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的基本规则概

合集下载

物料编码及BOM规则

物料编码及BOM规则

物料编码、BOM 规则
一、 物料编码规则:
整体规则:1-2-6
规则描述:
1)、编码全部采取阿拉伯数字;
2)、整体原则是3级9位,具体原则是:1-2-6
第一位:代表大类,按照公司目前的物料类别进行如下定义: 1:代表PCB ;
2:代表IC ;
3:代表SMT XX;
4:代表DIP电子料;
5:代表DIP CONNECTOR接插件;
6:代表包材;
7:代表成品/半成品;
8:代表辅料
9,0:暂时预留;
第二位,第三位:代表大类下的小类,比如:100:代表PCB大类下的MB小类;
101:代表PCB大类下的VGA小类;
102:代表PCB大类下的LAN小类;
其他依此类推;
特别说明:7代表成品/半成品,作如下规定:700:代表包装完成后的成品;
701:代表SMT完成后的半成品;
702:代表插件完成后的半成品;
第四位到第九位:表示流水号:
二、BOM创建规则:
1、BOM模型:
1
A1
2
A2 3
A
4
5
其中;
A1:代表SMT完成后的半成品;1,2代表完成SMT需要的原材料;A2:代表插件完成后的半成品;3,4代表插件类原材料;
A :代表包装完成后的成品;5代表包装材料。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

物料编码规则一成品(一)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所有集团生产的成品需要编码时,均按以下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成品:指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合乎质量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出售的各种产成品。

成品编码级数都定为四级,长度为11位,以X.XX.XX.XXXX.XX的形式体现。

1.1一级码表示成品的代码一级码表示成品的代码,以1位阿拉伯数字“1”表示。

1.2二级码表示成品的不同类别二级码表示成品的不同类别,以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01表示“底涂”;02表示“中涂”;03表示“主材”;见附表1.3三级码表示相同类别下的成品型号三级码表示各种同一成品类别下的各种不同型号,以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名称为1的,用“雅致”表示。

()1.4四级码表示各种同一成品类别下的各种不同型号及颜色四级码用以区分成品,以4位流水号表示。

如色号为HB-788用“1”表示。

1.5五级码用以标识不同个体,用3位流水码五级码用以区分成品,以3位流水号表示。

(二)示例1)以“华宝石雅致中涂HB-788”为例,该物料属于成品,其一级码为成品代码,代码在数据词典中为1;类别为“中涂”,代码在数据词典中为02;型号为“雅致”,代码在数据词典中为01;该成品颜色为HB-788,代码在数据词典中为0001;流水码为“001”,本成品编码为1.02.01.0001.001。

二半成品(一)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所有集团半成品需要编码时,均按以下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半成品:所有自制和委外加工的零部件为半成品。

例如我们买进原材料经过加工,加工成一个基料;或者把原材料委外给其他公司为我们加工成一中三原材料(一)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所有集团原材料需要编码时,均按以下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原材料:所有直接外购的物料定义为原材料,按照原材料的编码原则来编码,例如:增稠剂,纤维素等。

原材料编码级数定为五级,长度为12位,以X.X X.XXXXXXX的形式体现。

1.1一级码表示原材料的代码一级码表示原材为的代码,以1位阿拉伯数字“3”表示。

物料编码规则总则

物料编码规则总则

物料编码规则一.总则:1.编码长度15位,三段式,大类-特性码-扩展码。

2.数字为主,与字母结合。

3.编码中不出现字母“O”和大写“I”。

4.未使用位若为数字,用“0”填充;未使用位若为字母,用“U“填充。

二.分段:1.编码大类按编码前两位区分,从10~99,共90大类。

(目前实际使用36大类) 2.10~39字段为电子类编码段,40~49为塑胶类编码段,50~59为五金线材类编码段,60~69为半成品/成品编码段,70~79为包材类编码段,80~85为辅助材料编码段。

86~99为预留编码段。

三.统一的规则和对照表:1.有大类编码若有体现材质方面属性的,一般上均在第11位表示,特殊情况除外。

2.有大类编码若有体现版本信息的,一般均在第15位用数字表示,版本号从(1~9)。

3.在整个编码规则中,统一使用以下对照表:(1)颜色对照表: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Y X黑银白红金蓝咖灰紫黄深灰浅灰玫瑰红有颜色,难描述无色P Q S RI深蓝浅蓝深金橙色例如:BLT-658B英规黑色5V500mA变灯USB连焊66-Y010505A-B30BLT-0506A美规黑色5V300mA双灯USB不连焊66-M020503A-A40BLT-XC0512A欧规黑色5V1000mA红灯3.5线DC头35135 66-B040510A-F12二. 插件半成品类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6 1 —X X X X X X X X —X X X1. “61”表插件半成品。

