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论文开题报告
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研究(开题报告)

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流而广泛运用的语言工具越来越爱到人们的重视。
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能很快地而且又能正确的模仿老师的发音,并能立刻记住教师所教的英语单词或句型,而有一部分的学生却怎么也模仿不到位,甚至有时候还会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些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因丧失信心而半途而废。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天生对语言学习的感知能力比较差。
英语语感在英语教学和运用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感是英语教学的支点,语感的生成是学习英语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差生英语的滑坡点。
语感的发展是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着眼点,语感的提高是满足学生语言发展需要的动力。
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而小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孩子们总是能在各种各样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适时将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综述英语作为一种交流而广泛运用的语言工具越来越爱到人们的重视,而且近几年对学生的英语评价方式也有所改革,口语也列入了综合评价范围。
因此,能说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是学英语的真正目的。
而英语的语感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儿童学习英语的特点,以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通过实验和研究,探索英语故事对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教学策略、途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供事实根据。
同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将英语故事教学与培养英语语感有效结合,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生动直观的语言情景,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简单有趣的英语故事,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法的论文开题报告

教学法的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教学法的研究和改革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教学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原则、方法和手段。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对教学法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合当前教育背景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选题目的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有以下几点:1. 分析现有教学法的优缺点,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2. 探讨适应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 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1)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法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2)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有助于拓展教学法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实践意义(1)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践依据,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多种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1)建构主义教学法:20世纪末,以皮亚杰、斯滕伯格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法。
该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2)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进步教育思想,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探究和反思等方式进行学习。
该方法在国外教育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3)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协作和交流,以提高学习效果。
讲故事教育开题报告

讲故事教育开题报告讲故事教育开题报告一、引言故事,是人类传承智慧和价值的一种形式。
它们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各个文化中,通过讲述、书写、绘画等方式传递给后代。
故事教育是一种以故事为媒介的教育方式,通过讲述和阅读故事,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故事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故事进行教育。
二、故事教育的重要性故事教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故事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儿童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想象自己成为其中的主人公。
这种想象能力培养了儿童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故事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
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能引发儿童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喜怒哀乐。
例如,当儿童读到一位主人公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功的故事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也能够战胜困难。
这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儿童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最后,故事能够传递价值观念。
故事中常常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友谊和合作的故事,可以让儿童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这样的故事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效运用故事进行教育的方法1.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故事。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故事。
对于幼儿,可以选择简单的绘本故事;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故事;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更加复杂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2.创设良好的故事环境。
教育者可以通过布置故事角、使用音乐和道具等方式,创造一个有趣、吸引人的故事环境。
这样的环境能够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儿童思考和讨论。
教育者在讲述故事后,可以引导儿童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和道德意义。
例如,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儿童思考主人公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他们在同样的情境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幼儿论文童话开题报告怎么写模板

幼儿论文童话开题报告怎么写模板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XXX,来自XXX幼儿园的XXX班。
我的论文题目是《童话的魅力》。
童话是一种经典的儿童文学形式,它以神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浓厚的情感氛围吸引了无数儿童。
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人公既勇敢又善良,在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取得胜利,让孩子们懂得了坚持、勇敢和希望的真谛。
本篇论文将探讨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对一些经典童话故事的分析,来深入探究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同时,我还会探讨童话故事如何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和智力。
期望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能够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并且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递给孩子们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
最后,我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指导与帮助。
此致敬礼!XXX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XXX,来自XXX幼儿园的XXX班。
我的论文题目是《童话的魅力与意义》。
童话是一种经典的儿童文学形式,它以神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浓厚的情感氛围吸引了无数儿童。
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人公既勇敢又善良,在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取得胜利,让孩子们懂得了坚持、勇敢和希望的真谛。
本篇论文将探讨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对一些经典童话故事的分析,来深入探究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此外,我还将探讨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和智力。
期望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能够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与意义,并且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递给孩子们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
最后,我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指导与帮助。
此致敬礼!XXX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XXX,来自XXX幼儿园的XXX班。
我的论文题目是《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们以神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浓厚的情感氛围吸引了无数儿童。
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人公既勇敢又善良,在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取得胜利,让孩子们懂得了坚持、勇敢和希望的真谛。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历史故事是指在历史事件中发生的具体生活片段、事情和人物的经历。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形象、寓教于乐、易于理解等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被广泛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使用历史故事时存在故事泛滥、内容失真、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推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
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如何?2.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3.如何有效运用历史故事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探究以下内容:1.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2.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有效运用历史故事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进一步分析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总结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特点,梳理历史故事的分类、运用方法等。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
2.可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印象和理解。
3.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度理解。
