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第1-10章试题与答案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宪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率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率。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宪法是国家的:A. 基本法律B. 根本法C. 普通法律D. 特别法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维护国家安全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 根据宪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财产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A. 单一制B. 联邦制C. 混合制D. 复合制5. 宪法的修改需要: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7. 阐述宪法的基本原则。
8. 描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10. 分析宪法与法治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某市市政府在未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决定征收某村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
请分析这一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并给出你的理由。
宪法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根本法2. 答案: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答案:C. 财产权(注:宪法中并未直接规定财产权,而是通过其他法律体现)4. 答案:A. 单一制5. 答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二、简答题6.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主要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而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其效力低于宪法,规定了具体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
7.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
8.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宪法各章基础试题及答案

宪法各章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政府C. 政党D. 国家机关答案:A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3.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共产主义制度D. 民主集中制答案:A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A. 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护B. 国家对公民义务的强调C. 国家对公民平等的重视D. 国家对公民自由的限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宪法,以下哪些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对)4.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对)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义务服兵役。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平等权利、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老年人、残疾人受国家和社会的尊重和保障的权利等。
2.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监督制原则。
宪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国家司法考试)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2.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国家司法考试)A.1830年法国宪法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C.1889年日本宪法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3.一般认为,近代意义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核心价值是()。
A.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B.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C.尊重和保障人权D.确认国家的经济制度4.系统阐述“分权学说”的学者是()。
A.英国的洛克B.法国的卢梭C.法国的孟德斯鸠D.中国的康有为5.“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未保障的地方,就没有宪法。
”此语出自()。
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C.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D.各国的民族精神6.根据列宁进行的分类,宪法可以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真实的宪法与虚伪的宪法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7.“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此语出自()。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8.根据宪法原理,宪法制定权属于()。
A.制宪议会B.宪法起草委员会C.全体人民D.立宪机关9.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宪法解释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10.总结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我国宪法发展最主要的方式是()。
A.宪法解释B.宪法惯例C.宪法适用D.宪法修改11.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国家司法考试)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国的制宪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典型的全民意志论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契约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是人们签订契约的产物,宪法则是这一契约的表现。
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并重新签订契约,组织新的政府。
宪法学1—4章的答案

宪法学 第一章同步练习题一、 填空题1、按照创制宪法的形式与程序与一般地普通法律的差异,宪法可分为__刚性宪法_________与__柔性宪法_________。
2、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___1787________年的___美国________宪法。
3、按照资产阶级对宪法的传统分类,英国宪法属于____不成文宪法_______和__柔性宪法_________。
4、我国宪法规定,__全国人大_________和_人大常委会__________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5、根据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可把宪法分为____刚性宪法_______和___柔性宪法________。
二、 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A. 1787年美国《独立宣言》B. 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C. 1791年法国宪法D.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2、现代宪政应具有以下内容:ABCDA. 宪法的正当性B.宪法的确定性C. 宪法的功能性D. 宪法的调控性3、在我国,宪法渊源包括:ABDA. 宪法B. 宪法修正案C. 司法解释D. 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4、在美国宪法修正案需要经过( C)的州议会的批准才可通过。
A. 1/2B.3/5C. 3/4D. 4/55、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C )A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象征C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D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三、 判断题1、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但其规范不具有执行力。
(错)2、在我国古代文献《国语·晋语》中就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的论述,这足以证明我国很早就有了宪法。
(错)3、宪法的分类是针对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存在着这些形态的宪法规范。
宪法学练习题(第一章)

