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码原则物料编码是对物料进行唯一标识和分类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企业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追踪。

物料编码的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性:物料编码应当尽可能地简洁,避免过长的编码,从而方便记录和查找。

较短的编码长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2. 合理性:物料编码应当合理,即能够清晰地表示物料的特性和属性。

编码应包含物料的关键信息,如物料类型、规格、型号、品牌等,以便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查询。

3. 唯一性:物料编码应当是唯一的,即不同的物料应有不同的编码。

唯一的编码可以确保每个物料在系统中都有独立的标识,避免混淆和重复。

4. 顺序性:物料编码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如按照物料类型、规格、型号等进行排序,以便快速地找到相关的物料。

顺序性可以提高物料的分类和管理效率。

5. 可扩展性:物料编码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编码进行调整和扩展。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物料编码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新的物料类别和属性。

综上所述,物料编码的原则是要简洁、合理、唯一、顺序和可扩展的。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有效地对物料进行编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的产生。

物料编码是对物料进行唯一标识和分类的一种方式,为企业的物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合理的物料编码系统,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追溯和管理各类物料,提高生产和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制定物料编码原则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 易理解性和易操作性:物料编码应易于被工作人员理解和操作。

不同的部门或员工需要能够很容易地识别物料编码,并在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如查询、修改、调拨等。

因此,物料编码应简洁明了,容易记忆,避免复杂的组合和重复的数字或字母。

2.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物料种类会逐渐增加,因此物料编码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在设计物料编码系统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层次结构,将编码分为多个级别,以适应新的物料类别和属性的增加。

物料编号原则

物料编号原则

物料编号原则物料编号原则是指在进行物料管理时,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对各类物料进行编码的规则和准则。

物料编号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同物料能够快速准确地被辨认、定位和管理,从而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物料编号原则:1. 简明性原则:物料编号应具备简单易记的特点,避免过长和复杂的编号,以减少识别和输入错误。

2. 一致性原则:物料编号应在整个物料管理系统中保持一致,不同部门和业务场景下的物料编号规则应尽量统一,以方便跨部门合作和信息交流。

3. 层次性原则:物料编号可以根据物料属性的不同进行分级编码,例如可以按照物料类型、规格、型号等属性进行编码,使得相关物料能够归类和查询。

4. 可扩展性原则:物料编号应具备扩展性,能够适应新物料的加入和旧物料属性的变化,以满足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5. 逻辑顺序原则:物料编号可以按照物料的逻辑顺序进行编码,例如按照物料的生产、采购或销售流程进行编号,使得物料的变动过程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编号中。

6. 可读性原则:物料编号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以便于人工识别和录入。

对于较长的物料编号,可以采用分隔符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组合方式,提高编号的可读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料编号原则,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细化,以制定适合自己的物料编号规则。

一个科学合理的物料编号系统能够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物料编号是物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物料进行编码,能够方便快速地对物料进行辨识、定位和管理,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制定物料编号原则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下面将进一步说明物料编号原则的相关内容。

7. 唯一性原则:物料编号应具备唯一性,确保每个物料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避免物料之间的混淆和重复。

这样可以保证在进行物料入库、出库、采购和销售等操作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操作相关物料。

8. 可查询性原则:物料编号应能够快速地通过编号进行查询和检索,从而找到所需物料的相关信息。

很全的物料编码原则

很全的物料编码原则

物料编号原则一.目的:规范和统一公司所有产品的编码和名称,便于产品信息化。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设备,半成品,机械件,电子件,原材料,包材,生产辅助料等各种物料。

三.职责1.产品所用的物料编码均由公司固定人员编制,并随物料清单(BOM表)下达;2.新增的产品所用物料或有物料变动,必须由公司固定人员统一编码发放;四.产品分类及定义1.产成品定义:由本公司生产并销售的各种产品,如:大幅面切割设备,大幅面控制卡,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出货产成品。

