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脉冲技术要点
超短脉冲激光及其相关应用的一些基本知识

超短脉冲激光及其相关应用的一些基本知识一、本文概述超短脉冲激光,作为现代光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价值,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超短脉冲激光的基本概念、产生机制、特性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前沿技术。
我们将首先概述超短脉冲激光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脉冲宽度、峰值功率、光谱特性等基本属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方法,包括调Q技术、锁模技术、光参量放大等,并简要介绍各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在了解了超短脉冲激光的基本特性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这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光学精密测量、超快现象研究、材料加工、生物医学等。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超短脉冲激光在这些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和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将对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分析其在未来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超短脉冲激光及其相关应用的基本知识,为其在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超短脉冲激光的基本原理超短脉冲激光,也被称为超快激光,其脉冲宽度通常在纳秒(ns)甚至更短的皮秒(ps)、飞秒(fs)量级。
这种激光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到激光产生和控制的物理过程。
我们需要理解激光是如何产生的。
激光产生的关键在于实现粒子数反转,即高能级粒子数大于低能级粒子数。
当高能级粒子数足够多时,受激辐射将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产生激光。
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激光的振荡过程,以实现脉冲宽度的缩短。
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通常利用调Q技术或锁模技术。
调Q技术通过改变谐振腔的Q值(品质因数),使得激光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并释放,从而得到高能量的超短脉冲。
而锁模技术则是通过特定的光学元件和控制系统,使得谐振腔内的多个振荡模式同步,形成单一的高强度超短脉冲。
超短脉冲激光的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超短脉冲技术》课件

超短脉冲的波形控制
脉冲整形技术
通过改变脉冲的波形,实现脉冲能量的优化分配 ,提高脉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脉冲压缩技术
通过光学元件的色散效应,将长脉冲压缩成短脉 冲,提高脉冲的峰值功率。
脉冲多路复用技术
将多个超短脉冲组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输出功 率和更广泛的调谐范围。
超短脉冲的稳定性问题
1 2
模式跳变
激光雷达与测距
• 激光雷达与测距:超短脉冲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 的测距和定位技术。它利用超短脉冲的宽光谱和高重复频率特 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距离和速度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 绘、无人驾驶、气象观测等领域。
原子分子光谱学研究
• 原子分子光谱学研究:超短脉冲 技术为原子分子光谱学研究提供 了新的手段。由于超短脉冲的宽 光谱特性和高峰值功率,它能够 产生瞬时的强光场,从而实现对 原子分子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 光谱测量。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 于物理、化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光纤损耗
