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穿河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防洪影响评价

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发布时间:2021-05-25T07:02:02.62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刘飞虎[导读] 本文依据清姜河益门镇水文站多年实测水文资料,通过水文分析、洪水冲刷计算,对石坝河工程河段河道行洪、河道冲淤变化进行了论证。
核定了河段的设计洪水流量及设计洪水位,计算了河道内构筑物的壅水和冲刷情况,对项目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堤安全、水利规划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作出了综合评价。
身份证号码61030219940816XXXX[摘要]本文依据清姜河益门镇水文站多年实测水文资料,通过水文分析、洪水冲刷计算,对石坝河工程河段河道行洪、河道冲淤变化进行了论证。
核定了河段的设计洪水流量及设计洪水位,计算了河道内构筑物的壅水和冲刷情况,对项目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堤安全、水利规划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作出了综合评价。
为该项目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可靠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今后在该河流流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穿越;石坝河;水利计算;设计洪水;防洪评价1概况1.1 工程概况石坝河天然气管网跨河工程项目位于宝鸡市高新区石鼓镇滨河大道与石坝河公路桥以上12m处,管道跨河采用下穿式穿越。
跨河管道长度35m,为小型工程。
本工程穿越防洪标准按照50年一遇洪水设计。
穿越河流工程拟采用大开挖、定向钻或两者结合方式穿过河道。
大开挖方式穿越河道是在河底挖出一条管沟,管沟的深度应能保证管道下沟后管顶在河流的设计冲刷线以下,管道安装后管沟原土回填,恢复自然河床。
1.2河流概况石坝河是渭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大沟岭的十地岭,流域面积36.3km2,河长16.5km,河流比降47.6‰,多年平均降水量978mm。
1.3 河道演变石坝河河道的天然状态基本被改造,施工段河床已人工渠化。
河床被硬化,左右岸为水泥护坡。
工程区河段横向、纵向变化不大,多年来河床冲淤变化不明显。
基于燃气管道定向钻穿越河道防洪评价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T V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1 3 0 5 ( 2 0 1 7 ) 0 3 — 0 1 3 1 . 0 4
1 工 程 概 况
燃 气 管道 穿越 工 程位 于辽 宁省 鞍 山市 海 城市 的 杨 柳河 腾 鳌堡 段 。燃气 管道 采用 聚 乙烯管 材 ,穿 河 段管径 规格 为 P E 1 0 0 ,工 程 全 线 设 计 长 度 8 0 4 m,
( 2 ) 根据 水 流 冲刷 条 件 及规 划 河 床 确 定 ,对 不 通 航河 流覆 土厚 度不 小于 0 . 5 m。 ( 3 ) 定 向钻穿 越 同时 ,沿 管 壁进 行 膨 胀 土 密 压
对 防洪 工程 的影 响 ,并提 出评 价 意见 。
2 技 术 路 线 及 工 作 内容
该 工程 穿 越 杨 柳 河 断 面 处 位 于 杨 柳 河 腾 鳌 堡 段 ,已多次 完 成 该 区域 的 水 文 及 河 道 水 力 复 核 工 作 ,成果 客 观准 确 ,资料 详尽 。本 评 价 以辽 宁 省 水
灌 浆 ,防止 钻孔 发生 渗透 渗流 及 土体 塌 陷 。根 据 工
程 地质 剖面 图上 所揭 示 的地层 ,综 合考 虑 上述 各 项
摘 要 : 定 向 钻 穿 越 是 一 种 先 进 的 非 开挖 穿越 施 工 方 法 ,施 工 时 完 全 在 河 流 两岸 陆地 上 进 行 ,具 有 不破 坏 大 堤 、 不 扰 动 河床 、 不 影 响 通 航 、 对 环 境 影 响 较 小 、施 工周 期 较 短 、 管道 运 营 安 全 、 综 合 造 价 较 低 等 优 点 ,文 章 从 管 线 工 程 穿越 位 置 水 文 成 果 复 核 分 析 、 冲 刷 计 算 ,对 定 向钻 穿越 工程 的 防 洪 评 价 要 点 进 行 分 析 。 关 键 词 :燃 气 管道 ;施 工 ;定 向 钻 ;防 洪 评 价 ;分 析 ;海 城 市
富民-长水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

富民-长水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摘要:在对普渡河和龙纳河河道现状情况及有关流域规划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段流域面积控制性地面标高及有关规范和文件要求,对富民-长水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进行防洪影响评价,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为该线路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河道洪水影响评价引言天然气用作城市燃气,代替瓶装液化气有利于推进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生活与工业生产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工程建设,是响应我国“大力开发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两种市场”的战略思想,为云南省引进清洁能源,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多样化的需要。