2.零件定义:各种自产或外购(外协件)的零件,并可以直接用于半成品/成品装配的料件,如各种自产或者外购的机械件,电气件等。

3.辅助材料定义:用于辅助生产的各类辅助材料均属之,如:保护膜扎带,胶带4.工具定义:用于辅助生产的各类工具,如:麻花钻,丝锥等。

五.具体编码细则大类编码:1--成品2--零件3---辅助材料4--工具1.产品2.零件零件分类M-机械类,E--电子类B-外购标准件W---电线类(1). M--机械类编码细则2 M . XX . XX . 001三位流水号用于扩展产品两位数字表示细分的产品小类(详见机械件分类明细)两位数字表示机械类下分的类别(详见机械件分类明细)M--机械件代码2--零件代码机械件分类明细:机械件(M)01-齿轮01-同步轮机械件(M)07-皮带01-同步带02-轴齿轮02-环形带08-导轨01-导轨02-轴承01-轴承02-外轨02-滑块轴承09-铝通01-铝通03-轴承座10-网链01-人字链03-联轴器01-联轴器02-乙字链04-拖链01-拖链03-链条05-气管接头A-三插/直径11-其他01-滚刷B-对接/直径02-拍刷C-弯头/直径03-胶辊D-转接/直径04-光轴E-接头/直径05-管类F-气压阀/直径06-防撞06-镜片01-聚焦12-加工件 01-加工件02-反射13-螺丝01-螺丝14-标示01-标示(2)E--电子类编码细则2 E . XX . XX . 001电子类分类明细:电气件(E)01-变压器01-变压器电气件(E)09-电机01-普通电机02-减速机01-减速机10-驱动器 01-驱动器03-电源01-开关电源11-插座/插头01-插座02-激光电源02-插头04-其他01-继电器12-电连接件01-地线桩02-电磁阀02-航空接头03-交流接触器03-连接器04-限位开关13-灯盘01-灯盘05-滤波器14-风扇01-散热风扇05-空开01-空开15-控制卡01-面板06-电流表01-电流表02-底板三位流水号用于扩展产品两位数字表示细分的产品小类(详见电子类分类明细)两位数字表示电子类下分的类别(详见电子类分类明细)E--电子类代码2--零件代码07-指示灯01-指示灯16-激光管 01-激光管08-开关/按键01-开关02-按键(3)B-外购标准件编码细则2 B - XX - XX - 001外购标准件分类明细:外购标准件(B)01-相机01-佳能相机02-工业相机02-镜头01-佳能镜头02-工业镜头03-风机01-普通风机02-静音风机04-气泵01-气泵05-冷水箱01-冷水箱(4)W---线材类编码细则:2 W- XX - XX - 001线材类分类明细:线材(W)01-电线单芯R-红色BK-黑色YW-黄色BE-蓝色02-电线2芯颜色简称同上03-电线3芯颜色简称同上三位流水号用于扩展产品两位数字表示细分的产品小类(详见标准件分类明细)两位数字表示标准件下分的类别(详见标准件分类明细)B--外购标准件代码2--零件代码三位流水号用于扩展产品两位数字表示细分的产品小类(详见线材分类明细)(若物料为电线,此处为颜色简称--详见线材分类明细)两位数字表示标准件下分的类别(详见线材分类明细)W--线材类代码2--零件代码04-电线4芯颜色简称同上10-连接线01-连接线3.辅助材料4.工具类编码细则工具分类:Z-钻头X-铣刀S-丝锥K-开孔器B-扳手Q-其他(01-夹具,02-毛刷)4 Z - XX - 001三位流水号用于扩展产品两位数字表示直径,如45表示ø4.5Z表示钻头;X表示铣刀;S表示丝锥4--工具类代码。

物料编码编写方法与管理规定,物料编码原则与注意事项

物料编码编写方法与管理规定,物料编码原则与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可编辑)——欢迎下载物料编号方法与规定1. 总则1.1 制定目的将公司各种物料依其性质归类并予以编号,以利治理方便及电脑处理作业方便。

1.2 适用范围本公司原材料、零件、组件、在制品、成品之编号,悉依本原则执行。

2. 编号原则2.1 责任单位(1)项目部(技术部)负责物料编号原则的制定与修改工作。

(2)工程部(生技部)负责物料的编号工作,一般在产品用料明细表制定及技术变更过程。

2.2 编号总体规则(1)物料的编号只采用“字母”、“阿拉伯数字”和DASH符号(一),不可使用其他符号(包括中文),以方便电脑作业。

(2)编号总字符数,包含DASH 符号(一)在内,不可超过18 个,在可识别的情况下,编码可少则少。

(3)相同物料只对应一个料号,一个料号也只对应一种物料。

(4)制品经过一个加工工程再入库时,其料号应发生变化。

如:塑料制品成型后有料号,随后送往电镀厂,则电镀后的制品料号与电镀前的料号不同。

3. 成品编号规定公司成品编号采用13 个字符编列且缺一不可,其外形如下:C P□□□-□□□□-□□3.1 第一、二码“CP”代表成品的缩写。

3.2 第三、四、五码属公司产品类型编码,不同类别产品有不同的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此码不可缺少,如“235”3.3 第六、十一码“-”区隔号3.4 第七、八、九、十码为客户代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1)第七码代表客户所在洲别,如:1 代表亚洲,2 代表欧洲,3 代表北美洲,4 代表南美洲,5 代表非洲,6 代表大洋洲。

