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与滑块专题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与滑块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与滑块专题1.(双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恒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2.如图所示,长为L=6m 、质量M=4kg 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kg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F=8N ,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g=10m/s 2) (1)小物块的加速度;(2)长木板的加速度;(3)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3.如图所示,有一长度x =1 m 、质量M =10 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 =4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物块在2 s 内运动到小车的另一端,求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 是多少?(g 取10 m/s 2)F mM4.长为1.5m 的长木板B 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 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 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 ,直到A 、B 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 、B 的速度为0.4m/s ,然后A 、B 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求:( g =10m/s 2)(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5.如图所示,货运平板车始终保持速度v 向前运动,把一个质量为m ,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车板的前端A 处,若物体与车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不滑落,车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L=2m ,质量为M=4.5kg 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和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开始均静止.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g 取10m/s2)求:(1)为使小物体不从木板上掉下,F 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 ,小物体能获得的最大速度?Av B7.(双选)如图所示,在马达驱动下,皮带运输机的皮带以速率v 向右水平运行,现将一块砖正对皮带上的A 点轻轻地放在皮带上,此后 ( )A .一段时间内,砖块将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B .当砖的速率等于v 时,砖块与皮带间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C .当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 点的右侧的某一点BD .砖块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 8.(双选)如图11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A.L v +v μgB.Lv C.2L μgD.2L v 9.如图示,两传送带轮间距离S=20m,按图示方向以速度v=4m/s 匀速转动着。

(最新原创)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最新原创)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__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4)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 )◎物理学史判断(1)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的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E、质量为m的物体,以20 m/s的速度运动时比以10 m/s的速度运动时惯性大F、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G、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H、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时间,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2、(2018·天津模拟)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性质的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3、(2018·安徽黄山质检)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C.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4、[多选](2018·辽宁大连十一中段考)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一状态为止。

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填“是”或“不是”)3、惯性:(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2)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大。

问题1:如何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图1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练习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2.3.Na2SiO3 + H2SO4 = H2SiO3+Na2SO4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铁不与烧碱反应,而普通玻璃坩埚、石英坩埚、陶瓷坩埚都含有大量的SiO2,能与NaOH反应,高温下反应更容易:SiO2+2NaOH=Na2SiO3+H2O,因此对坩埚造成腐蚀。

6.精选的河沙主要是SiO2晶体,硬度为7,而一般玉石的硬度在6~7之间。

7.SiO2+2NaOH=Na2SiO3+H2O 、8.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和光电池等方面。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3)SiO2 (沙滩物质)—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10.(1)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

不在同一横行,位于同一纵列。

(2)单质都有晶体形和无定形两种。

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而碳单质不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

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

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1:1:6化学式为:Na2O •CaO•6 SiO2(2)纯碱:10t×13%÷(62/106) ÷95%×31≈73 t石灰石:10t×11.7%÷(56/100) ÷80%×31≈81 t石英:10t×75.3%÷95%×31≈246 t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水中的病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四章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经抽象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它不是实验定律。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水平面滑动。

水平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水平面滑动到的最远位置依次为1、2、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C.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 C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低,小球滑得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如果水平面光滑,小球将沿着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故C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使其产生了加速度B.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说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物理公式既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又能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D.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的瞬间,加速度为零答案 C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不能说力克服了物体的惯性,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B错误;物理公式不仅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能确定单位关系,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D错误。