2. 第4位表示产品类别:1直充;2车充;3. 第5-6位表示PCB板型号。

(参见《产品型号对照表》)。

4. 第7-10位用数字表示。

代表产品规格。

例如:5V500mA(0505)12V1A(1210)5V1.5A(0515)5.第11位用字母,表示输出接口。

A表USB不连焊B表USB连焊 C.表带线6.第13位用数字表示(1~9),表示灯。

物料编码规则的几个原则

物料编码规则的几个原则

物料编码的几个原则物料编码的用途:●识别唯一性,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标准语言;●提高物料计划、控制及仓储收、发、存等管理效率;●快速查询、检索、录入、排序、易读,易记和易识别等辅助需求;结合企业信息系统支持的水平,将过去手工编码与现代化信息系统共享结合并做到扬长避短,帮助用户快速查询、检索、录入,易读,易记和易识别是我们物料编码的基准。

一、考虑物品分类需求。

根据企业物料数据级别,分别针对成品与原材料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如大、中、小三级分类(具体使用几级,每级几位容量据企业物料特征分析),再辅之以流水号,一般常规企业都够用了!Eg,以大、中、小三级分类为例,其中大类在1位数(10以内),中、小类根据情况可又是一位或二位(100以内),流水号5位,即支持企业最多十万个分类,每个小类十万的物料编码容量,一般常规企业绰绰有余了!在应用中,一般企业员工一周内即可对企业分类熟记于心,当员工在录入或查询时通过输入前面几位分类代码,再加上一个通配符即可快速定位目标物料;编码原则如此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查询、快速录入的需要。

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

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做到信息一次录入,平台与协作团队共享,对于企业原来在手工编码中积累起来的编码规范,可以加以利用,如规范物品规格、目录册项或者描述规定,并记入信息系统,既满足了编码与规则修撰的频次与工作量,也提高工作效率。

二、应考虑可扩展性的需要。

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

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

例如贴片物料的封装,现在主要用的是0805,0603,可能以后会逐渐使用0402和0201的,那么在编码原则中应当为这些物料留出余地。

三、多少有别,巧用“其他”分类。

在考虑到物料的分类过程中,有时候一个小类只有一个物料,甚至一个大类都只有一个物料,针对这种情况,若给其一个大类或小类编码的话,给人一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

我们在编码时,没有必要为这种罕见的物料进行专门的编码。

物料编码的基本规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规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规则第 1 部分目的在公司内部建立统一、准确、简明实用的物料标识系统。

第 2 部分基本概念2.1编码对象准备编码的实体,例如成品,半成品、部件,各种原材料、元器件等。

在建立编码体系之前,必须先清楚地分析界定编码对象及其应用范围。

2.2编码项在本文中我们特别约定“编码项”或“物料项”、“一项物料”这个名词,表示一个需要给予唯一编码的项目,也就是在物料应用中所要区分的基本单元。

2.3编码方案也可称为编码规则,规定如何确定编码对象中每个物料项的编码。

编码方案应当明确地规定其编码对象,编码的应用范围,编码的长度上限,字符集,码值的确定规则。

2.4编码表码值与其对应编码项描述的记录。

通常是已被实际确定的编码项的汇总表。

物料编码表实际就是物料项总清单。

编码表应当成为对编码所标识物料项的所有需辨别特征的权威、完整的文字表达及对所有其他精确描述或规定的索引(例如图号,标准或规格书编号等),是在应用中查询物料项的详细要求(属性)的标准依据。

应当对编码表的内容加以严格的控制,对新增的编码及其描述进行查重检验。

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将实际发生的物料项列入编码表,而不需将所有可能的物料列入编码表。

第 3 部分基本原则对特定的编码对象,总是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但任何一种方案,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3.1完备性一个应用中的编码方案,须能够对编码对象应用中所有可能发生的项目给以确定的编码。

讨论:绝对的完备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好的方案应当有足够的前瞻性,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例如10-20年。