光纤中的折射率不均匀、光纤弯曲和 杂质等都会引起光波散射,导致脉冲 能量损失。
空气损耗
超短脉冲在空气中传输时,会被空气 中的分子和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 造成能量损失。
04
超短脉冲的应用实例
超快光学成像
• 超快光学成像:超短脉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快光学成像领 域。由于超短脉冲的极短持续时间和高峰值功率,它能够产 生瞬时的光场,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物质进行高分辨率和 高灵敏度的成像。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 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光纤放大
利用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泵浦光激发电子-空穴对,实现 信号光的放大。
固态晶体放大
利用固态晶体中的非线性效应,实现信号光的放大。
第3章 超短脉冲技术1

激光器输出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的结果:
按指数形式展开,再用三角函数表示
(3.1-7)’
14
由(3.1-8) ~(3.1-10)式可知, 2N+1个振荡模经过锁相以后,总 光场变为频率为ω0 的调幅波。振幅A(t)是随时间变化的周期函 数,光强I(t)正比A2(t) ,也是时间的函数,光强受到调制。按 傅里叶分析,总光场由2N十1个纵模频率组成,因此激光输出脉 冲是包括2N十1个纵模的光波。 图3.1-3给出了7(N=3)个振荡模 的输出光强曲线。
20
复习上一节
锁模所产生的现象
(1)锁模激光器的输出是间隔为τ=2L/c的规则脉冲序列。
0, t1
(2)每个脉冲的宽度
得到窄的锁模脉宽。( t=to=0时,A(t)有极大值,而11式分子(1/2) (2N+1) △ wt1=时,A(t)=0,令 △t=t1-t0 并近似为半峰值宽,则 有…)
17
通过分析可知以下性质:
(1)激光器的输出是间隔为τ=2L/c的规则脉冲序列。
(2)每个脉冲的宽度
1 1 2N 1
0, t1
得到窄的锁模脉宽。( t=to=0时,A(t)有极大值,而11式分子(1/2) (2N+1) △ wt1=时,A(t)=0,令 △t=t1-t0 并近似为半峰值宽,则 有…)
9
某一瞬时的输出光强为
第一项 平均值,其平均光强为:
第二项
(3.1-5)
接收到的光强是在一段比1/ νq = 2π/ωq 大的时间(t1)内的
因为第一项积分: 第二项积分: 所以:
10
该式说明:非锁模时,平均光强是各个纵模光强之和 的一 半。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报告人:xxx
汇报人姓名
01
02
03
04
CONTENTS
主要内容
超短脉冲激光及其特点
一般超短激光脉冲:5飞秒~几百飞秒
一般是指时间宽度小于10^(-12)秒的激光脉冲
超短脉冲激光的特点
时间宽度非常短 光谱含量非常丰富 光脉冲峰值功率高 中科院物理所TW级飞秒激光装置
Dn
duration
Dt
DnDt = const.
主动锁模是采用周期性调制谐振腔参量的方法。 基本原理:在谐振腔中插入一个受外界信号控制的调制器,用一定的调制频率周期性地改变腔内振荡模的振幅或相位。当选择调制频率等于纵模间隔时,对各个模的调制会产生边频,边频又与两个相邻纵模的频率相一致,由此引起模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调制的强度足够大,则使所有的振荡模达到同步,形成周期性的锁模脉冲序列。
被动锁模原理
01
02
被动锁模过程
经过多次往返,经过可饱和吸收体和增益介质的共同作用可以产生一个很短的脉冲
Short time (fs)
Intensity
Round trips (k)
k = 1
k = 7
第三章 超短脉冲技术

➢实现锁模的方法
❖ 主动锁模:调制器的调制特性人为主动可控。
振幅调制锁模 相位调制锁模
❖ 被动锁模:其过程非人为可以控制。
❖ 同步泵浦锁模:主动锁模激光器泵浦另一激光器
❖ 自锁模
3.2主动锁模
如图所示,在激光器谐振腔内安置一振幅或相 位调制器,适当控制调制频率和调制深度可以实 现激光器的纵模锁定。
一、自锁模机理
一般认为,自锁模现象是利用增益介质的自聚 焦效应形成的克尔透镜和光阑构成一个与强度相关 的投射来产生短脉冲。
如果在束腰附近加上光阑,与自聚焦的结 合就相当于一个可饱和吸收体。由于脉冲中央 光强较大,透镜对脉冲中央有更强的聚焦,使 其几乎无损耗地通过光阑。而前后沿的强度较 小,透镜对脉冲前后有较小的自聚焦,使其损 耗大于脉冲中央。脉冲在腔内循环时,将不断 的被抑制而消失,而中间部分不断被放大,使 得脉冲不断被压缩,形成稳定的锁模。