中缅天然气管道进口资源投产较快,但下游市场的发展需要一定过程,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推进中缅天然气管道用气市场的开发,缓解近两年的供气压力。
在工程沿线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中,大多缺少管道天然气设施及管道天然气供应。
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能源结构的加速调整、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对天然气的需求十分迫切。
本工程投产后,对于缓解云南省能源供给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改善周边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推进中缅天然气管道用气市场的开发,强化云南省与中石油的合作水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建设概况富民-长水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主要改扩建分输阀室1座(24#分输阀室),新建站场1座(富民分输站),管道敷设长度13.5km(含并行段2.1km)。
管道沿线穿越中型河流螳螂川1次,小型河流螳螂川支流龙纳河4次,全部采用开挖穿越;富民分输站位于永定街道办事处得乐村,管线里程10.81km 处,站场东侧约40m为螳螂川。
1.2 流域及河流基本情况富民-长水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位于普渡河西岸,整体处于普渡河流域,具体分属于普渡河流域及其支流龙纳河。
普渡河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其发源于昆明市嵩明县西侧梁王山西北麓阿子营乡朵格村附近喳啦箐白沙坡(高程2600m),自北向南蜿蜒,经滇源镇(白邑)、松华街道办事处,于滇源镇甸尾村接纳自东北向南左支甸尾河(又称冷水河)后随即进入松华坝大(2)型水库,出库后续向南纵穿昆明主城区所在盆地,并于官渡区洪家大村处注入滇池,其后,自西山区海口镇由东南向西北经安宁市,再由南转向北与其上游段相反的流向经富民、禄劝县境,最终于禄劝县小河坪子东北附近汇入金沙江。
输气管道穿越洙赵新河防洪影响评价实例探讨

2 . 2 水文分析计算
6 1 0 1 6 m m× 2 5 . 2 a r m, 硅管套 管 西 1 1 4 a r m× 6 . 0 a r m, 硅 管
套管位于输气管道北侧 7 . 5 m处 。洙赵新河 穿越设 计
・
2 . 2 . 1 穿越处设计洪水 的推求 设计洪水 采用 《 山东 省淮 河 流域 防洪 规划 报告》
号) , 对于河道管理范 围内的建设 项 目, 应 进行 防洪评 价, 编制 防洪评 价报告 。本 文以输气 管道 穿越洙 赵新 河 为例 , 对建设穿河工程设施 防洪影 响评 价作一介绍 ,
范围为桩 T A MB 2 3 3~ T A MD 0 0 0 , 设计 范 围内水平 长为
6 9 4 . 3 m, 定 向钻穿越水 平长 为 4 7 0 m, 一般 线路 段水 平
与河道水流交角为 6 4 。 , 采用定 向钻方 式穿越 , 设 计压
力为 1 0 M P a , 管径为 1 0 1 6 m m, 穿越工程等级为大型。
管道穿 越洙赵新 河等级 为大型工程 , 穿 越处 的设 计洪
水标准为 1 0 0年一遇 。
定 向钻 穿 越 包 含 两 条 管 道 , 分 别 为 输 气 管 道
长为 2 2 4 . 3 m。
1 . 2 穿越河道基本情况 洙赵新河起源于菏 泽市东 明县宋 寨村 , 向东 流经 东 明、 牡丹 区、 郓城、 巨野 、 嘉祥、 任 城 区 六 个县 ( 市、
区) , 于任城区刘官屯村 东入南 阳湖 , 全长 1 4 5 . 0 4 8 k m, 其 中菏泽段长 1 0 6 . 5 3 k m, 总流域面积 4 2 0 6 k m 。管道 穿越位置在洙赵新河 中泓桩号为 K 7 7+ 5 3 6 , 穿 越断面 以上汇水 面积 l 1 4 9 k m 。现状河底 高程 4 1 . 5 6 m, 河底 宽4 2 m, 内堤肩距 2 0 6 m, 左岸堤顶高程 4 8 . 1 7 m, 右岸堤 顶高程 4 8 . 6 5 m; 规划河底高程 4 0 . 5 9 m, 河底 宽 6 7 m, 内
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航道防洪评

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航道防洪评价工作任务书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人”)拟开展《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具体情况如下:一、工作背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配套天然气管道全长86.4公里,实际以批复后的《连云港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为准,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海州区、东海县和东辛农场至连云港石化基地,设计压力4.0MPa,管径DN600,需改造浦南门站,新建岗埠门站、平明门站、天然气管道及截断阀室等天然气基础设施,总投资约4.26亿元。
本项目需穿越通航河流11处,分别是鲁兰河、淮沭新河、马河、蔷薇河、八一河、盐河、云善河、埃字河、东干河、中干河、烧香支河;穿越不通航河流3处分别是张赣河、祝家圩河、驳盐河。
招标人拟委托专业评价机构编制《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并上报审批,确保项目建设进度满足园区用气要求。