3.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B .牛、千克米每秒都属于力的单位C .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 的值等于9.8 cm/s 2D .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答案 D解析 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故A 错误;根据F =ma,1 N =1 kg·m/s 2,故B 错误;在厘米、克、秒制中,g 值不变,g =9.8 m/s 2=980 cm/s 2,故C 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 正确。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牛顿运动定律》,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牛顿运动定律》,推荐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牛顿运动定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抛出去的链球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不是力故A项错、C项正确.而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B项错.由静止释放的小球的惯性是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下落是由于重力迫使它改变了静止状态,故D项错.答案:C2.一游客站在观光电梯内,将行李箱置于电梯的水平底板上,某段时间内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①游客感觉到电梯外的建筑物加速向下运动②游客感觉到电梯外的建筑物减速向下运动③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大于行李箱的重力④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小于行李箱的重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以建筑物为参考系,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反之,以电梯为参考系,游客看到的建筑物向下减速运动,故①错、②对;游客和行李箱处于失重状态,则行李箱对底板的压力小于行李箱的重力,故③错、④对.答案:D3.(2019年上海单科)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小于FNB.等于FNC.等于FN+FD.大于FN+F解析: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b球会向上加速,造成两球之间的静电力F电增大,剪断前由整体法FN=Mg+mag+mbg,F 电=mbg+F.剪断后对箱和a球有FN=Mg+mag+F电=FN-mbg+F 电,由于F电F电,所以FNFN+F,故选D.答案:D4.(2019年滁州模拟)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拉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将( ) A.变大 B.不变C.变小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解析:设一根橡皮条的拉力为F,有:nF-mg=ma,得:a=n-g,可见更换材料,只是改变了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大小,并不影响角的大小.答案:B5.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 作用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不可能是光滑的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解析:对整体,F-m总g=m总a①;对物体A:T=mAg②,FN=mAa③;对物体B:Tf=mBa④,B与C之间摩擦力可能为零,也可能向左或向右,主要取决于系统加速度的大小,选项A错;若推力F增大,系统加速度增大,由③式得,选项D正确;若推力F增大而物体B相对静止,则T=mAg不变,选项B、C均错.答案:D6.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 2Fm 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加速度为6 m/s时物体的速度解析:分析物体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mgsin =ma,由F=0时,a=-6 m/s,得=37.由a=22cos m-gsin 和a-F图线知:6-2cos 37,30-20m得:m=2 kg,物体静止时的最小外力Fmincos =mgsin ,Fmin=mgtan =15 N,无法求出物体加速度为6 m/s时的速度,因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对应时间也未知,故选D.答案:D7.(2019年安庆模拟)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下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 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处取行李,则()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B.乘客提前0.5 s到达BC.行李提前0.5 s到达B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3 s才能到达B解析: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1 m/s,历时222vv2-x1t1==1 s达到共同速度,位移x1=1=0.5 m,此后匀速运动t2==1.5 s到达a2vB,共用2.5 s.乘客到达B历时t2 s,故B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v一直加速运动,最短运动时间tmin=答案:B二、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小盘和砝码,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222a=2 s,D项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接滑块的细线应水平(或与导轨平行)(2)C滑块离计时器太远(3)E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 V的交流电,不能接直流电9.(9分)滑雪是一个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某一山坡滑道可看成倾角=30的斜面,一名滑雪运动员连同滑雪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自由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10 s内沿斜面滑道滑下的位移x=200 m,后又进入水平滑道.(设水平滑道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问:(1)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f为多大?(2)滑雪板与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3)若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是山坡滑道动摩擦因数的2倍,求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122解析:(1)设山坡滑道上的加速度为a,则由x=得a=4 m/s 2由mgsin -Ff=ma得: 2Ff=mgsin -ma=80 N.(2)由Ff=mgcos 可得:=315(3)在水平面上:2mg=ma得a=2g=432 m/s 3由v=at,v=2ax可得: 2x=3 m.答案:(1)80 N (2)33 m 15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必考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必考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物块A 左端固定一拉力传感器,总质量为M ,通过轻细绳与质量为m 的物块B 连接,A 、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给A 施加水平恒力F ,系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拉力传感器显示示数为4N 。

当用大小相同的水平恒力F 向左拉物块B ,系统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拉力传感器显示示数为6N 。

则( )A .m :M =4:3B .m :M =3:2C .F =10ND .F =12N 2.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平板车上放置一个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它被拴在一个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拉力为5N 。