《宪法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宪法不同于其他普通法律的根本区别是A.宪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B.具有不同的内容C.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的根本大法D.宪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规定说明了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B.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C.宪法程序更加严格D.宪法是普通立法的基础3、有些国家宪法规定,修改宪法要全民进行公决,这反映了宪法具有下列特征A.内容具有根本性B.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D.具有至高无上性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改中宪法修正案通过的程序正确的是什么?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出席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出席代表的3/4以上多数通过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3/4以上多数通过5、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是以下列哪个选项的形式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A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人民民主专政D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6、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分类的标准是A.根据宪法是否具有书面表现形式B.根据制定的程序是否严格C.根据宪法制定的主体D.根据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国家类型和阶级本质7、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下列哪一部宪法是协定宪法?A.1830年法国宪法 B.1779年美国《邦联条例》C.1889年日本宪法 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8、“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论断是由下列哪一部宪法文件予以明文规定的?A.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B.1776年的北美《独立宣言》C.1688年的英国《权利法案》 D.1918年的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9、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宪法学的定义是指:–[ ] A. 法律规定的国家基本法律文件–[ ] B. 一部制定过程较长的法律–[x] C. 对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2.宪法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 ] A. 维护国家权威–[x] B. 分析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 ] C. 传授宪法的制定过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 A. 宪法只包含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 ] B. 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 ] C. 宪法规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4.宪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x] A. 宪法的制定过程–[ ] B. 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方式–[ ] C. 宪法的规范性内容及其作用5.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 A. 判例法–[x]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 C. 史料法二、简答题1.请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宪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个人和团体的行为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基础性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和国民的权利义务。
•宪法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和范围的限制,保障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宪法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修正或修改,以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宪法及其规范性内容。
宪法学主要研究宪法的制定、修正过程,探讨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形式、权力分配等内容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司法判例和社会习惯等之间的关系。
宪法学还关注宪法的保障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以及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宪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宪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宪法文献资料,如宪法原文、修订草案、宪法解释和宪法学著作等,了解宪法的规定内容和历史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C、准联邦制D、“一国两制”制 2、马克思原则上主张的国家结构形式是(C)。
A、联邦B、邦联C、单一制D、复合制 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C)。
A、国家的民族关系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D、国家的阶级关系 4、1990年6月2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
A、国旗法B、国徽法C、国歌法D、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 5、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国歌是在(A)。
A、1954年B、1949年C、1975年D、1982年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必须每日挂国旗的国家机关是(ABCD)。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外交部D、国务院 2、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有(ABCD)。
A、历史传统B、民族的组成及其分布状况C、经济发展状况D、政治文化影响 3、根据国徽法的规定,可以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是(ABCD)。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外交部D、人民法院 4、决定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民族原因是(ABCD)。
A、各民族的分布状况B、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C、各民族所处的外部条件D、各民族的战斗友谊 5、应当每日升挂国旗的场所有(AD)。
A、外交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村委会D、出入境口岸第《宪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现行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A)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A、职工代表大会B、工会委员会C、厂长负责制D、承包租赁制 2、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C)存在。
A、一定范围B、一定时期内C、一定范围内长期D、长期 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B)。
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D、公共所有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A)。
A、工人阶级领导B、中国共产党领导C、工农联盟D、统一战线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BD)。
A、民主和法制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 2、在我国,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是(CD)。
A、农村的土地B、城市郊区的土地C、宅基地D、自留地和自留山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农联盟的基础是(ABD)。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反帝反霸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包括(BC)。
A、工人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5、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ABD)。