二、工作范围围绕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方案路由,编制《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防洪评估报告》,相关工艺参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穿越方案;提供项目报批工作所需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编制依据及参考1.《连云港市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2.《连云港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7-2030)》3.《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7. 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8. 江苏水利厅苏水管(2018)82号《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技术规定》(试行);9. 其他国家、省、市方面相关导则、规范等要求。
四、资质要求投标单位应具备相关评价资质和业绩:1、水文、水资源调查评级资质证书:乙级及以上;2、投标单位2015年至今有做过类似项目的业绩;五、付款方式提交总体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付至合同总价的70%,通过审查并得到主管部门批复后付至合同总价的100%。
燃气管道工程穿越淠杭干渠防洪影响评价

比,设计堤顶高程为
5 2 . 2 6 m。管道工程穿越处干渠两岸迎水坡均无护坡。
2 工 程 渠 道 稳 定 性 分 析
2 . 1 河 床 纵 向稳 定 性 分 析
根据地 质资料 ,河床土壤为 粘土。河床质为粘性 土时冲刷 后最大水深计算公式 :
水 利 工 程
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2 0 1 7 年 第2 8 卷 第0 9 期( 总 第4 1 3 期)
燃气 管道 工程 穿越淠杭 干渠 防洪影 响评价
杨 婷
( 安徽省 淠史杭 灌 区管理 总局设计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8 8)
[ 摘要 ]结合燃 气管道 工程 穿越 淠杭 干渠防洪影响评价项 目,简要介绍 穿渠输 气管道 防洪影 响评 价的方法 ,对 因输 气 管道 穿越工程建设给渠道防对造成的影响进行 防洪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价 。
一
遇设计洪水位 为 5 0 . 1 0 m,5 0年一遇设计 洪水 位为 5 0 . 2 0 m。
3 . 2 河床冲刷分析计算
淠杭干渠灌区北起淠河总干渠 , 南至张店河、 丰乐河干流沿线, 东抵龙潭河 、西与总干渠三八提水灌 区相接。灌 区总的土地面积
5 9 8 。
,
恒定流清水冲刷计算公式 :
“ 『 1 7 . 6 × 孚d + 6 . 0 5 x l 0 - 7 x
易变形, 反之 , 泥沙运动愈强, 河床愈容易变形。 根据 《 桥渡水文 》
中我国各类渠段的稳定程度表判定标准, 评价渠段纵向是稳定的。
2 . 2 河 床 横 向稳 定 性 分 析
式 中 :v 为表示起动 流速 ( I 1 1 / s ); 为表示泥 沙重度 ,取
∞= B / H
天然气高压管道工程穿越北汀防洪评价要点分析

8 mꎮ 右岸为翠坑围ꎬ 5会对附近的地层产生破
年一遇ꎬ 堤顶高程 11������ 18 mꎬ 堤顶宽度 4 mꎮ 穿越场地 坏作用ꎬ 沿 管 壁 和 土 的 接 触 面 形 成 渗 漏 通 道ꎬ 发 生
上部为第四系冲积层ꎬ 主要由粉质粘土、 淤泥质粉质 渗透破坏ꎬ 进而造成堤防失稳ꎮ 因此ꎬ 工程对堤防
第 11 期 2018 年 11 月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No������ 11 Nov. 2018
天然气高压管道工程穿越北江防洪评价要点分析
何书琴ꎬ 徐林春ꎬ 林美兰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ꎬ 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ꎬ 广东 广州 510635)
口约 1������ 5 kmꎬ 距上游三水水文站约 350 mꎻ 工程下游 约 1 km 有一江心洲—新沙洲ꎬ 将北江干流水道分为左 右两汊ꎬ 至下游南沙涌口附近重新合二为一ꎮ
工程所在河段基本顺直ꎬ 河流走向由西向东ꎮ 穿 越断面总河宽约 800 mꎬ 左岸滩地宽约 216 ~ 285 mꎬ 滩面高程 4������ 29 m ~ 4������ 55 mꎻ 右岸滩地宽约 45 ~ 98 mꎬ 滩面高程 4������ 77 m ~ 5������ 70 mꎮ
粘土、 粉砂和中粗砂组成ꎻ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中风化 渗透稳定的影响分析是定向钻穿越工程防洪评价的
泥质粉砂岩和石炭系中风化灰岩ꎮ
要点之二ꎮ
2 定向钻穿越防洪评价要点分析
2������ 2������ 1 渗透系数
2������ 1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
根据« 佛山 市 天 然 气 高 压 管 网 三 期 工 程 北 江 穿 越
防洪评价报告