3.2唯一性即在编码方案所定义的描述范围上,不同描述(即物料项)对应不同的码。

讨论:编码表中编码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强制(例如电脑自动拒绝重复项目)的方式保证,但实际应用中,由于使用人员对方案理解的偏差,也可能对实质相同的物料作出不同的描述,从而在编码表中有不同的编码实质是指向相同的物料项,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好的编码方案和管理,应能够将这种情形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物料编码规则(SKD)

物料编码规则(SKD)

产品物料编‎码规则本规则规定‎物料编码的‎编制方法,可为本厂的‎物料检索提‎供方便。

它具有相关‎性、精确管理性‎、方便性、唯一性。

一、物料料号编‎码原则分为‎10大类:分别以数字‎开头第一个‎数区分:二、10大类里‎面又分类,视其特性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1)、成品在第2-6位数按产‎品现有编号‎编写,不足5位以‎0补足,如CA90‎5写为19050‎0××××;第7位是材‎质编码,代表产品主‎结构的材质‎;1为铁质、2为铝质、3不锈钢、4为塑胶;5为木质,以后有其他‎材质往下编‎,如CA90‎5写为19‎05001‎×××;第8-10位是流‎水号;如CA90‎5写为19‎05001‎001;(手写也可写‎成1-90500‎-1-001);说明:如果主结构‎件有改变时‎,要变产品型‎号,如CA90‎5B后轮套‎管改了,应写成19‎05101‎001,在型号第4‎位按顺序编‎,如果只是配‎置不同,就在流水号‎中按顺序编‎号;2)、半成品第2-6位数按现‎有产品编号‎分类,不足5位以‎0补足。

第7位数为‎材质编码;代表产品结‎构的材质;1为铁质;2为铝质、3不锈钢、4为塑胶;5为木质,以后有其他‎材质往下编‎至8;9为组装好‎的半成品,第8-10位为流‎水号,如CA90‎5左边主架‎,应写成29‎05001‎001,右边为29‎05001‎002CA912‎左拆脚总成‎写为291‎20090‎01;3)、毛坯半成品‎在第一位数‎字后2-6位数按产‎品现有编号‎编写,不足5位以‎0补足。

第7位数为‎材质编码;代表产品主‎结构的材质‎;1为铁质;2为铝质、3不锈钢、4为塑胶;以后有其他‎材质往下编‎;第8位数区‎分,0-2为焊接好‎的部件,3-5为待焊接‎成部件的支‎零件,6-9为不用焊‎接的零件,如CA88‎2L的前支‎承架,编号应写为‎38820‎020××,如果是前支‎承管编号应‎写成388‎20023‎××;CA882‎L的靠背管‎应写成38‎82002‎6××第9-10位为流‎水号;4)、塑胶件第2位为型‎号类别;9代表手动‎轮椅、8代表助行‎器、7待定、6代表马桶‎椅、5代表电动‎轮椅、4待定、3代表浴室‎类、2代表产品‎附件、1代表病床‎;第5-7位代表颜‎色;颜色按颜色‎编号编写;第8-10位流水‎号5)、小五金件第2位为类‎别代码:9代表手动‎轮椅、8代表助行‎器、7待定、6代表马桶‎椅、5代表电动‎轮椅、4待定、3代表浴室‎类、2代表产品‎附件、1代表病床‎;第5-7位代表颜‎色;颜色按颜色‎编号编写;00代表毛‎坯第8-10位流水‎号6)、标准件第4位代表‎表面处理方‎式;0为本色、1为镀白锌‎、2为镀黑锌‎、3为镀彩锌‎、4为镀铬、5为发黑、6为电解、7为酸洗。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物料管理通常是组织和管理一个企业的物料流程,确保所需物料供应和流动的顺畅。

在物料管理中,准确分类和编码物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物料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一、物料分类1.根据物料属性分类:-原材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始物质,如木材、金属等。

-成品: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可以直接交付给客户。

-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为最终产品。

-消耗品:用于支持生产过程的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辅助物料:用于辅助生产过程的工具、设备等。

-工具:专为生产或维修而设计的设备或工具。

2.根据需求特性分类:-主供物料:在该物料上公司具有控制权且需要进行优化管理。

-刚需物料: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不容易替代。

-柔需物料:公司控制权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使用垫底物料或寻找替代品来解决供应问题。