A、没收官僚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C、完善法律法规D、进行经济建设《宪法学》第07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时,经(C )决定,可以举行秘密会议。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全体会议C、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D、各代表团会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由(D)召集并主持。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委员长会议C、委员长和副委员长D、委员长 3、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属于(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有关部、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4、1954年宪法规定,当选国家主席的公民的年龄必须年满(A)。
A、35周岁B、40周岁C、45周岁D、50周岁 5、确立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的是(D)。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AC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B、国务院总理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2、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AB)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A、进一步明确界限B、作补充规定C、全部修改D、部分修改 3、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ABCD)。
A、主席B、副主席若干人C、委员若干人D、秘书长 4、中央国家机关中实行集体领导制度的是(ABC)。
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5、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都须经过以下程序(ABCD)。
A、提出议案B、审议议案C、表决通过议案D、公布决议《宪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是(B)。
A、领导关系B、监督关系C、协调关系D、指导关系 2、我国司法制度的核心是(D)。
A、惩罚犯罪B、保卫经济建设C、保卫社会主义制度D、保卫人民的利益 3、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A)。
A、最高审判机关B、专门审判机关C、最高司法机关D、特别审判机关 4、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A)。
A、4倍B、5倍C、6倍D、8倍 5、政党作为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政治现象,它存在与(C)。
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民主集中制与“三权分立”的原则区别在于(BC)。
A、政府不受代表机构约束B、政府植根于民主的基础上C、政府受代表机构的约束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平衡 2、我国选举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的当选条件是(CD)。
A、获得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选票B、获得选举单位参加选举的代表过半数选票C、获得选区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D、获得选举单位的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E、获得选区参加投票的选民2/3多数的选票 3、下列(ABCD)属于广义选举的范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B、《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C、《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D、《北京市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 4、(AB)有权罢免人大代表。
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B、原选举单位过半数的代表C、各级人大D、各级人大常委会 5、建国以来,我国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是(ABCDE)。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78年宪法E、1982年宪法《宪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宪法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D ) 。
A、政党B、公民C、阶级D、国家或国家机关2、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标准是(C)。
A、宪法的制定机关B、宪法的表现形式C、效力和修改程序D、宪法的本质3、(B)宣称:“凡权力无保障的地方,就没有宪法。
”A、美国的《独立宣言》B、法国的《人权宣言》C、魏玛宪法D、美国宪法4、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是(B)。
A、刚性宪法B、柔性宪法C、不成文宪法D、钦定宪法5、(D)宣布,凡分权未确立的地方就没有宪法。
A、美国《独立宣言》B、魏玛宪法C、美国宪法D、法国《人权宣言》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资产阶级学者对宪法所作的分类有(ACD)。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原生宪法与派生宪法C、公开宪法和潜在宪法D、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2、不属于社会主义宪法原则的是(AD)。
A B C. D.A、“天赋人权”的原则B、“议行合一”的原则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D、分权原则3、在我国,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是(BC)。
A、中共中央B、全国人大常委会C、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D、2/3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4、在下列宪法规范中,体现灵活性的有(AB)。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规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C、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D、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5、宪法对法制的作用是(AC)。
A、为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B、为法制的发展奠定基础C、为法制的完整奠定基础D、为法制的实施奠定基础E、为法制的协调奠定基础《宪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国反动政府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宪法是(B)。
A、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B、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C、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D、1911年《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2、美国宪法是由(C)通过的。
A、国会B、全民公决C、制宪会议D、大陆会议3、(D)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的事实。
A、1918年苏俄宪法B、1922年苏联宪法C、1924年苏联宪法D、1936年苏联宪法4、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制定于(C)年。
A、1936B、1945C、1946D、19475、全国人大决定从宪法中取消有关“四大”的规定,始于(B)年。
A、1979B、1980C、1981D、1982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清朝末年的两部宪法文件是(AC)。
A、《钦定宪法大纲》B、《天坛宪草》C、《重大信条十九条》D、《贿选宪法》E、《中华民国约法》2、1954年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有(AD)。
A、人民民主原则B、灵活性原则C、群众路线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E、法制原则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主要表现在(ACE)。
A、废除了封建帝制B、提出了反帝的任务C、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规定了实行君主立宪制E、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4、资本主义宪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由(ABD)等人的学说所构成的。
A、洛克B、孟德斯鸠C、阿奎那D、卢梭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是(ABCD)。
A、行政权力不断扩大B、议会地位相对下降C、公民的权利不断扩大D、宪法监督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宪法学》第08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C)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进行分配。
A、8B、5C、4D、32、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A)。
A、五年B、四年C、三年D、二年3、街道办事处是(C)。
A、基层政权组织B、基层自治组织C、不设区的市、市直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D、基层群众组织4、行政公署是我国(A)。
A、省级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B、一级地方行政机关C、地区一级国家权力机关D、省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派出机关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