4.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研究计划1.文献调研阶段(1个月)2.问卷调查阶段(1个月)3.实地观察阶段(2个月)4.案例分析阶段(1个月)5.撰写论文阶段(1个月)七、参考文献1. 陈强. 历史教育中的叙事教学: 方法及正负能量[J]. 历史教学报,2017,39(2):1-4.2. 周传良. 历史教育中的故事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0,30(9):130-133.3. 黄宇清,杨野. 论叙事教学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以《史记》讲授初中历史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2):104-107.4. 刘卫兵. 新时期历史教学中的叙事技巧探析[J]. 历史教学,2018(3):68-72.5. 栾靖,朴家峰. 《战国策》中的历史故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J]. 育人月刊,2019(5):57-59.。
故事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讨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意义1. 理论意义:本课题通过对故事教学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社会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1. 故事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多元化的,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情感教育理论: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 故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1)选择合适的故事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选择具有教育意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故事教材。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主动探究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拓展延伸,提高能力:教师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故事教学评价体系(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故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
(2)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故事教学后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数字故事拓展课》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数字故事拓展课》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数字故事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型媒体语言,结合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具有生动、鲜明、直观等特点。
在教育领域中,数字故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可用于增强学生们的阅读、写作和技术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随着数字故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
但目前市场上的数字故事教材多以简单的制作方法为主,缺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拓展教材,限制了数字故事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本课题计划开发《数字故事拓展课》课程,针对数字故事制作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提高数字故事的制作水平,并将数字故事应用于教育中,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设立不同的主题和教学内容。
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为数字故事的制作原理、制作工具和制作流程等。
同时在教学中融入视觉艺术、音乐和文学等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学到更全面的数字故事制作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示范和实践三种方式。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数字故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示范,展示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亲手制作数字故事,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制作能力。
三、预期目标和成果本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字故事制作技能,提高数字故事制作的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学生能理解数字故事的定义、特点、应用等相关知识。
2.学生能掌握数字故事的基本制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3.学生能根据不同需求,应用不同的数字故事制作工具,完成不同质量的数字故事。
4.学生能通过数字故事展现自己的创意思维,同时提高自己的视觉艺术、音乐和文学等基础知识。
预期成果为:制作精美、富有创意的数字故事作品。
同时,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应用数字故事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课程评估和实施情况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是学生作品的评估和学生评估意见反馈。
英语讲中国故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英语讲中国故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Title: Research Proposal on English Teach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1. Background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on a global scale. As a vit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stories hold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values, morals, and beliefs of th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how to effectively teach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to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2. Research Objectives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ea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corpo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to English teaching.- To develop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aterials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incorpo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to their curriculu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3. Research QuestionsThe research will addre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tea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teachers when incorpo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to their curriculum?- What are the opportunities for enhancing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What ar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s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4.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research will be guided by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focusing 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Cultural Awarenes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culture in language education.- Storytelling: exploring the role of storytell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5. Research MethodologyThe research will utilize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includ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Survey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will be conducted to gather data from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identify patterns and theme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s.6. Expected ContributionsThis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make the following contribution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tea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Off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aterials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incorpo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to their curriculum.- Enhanc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mong student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s in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7. Conclusion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address the gap in the literature on tea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By explor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on a global scale. It is hoped that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benefit English teachers,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篇2Title: Research Proposal on English Teaching of Chinese Folktales1. IntroductionTraditional Chinese folktales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embody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eflecting the wisdom and valu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to introduce these cultural treasures to a global audienc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sing Chinese folktales as a teaching tool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2. Research Objectives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Chinese folktales as a means of enhancing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English learner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corporating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to language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using Chinese folktale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3. Literature Review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corpor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to language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Byram, 2008). Moreover, storytelling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improving language proficiency (Bamford & Day, 2004).