若平板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增大,但21m /s a 。

则( )A .物体A 相对于车仍然静止B .物体A 受到的弹簧的拉力逐渐增大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 .物体A 先相对车静止后相对车向后滑动3.下列物理量既属于矢量,其单位又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质量 B .位移 C .时间 D .力4.如图所示,A 、B 、C 三球质量均为m ,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 球相连,A 、B 间固定一个轻杆,B 、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B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 C .A 、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2sin mg θ D .A 、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1sin 2g θ 5.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 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 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B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011g v v ⎛⎫+ ⎪⎝⎭C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D .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02v 6.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扎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出。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word版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测试题解析:A 选项说明力的产生本质;B 、D 选项说明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 错。

答案:ABD5、用水平传送带传送货物,若传送带与货物无相对滑动,设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传送带速度越大,则F 越大B 、传送带匀速运动时,F 一定为零C 、传送带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F 方向相反D 、F 的方向一定跟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解析:传送带的加速度越大,F 越大,F 的数值与物体速度无关,当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时,F 为零,故排除A ,选B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则F 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方向与F 方向一定相同,而与速度方向无关,故排除C 、D 。

答案:B6、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竖直上抛一个球,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为a 1,下落阶段的加速度为a 2,上升的时间为t 1,下落回原处的时间为t 2,那么A 、a 1=a 2,t 1=t 2B 、a 1>a 2,t 1>t 2C 、a 1>a 2,t 1<t 2D 、a 1<a 2,t 1<t 2解析:上升阶段,空气阻力F 与重力同向,设加速度为a 1,则g m mg F a >+=1;下降阶段,空气阻力与重力方向相反,设加速度为a 2,则g m F mg a <-=2,故a 1>a 2另据ah t at h 2,212==,可判定t 1<t 2,故正确答案为C 。

答案:C7、用力F 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 的水平分量为F 1,如图所示。

若以与F 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 ’代替F 拉此物体,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 ’,关于a 和a ’的关系正确的是A 、当水平面光滑时,a ’<aB 、当水平面光滑时,a ’=aC 、当水平面粗糙时,a ’<aD 、当水平面粗糙时,a ’>a解析:力F 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在水平方向上使物体加速运动和在竖直方向上减小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人推原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动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D.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4.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A .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B .阻力减小到原来的21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 .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原来的2倍5.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 的作用下产生10 m/s 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 ,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A .20 m/s 2B .25 m/s 2C .30 m/s 2D .40 m/s 26.向东的力F 1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1;向北的力F 2 单独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2。

则F 1和F 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A .大小为a 1-a 2B .大小为2221+a aC .方向为东偏北arctan 12a a D .方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7.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 B8.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现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又逐渐增大到原值,则在力变化的整个过程中,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B.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某一数值C.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所示,一个矿泉水瓶底部有一小孔。

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水瓶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没有转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水瓶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B.将水瓶竖直向上抛出,水瓶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水瓶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水瓶水平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D.将水瓶斜向上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

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质量的2倍。

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

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g sin B.g sinA.23g sin D.2g sinC.2二、填空题11.质量为2 kg 的物体受到40 N 、30 N 和50 N 三个恒力的作用,刚好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将其中30 N 的外力撤去,其余两力不变,物体将获得 m/s 2 的加速度。

12.某物体沿倾角为30° 的斜面可以匀速下滑,将斜面倾角增大到53°,让该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冲上斜面,它上滑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_m 。

(sin 53° = 0.8,cos 53° = 0.6)13.1966年曾在地球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

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 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 2(发动机已熄灭)。

接触以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

推进器的推力等于895 N ,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加速度为0.13 m/s 2。

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质量为3 400 kg ,则火箭的质量为 。

14.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两小球均保持静止。

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 的加速度是 ,下面小球B 的加速度是 。

15.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的右端固定一根铁杆,铁杆始终保持与水平面成角,杆的顶端固定着一只质量为m 的小球.此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质量为2 m 的物块A 与质量为m 的物块B 置于水平面上,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若水平面光滑,则A 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若水平面不光滑,且A 、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A 对B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17.一个弹簧测力计最多只能挂上60 kg 的物体,在以5 m/s 2 的加速度下降aθ m A BF的电梯中,则它最多能挂上_____kg的物体。