-非关键物料:公司的控制权很低,供应方面出现问题时可以替代。

3.根据物料用途分类:-生产物料:用于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

-保修物料:用于维修和保养公司产品和设备。

-间接物料:用于维持企业内部运营,如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包装物料:用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材料。

二、物料编码规则物料编码是为了区分和标识不同物料,并方便在系统中进行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物料编码规则:1.通用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例如A001、B002等。

这种编码适用于多种物料的情况,不容易混淆。

2.分类编码:按照物料的分类进行编码,例如按照物料的属性、用途、规格等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易于管理和查找。

3.层次编码:采用数字和点的组合表示,例如1.1、1.2.2等。

这种编码可以表示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方便进行结构化管理和查找。

4.单位编码:采用相同单位的物料进行编码,例如计算机配件可以用CP001、CP002等表示。

这种编码方便了物料的管理和统计。

5.地理编码:根据物料的产地或分布地区进行编码,例如国内物料编码以CN开头,国际物料编码以INT开头。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一、概念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

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

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现存编码是一种在企业当中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一个分析,确定分段选取策略。

物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原料(黑色、有色)、毛胚(锻件、铸件)、标准件、辅料、自制件、组件、半成品、成品、定制品甚至还包括工装工具、劳保用品、能源等等。

物料的编码大致可以划分为储位码、技术图号、分类加流水号、物料属性号、国标加规格号。

顺序编码是更简单的一种编码,计算机也可以提供流水编码的功能。

在没有现存的编码可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顺序编码,或者称谓流水号编码。

赋义编码顾名思义是赋于编码一定含义。

这种编码常用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

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的统计上的卷叠要求;属性码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好的编码方案应该是简单的,同时对编码的认识应该是细致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要把资料的属性含义放到编码中。

二、物料编码的原则唯一性:同一种物料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多个物料的情况。

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应在6-20之间,不宜过长,否则不易识别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原则编制出来的,并配合对描述进行规范。

可读性:物料编码不一定要求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物料,但应当做到一看到物料就能够识别出该物料是属于哪一类的物料,可以考虑采用前段用分类码,后段用顺序码的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的使用者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编码的方式有大致的了解。

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应可扩展性: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

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

效率性:编码原则不仅要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较容易地解读,方便记忆和识别,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编码的基本规则第 1 部分目的在公司内部建立统一、准确、简明实用的物料标识系统。

第 2 部分基本概念2.1编码对象准备编码的实体,例如成品,半成品、部件,各种原材料、元器件等。

在建立编码体系之前,必须先清楚地分析界定编码对象及其应用范围。

2.2编码项在本文中我们特别约定“编码项”或“物料项”、“一项物料”这个名词,表示一个需要给予唯一编码的工程,也就是在物料应用中所要区分的基本单元。

2.3编码技术方案也可称为编码规则,规定如何确定编码对象中每个物料项的编码。

编码技术方案应当明确地规定其编码对象,编码的应用范围,编码的长度上限,字符集,码值的确定规则。

2.4编码表码值与其对应编码项描述的记录。

通常是已被实际确定的编码项的汇总表。

物料编码表实际就是物料项总清单。

编码表应当成为对编码所标识物料项的所有需辨别特征的权威、完整的文字表达及对所有其他精确描述或规定的索引(例如图号,规范或规格书编号等),是在应用中查询物料项的详细要求(属性)的规范依据。

应当对编码表的内容加以严格的控制,对新增的编码及其描述进行查重检验。

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将实际发生的物料项列入编码表,而不需将所有可能的物料列入编码表。

第 3 部分基本原则对特定的编码对象,总是可以设计出多种技术方案,但任何一种技术方案,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3.1完备性一个应用中的编码技术方案,须能够对编码对象应用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工程给以确定的编码。

讨论:绝对的完备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好的技术方案应当有足够的前瞻性,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例如10-20年。

3.2唯一性即在编码技术方案所定义的描述范围上,不同描述(即物料项)对应不同的码。

讨论:编码表中编码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强制(例如电脑自动拒绝重复工程)的方式保证,但实际应用中,由于使用人员对技术方案理解的偏差,也可能对实质相同的物料作出不同的描述,从而在编码表中有不同的编码实质是指向相同的物料项,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好的编码技术方案和经管,应能够将这种情形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3.3编码的永久性一个编码一经确定(即正式列入编码总表),其所对应的物料项就被永久的确定,无论该物料项将来是否继续使用或废除。