(2)第八、九、十码代表客户,依该地区客户开发先后顺序从001 开始编排。

3.5 第××、十三码规格代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也可用字母表示,请参照本公司产品的特性来处理,如有些公司产品以颜色的不同来区分,故用英文“R”表示红色,“W”表示白色等等)。

依客户对该型号产品先后下单的不同规格用01、02 流水号表示。

4. 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编号规定原材料、在制品编号采用 18 个字符编制,但不一定要编满 18 个字符。

(完整版)物料编码原则(新版)

(完整版)物料编码原则(新版)

物料编码原则文件编号:文件版本: Ver1.0制定日期:发布日期:编制: 审查:批准:XXXXXX 有限公司版本变更记录8位,传感器对数: 1→单支、2→双支9位,安装形式: 0→无,2→固定螺纹、3→活动卡套螺纹、4→固定法兰、5→活动卡套法兰、6→其他10位,接线盒: 0→无、2→防溅式、3→防水式、4→防爆式、6→圆接插式、8→手柄式、9补偿导线式11位,测量端形式: 1→绝缘型、2→接壳型、3→露端型、4→其他12位,精度等级: 2→0。

2%T±0.15℃(Ⅰ级)、5→0.5%T±0。

30℃(Ⅱ级)(T为实际测量温度)13位,保护管材料: A→1Cr18Ni9Ti、B→2520、C→304、D→310S、E→316L、F→25CR20Ni、G→GH3030、H→GH3039 14位,流水号:从“1”开始编起15~17位,厂商:厂商名称首字拼音缩写+2位数字(详见厂商代码清单)例如:E-TC0—K0712015C—1-Y10 表示Y10厂商生产的测量范围0~800℃,固定螺纹安装方式,无接线盒,结缘型,精度等级5→0.5%T±0。

30℃(Ⅱ级),K型热电偶。

小知识:一般情况下:S分度号:材质:铑10—纯铂温度范围:500。

0~1750。

0℃特点: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

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J SC Q L A ED F GH12~13位,PIN数(对于SOT和TO封装指后面数字代码):08→8PIN、16→16PIN、32→32PIN、B6→116PIN、E4→144PIN14位,流水号:从“1”开始编起15~17位,厂商:厂商名称首字拼音缩写+2位数字(详见厂商代码清单)例如:E—IC2- C301MR F23-1-Y10 表示Y10厂商生产的型号为XC6206P301MRN,封装形式为SOT-23的数字电路IC。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一、唯一性原则1. 含义- 物料编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物料都要有唯一的编码,就像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例如,在一个制造企业中,不能有两种不同的原材料使用相同的编码。

这是为了确保在企业的物料管理系统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区分每一种物料。

2. 重要性- 如果违反唯一性原则,会导致物料管理的混乱。

在采购环节,可能会错误地采购了不该采购的物料;在库存管理中,可能会造成库存数量统计错误,影响生产计划的安排;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拿错物料,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者生产延误等严重后果。

二、简洁性原则1. 含义- 物料编码应尽量简短,易于识别和记忆。

不要使用过于复杂冗长的编码。

例如,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并且组合方式要简单明了。

可以按照物料的类别、规格等特征进行简洁的编码设计。

2. 重要性- 简洁的编码方便员工使用。

在生产车间,工人需要快速识别物料编码来领取和使用物料,如果编码过于复杂,会增加操作时间和出错的概率。

同时,简洁的编码也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和管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三、可扩展性原则1. 含义- 企业的物料种类可能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增加。

物料编码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在设计编码体系时,要预留一定的编码空间,以便将来添加新的物料。

例如,可以采用分段编码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物料划分不同的编码段,并且每个编码段都有一定的余量。

2. 重要性- 如果物料编码缺乏可扩展性,当企业有新的物料需要编码时,就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编码体系,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而且在过渡期间,很容易造成物料管理的混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稳定性原则1. 含义- 一旦确定了物料编码,就应尽量保持稳定,不要轻易更改。

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如物料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例如,一种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其性能和用途与原来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才考虑修改编码。

2. 重要性- 物料编码的频繁变动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

物料编码八个原则嘿,今天咱们来聊聊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

啥是物料编码呢?就好比给每一种物料都取一个特别的名字,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分辨它们。