目录前言 (9)一、概述 (11)1.1项目背景 (11)1.2评价依据 (12)1.2.1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2)1.2.2规划文件 (14)1.2.3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14)1.2.4有关设计报告及批复文件 (15)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15)1.3.1技术路线 (15)1.3.2工作内容 (16)二、基本情况及分析计算方法 (18)2.1建设项目概况 (18)2.1.1工程概述 (18)2.1.2管道穿越方式及施工工艺概述 (18)2.2自然地理概况 (34)2.2.1自然地理位置 (34)2.2.2水系概况 (35)2.2.3气候条件 (36)2.2.4地形地貌 (37)2.2.5水文地质条件 (37)2.3.1区域地层 (38)2.3.2区域构造 (40)2.3.3地震 (41)2.4分析计算方法 (41)2.4.1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方法 (41)2.4.2河道一般冲刷深度计算方法 (41)2.4.3岸坡(堤)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方法 (45)三、九圩港穿越断面防洪评价 (53)3.1工程概述 (53)3.1.1穿越位置 (53)3.1.2 穿越点自然概况 (53)3.1.3工程地质条件 (55)3.1.4穿越方案选择 (56)3.1.5定向钻穿越设计方案简介 (57)3.1.6工程水域水利工程现状 (57)3.1.7河床演变分析 (60)3.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 (61)3.3河床冲刷计算 (62)3.4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62)3.4.1穿越断面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62)3.4.2小结 (67)3.5.1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67)3.5.2工程对河势、行洪、防洪影响 (68)3.5.3工程对防洪工程影响 (68)3.5.4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68)3.5.5工程对周边涉水工程影响评价 (68)3.5.6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68)3.5.7 施工影响评价 (69)3.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69)3.6.1消除施工期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69)3.6.2消除施工完成后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70)3.7结论和建议 (70)3.7.1结论 (70)3.7.2建议 (71)四、通吕运河穿越断面防洪评价 (73)4.1工程概述 (73)4.1.1穿越位置 (73)4.1.2 穿越点自然概况 (73)4.1.3工程地质条件 (74)4.1.4穿越方案选择 (75)4.1.5定向钻穿越设计方案简介 (75)4.1.6工程水域水利工程现状 (78)4.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 (79)4.3河床冲刷计算 (79)4.4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79)4.4.1穿越断面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79)4.4.2小结 (84)4.5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84)4.5.1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84)4.5.2工程对河势、行洪、防洪影响 (84)4.5.3工程对防洪工程影响 (85)4.5.4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85)4.5.5工程对周边涉水工程影响评价 (85)4.5.6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85)4.5.7 施工影响评价 (85)4.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86)4.6.1消除施工期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86)4.6.2消除施工完成后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87)4.7结论和建议 (87)4.7.1结论 (87)4.7.2建议 (88)五、通启运河、团结河穿越断面防洪评价 (90)5.1工程概述 (90)5.1.2 穿越点自然概况 (90)5.1.3工程地质条件 (91)5.1.4穿越方案选择 (93)5.1.5定向钻穿越设计方案简介 (93)5.1.6工程水域水利工程现状 (96)5.1.7河床演变分析 (96)5.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 (96)5.3河床冲刷计算 (97)5.4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97)5.4.1穿越断面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97)5.4.2小结 (102)5.5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102)5.5.1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102)5.5.2工程对河势、行洪、防洪影响 (103)5.5.3工程对防洪工程影响 (103)5.5.4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103)5.5.5工程对周边涉水工程影响评价 (103)5.5.6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103)5.5.7 施工影响评价 (104)5.