如果在电梯内,弹簧测力计最多只能挂上40 kg的物体,则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电梯的运行方式为(指明加速或减速以及运动方向)。

(g取10 m/s2)三、实验题18.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精度是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

四、计算题19.如图是某同学做引体向上时身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此同学身体(除胳膊外)的质量为60 kg。

在0.25 s时刻,该同学的胳膊给身体的力量是多大?(g取9.8 m/s2)20.如图所示,质量M =1 kg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θ= 30°1,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 = 20 N,则小球角,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3沿杆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g取10 m/s2)21.将金属块m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所示,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金属块始终没有离开上顶板。

当箱以a = 2.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压力显示的压力为6.0 N,下底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 N。

(g = 10 m/s2)(1)若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m的运动情况。

(2) 要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22.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 2 m/s匀速运行,把一工件从A处运送到B处,A、B相距d = 10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1。

若从A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那么经过多长时间能被传送到B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CD4.D解析:a=m FF f-,2a=m FF f2-25.C解析:∵F-mg=ma1∴F=mg+ma1当推动力增大到2F,则:2F-mg=ma2∴2(mg+ma1)-mg=m(2a1+g)=ma2∴a2=2a1+g=30 m/s26.BC解析:加速度为矢量,两个互相垂直的矢量的合成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

7.C解析:在A和B之间有一个重力等于弹力的平衡位置D,从A下落到平衡位置D的过程,加速度大小a =m FG-,随着弹力不断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从平衡位置D下落到B的过程,加速度大小a =m GF-,随着弹力不断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大。

同理,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随着弹力不断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注意加速度要由合力决定,而不是与弹力直接挂钩。

本题中有几个关键点:刚接触弹簧时A 点,弹力为零,合力等于重力;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时D 点,小球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最低点B ,弹力最大,合力向上,也最大,加速度向上最大,速度为零。

小球运动过程还可用速度图象表示,OA 段对应自由下落阶段;AD 段对应弹力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阶段;DB 段对应减速下降阶段。

8.C解析:物体的加速度先由零增大到某值,再由某值减小到零,但加速度的方向不变,所以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

9.CD解析:无论水瓶是自由下落,还是向各个方向抛出,在运动过程中,小孔都不会有水漏出来。

原因是在空中的水瓶和水瓶内的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效果全部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g = 9.8 m/s 2),没有使水与水之间,水与水瓶之间发生挤压(形变)的效果。

换句话说,一点也没有了水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0.C解析:猫保持平衡,对板的摩擦力为F f = mg sin板在平行于斜面方向受到的力为2mg sin+mg sin板的加速度为a =m mg 2sin 3α=2sin 3αg 二、填空题11.15解析:从平衡可知,40 N 和50 N 两个力的合力与30 N 平衡,当把30 N 的外力撤去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30 N ,方向与原30 N 的力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 F =15 m/s 2。

12.1.09解析:物体在匀速运动时有关系mg sin 30º = mg cos 30º= tan 30º = 33当斜面倾角变为53° 时,并向上运动时,加速度为a = g sin 53°+g cos 53° = 8+23上升的最大距离为x =a 22v ≈1.09 m13.3 485 kg 解析:飞船和火箭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飞船尾部向后喷气,使得整体受到向前的推力,此推力是系统沿运动方向的合外力。

系统受力及加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m 1+m 2)a 得:m 2 =a F -m 1 =13.0895kg -3 400 kg = 3 485 kg 14.2 g ,方向向下; 0解析:分别以A ,B 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

剪断前A ,B 静止。

A 球受三个力,拉力T 、重力mg 和弹力F 。

B 球受二个力,重力mg 和弹簧拉力F′。

所以T = 2 mg ,F = F ′ = m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