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1-4课
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 第4课时Grammar教学课件新版牛津版

B1Amy is writing about what her family does at the weekend. Help her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conjunctions.
3. _E_it_h_e_r_/_N_o_t_o_n_l_y_ my mum _o_r_/b_u_t__(a_l_s_o_) my dad does the dishes after lunch. I also help with it.
4. In the afternoon, my grandpa and my dad _e_i_th__er_/_n_o_t_o_n_l_y_ play chess _o_r/_b_u_t_(_a_l_so_)_ chat with each other.
(also) ..., either ... or ... and neither ... nor ...
both ... and ...、not only ... but (also) ...、 either ... or ... 和neither ... nor ...都是常见 的并列连词,它们可以连接两个并列的主 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等。 both ... and ...意思是“......和......两者都; 既......又......”。
with my family in Beijing. 2. The classrooms are clean _a_n_d_ bright. 3. Sometimes I feel hungry between meals,
_s_o_ I eat an apple or a pear.
九年级政治(1-4)单元辨析题(定稿)

九年级政治(上)辨析题1、(第一课)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
1个小时的文艺表演,弥漫着中国历史长河沉淀过的古老文明的元素。
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京剧脸谱到太极拳表演,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开幕式展现的多彩中国文化令世界着迷。
据此,小明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我们应平等尊重各国文化;(3)我们要把弘扬本民族文化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第三课)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不需要忧患意识了。
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居。
所以,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同样需要忧患意识。
3、(第四课)“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1)我们追求的小康不只是不愁吃不愁穿,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我们的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3)现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使我们的人民在方方面面感受到小康生活的优越。
4、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康水平,没有必要再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了。
答:(1)我国的人民生活虽然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现在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视为成就事业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一种崇高的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3)在新时期,青少年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必须将其发扬光大。
初中英语九年级 Unit 1 第4课时 Section B(1a-1e)(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九年级 Unit 1 第4课时 Section B(1a-1e)(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材是《初中英语九年级 Unit 1 Section B(1a-1e)》,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关于不同国家节日和庆祝方式的信息。
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听力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听力理解。
然而,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他们可能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介绍不同国家的节日和庆祝方式。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讨论。
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与节日和庆祝方式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难点: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2.交际式教学法:通过问答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和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2.教材:准备《初中英语九年级 Unit 1 Section B(1a-1e)》的教材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3.文化背景资料:准备与节日和庆祝方式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来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节日,如春节、圣诞节等。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1a部分,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听力练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
九上1-5单元字词整理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妖娆(ráo)稍逊(xùn)风骚(sāo)红装素裹(guǒ)一代天骄(jiāo)成吉思汗(hán)沁(qìn)园春分(fèn)外数(shǔ)风流人物稍逊风骚:在文学上稍显不足。
第2课雨说喑哑(yīn yǎ)田圃(pǔ)喧嚷(xuān rǎng)襁褓(qiǎng bǎo)禁锢(gù)停滞(zhì)斗笠(lì)温声细语(wēn shēng xì yǔ)润如油膏(rùn rú yóu gāo)《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第3课星星变奏曲闪烁(shuò)静谧(mì)僵硬(yìng)朦(méng)胧(lóng)颤(chàn)抖颤(zhàn)栗第4课外国诗两首水波荡漾(yàng)栖(qī)息喧(xuān)响沉寂(jì)《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旁骛(wù)亵渎(xiè)骈进(pián)赦shè免佝偻(gōu lóu)强聒不舍(guō)承蜩tiáo征引:引用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篇章。
指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言行相顾:言语和行为互相一致。
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陨落(yǔn)灵柩(jiù)凌(líng)驾睿智(ruì)弥(mí)留之际媚(mèi)上欺下浩瀚(hàn)恪尽职守(kè)诅咒(zhòu)灵柩(jiù)睿(ruì)智怜悯(mǐn)蕴涵(yùn hán)媚上欺下:讨好上级欺压下级。
九年级上册物理1到4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1到4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是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有关力学、光学和电学的知识。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物理1到4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物理1:力学基础物理1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质量和运动学等基础概念。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理解力的概念和运动的规律。
