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和抑制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研究_顾洪丰
榄香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蜂废艘擅堂盘查垫!Q生!旦笙!量鲞筮三翅堡bi坠皇丝g!世型Q坠!Q!旦&:丛坚:至Q!Q:!型:!三:丛!:兰
·综述与讲座·
榄香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210002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汤秀红1,秦叔逵2,谢恬3综述
β-榄香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β-榄香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β-榄香烯是对多种肿瘤疗效确切,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对转移性肿瘤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体内外实验表明β-榄香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分化、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对化学药物的耐药性等多方面达到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β-榄香烯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86-02β-榄香烯是从莪术油中分离出的一种挥发油,是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的广谱抗肿瘤新药。
β-榄香烯经过Ⅰ-Ⅳ期的临床实验,目前已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临床上使用β-榄香烯治疗鼻咽癌、肺癌、胃癌、肝癌、恶性胸腹水、脑转移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1 诱导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β-榄香烯抑制肿瘤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β-榄香烯作用于白血病HL-60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胶质瘤细胞、小鼠黑色素瘤B16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实验中,促进细胞凋亡,并且药物浓度和细胞增殖抑制率具有正相关线性关系,成剂量依赖性。
通过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体缩小,染色质凝聚、细胞核固缩、核破裂,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到渐强的凋亡峰,并且主要阻滞于细胞G0/G1期。
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明显的梯状条带。
β-榄香烯作用于结肠癌细胞,阻碍了结肠癌细胞进入S期,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而且提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
在胃癌细胞BAC823细胞株的研究中,β-榄香烯可阻滞细胞于S期,诱导其凋亡[2]。
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K562,可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S期细胞数目下降[3]。
2 诱导分化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有诱导分化的作用,不仅使肿瘤细胞形态趋于成熟,而且显著提高了黑色素生成能力和酪氨酸酶活力。
β-榄香烯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进展

Na n j i n g 2 1 0 0 2 9 , C h i n a ; 2 . N a n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i a n g s u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9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T ] T u mo r i mmu n o t h e r a p y c a n i n s p i r e o r mo b i l i z e t h e b o d y ’ S i mmu n e s y s t e m, e n h a n c e t h e
wh i c h i s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f nt a i — t u mo r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I n t h i s p a p e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c l i n 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s t u d y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o n nt a i - t u mo r i mmu n e r e s p o n s e o f B e l e me n e wa s r e v i e we d .
【 关键词 】 B. 榄香烯 ; 肿瘤 ; 免疫效应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a n t i — t u mo r i mmu n e r e s p o n s e o f [ 3 - e l e me n e
S HE N Ho n g , NI Fe i F e i
β-榄香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β-榄香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邹丽娟;王琦;邵淑娟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1999(26)8
【摘要】目的 :探讨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
结果: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 (IC50 )为17.14μg/ml。
其抑制细胞生长能力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在影响细胞周期方面 ,主要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 ,S期细胞数目下降。
结论:β -榄香烯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总页数】1页(P616)
【作者】邹丽娟;王琦;邵淑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β-榄香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的探讨 [J], 王小晓;瞿延晖
2.大蒜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董忠;王坚
3.β—榄香烯抗癌作用与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J], 邹丽娟;李杰
4.大蒜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董忠;王坚
5.透明质酸结合蛋白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高锋;曹曼林;张春旭;刘一文;王伟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脑放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全脑放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观察胡道卿;李晓东【摘要】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南京明基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转移瘤行全脑放疗的患者56例,采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症状变化情况及放疗后的头颅MRI复查数据.根据是否使用榄香烯分为榄香烯组和单放组,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变化、症状改善及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榄香烯组的客观缓解率(47.37%)与单放组(44.44%)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单放组比较,榄香烯组能更好地控制头晕头痛、呕吐、疲乏症状(P<0.05),不增加神经系统症状控制率和急性放射毒性.在放疗远期反应(放疗结束6个月之后)中,榄香烯组记忆力减退的发生率为21.74%,显著低于单放组的63.64%(P< 0.05).结论全脑放疗同步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可增加放疗效果和症状控制率,但不增加客观缓解率.与单独使用放疗比较,其不增加急性放射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晚期毒性.对于一般状况不适合化疗或者抗拒化疗的脑转移患者,可考虑使用榄香烯以配合全脑放疗.【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16)017【总页数】5页(P80-83,91)【关键词】全脑放疗;榄香烯;多发脑转移瘤;放射增敏【作者】胡道卿;李晓东【作者单位】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19;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25%~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将发生脑转移,其中一半左右是多发病灶[1]。