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104)5.6.1消除施工期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104)5.6.2消除施工完成后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105)5.7结论和建议 (105)5.7.1结论 (105)5.7.2建议 (106)六、通甲河等十二条河道穿越断面防洪评价 (108)6.1工程概述 (108)6.1.1穿越位置 (108)6.1.2 穿越点自然概况 (109)6.1.3工程地质条件 (110)6.1.4穿越方案选择 (112)6.1.5顶管穿越设计方案简介 (112)6.1.6工程水域水利工程现状 (116)6.1.7河床演变分析 (116)6.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 (116)6.3河床冲刷计算 (116)6.4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117)6.4.1穿越断面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117)6.4.2小结 (121)6.5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122)6.5.1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122)6.5.2工程对河势、行洪、防洪影响 (122)6.5.3工程对防洪工程影响 (122)6.5.4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123)6.5.5工程对周边涉水工程影响评价 (123)6.5.6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123)6.5.7 施工影响评价 (123)6.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123)6.6.1消除施工期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123)6.6.2消除施工完成后的影响拟采取的措施 (124)6.7结论和建议 (124)6.7.1结论 (124)6.7.2建议 (126)七、南千一横河等七条河道以及沿线其他等外级河道、沟塘穿越断面防洪评价 (128)7.1工程概述 (128)7.1.1穿越位置 (128)7.1.2 穿越点自然概况 (128)7.1.3工程地质条件 (129)7.1.4穿越方案选择 (129)7.1.5大开挖穿越方案设计 (129)7.1.6工程水域水利工程现状和规划简况 (133)7.1.7河床演变分析 (133)7.2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计算 (133)7.3河床冲刷计算 (134)7.4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135)7.4.1穿越断面岸坡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 (135)7.4.2小结 (139)7.5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139)7.5.1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139)7.5.2工程对河势、行洪、防洪影响 (140)7.5.3工程对防洪工程影响 (140)7.5.4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140)7.5.5工程对周边涉水工程影响评价 (140)7.5.6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 (141)7.5.7 施工影响评价 (141)7.7结论和建议 (141)7.7.1结论 (141)7.7.2建议 (142)八、结论与建议 (144)8.1结论 (144)8.2建议 (146)前言南通市城市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下游城市用气项目之一,是我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于02年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05年初步设计获得核准,07年完成了土地的征用和部分管网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来源***蕴藏着储量丰富的资源,其中探明油气总资源量近41亿吨,占***盆地总资源量的41%,其中石油地质储量16.2亿吨,2009年原油产量为313.26万吨。
QQ市计划境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到“十一五”末达到500万吨,“十二五”末达到1000万吨。
为了实现原油就地加工转化,已实施QQ石化300万吨炼化搬迁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占地951亩,是QQ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包括新建3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含催化干气、PSA)、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30万吨/年气体分流装置、4万吨/年MTBE 装置、10万吨/年聚丙烯套装置、60万吨/年烃重组装置、2700吨/年硫磺回收装置等九套生产装置。
QQ石化炼化厂已于2010年8月建成投产,为了保证原油炼化厂满负荷运行,决定实施从XXX向XXX输送原油项目。