首先,学生将学习力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多种类型。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学生将研究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通过称量和比较来确定质量的大小和比较。
然后,学生将学习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学生将了解并应用这些定律来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情况。
最后,学生将探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和比较这些物理量。
物理2:光学与光的传播物理2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习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光学和光的传播的相关知识。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光的性质、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成像。
首先,学生将学习光的特性。
学生将了解光的传播方向、速度和频率等物理量,以及如何量化和测量这些特性。
然后,学生将研究光的传播方式。
光可以通过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方式进行传播。
学生将学习这些传播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并能够解释和应用这些原理。
接下来,学生将学习光的成像原理。
通过学习光的成像定律和焦距等概念,学生将能够解释和分析光的成像过程,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3:电学基础物理3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习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电荷、电场和电路等相关知识。
首先,学生将学习电荷的性质和定量。
电荷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将通过实验来理解电荷的性质,并学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的大小和相互作用。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1-4课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知识清单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富国强民2.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历史事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改革开放的意义:(1)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活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2)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改善人民生活(3)有利于综增强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6.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其他原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8.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9.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4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等概念;会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前学习任务】复习之前学过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已知圆的直径是 13cm,如果圆心与直线的距离分别是:(1)4.5cm;(2)6.5cm;(3)8cm,那么直线和圆分别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答案:(1)相交,两个公共点;(2)相切,一个公共点;(3)相离,无公共点.学习任务二:Rt△ABC,∠C=90°,AC=3 cm,BC=4 cm,以 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 cm;(2)r=2.4 cm;(3)r=3 cm.答案:(1)相离,无公共点;(2)相切,一个公共点;(3)相交,两个公共点.学习任务三:Rt△ABC,∠C=90°,AC=3 cm,BC=4cm,以 C 为圆心,(1)当 r 满足时,⊙C 与直线 AB 相离;(2)当 r 满足时,⊙C 与直线 AB 相切;(3)当 r 满足时,⊙C 与直线 AB 相交.学习任务四:Rt△ABC,∠C=90°,AC=3 cm,BC=4 cm,以 C 为圆心,若要使⊙C 与线段 AB 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时⊙C 的半径 r 要满足什么条件?答案:r=2.4 或.【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两道课后作业:1.⊙O 的半径为 5cm,已知⊙O 与直线AB的距离为d, 根据条件填写d的范围:(1)若 AB 和⊙O 相离, 则;(2)若 AB 和⊙O 相切, 则;(3)若 AB 和⊙O 相交, 则 .答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判定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课前学习任务】回顾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判定圆的切线的条件?【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作图并探究圆的切线的位置关系1.作图:已知,点 A 为⊙O 上的一点,过点 A 作⊙O 的切线.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l⊥OA,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多少?直线l 和⊙O有什么位置关系?经过半径 OA 的外端点 A 作直线l⊥OA,圆心 O 到直线 l的距离就是⊙O 的半径,即d =r,所以直线l就是⊙O 的切线.学习任务二:典型例题,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例 1 如图,AB是⊙O直径,∠ABT=45°, 且 AT=AB. 求证:AT 与⊙O 相切.证明:∵ AT=AB,∴∠ABT = ∠ATB.∵∠ABT= 45°,∴∠ATB= 45°.∴∠BAT=90°.∵ AB 是⊙O 的直径,∴ AT 与⊙O 相切.例 2 如图,直线 AB 经过⊙O 上的点 C,并且 OA=OB,CA=CB.求证:直线 AB 是⊙O 的切线.证明:连结 OC.∵ OA=OB, CA=CB,∴ OC⊥AB 于 C.∵ OC 是⊙O 的半径,∴直线 AB 是⊙O 的切线.例 3 如图,△ABC 内接于大圆 O,D 是 AB 中点,∠B=∠C,以 O 为圆心 OD 为半径作小圆 O. 求证:AB、AC 分别是小圆切线.证明:连结 OD,作OE⊥AC于E.∵ D 是 AB 的中点,∴ OD⊥AB于D ,∵ OD 为小圆 O 的半径,∴ AB 与小圆 O 相切.∵△ABC 内接于大圆 O,∴ AE = CE.∵∠B = ∠C,∴ AB = AC,∴ AD = AE.连接 OA,可得 OD = OE,∴ AC 与小圆 O 相切.【作业设计】1.如图, A 是⊙O 外一点, A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C, 点 B 在圆上, 且AB=BC, ∠A=30°. 求证:直线 AB 是⊙O 的切线.2.如图,点 D 是∠AOB 的平分线 OC 上任意一点,过 D 作 DE⊥OB于E,以DE 为半径作⊙D. 补全图形,判断 OA 与⊙D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题思路:1.连接OB,证明 OB⊥AB 可得直线AB是⊙O的切线.2.OA 与⊙D 相切作DF⊥OA于F,因为 DE⊥OB于E,OC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DE=DF=⊙D的半径,可得直线OA与⊙D相切.第三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会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课前学习任务】复习圆的切线的定义,以及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复习1.圆的切线是如何定义的?2.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哪些方法?学习任务二:探究:问 1:如图,已知直线 l 是⊙O的切线,切点为A,连接OA,直线l⊥OA吗?由探究总结出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问 2:如图,已知⊙O的切线l,但切点未知,你能作出切点A吗?由探究总结出结论 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一定经过切点.