当拍摄的画面为()时适合于阴影曝光模式。
A、主体位于大面明亮背景前B、逆光拍摄C、以明亮物体为视觉中心D、以暗物体为视觉中心24、视场角为()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80°以上B、70°-95°C、90°D、40°-60°25、镜头的入射孔直径与焦距之比,叫作镜头的()。
A、相对孔径B、有效孔径C、口径D、景深26、在同等条件下,f/5.6的景深()F/11的景深。
A、>B、≥C、≤D、<27、美国公司1888年生产的“柯达(Kodak)一号”照相机开创了小型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A.伊斯曼•柯达公司B.莱兹公司C.富兰克与海德克公司D.美能达公司28、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逆光照明。
A、太阳光照明B、人工光照明C、灯光照明D、侧光照明29、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
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30、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拍摄林肯肖像的摄影家是A. 罗杰•芬顿B. 马修•布雷迪C. 乔治•伊斯曼D. 奥斯卡•巴纳克31、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短的色光是A. 红色光B. 黄色光C. 绿色光D. 紫色光32、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摄影记者最重要的是A. 信息收集B.技术问题C. 带好相机D.资料准备33、在红光照射下,白色物体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 白色物体折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B. 白色物体吸收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C. 白色物体衍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D. 白色物体反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34、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季节、时间、()。
A、焦距、胶卷B、景深、地点C、光圈、胶卷D、气候、地点35、使用反光率为18%的标准()是亮度订光常用的、科学而严肃的订光方式。
A、白板B、黑板C、灰板D、色板36、景深的基本概念是A.对焦物体后的清晰区域B.对焦物体前的清晰区域C.对焦物体前后清晰区域D.A.表现环境和气氛B.表现色彩C.突出主体D.形态对比38、景深的基本概念是A.对焦物体后的清晰区域B.对焦物体前的清晰区域C.对焦物体前后清晰区域D.超过对焦物体清晰区域39、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A. 离战场太远B. 镜头不够长C. 离炮火不够近D. 摄影技术不完善三、名词解释1、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对135相机来说约为50度(120相机则为80度)。
这种镜头因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觉效果,被称为标准镜头。
2、曝光补偿相机内部的自动测光认为全世界所有场景的平均亮度都是18%中间灰。
好在大部分生活场景都是明暗交织的,平均起来差不多是灰色,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自动曝光自动测光都相对准确。
但在雪景这样的纯白场景(或者煤球等纯黑场景)时,相机依然会给出中间灰效果的曝光值,拍出来就会白雪成灰雪,煤球成灰球。
此时我们就要对自动曝光值予以修正,对雪景增加曝光,煤球减少曝光,这样才能拍出亮度和色调正确的照片。
修正(增减)曝光值就叫做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的原则:白加黑减。
3、感光度感光度是对相机捕捉光线能力的衡量。
ISO 感光度:显示为 ISO 200、400、800、1600、3200…4、白平衡相机的白平衡控制,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你拍摄的画面中也呈现出“真正”的白色。
不同性质的光源会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说,蜡烛的光线会使画面偏橘黄色,而黄昏过后的光线则会为景物披上一层蓝色的冷调。
而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不同的光线作出补偿,所以无论在暖调还是冷调的光线环境下,我们看一张白纸永远还是白色的。
但相机则不然,它只会直接记录呈现在它面前的色彩,这就会导致画面色彩偏暖或偏冷。
5、色温色温,单位是开尔文[K]。
当光源所发出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色温是可见光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特征。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6、曝光补偿相机测光系统会自动帮你决定在不同环境下的正确曝光。
但系统并非完美,曝光结果不一定合乎你的需要,拍出来的相片,仍可能仍会出现过暗或过曝的状况,这时候你就可以应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曝光状况,而背后原理其实是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的微调。
基本操作如下:如果拍出来的相片太暗,那么就应该增加曝光补偿值,如果拍出来过曝,则应该减少曝光补偿。
7、景深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
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8、影调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四、简答题1、光圈的f系数的特点是什么?(1)数字的大小与镜头相对口径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差一倍;(3)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倍的关系。
2、在摄影中如何突出拍摄主体(1)直接表现:a:把主体形象安排在最大空间b: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最近处。
c: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上观众视线集中的部位 d:利用各种对比突出主体。
(2)间接表现 a:利用环境气氛烘托主体。
b:利用方向性线条,引导观众,视线落在主体上。
c:利用场面调度,将注意力引导到主体上。
3、什么叫视觉中心?一般指摄影画面中主体表现的部位,既是画面构图的中心,也是表现内容的中心摄影艺术语言不是任意编造的,它是从现实社会中来的,使人们视觉感受的反应。
摄影作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艺术语言的运用4、简述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的标准?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
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
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画面简洁,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
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
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题,它们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
5、简述新闻摄影提倡“抓拍”的意义。
提倡抓拍能够树立新闻摄影的新闻形象建立新闻摄影自身的美学特性。
(1)抓拍的瞬间形象真实客观;不干涉对象抓;抓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抓拍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