讨论:如果一个码值所对应的物料项被更改了,就会导致以前的记录与更改后的记录的矛盾或混乱。

3.4向前兼容性编码的规则或编码表中描述内容的必要更改,应遵循“先前兼容”的原则,使之能适合于该编码过往的应用。

讨论:与编码的永久性类似,如果更改造成了兼容性的问题,就可能造成对前后已经应用的编码解释上的混乱;实践中这一原则往往难以彻底遵守,但更改者必须仔细考虑其中可能造成的问题,加以回避或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 4 部分良好编码实际应用中良好的编码,首先必须满足上述基本原则,以下是对良好编码进一步的讨论。

4.1描述性的利弊编码本身的描述性(或码值的直观辨别性),在许多特定的编码应用场合,特别是手工作业的现场,是有用的特征,但过于追求这个方面的特点,是编码体系不良乃至失败的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编码技术方案初涉者都在这方面走过弯路。

必须牢记:编码是对物料项的“标识”而非“描述”,当在这个方面发生争论时,应当仔细地研究判断将来的应用中,有多少,以及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必须单单通过编码本身推断出其所标识物料项的属性,而不能通过直接查询编码含意描述,或标出编码的同时标出编码描述的内容的方式解决问题。

4.2辨别能力的限度任何实用的编码体系,对物料项的绝对辨别都是相对的,对辨别或区分程度的要求取决于编码的应用范围,例如对普通家电产品上使用的螺丝钉,我们只需区分其形式特征和基本材质,包括表面处理方式或镀层,而无需区分其基体材质的详细成分,而对于宇宙空间站上所用的螺丝钉,就可能须考虑更多的属性。

产品的设计者是对上述问题作出判定的权威。

4.3文字描述的限度文字描述本身是有限度的。

许多物料项的特征是不可能用文字描述清楚的,这也就是仅包含文字描述的编码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形发生时,编码表的描述应当也只需要规定其他描述技术方案的索引,例如图纸的图号,设计规格书的编号等。

从这一点,我们也应当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编码的关键是“标识”而非“描述”。

4.4冗余性良好的编码技术方案应在尽可能考虑编码对象在规定应用上的各种可能性后,仍然应当留有一定的空间容纳难以预见的例外情况,这是保持一个编码体系易于实现及其有足够寿命的要点之一。

另一种冗余性体现在编码值的描述上:当编码值本身的描述性(见4.1)十分必要,也可以将描述性的码段以冗余编码的方式插入编码中,例如直接将关键规格的数值嵌入,例如对于一些成系列的结构件就可以用规格+图号的方法构成编码。

自然,这种冗余的引入,也增加了编码本身出现错误的机会。

需要留意:应考察冗余的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冗余。

4.5简明性在许多成功的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复杂对象的编码技术方案往往趋向于采用最简单的数字编号标识的方法,构造巧妙的描述性编码构造或码值分配规则的努力往往效果不佳,也并非真正必要。

4.6辨别的程度与内容在物料编码中,需要辨别区分哪些工程,是常常引起疑问的地方。

在实际看到的种种技术方案中,往往在对物料项自身的特征属性进行辨别的同时,加上一些其他的工程,例如:产地,供应商/制造商,设计的版本,部门,安全规范等。

关于这些问题的处理,应当遵循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可替代性原则。

例如若两个版本不同的部件并不是完全互相替代的,建议设立新的物料编号并更改相应产品的BOM为好。

通常上述的工程,都有或应当建立独立的编码规则,而且,通常并不是所有的物料都需要区分这些工程,因而,一种基本的处理方式是在需要区分的时候,将相应的编码组合使用,从电脑数据处理的方式来说,上述工程在表中通常应当设独立的字段。