常见脑转移的原发肿瘤有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
脑转移瘤若不进行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为1个月,但是,如果进行内科脱水处理,生存期则延长到2个月。
手术虽然作为脑转移瘤的第一选择,但在脑转移的治疗应用中受限因素较多,如功能状态评分(PS)不高、颅内多发、转移灶位于颅脑深处或与重要解剖结构如脑干、视交叉关系密切[2-3]。
应用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7-10-30T15:47:04.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作者:陈小燕[导读] 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1],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普外科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榄香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且没有严重毒副作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榄香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
本文结合护理实践,简要阐述各个不良反应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榄香烯;不良反应;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61-02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1],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基础研究表明β—榄香烯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个观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的榄香烯乳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安全有效的广谱靶向、非细胞毒性二类抗肿瘤新药,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合并放、化疗常规方案,以增强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脑瘤、骨转移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还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表明,榄香烯乳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且没有严重毒副作用。
随着榄香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浅谈榄香烯治疗中引起的毒副作用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观察应用榄香烯治疗癌症患者会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病人用药后主要有发热、静脉炎、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1.1 发热部分病人在榄香烯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其中多数病人体温低于38℃,为一过性发热,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进一步治疗没有太大影响,个别病人由于自身身体状况较差,体温超过39℃。
榄香烯乳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转录因子ELK1及其靶基因的影响

榄香烯乳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转录因子ELK1及其靶基因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陈小军顾立刚李佩文石太平马大龙【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榄香烯乳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转录因子ELK1及其靶基因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榄香烯乳的抗癌机制。
方法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药物对转录因子ELK1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LK1及其靶基因c-fos表达。
结果榄香烯乳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其半数生长抑制剂量为80.6 μg/mL;榄香烯乳处理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磷酸化的ELK1及其靶基因c-fos的表达均下调。
结论榄香烯乳可能通过下调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水平,抑制c-fos的表达,从而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榄香烯乳Hela细胞ELK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mene on transcription factor ELK1 and its target gene in human cervix cancer Hela cell. Methods 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by MTT assay. The luciferase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ELK1 was determined by the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hosphorated ELK1 and its target gene c-fo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Elemene can remarkab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ela cell and its IC50 was 80.6 μg/mL. The luciferase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ELK1 in Hela cells treated with elemene was inhibit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hosphorated ELK1 and its target gene c-fos in Hela cells treated with elemene were down-regulated. Conclusion Elemene can inhibit human cervix cancer Hela cell proliferation, which may be related with suppression of c-fos gene through inhibiting expression of phosphorated ELK1.Key words:elemene;Hela cell;ELK1榄香烯乳是从中药温莪术挥发油中分离出来的油状物单体,已证明具有多种抗癌效应[1-3],属国家二类抗癌新药。
榄香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榄香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汤秀红;秦叔逵;谢恬
【期刊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5)003
【摘要】榄香烯 (Elemene) 是从传统中草药姜科植物温郁金(温莪术)中提取获得的萜烯类化合物.榄香烯注射液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少量γ-和δ-榄香烯及其它萜类化合物,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已于1994年作为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上市应用.多年来,有关榄香烯注射液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层出不穷,研究结果充分表明该药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杀作用,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和抗肿瘤转移,与放化疗联合具有增敏减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毒副反应轻微等显著特点.