只要选择具有负色散的介质就可以使超短脉冲 进一步的压缩。
目前压缩超短脉冲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t )
(a)Tr << τp,脉冲前 后沿具有负啁啾, 脉冲中间部分只有 正啁啾,谱带加宽, 而且是向原载波频 率ωo的高端和低端 同时扩展。
(b)Tr >>τp,脉 冲频谱的扩展只是 向ω <ω。端扩展, 即频率向低频端扩 展。
图3.5-1 超短光脉冲在介质传输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
如果考虑介质的色散时,当啁啾和色散同号时 脉冲被展宽,异号时变窄。当介质具有正色散时, 以负啁啾为特征的脉冲前沿和后沿被压缩,而以正 啁啾为特征的脉冲中间被展宽,脉冲波形变成方波。 当介质具有负色散时,具有负啁啾的脉冲前沿和后 沿被展宽,而脉冲的中间部分被压缩,从而导致整 个脉冲波形变窄。
03-超短脉冲技术介绍

(2) 脉冲宽度
按脉宽定义,应为脉冲(极大值)半高全宽(FWHM)。这里可
以近似用极大值和0点之间的时间来表示
t0 t 1 2L
2N 1 c
极大值
第一个0点
1 2N 1
2L c
(2N
1
1) q
在调Q激光器中输出脉宽最窄的是透射式Q开关激光器,输出的脉宽 最小为2L/c。可见通过锁模可以大大缩短脉宽。实际锁模激光器中并不是 激光器中所有振荡的纵模都可以锁定,被锁定的纵模数越多脉宽越窄。
第三章 超短脉冲技术
Ultra-Short Pulse Techniques
主讲: 韩 群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3.1 锁模原理 3.2 主动锁模 3.3 被动锁模 3.4 单脉冲选取与超短脉冲测量技术
第三章小结
Qun Han@Tianjin University 2012年10月19日, 09:49:38
另外各模式的相位还会受温度影响各自漂移,因此各个模式之间是不
相干的。
Qun Han@Tianjin University 2012年10月12日, 10:08:41
频域
时域
由于各模之间不相干,所
以激光的强度是各个不同频
率的模式的光强的无规则叠
加。某一瞬时的光强为
自由运转多模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I
q1 q 常数 将会出现另一番景象:脉宽极窄、峰值功率很高、脉冲输出。- 锁 模(锁相)技术
Qun Han@Tianjin University 2012年10月12日, 10:14:10
三、锁模的基本原理
1. 相位锁定后光场的变化
为了讨论方便,假定各个模式具有相同的振幅E0,超过阈值的纵模共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研究进展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研究进展超短脉冲激光技术是一种最近几十年来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沿光学技术。
它以其极短的脉冲宽度和高功率密度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领域、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对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超短脉冲激光的核心就是其极短的脉冲宽度。
一般来说,脉冲宽度在飞秒(一秒的十亿分之一)甚至皮秒(一秒的万亿分之一)级别。
这种极短的脉冲宽度使得超短脉冲激光具有很高的峰值功率密度,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与之相对应的是,超短脉冲激光的脉冲能量相对较小,这使其在材料加工和医学诊疗等领域应用更加安全可靠。
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超快激光脉冲的产生技术。
传统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脉冲往往在纳秒级别,而要实现飞秒级或者皮秒级的脉冲宽度,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利用光纤拉伸和压缩技术可以实现飞秒激光的产生。
此外,还有一些改进的技术,如锁模激光和倍频技术等,也大大促进了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
其次,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统的激光加工技术由于其较长的脉冲宽度和较低的功率密度往往无法处理高硬度和高熔点材料,而超短脉冲激光则改变了这一现状。
超短脉冲激光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能量集中到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实现对材料的精细加工。