根据《xxx至xxx输油管道建设工程设计》,QQ石化公司xxx至xxx输油管道工程,穿越MMM河道工程位于QQ县XXX乡HHHH村与XX 区WW乡HHH村之间,穿越河段位于WWW水库上游,穿越断面距离WWW 水库大坝约0.2km,属HH流域QQ水系MMM支流,受***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委托,依据《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GG省QQ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xxx至xxx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穿越MMM河防洪评价报告》。
通过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推求出符合规和现场实际情况的设计流量、流速、洪水位,并推求出河床一般冲刷净深度,为铺设管道提供详细准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对于输油管道安全及河道行洪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概述1.1.1工程简介QQ搬迁xxx至xxx输油管道工程,起点位于QQ县YY,终点位于XX区DDXXX输油站,全长42.58km,穿越河流、冲沟4处,穿越公路2处,穿越XXX高速公路1处,桁架跨越1处,线路截断阀室一座,45t推力支墩27个,三桩345个。
QQ搬迁xxx至xxx输油管道建设工程,由CC建工第一施工项目部承建。
1.1.2 地质概况xxx至xxx输油管道施工总长度42.58km。
穿越地段属黄土沟壑、砂岩冲沟地貌,地表覆盖第四系黄土,土层较厚,土质较为疏松,植被较差,地形陡峭,易产生水土流失。
穿越断面冲沟呈U型河沟,穿越河床宽126m,主槽设计挖深3.5m,混凝土稳管15.0m,两岸陡峭起伏,山坡最陡处为近60º的黄土斜坡,管沟开挖成型较困难,有乡间小道可通至穿越断面。
1.1.3建设项目规模MMM河段穿越管沟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方式开挖,管沟形状为梯形,上口宽5m,下底宽0.8m,沟高3.5m;穿越段沿河床穿越管线长度125m,输油管线规格为L360—323.9×7.1环氧粉末加强级防腐钢管;在MMM西岸碾压形成一个400m2施工场地,用于焊管和布管施工;穿越处西岸临时修建一条8m×1km施工便道;在穿越断面上游10m及下游10m处各围堰筑坝截流,上游围堰长16m,下游围堰长14m,围堰土坝高出水面1.0m,坝顶宽2m,迎水面边坡比1:1.5,柔性防渗层采用彩条布铺垫,尼龙袋装砂土护壁,填粘土夯实,用φ0.1×4m 木桩加固堰体并护脚,西岸设置导流管;堰管道施工作业带长16m ,宽4m,作业带两边用木桩固定沙袋,黄土填充压实。
1.2评价依据为适应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加强在河道管理围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江河防洪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国防洪法》和《导则》进行编制,防洪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跨越水域江河湖泊的输水、油、气等管道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规定和所跨越水域的防洪要求确定,从洪水期冲刷较剧烈的水域、江河湖泊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
工程开发与建设应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通畅。
根据《中华人民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在河道(包括河滩地、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管理围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道路、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各类建设项目工程,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它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蓄滞洪区、行洪区建设项目还应符合《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
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国水文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5)《GG省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管理办法》(GG省水利厅GG省计划委员会,1997年4月1日)。
1.2.2技术规及标准⑴《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SL278一2002);⑵《防洪标准》(GB50201-94);⑶《河道管理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⑷《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计算规》(SDJ22-79);1.2.3相关文件及技术报告⑴《xxx至xxx输油管道建设工程设计》(CC油田分公司建设工程处)。
