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8秋《土木工程实验(一)》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试验一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试验一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试验一试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并学习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基础试验方法,进一步深化对土木工程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如何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推导。

二、实验器材与试验原理本次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土壤采样器、钢尺、天平、实验室搅拌器等。

实验的试验原理主要涉及土壤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等。

三、实验步骤1.采样与样品制备:首先,利用土壤采样器在实验场地随机采样一定深度的土样。

然后将采样得到的土样进行筛分,去除大颗粒杂质,并取得适量的土样待用。

2.测定土壤的湿度:将取得的土样放入天平上称重,记录质量。

随后将土样放入实验室搅拌器中进行充分混合。

然后再次放入天平上重新称重,记录湿重。

3.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将称重后的湿重土样放入烘干器中进行烘干。

待土样质量基本不再变化时,将土样从烘干器取出,放入天平上再次称重,记录干重。

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4.测定土壤的容重:将已经烘干后的土样取出,进行压实。

首先将土样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钢尺进行量取。

根据公式可得到土壤的容重。

5.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将取得的土样放入直径为5cm,高度为10cm 的剪贝器中。

然后施加一定的剪切力,并记录下剪切破坏的应力。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可以进行如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1.湿重、干重、含水量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湿重和干重,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含水量=(湿重-干重)/干重*100%。

2.容重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土样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容重。

容重的计算公式为:容重=质量/体积。

3.抗剪强度的计算: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剪切破坏应力和土样的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抗剪强度=剪切破坏应力/土样的截面面积。

根据以上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更准确的推导,并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特性及其力学性质。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土得颗粒分析试验一、实验目得1 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得百分数,借以明了颗粒大小分布及级配组成。

2 供土分类及概略判断土得工程性质及作建筑材料用。

二、试验内容对粒径大于0、075mm且粒径大于2mm得颗粒不超过总质量得10%得无粘性土用标准细筛进行筛分试验。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标准细筛:孔径为2mm、1mm、0.5mm、0。

25mm、0。

075mm、底盘;2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0。

01g;称量1000g,感量0。

1g;3摇筛机、恒温烘箱;4其她:毛刷、匙、瓷盘、瓷杯、白纸.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有代表性得风干土样或烘干冷却至室温得土样200~500g,称量准确至0。

1g。

2 将标准细筛依孔径大小顺序叠好,孔径大得在上,最下面为底盘,将称好得土样倒入最上层筛中,盖好上盖.进行筛析。

标准细筛放在摇筛机上震摇与约10分钟左右。

3 检查各筛内就是否有团粒存在,若有则碾散再过筛。

4由最大孔径筛开始,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去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得砂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逐次检查至盘底。

5并将留在各筛上得土样分别分别倒在白纸上,用毛刷将走色中砂粒轻轻刷下,再分别倒入瓷杯内,称量准确至0.1g。

6 各细筛上及底盘内砂土质量总与与筛前称量得砂土样总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五、试验数据整理1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得试样质量占总质量得百分数:式中 x—小于某粒径得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得百分数(%);-小于某粒径得试样质量(g);mB-用标准细筛分析时所取得试样质量(g)。

2 以小于某粒径得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得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粒径(mm)为对数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3 计算级配指标①按下式计算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得不均匀系数:式中Cu—不均匀系数;d60-限制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得土含量占总土质量得60%得粒径;d10—有效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得土含量占总土质量得10%得粒径。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土木工程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多个领域。

实验是培养土木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土木工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掌握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测量设备的认识:学习并掌握测量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包括刻度尺、测量文件等。

2. 抗压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抗压强度,了解不同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3. 水泥试验:进行水泥的配比试验,测量水泥的凝固时间和强度,掌握水泥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4. 土壤力学实验:通过实验测定土壤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和数据采集。

3.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抗压实验结果表明,材料A的抗压强度为xx MPa,材料B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2. 水泥试验结果显示,水泥的凝固时间为xx小时,强度为xxN/mm²。

3. 土壤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抗拉强度为xx kPa,抗压强度为xx kPa。

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掌握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七、结论本次土木工程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性能的了解,还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致谢在此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同组的同学们在实验中的配合和合作,共同完成了本次实验任务。

13《土木工程实验(一)》实验报告答案

13《土木工程实验(一)》实验报告答案

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一:水泥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二、实验内容: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秆有效长度50㎜±1㎜的圆柱形耐用腐蚀金属制成。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

试杆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终凝针为30㎜±1㎜、直径为 1.13±0.05㎜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0.05g。

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羞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模深40㎜±0.2㎜、顶内径65±0.5㎜、底内径75±0.5㎜的截面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等于2.5㎜的平板玻璃底版。

3、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240㎜×310㎜,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

4、雷氏夹膨胀仪:由铜制材料制成。

5、量水器:分度值为0.1mL,精度1%。

6、天平:量程1000g,感量1g。

7、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大于90%。

8、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0.5㎜。

9、秒表:分度值1s。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1)实验原理:1、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2、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可用蒸馏水。

(2)实验数据及结果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实验原理:GB/Tl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等效采用ISO9597:1989。

土木工程实验实训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土木工程系特组织开展了土木工程实验实训课程。

本次实验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实训目的1. 熟悉土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

2. 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施工方法。

3. 了解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验实训内容本次实验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常用建筑材料性能测试:水泥、砂、石、钢筋等。