那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是啥呢?第一个原则是唯一性。

就是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编码,不能重复。

比如说,苹果就是苹果的编码,不能和橘子的编码一样。

不然你找东西的时候就会乱套。

第二个原则是简单性。

编码要简单好记,不能太复杂。

就像你给宠物取名字,不能取个特别长又难记的名字。

第三个原则是分类性。

要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分类编码。

比如水果可以是一类编码,蔬菜可以是另一类编码。

这样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第四个原则是可扩展性。

就是编码要有一定的余地,方便以后有新的物料加入。

比如说,一开始你只有苹果、橘子、香蕉三种水果,编码可以留一些空间,以后有新水果了也能加进去。

第五个原则是稳定性。

编码一旦确定,就不能随便更改。

就像你的身份证号码,不能随便变来变去。

第六个原则是含义性。

编码最好能体现物料的一些特征,让人一看就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

比如用“F”开头的编码可以表示水果。

第七个原则是规范性。

编码要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不能乱七八糟的。

就像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交流,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第八个原则是时效性。

要及时更新编码,保证编码和物料的实际情况一致。

比如物料的规格变了,编码也要跟着调整。

总之啊,物料编码的八个原则就像是给物料取名字的规则,遵守这些原则,才能让物料管理更高效。

记住哦,唯一性、简单性、分类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含义性、规范性、时效性,让物料编码更科学。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的定义与基本原则一、概念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

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

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现存编码是一种在企业当中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一个分析,确定分段选取策略。

物料的种类大致可以划分为原料(黑色、有色)、毛胚(锻件、铸件)、标准件、辅料、自制件、组件、半成品、成品、定制品甚至还包括工装工具、劳保用品、能源等等。

物料的编码大致可以划分为储位码、技术图号、分类加流水号、物料属性号、国标加规格号。

顺序编码是更简单的一种编码,计算机也可以提供流水编码的功能。

在没有现存的编码可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顺序编码,或者称谓流水号编码。

赋义编码顾名思义是赋于编码一定含义。

这种编码常用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

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的统计上的卷叠要求;属性码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好的编码方案应该是简单的,同时对编码的认识应该是细致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要把资料的属性含义放到编码中。

二、物料编码的原则唯一性:同一种物料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多个物料的情况。

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应在6-20之间,不宜过长,否则不易识别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原则编制出来的,并配合对描述进行规范。

可读性:物料编码不一定要求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物料,但应当做到一看到物料就能够识别出该物料是属于哪一类的物料,可以考虑采用前段用分类码,后段用顺序码的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的使用者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编码的方式有大致的了解。

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应可扩展性: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

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

效率性:编码原则不仅要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较容易地解读,方便记忆和识别,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档案(存货档案)的整理与系统录入是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数据准备与完成工作之一,它关系到企业对物料进行全局规划的正确性、更关系到后续ERP实施能否按计划进度进行及上线后数据的准确性,因此ERP中与物料档案相关的培训工作一般都是在ERP项目启动后就马上着手处理。

说明:以物料的编码为主线讲解编码的原则,但所讲编码原则同样适用于系统的客户编码、供货商编码、职员编码、部门编码、单位编码、编码、各种类别编码和其它需要编码的任何项目等。

物料编码的意义:
物料编码是以简短的文字、符号或数字、号码来代表物料、品名、规格或类别及其它有关事项的一种管理工具。

在物料极为单纯、物料种类极少的工厂或许有没有物料编码都无关紧要,但在物料多到数百种或数千、数万种以上的工厂,物料编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此时,物料的领发、验收,请购、跟催、盘点、储存等工作极为频紧,而借着物料编码,使各部门提高效率,各种物料资料传递迅速、意见沟通更加容易。

下面是物料编码设置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求唯一
通常情况下,只要物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变化,只要物料必须要在仓库中存储,
就必须为其指定一个编码,即通常所说的一物一码。

比如某零件要经过冲压成型、钻孔、喷漆三道工序才能完成。

如果该物料的三道工序都在同一车间完成,不更换加工单位,即冲压成型后立即进行钻孔,紧接着进行喷漆,中间没有入库、出库处理,则该物料可取一个代码。

如果该物料的三道工序不在同一个车间完成,其顺序是冲压、入库、领料、钻孔、入库、领料、喷漆、入库,则在管理中为了区分该物料的三种状态,必须编制不同的物料编码。

二、分类别
在编码时,一般会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对编号进行分类,这样,在日常的查询或报表列印时,同类的资料才能排在一起,便于我们比较和汇总统计等。