(学生课后探究)结论 2: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一定经过切点.学习任务三:例 1. 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中点,腰 AB 与⊙ O 相切于点 D.求证:AC 是⊙ O 的切线.分析: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 AC 是⊙ O 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 O 向 AC 所作的垂线段 OE 是⊙ O 的半径就可以了,而由切线的性质,OD 是⊙ O 的半径,因此只需证明OD = OE.证明:如图,过点 O 作 OE⊥AC,垂足为 E,连接 OD,OA.∵⊙ O 与 AB 相切于点 D,∴OD⊥AB.又△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中点,∴AO 是∠BAC 的平分线.又∵OE⊥AC,OD⊥AB,∴OE=OD,即 OE 是⊙O 的半径.∵OE 为⊙O 的半径,OE⊥AC 于 E,∴AC 与⊙ O 相切.学习任务四:例 2. 如图,AB 为⊙O的直径,AC是弦,D是的中点,过点D作⊙O的切线,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C∥ED ;(2)若 OA=AE =4,求弦AC的长.分析:这里有三个条件:(1)AB 为⊙O 直径;(2)D 是的中点;(3)ED 切⊙O于D.特别要关注 D 的作用:它即是弧的中点,又是切点.【作业设计】1.如图, 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5°,过点C的切线P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则∠P=_______°.答案: 20°2.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直线AB是⊙O 的切线,OC交AB于点C,且∠OCA = 30°,则 OC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 63.如图,在 Rt△ABC中,∠C=90°,BC=3,点O在AB上,OB = 2,以OB为半径的⊙O与AC相切于点D,交BC于点E,求弦BE的长.答案: BE=2 (连接 OD,作 OF⊥BE 于 F)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切线长的概念.2.会证明切线长定理.3.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概念及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4.了解多边形与圆的“切”和“接”的含义.【课前学习任务】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相关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若点 P 在圆上,作已知⊙O 的切线的作法及作图依据.作法:①连接 OP,②过 P 点作线段 OP 的垂线 l,直线 l 即⊙O 的切线.作图依据: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若点 P 在⊙O 外作法:连接 OP,①作线段 OP 的中点 M.②作以 M 为圆心,OM 长为半径的⊙M,与⊙O 交于 A,B 两点.③作直线 PA,PB,则直线 PA,PB 即为⊙O 的两条切线.学习任务二:完成圆的切线与切线长的比较,体会圆的切线与切线长的区别.学习任务三: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切线切线长切线是直线切线长是切线上一条线段的长,即圆外一点与切点之间的距离。
2020届九年级道德和法治期末复习晨读材料(九年级上册第1—4课)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一句话知识:(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财富创造的主体。
(2)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4)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是: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改革创新精神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7)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9)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
)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改革开放如何促发展?答:①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②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改革开放使人民参与劳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要加上第4题的内容)答: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想品德月考题(一)班级___姓名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5分)1、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
图中的漫画《量身定做》就是网友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有力讽刺。
这类事件受到谴责是因为()①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②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④使更多的人失去了公平发展的机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更有力的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这体现了()A、我国政府努力推进社会公平B、党和政府把当前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改善民生上来C、有了公平,就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3、2013年5月22日—26日,北京市举行中考志愿的填报。
据悉,今年北京首次放开异地中考,目前约有3000名随迁人员子女报名在京考试。
这一消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稳定②可以消除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③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④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 ①③④4.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①看到爸爸醉酒驾车,又不听劝阻,小勇及时拨打“110 ”②小英将同桌小兰考试作弊的事告诉了老师③小明为给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小刚痛打一顿④学校取消了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小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因他从学校图书馆偷了一本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3年5月6日,甘肃省见义勇为英雄事迹报告会拉开帷幕,荣获国家及省、区、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英雄模范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前往企业、学校、机关等举行40场报告会,不断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
这说明()①社会正义行为会得到人们的赞扬和支持②见义勇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③实施正义行为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④人们追求正义,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2013年5月10日,威武“皮带哥”——安徽在沪务工人员朱平,勇斗疯狂持刀歹徒的夏永鑫,为救落水人献出生命的学生朱洪德等27人被授予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从见义勇为先进人物的身上,我们可知判断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①是否揭发了他人的恶行②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③是否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④是否是出于自己的良知和道德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7.毅然辞去沿海城市年薪百万工作的王晰昧,来到新疆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义务支教,用自己的学识打开贫困牧区孩子的心灵之窗。