2. 建筑结构力学实验:梁、柱、板等结构受力分析。

3. 建筑施工工艺演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

4. 工程质量控制实验:混凝土强度测试、砂浆强度测试、钢筋焊接等。

5. 工程量计算与绘图:了解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常用绘图软件。

四、实验实训过程1. 建筑材料性能测试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水泥、砂、石、钢筋等常用建筑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了解了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如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石料的抗压强度、磨光系数等;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2. 建筑结构力学实验在建筑结构力学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梁、柱、板等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结构受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建筑施工工艺演示实验实训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施工现场,了解了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施工工艺。

通过现场观摩,我们掌握了各种施工工艺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工程质量控制实验在工程质量控制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混凝土强度测试、砂浆强度测试、钢筋焊接等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了质量检验的基本流程。

5. 工程量计算与绘图在工程量计算与绘图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了常用绘图软件的使用。

土木建筑实验报告

土木建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性。

2.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三、实验器材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环刀、量筒、筛子、天平、水、烧杯等。

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水泥、砂、水、量筒、天平、砂筛、搅拌器等。

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钢筋、拉力机、夹具、尺子等。

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混凝土、量筒、搅拌器、砂、水泥、水、试模、脱模剂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 土的基本性质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土样,准确至0.01g。

2)将土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用环刀取土样,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4)将土样放入筛子中,筛除大于0.075mm的颗粒。

5)计算土样的含水率和密度。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土样的含水率为20%,密度为1.6g/cm³。

2. 水泥的基本性质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水泥样品,准确至0.01g。

2)将水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测量水泥浆的稠度。

4)将水泥浆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5)计算水泥浆的稠度和体积。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水泥浆的稠度为20mm,体积为100cm³。

3. 钢筋的基本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将钢筋样品固定在拉力机上。

2)施加预应力,使钢筋产生一定的伸长。

3)逐渐增加拉力,直至钢筋断裂。

4)记录钢筋的断裂荷载和伸长量。

(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钢筋的断裂荷载为200kN,伸长量为2mm。

4. 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实验(1)实验步骤:1)称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准确至0.01g。

2)将原材料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将混凝土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养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抗压试验。

5)记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以验证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2. 测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3. 测定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压力加载,通过压力载荷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弯曲加载,通过加载曲线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3. 钢筋抗拉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拉伸加载,通过加载曲线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

4. 钢筋屈服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拉伸加载,通过加载曲线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钢筋的屈服强度。

5. 砂浆抗压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压力加载,通过压力载荷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

6. 砂浆抗折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弯曲加载,通过加载曲线和试件变形的关系,计算出砂浆的抗折强度。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混凝土、钢筋和砂浆试件,并标记好编号。

2.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3. 进行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弯曲试验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4. 进行钢筋抗拉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拉伸试验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5. 进行钢筋屈服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拉伸试验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6. 进行砂浆抗压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7. 进行砂浆抗折强度测试,将试件放入弯曲试验机中进行加载,记录载荷和试件变形。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试,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MPa,抗折强度为XXMPa;钢筋的抗拉强度为XXMPa,屈服强度为XXMPa;砂浆的抗压强度为XXMPa,抗折强度为XXMPa。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得数据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所测试的土木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土木工程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施工工艺的效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在 23 30 之间的中砂。

3、石子:粒径 5 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4、钢筋:HRB400 级钢筋,直径分别为 12mm、16mm、20mm。

(二)实验设备1、万能试验机:用于测定材料的拉伸、压缩等力学性能。

2、压力试验机:用于测试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

3、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4、振动台:使混凝土拌合物密实成型。

5、电子秤:精度为 01g,用于材料的称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等指标。

2、计算初步配合比,通过试配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制作混凝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

(二)钢筋拉伸实验1、截取一定长度的钢筋试样,标记原始标距。

2、将钢筋试样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以规定的加载速度进行拉伸。

3、记录拉伸过程中的荷载和变形数据,直至钢筋断裂。

(三)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1、从养护室取出混凝土试块,擦干表面水分。

2、将试块放置在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板中心,以均匀的加载速度进行加压。

3、记录试块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抗压强度。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初步配合比计算结果:水泥:砂:石子:水= 1:x:y:z(具体比例根据实验数据得出)。

2、试配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 1:a:b:c (具体比例根据实验数据得出)。

(二)钢筋拉伸实验1、直径为 12mm 的钢筋,屈服荷载为_____kN,极限荷载为_____kN,屈服强度为_____MPa,抗拉强度为_____MPa。

2、直径为 16mm 的钢筋,屈服荷载为_____kN,极限荷载为_____kN,屈服强度为_____MPa,抗拉强度为_____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业:
实验一:水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实验仪器、设备: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1)实验原理:
(2)实验数据及结果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原理: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实验依据:
2、实验仪器、设备:
3、实验数据及结果
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
(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实验二: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3)土的压缩系数:
(4)土的压缩模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设备:
2、实验数据及结果
3、实验成果整理(见下页表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实验三:水准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工具:
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
3、实验数据及结果(见下页表格)
水准测量记录表
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一、全站仪的特点:
(1)
(2)
(3)
(4)
二、全站仪的构造:
三、全站仪的安装:
四、全站仪的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