【总页数】8页(P266-273)
【作者】汤秀红;秦叔逵;谢恬
【作者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02,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310012,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国内γδT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J], 石虹;刘玉侠;陈军
2.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基础研究进展 [J], 郭建忠;沈建康;周洪语
3.索拉非尼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王玉兰;林挺岩;陈湘琦
4.IL—2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基础研究 [J], 蔡体育;黄凌
5.高血压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J], 付士辉; 李玉龙; 骆雷鸣; 沈明志; 田进文; 邓珏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2—13〔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jjy2003)。
〔作者简介〕顾洪丰(1972-),男,湖南邵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肿瘤药理学研究。
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和抑制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研究顾洪丰1,瞿延晖2,伍参荣2,徐锡萍3,李新凤3(1.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 2.湖南中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7;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作用的影响,阐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MTT 法测定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浊度法测定β—榄香烯对提取的牛脑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作用。
结果β—榄香烯能明显抑制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对A549、WI38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73μm ol /L 、3.53μm ol /L 。
β—榄香烯明显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并与药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5.12μm ol /L 。
结论β—榄香烯对A549、WI38细胞增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β—榄香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微管蛋白稳定剂紫杉醇的作用机理不同。
〔关键词〕β—榄香烯;微管蛋白;A549;WI38;IC50〔中图分类号〕R 2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633(2005)03—0016—03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 ffects of β2E lemene on TubulinPolymerization and Antitumor in VitroG u H ongfeng ,Q u Yanhui ,Wu C anrong ,et al(Nanhuan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β2E lemene in antitum or by analyzing the polymeriza 2tion of tubulin in vitro.Methods The inhibition of β2E lemene on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of cultivated cells A549and WI38were determined with MTT and the inhibition of β2E lemene on polymerization of tubulin is o 2lated from bovine was determined with turbidimetry.R esults Both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of cultivated cells A549and WI38and the poly werization of fubulin is olated from bovine were inhibited evidently.The IC50for the former were 2.73μm and 3.53μm and for the latter 5.12μm.Conclusions β2E lemene can inhibite the proliferization and growth of cultivated cells A549and WI38;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tubulin polyrneriza 2tion may be one of the onechanisms of antitum or.〔K ey w ords 〕β2E lemene ;Tubulin ;A549;WI38;IC50 β—榄香烯(elemene )是从中药温莪术根茎提得的有效单体,是榄香烯3种成分之一;该药为广谱抗肿瘤药,对各种恶性实体瘤如胃癌、子宫肌瘤、肝癌、乳腺癌等有明显疗效,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系统肿瘤疗效尤为显著。
β—榄香烯抗肿瘤疗效高、基本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广谱的抗肿瘤药。
本研究主要探讨β—榄香烯体外抑瘤作用和对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细胞株 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WI38),均由中国典型物培养中心提供。