她的事迹说明()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②义务支教、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③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深圳大运会期间,有120万名志愿者服务大会,人们称这些志愿者为“小凳子”。
这群“小凳子”在大运会期间不计报酬地为大家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凳子的行为()①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既帮助了别人,承担了社会责任,又提升了自身价值③只有付出,没有回报④他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
该型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它的试飞成功,对推进我国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结果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居发达国家行列④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又迈出新的一步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0.下面的漫画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足迹”,说明了()A. 鞋印没有车印有美感B. 用车行替代步行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C.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D.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1.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蛟龙号”深潜成功,成功举办世博会、亚运会,京沪高铁全线建成,中国大陆县城全部通上公路。
全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坚持了科学发展观C.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坚持了改革开放12.右边的漫画表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感受经济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应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C.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D.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14、生活在农村的初中生乐乐家双喜临门。
一喜是从2006年1月1日开始不再交农业税了,二喜是乐乐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了。
乐乐家的喜事()①表明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④表明我国已进入世界发达国家之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8月8日在济南召开。
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向获得“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示范企业和带头人”颁奖。
姜大明指出,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这表明()①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支持与引导的政策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④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将逐步替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情境分析(共18分)16、2012年4月27日,市委书记姜杰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担当成就伟业》的重要讲话:担当,就是一事当前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奋力开拓。
为学习担当精神,同学们搜集到了孟佩杰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对“担当”的理解。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
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
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
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
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荣誉。
你认为盂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8分)17、喜迎90华诞,再创辉煌明天2011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迎接党的九十华诞,我市某校组织了“党在我心中”纪念活动。
【撰写时政论文】九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新中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实行改革开放,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成功举办世博会,从抗震救灾到海外撤民……这些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事中,都能看到共产党人的身影。
以上是大庆同学写的时政小论文中的一段,请你指出这段论述的理论依据。
(8分)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横线上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6分,共24分)18.山东省率先在省内实施不同户籍的考生在入学地报名参加高考,彻底打破户口限制,迈出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判断:理由:19.在现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判断:理由:20.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判断:理由:2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同的,没有主次之分。
判断:理由:四、生活实践(共15分)22、十八大报告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十八大报告关于公平正义的表述,引发网民热议。
请你参与进来:【网友“扬帆2013”】“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1)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措施?(3分)【网友“金黄的银杏叶”】“三个公平”的提出,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平程度,这对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带来更多可喜的变化。
(2)共建幸福中国需要公平正义,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12分)月考一参考答案:1C 2A 3D 4C 5C 6C 7B 8D 9D 10D 11C 12B 13D 14A 15D16、(1)她多年来细心照顾养母,体现了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2)她对养母不离不弃,扮演了女儿的角色,积极承担了女儿的责任。
(3)她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养成了负责任的习惯。
(4)她既照顾养母,又刻苦学习,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做到了统筹兼顾。
(5)她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赢得了社会赞成票。
17、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⑤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文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8、判断:正确。
理由: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山东省的做法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9、判断:错误。
理由: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