通常我们在对物料进行编码时,会按大类-中类-小类-流水号的形式进行编码,比如,第一码表示大分类,如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第二、三码表示中分类,第四、五、六码表示小分类,最后是三位的流水号,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保证相同类的物料在做统计分析时是可以排在一起的。

三、勿有意
我们在给客户辅导编码时,非专业性的人员通常都要求让编号反映某些意义,使得编号容易记忆或者可以望“字“生义,常常会将英文单词的首几位或缩写字母编在编号上;再有,还要把物料的规格、尺寸等属性也要反映在料号中。

在资料量不大时,这种编码方式的确可能比较方便,使用起来可能会比较符合使用者现时的习惯,但是当资料数量越来越大时,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实际上已经达不到当初设想的易于记忆的目的了,结果给后续新增编码造成很大的困扰,无法进行新增编码的编制。

在很多企业中,常常就是为了要整理理出有意义的料号体系,而使得编号工作变得非常困难,经常会组织很多部门,来讨论如何才能将这些有意义的东西编到编码中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经常是编到一半发现无法编制下去。

比如,我们在编电阻的编码的时候,客户人员常常会要求将阻值、材质加到编码中,甚至将10的几次“方“也要加到编码中,以方便看了编码就知道电阻的阻值和材质。

结果日后有新增的物料时,却发觉实在很难遵行原来的原则进行新物料
的编号工作。

其实,料号仅是物料的代码。

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系统管理,而给的一个编号而已。

它可以不具备任何意义,就如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这样,即使有上万条物料,也可以在短短的两、三周内就完成所有的编号工作。

在国外,有许多公司干脆就用乱数法则直接赋予物料编号,而丝毫不会影响电脑作业的运行。

因为在交易数量庞大的信息化作业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去记忆每一个料号所代表的物料。

我们要知道的只是料件的名称规格,而所有的资料在列印或显示时,名称规格都可以随着料号出现。

四、避变化
如果资料的某项属性在未来有可能会发生变动,则绝不应该将此项属性纳入到编号中。

否则,一旦发生变动时,是否要修改编号及如何进行修改都将会是一个十分困扰的抉择。

常见的如员工编号,员工所属部门就不应该纳入员工编号中,因为部门的调整或是员工调动部门都可能会经常发生;另外如客户所属的地区,业务员分管区域等等皆是如此。

通常,在系统上,可以用单独的栏位来记录这些属性。

五、数字好
编码最好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来编号。

一则可提高填写、录入编号的效率,二则避免数字与某些英文字母因为形象或读音雷同而产生混淆的情形,如O与0,I与1等等。

如果一定要用英文字母的话,则英文字母最好排在编号的前几码,且位数必须一致。

一定要避免英文字母与数字混杂使用的情况。

在编码中,有些客户人员为了使编号段落分明而要求在编号中使用“-“符号,或者在编号中夹杂“*”、“/”等特殊符号。

这些符号的使用必然影响编码的录入效率,在日常口述编号时亦会造成不便,因此最好避免采用。

如果非用这些符号不可,则应该规定固定符号出现的位置,否则一定会产生困扰。

六、力求短
编号的长度要越短越好,以方便记忆、阅读、填写、录入,提高效率。

同时,也大大降低出错的机率。

如果一个编码有30位,它可能记录了物料的很多属性,
但是在录入、填写中会非常困难,也非常容易出错。

通常在8---12位之间会比较好,既能满足一般编号容量的要求,也能较好的反应适当的重要属性,且便于记忆、录入等。

七、长统一
编号长度统一,可以使我们在阅读或录入时很容易发现编号长度不对,有漏输或多输。

如果实在做不到编号位数统一,则至少要求同一类的位数要统一。

比如,对ATO制造企业来说,可能会存在半成品数量相对成品要少的情况,在编号长度上,很难让半成品和成品的编码长度统一,那我们可以让成品类的编号长度保持统一,半成品类的长度保持统一,如,成品是10位,半成品则是8位。

另外也可以通过补「0」的方式来保证确保编码长度统一。

八、用跳号
随着企业的发展,每天都会有新的物料出现,需要增加新编码,所以在编码时,编码的扩充性非常重要,而如何才能实现编码的扩展性呢通常我们用跳号的方法来实现。

比如在分类号中预留一些空号以便日后可以插入,同时也可以加大相应分类的编码容量,如050---080可以编成同一个小类。

在实际编码中,此项原则往往会被忽略掉,而此项原则最能体现我们的专业性,是检验我们的编码能否经的起时间考验的重要原则,请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