例如,在激光切割领域,超短脉冲激光能够实现非常精细的切割线,避免了因传统激光加工产生的热影响区,从而提高了切割质量。
此外,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在医学诊疗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极短的作用时间,在眼科激光手术、皮肤修复和癌症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通过激光诱导击穿现象,超短脉冲激光可以用于瞬时使角膜组织通过局部脱水而形成的“孔洞”来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实现近视手术治疗。
此外,超短脉冲激光还可以用于皮肤镭射剥脱、红血丝治疗和色素沉着疾病等诊疗手段。
第三章 超短脉冲技术

当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A’(t)=0
1 1 1 1 (2 N 1)sin( t ) cos[ (2 N 1)t ] cos( t )sin[ (2 N 1)t ] 2 2 2 2
1 1 (2 N 1)tg ( t ) tg[ (2 N 1)t ] 把方程化简: 2 2
Eq (t ) Eq cos(q t q )
E 式中 q和 q 分别是第q模的角频率和相位, q -第q模的电场振幅,q -激 qc 光器内2N+1个振荡模中第q个纵模数,而不是 q 纵模序数。 2L
1.激光器输出特性
①各振荡模的振幅和相位无规则分布
Eq ---中心频率处的振幅大,远离中心小,且它们之间变化
无规律。 q ---各模的初相位,在 ~ 之间分布, 或 q 1 q 常数。 对于不同的时间,每个模的 振幅和相位也有变化, q 随时间漂移。
图3.1-2 非锁模和理想锁模激光器的信号结构模, (a)-非锁模, (b)-理想锁模
②输出的光强是各个纵模无规叠加。 输出的光强是各纵模光强的无规叠加,接收到的光强是时间的 平均值。
N
总光强的平均值是各纵模光强之和的1/2。 相位分布对输出光强有影响的, q 不同,各模不相干。 假定在一般激光器中设法使相邻两纵模间的位相固定。 相位有规律。 q 1 q 常数 由于各相邻模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固定的,<纵模条件> 各模的振动方向(偏振光)或振动方式(自然光)对于一定激 光器是相同的。 各振荡模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各模光波变成相干波。 c q 因此输出的光波可能是一序列的脉冲形式。对于 2L 每一脉冲来说,脉宽窄了,峰值功率大大增加,锁相 激光器-锁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I t E2 t
E2 q
cos2
➢ 高带宽:光脉冲的脉宽和其带宽乘积为相同数量级,脉宽 缩短,则带宽增加。100fs的脉冲宽度其带宽达到了10THz, 最短的可见光波段超短激光脉冲的带宽已经包含了大部分 可见光光谱区,看起来象白光一样。高带宽在光通信方面 非常重要。
➢ 高功率激光:激光器输出功率提升意味着体积的增加,也 意味着费用的增长,fs技术可以用中等输出能量的激光器产 生有极高峰值功率激光输出,目前已达到1015W量级的峰值 功率和1020W/cm2的光强。
属于非相干叠加,没有干涉项,为非同步辐射。
对于无规则变化的光场,讨论其瞬时光强I t 意义
不大,一般讨论其平均光强。
§3.1概论
▪ 光场的平均光强
I t E t 2 N Eq cos q t • N Eq cos q t
qN
qN
Eq2 cos2 q t 2 Eq Eq cos q t cos q t
2、纵模间隔非严格相等。
q
q c 2Lq
q c 2L0nq
q
q1 q
c 2L0
q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q1
q
1
nq
m
3、各纵模初始相位随机分布,q1 q const.
以上三点互相关联,由于色散造成的 q
和
m
各纵模初始相位随机分布造成了 t 的随机分布,
最终造成输出的光场在时域随时间做无规则起伏,
激光原理与技术
超短脉冲技术
1
§3.1概论
由图中可知,光子封闭在L中,L为谐振腔的几何长度, 则光子的空间测不准量为x L。 光子在谐振腔中往返振荡,其动量测不准量为
Px
k
h 2 k 2 h k= h k
2
t
E
h
t
h
2
h
2
t
k n
c
Px
2h n 1 c t
Px
h k
又因为x Px
➢ 1996 年,西安光机所的许林在奥地利产生了7. 5 fs 的超短激光脉 冲;
➢ 1996 年,毕业于西安光机所的魏志义博士在荷兰创造了全固态腔 倒空压缩后4. 5 fs 的记录 ;
➢ 1998 年,西安光机所的程昭则在奥地利利用亚毫焦耳的25 fs 的脉 冲产生了强白光连续谱,将其近红外部分用超宽带啁啾镜腔外压缩, 得了4 fs 的最佳结果. 这些都是当时的国际最高指标.