⑵《QQ搬迁xxx至xxx输油管道建设工程MMM河流穿越施工方案》(CC油田分公司建设工程处第一施工项目部HH项目组石油天然气)。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容我局接受项目委托后,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相关的勘察测绘,测量穿越处横断面及穿越处河段的纵断面,收集评价区域的水文、气象、地质及工程可研与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依据《导则》(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要求,编制本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输油管埋设于河道断面淤积松散层中,为确保安全,主槽最大埋深应不小于穿越断面瞬时最大冲刷深度,穿越断面瞬时最大冲刷深度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工程残留物,对主河槽管沟利用原河床质直接回填夯实,岸坡管沟部分利用原河床质回填压实恢复原貌,主河道两岸挡土墙基础部分采用3: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只有在恢复河道原有形态、确保断面形状等泄洪要素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原有河道的水文情势、水流条件,河道行洪能力才不会发生变化,才能保持河势稳定,确保河道泄洪及周围生态环境不受影响或受影响最小。
本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项目建成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围及影响大小,提出建议措施,最终使工程满足安全行洪及河势稳定的要求。
针对本建设项目特点,主要容为:1.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河段位置,进行实地勘测和相关资料收集,包括穿越河段过水断面施测、历史最大洪水调查考证,收集相似流域CCC水文站实测流量、水位、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收集MMM流域雨落坪水文站资料,以及流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资料。
2.对评价河段的基本情况、项目占用的顺河长度、宽度、平面面积、行洪断面面积、河段纵横断面进行调查和勘测。
3.分析河道演变,计算复核建设项目区河道的设计洪水流量、行洪能力、设计洪水位等。
4.进行水文分析计算及成果的合理性分析与验证。
5.分析河道最大冲刷及近期河道演变情况。
6.综合评价该项目实施对穿越河道处行洪能力、河势的影响。
7.防治与补救措施。
1.4评价围输油管道穿越河道防洪影响评价围为MMM河道上下游各100m,主河道右岸30m、左岸150m围。
MMM为ZZZ上游河段,ZZZ河为MMM一级支流,本次评价主要通过分析MMM河道水文泥沙特征与最大洪水的产汇流规律,分析管道穿越对河段防洪的影响及对防洪工程安全的影响。
2.基本情况2.1 项目区概况本建设项目位于GG省QQ市XX区WW乡HHH村,项目区距离QQ 市区10km。
地理位置:东经107°42′35.6″北纬35°46′50.90″,MMM河流域面积142km2,河道平均比降7‰,MMM河段由于水库的拦沙作用,河床逐年抬高,坝前淤泥厚度达30余米,河谷形态表现为宽阔的“U”型,两岸不对称。
MMM河段位于HHHHH沟壑区,沟谷密布,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塬、梁、峁地貌形态交错分布,地形坡度45°~60°。
项目建设于四级支流ZZZ上游MMM,ZZZ河属MMM一级支流,主河长17.5km,河床平均比降7‰,流域海拔1100~13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岸塬面为第四系更新世,黄土层覆盖厚100~300m,,塬面与谷底高差215~320m。
2.1.1MMM流域概况1.流域概况三级支流MMM,流域地处中纬度陆地带,地形复杂,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初霜来得早。
流域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日照时数全年平均值在2250~2521.3h之间。
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23.5~145.6 ka/cm2。
流域平均地面温度9~12℃,冬季气温稳定降至0℃以下时,土壤开始冻结,土壤冻结最早出现在11月中旬,最晚出现在12月下旬,一般在12月初,解冻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
土壤冻层深度可达到50~90cm,个别年份可达110cm。
MMM流域属于HH中游HHHHH沟壑区,境地貌以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等兼有,地形呈长扇形。
以残塬、梁峁为其地形特点,沟壑相间,地形破碎,塬峁海拔在1400~1700m之间。
总体地势是北高南低、东西塬面高、中间河谷低。
MMM是QQ最大的一级支流,流域东西宽192km,南北长227km,总面积19086 km2,占QQ 流域总面积45421 km2的42%,其中QQ市境16920 km2,占QQ市总土地面积27119 km2的63%,MMM全长374.8km,其中QQ市境河长331.8km,MMM总落差622m。
MMM干流基流水质矿化度大,灌溉系数小,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CCC、MMMM及QQ以下各支流灌溉系数均大于7,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其中JJJ河灌溉系数为21,属优质水源,JJJ灌溉系数更高达41,是MMM全流域最好水质。
2.水文特征MMM河段没有实测水文资料,收集临近水文站CCC站资料进行水文分析计算,CCC站是区域小流域代表站,CCC沟与MMM相距较近,流域自然地理属性一致,流域下垫面相似,移用CCC水文站资料对MMM河段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是可行的,MMM邻近支流特性见表1,项目区临近支流2005年水质化验成果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