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use of Chinese folktales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4. Research MethodologyThis research will adopt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s.A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ill be used to measure th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ll b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use of Chinese folktale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5. Expected ResultsIt is expected that the use of Chinese folktale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By engaging with culturally rich materials, students are likely to be more motivated and enthusiastic aboutlearning English. Furthermore, incorporating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into language teaching can help promot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students.6.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y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sing Chinese folktales in the classroom. By incorpor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to language teaching, educators can create a more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seeks to promote intercultural exchange and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篇3Title: Research Proposal for English Storytelling in ChinaIntroductionEnglish storytelling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educational tool in China. Stories are not only entertaining but also serve as a powerful medium for teaching language, culture, and valu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stud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in Chinese classrooms.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investigate theimpact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overall student engagement in China.Research Objectives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1.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in promoting language acquisition among Chinese students.2.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on enhanc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the Chinese context.3. To assess the overall impact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o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Literature Review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orytelling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provides context and meaning to language structur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English storytelling is also believed to help students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and valu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an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MethodologyThis research will adopt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combining quantitative surveys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o gather data from Chinese students and teachers. A sample of 200 student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will b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The data collected will b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patterns and trend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Expected Outcomes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English storytelling in China by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its effectivenes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s in Chinese classrooms, as well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that incorporate storytelling as a key teaching strateg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English storytelling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China. By exploringthe role of storytell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is study seeks to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storytelling into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效能。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有针对性的穿插一些生物故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主要具有以下四点重要作用:第一、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第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喻劲梅.“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8(1).
[5]周燕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文化,2008(12).
[6]温月梅.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2009(4).
(3)故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5)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6)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故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7)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故事教学法的局限及建议。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1、工作步骤
2009年09月01日——2009年11月20日收集资料
2009年11月27日——2009年12月20日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02月15日——2010年2月30日进行故事教学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010年03月01日——2010年04月01日撰写论文
2、论文写作计划:
2010年03月01日——2010年03月05日分析资料
2010年03月06日——2010年03月10日查阅相关资料
2010年03月11日——2010年03月20日完成论文初稿
三、研究思路、方法、基本路线
1、思路
研究故事教学法的来源、含义、理论依据、应用原则及对教师的要求。探讨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应用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2、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探讨故事教学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基本路线
(1)故事教学法简介;
(2)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指导教师意见敏.英语单词的故事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7(10).
[8]曾长英.在故事教学中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J].教育导刊,2002(7).
[9]张美灵.故事教学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J].教育导刊,2002(8).
[10]周信容.以故事为载体展开化学教学法[J].教师论坛,2002(10).
[15]班小燕.创设生物教学中的故事情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8).
[16]张素芬.利用故事,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0).
[17]马亚芬.谈故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9(1).
[18]夏帮青.用故事导学,促思维发展[J].中学生物教学,2006(8).
[11]卢厚文.化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科教学,2008(2).
[12]柏静.高中语文教学中“故事法”教学研究.消费导刊,2008(5).
[13]舒何亚.中专语文故事化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2).
[14]张慧.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新课程,2008(11).
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第一、导入新课;第二、理解知识;第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对故事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故事化教学[3];故事教学法实施构想[1];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5,6,7];在故事教学中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及语言能力[8,9];故事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0,11];语文教学中故事法的研究[12,13];故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14];将故事运用到生物教学中[15,16,17,18]。关于故事教学法,虽然很多生物教师都在使用,但是很少有教师单独去研究故事教学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鉴于故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特立此题。
故事教学法论文开题报告
++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专业:级别:200+级
课题名称
故事教学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学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学位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一、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l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物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它在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方面资料表明,当今各国科技新成就中,生物科学技术占有绝对优势。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就提出:“生物工程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计算”,“中国人应该组织起来,不惜成本,走入生物工程的第一线,走向世界科技前沿”。因此,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生物人才,就必须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主动进取的精神[2]。然而,由于初中生物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学生不能给予生物课足够重视,学生趋于中考的压力,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故事教学法”就是众多方法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初中学生尚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所以适当的把故事引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3月21日——2010年03月26日完成论文二稿
2010年03月27日——2010年04月15日完成并提交论文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会.故事教学法实施构想[J].教育评论,2003(3).
[2]李银乐.摸清生物教育现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教育,1999(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