§3.1概论
▪ 超短脉冲技术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光电子学 以及激光光谱学等学科对微观世界进行研究和揭示 新的超快过程的重要手段,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全新的实验手段与极端的物理条件。
▪ 就时间尺度而言,可以说人类已由飞秒(10的负15 次方秒)时代稳步迈进亚飞秒甚至阿秒(10的负18 次方秒)时代。
▪ 就空间角度而言,空间分辨率已经从微米向纳米发 展。
▪ 飞秒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有近20年历史,所有这一切, 都对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3.1概论
▪ 在通常条件下,多纵模自由运转激光器的输出 光强为各纵模光强的之和,是各纵模光电场无 规则,非相干叠加的结果。其原因在于:
➢ 非同步的受激辐射导致的各纵模之间没有确定的相 位关系,
➢ 线性极化有关的色散效应,使得激光器出现纵模间 距不严格相等的“频率牵引”,
➢ 外界温度变化,机械振动和光腔标准具效应等随机条 件引起光学频率起伏与“跳模”等。
▪ 激光锁模技术将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各纵模 之间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纵模相互耦合,间 距严格相等,从而实现光电场的相干叠加。这 种时域上的“干涉”效应,将导致以线宽为倒 数的超短激光脉冲输出,即时域上的“干涉”
➢ 锁模技术突破了调Q技术的限制,利用“同步”相干的受激辐射, 实现了超短脉冲输出。
§3.1概论
▪ 超短激光脉冲的发展历史
➢ 脉冲激光技术自1965 年用被动锁模红宝石激光器获得皮秒级脉冲 而进入超短范围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 20 世纪70 年代中出现了对撞锁模环形染料激光器,使激光脉冲的 宽度进入飞秒范围. 80 年代中,对撞锁模环形染料激光器的脉冲宽 度达到了27 fs.
§3.1概论
▪ 超短脉冲特性
➢ 高时间分辨率:超短脉冲的脉宽在ps、fs甚至更短,能够作 为测量固体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超快物理过程的 测量工具。
➢ 高空间分辨率:超短光脉冲空间长度是脉冲宽度与光速的 乘积,随着光脉宽的缩短,其空间长度也不断缩短,已经 达到微米量级,这在显微成象方面有很大用途。
7
§3.1概论
▪ 自由运转多模激光器输出特性
纵模间隔为
q,设振荡增益带宽为
,则腔内能够振荡的纵模数为
g
2N
1
g q
向下取整
N
1,E t Eq cos
q N
qt q
N
Eq cos t
q N
多纵模激光器有如下输出特性:
1、各纵模非相干叠加,d dt
q1
t
d t
dt
const.
ms s 脉冲
100ns ns 短脉冲
100 ps fs 超短脉冲
L(ns) c t 3108 109 0.15m
2
2
L( ps) c t 3108 1012 0.15mm
2
2
L( fs) c t 3108 1015 0.15m
2
2
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如此短的调Q腔型。
➢ 对于上能级寿命非常短的激光器,因为不能实现上能级粒子数的积 累,也达不到调Q效果。
➢ 1986 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陈国夫在英国进修期间,利用对撞锁 模环形染料激光器创造了19 fs 的当时国际最短记录.
➢ 1990 年,国际上出现了被动锁模钛宝石飞秒激光器. 钛宝石增益带 宽宽,因而调谐范围宽(650~1100 nm) ,适用于产生超短脉冲(理论 上可以支持产生3 fs 的脉冲) ,由它构成的飞秒激光器可靠性高、 使用方便,掀起了国际上发展飞秒激光技术与应用飞秒脉冲的热潮. 1995 年,钛宝石固体飞秒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宽度降至8 fs ;
h L 2h n 1 c t
h 2nL 1 c t
1
最终有t 2L ,式中L为谐振腔的光学长度。 c
§3.1概论
▪ 激光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不断获得更窄脉宽的激光 输出。
▪ 调Q技术的局限性
➢ 采用PTM方式,Δt=2L/c,L为光学腔长。
激光脉冲的分类
ms
长脉冲 ct 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