第 5 部分编码的形式分类5.1定长和不定长编码编码的长度用其包含的字符个数表示。

不定长编码通常编制比较容易,但应用中也应当规定其长度上限。

从经验和适用角度,通常都可以限制在15位,过长的编码可能意味着技术方案本身并非良好。

5.2分段编码与单一编码单一编码的任何一位或几位的组合不构成特定的意义,分段编码形式上就是单一编码的组合。

在分段编码方式中,以段的顺序决定段的含义。

5.3定长分段编码与不定长分段编码定长分段方式下,每一个段上都是定长的单一编码;不定长分段方法方式下,每个段的长度是可变化的,段与段之间必须加上规定的分隔符。

5.4编码组合与独立编码独立编码可以看作是可直接应用的最小编码单元。

一个独立的编码上的每个段/位都是必须的,其含义是相互依赖的。

组合编码是由若干独立编码构成,例如将在一个物料编码后面加上一个制造商编码。

当需要在一个编码技术方案中包括具有独立编码的对象时,应考虑可否采用组合编码的方式及其利弊。

5.5校验码校验码是根据编码的其他部分,通过特定的规则求出的。

通过重新计算校验码,可以发现大部分编码书写上的错误,识别错误的概率取决于算法。

第 6 部分码值分配1.码值就是一个具体的编码值,编码就是将码值赋予具体意义的过程。

最常用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率的码值分配形式,就是采用码表记录赋值的方式。

2.当我们对码值的含义设立某种规则时,就可以省略码表,直接从规则上推断码值的含义,例如使用缩写字母,规格数字直接或简化后用作码值等等,虽然都有某种实用价值,但往往容易产生局限性、例外、码值的严重空置浪费等弊端。

从实践经验来看,强烈建议大家首选简明且易于控制的码表赋值记录方式。

3.码值的分段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例如在人员编码中,将00001 – 00199分派给行政部,00200 – 00500 分派给工程部等。

码值分段的方法在维护经管上增加了复杂性,应慎重使用。

讨论:码表赋值,是一种无需任何隐含规则的最简单的方式,码值通常采用数字,其大小仅仅代表在码表中排列的顺序。

第7 部分编码项的描述与编码的关系编码的描述(记录在编码表中),是对编码本身对应物料项的具体说明,也应当是唯一的权威性说明。

讨论:实际上,编码的过程是先确定对象——写出准确的描述,然后对“描述”进行编码。

编码是否合理的关键,往往在于描述是否准确、完整、规范上,而不是在根据已经确定的描述确定码值的环节。

7.1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描述结构化的描述由规定部分组成,每部分有特定的含义,不具有上述特征的描述就是非结构化的。

7.2结构化的描述记录方法在记录描述的内容时,如果能够按照描述的结构分项记录,是比较理想的,但也可以将所有的描述项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段文字。

后者牺牲了查询的灵活性,并易于产生不完整、不规范的描述。

7.3结构化描述与码段的关系当采用分段编码方式时,编码的描述也必定具有与码段对应的结构;然而描述的结构却并非必须体现在编码的形式上,我们仍然可以用单一编码对结构化分项记录的编码项特征进行编码,能认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7.4结构化描述的利弊结构化描述是严格精确的表述方式,结构的明确意味着对描述对象的更深入准确的概括。

它在记录,经管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它同时也是灵活有效地查询以及严格准确地编码(乃至电脑辅助编码或更高级的应用例如电脑辅助材料选择等等)的基础。

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当前需求、能力、基础等,灵活掌握分寸,不必过于勉强,否则适得其反。

许多初级应用的简单编码技术方案,采用几乎完全非结构化的方式记述编码的含意,结果当较多编码被记录时,即使同一个人,也经常会将同一个物料重复编码,而描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所以对品种较多或持续增长的对象,特别要仔细考虑描述的结构和规则。

第8 部分常见技术方案类型8.1单一码段数字编号技术方案完全按照编码项被登记到编码表的顺序,给以数字代号。

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技术方案。

8.2属性结构分段编码技术方案确定编码对象的所有属性,码段与描述属性一一对应,这种技术方案,如果再辅以分段编码表或属性描述字典,就构成最严谨的编码方法,基于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实现电脑辅助编码,最严格准确的编码表,最灵活的查询,以及作为为电脑辅助产品设计等的高级应用的基础。

理想的技术方案在实践中比较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这种技术方案需要对物料的特征有完整精确的认识,和对每一码段都作出好的编码规则,以及需要对将来的可能性有精确的估计,技术方案本身比较缺乏弹性,设计的难度大。

在实际应用中,常对公司自身的产品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进行编码(也就是编制产品型号)。

讨论:良好的属性结构分段编码技术方案,可以减低对编码总表的依赖性,在任何应用点上,只需要有知道各段的编码规则(或分段的码表)就可以得到完整精确的编码项描述,这是其实用上的优点;然而对于特性复杂的对象,这种编码将会是比较冗长的。

8.3单级分类编码技术方案规定编码的前N位或第一段为分类码,后续部分根据该类的编码规则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