61湖南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TCM Univ.of Hunan2005年6月第25卷第3期Jun.2005V ol.25N o.31.1.2 药物 β—榄香烯,纯度为99.8%,由大连金港制药厂提供;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 ax ol),纯度为99.8%,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1.1.3 试剂 RPMI1640培养基,美国G I-BC OBR L公司提供;MES、MTT LI3-(4,5)—双甲基-2-唑塞-(2, 5)-二甲基澳化四氮唑蓝,均由美国S igma公司提供; EG T A,湖南湘中化学试剂厂提供;小牛血清,大连生物制剂厂提供。
1.1.4 U-2501自动恒温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产。
1.2 方法1.2.1 细胞培养 将A549、WI38分别以RPMI1640培养基(含15%小牛血清,青霉素100μg/L,链霉素100μg /L),置37℃,5%C O2培养箱中培养。
1.2.2 微管蛋白制备 将新鲜牛脑匀浆,再经两次解聚-聚合循环获得[1];并用Lowry’s[2]测定蛋白含量;将所得微管蛋白置于-70℃液氮中保存。
1.2.3 β—榄香烯细胞毒性测定MTT法[3] 取对数生长的细胞株分别以1.0×105/m L加入到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实验组设5个不同浓度组:0.75μm ol/L、1.5μm ol/L、3μm ol/L、12μm ol/L、24μm ol/L;空白组加入等体积的溶剂DMS O(二甲基亚砜)。
每孔加入MTT,作用4h后,加入DMS O(二甲基亚砜),孵育30m in,在酶标仪620nm处测定吸光度。
按公式: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吸光值对照组吸光值×100%计算药物的IC50(IC50表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即细胞抑制率达50%时的化疗药物浓度),并对结果进行q检验。
1.2.4 β—榄香烯对体外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测定 采用浊度法[4]。
取冷冻微管蛋白溶液,快速用常温水冲其壁,使之融化,放入冰浴,用MES缓冲液稀释至所需浓度(2~3mg/m L),加入ATP至1mm ol/L。
以从冰浴中马上取出的微管蛋白溶液在分光光度计350nm 处调定为“0”点。
然后将比色杯在37℃温度下测定微管蛋白溶液的OD值,连续20~30min,记录温度—吸光值曲线(T—OD曲线),在带有自动恒温装置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按上述操作分别测定T ax ol、VCR、β—榄香烯3种药物对微管蛋白聚合与解离曲线。
T ax ol浓度为1.25μm ol/L;VCR设5个不同浓度组:0.25μm ol/L、0. 75μm ol/L、1.5μm ol/L、3μm ol/L、6μm ol/L;β—榄香烯设5个浓度组:0.75μm ol/L、1.5μm ol/L、3μm ol/L、12μm ol /L、24μm ol/L;空白组加入等体积的DMS O,分别测定各药各组吸光值、绘制T—OD曲线,本实验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出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管“OD”值-加药管“OD”值对照管“OD”值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所有资料经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2.1 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A549、WI38细胞的细胞毒性(MTT法)β—榄香烯对A549、WI38细胞的增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线性相关。
用直线回归方程统计,结果显示IC50分别为2.73、3.53μm ol/L。
且同一浓度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A549、WI38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不同;3μm ol/L的β—榄香烯对A549、WI38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比较,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1。
表1 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A549、WI38细胞的抑制作用(n=5,x±s)组 别浓度(μm ol/L)抑制率(%)A549WI38 空白组00 0β—榄香烯0.75 1.6±0.010.4±0.0131.59.4±0.02 1.1±0.0533346.2±0.089.1±0.011280.8±0.0369.6±0.012496.8±0.0192.6±0.01 注: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A549、WI38细胞的抑制作用分别进行组内比较,P<0.05。
3与33比较,P>0.05。
2.2 β—榄香烯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浊度法)β—榄香烯、VCR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β—榄香烯为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其对微管蛋白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直线回归方程统计结果示β—榄香烯的IC50为5.12μm ol/L。
见表2。
3 讨论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异二聚体细胞结构,并依赖于微管蛋白二聚体对其不断地聚合与解聚而处于一种装配与去装配的动态平衡中。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入了细胞运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的调控[3];微管的聚合和解聚对微管的动力学进行着最基本的调71第3期顾洪丰,等 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和抑制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研究表2 β—榄香烯和VCR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率(n=3,x±s)组 别浓度(μm ol/L)抑制率(%)IC50(μm ol/L)空白组β—榄香烯组长春新碱组0 000.750.058±0.0291.50.157±0.01630.265±0.028 5.12±0.31 120.538±0.016240.824±0.0290.250.049±0.0170.750.149±0.0321.50.225±0.017 3.56±0.31 30.634±0.04160.772±0.019 注:β—榄香烯组与长春新碱组比较,P>0.05,二者IC50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