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热学(选修3—3)第3节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领航课件:第十三章 热学(选修3-3) -第3节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领航课件:第十三章 热学(选修3-3) -第3节
主干回顾 夯基固源 考点透析 题 组 冲关
课 时 规 范训练
第3节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做功
热传递
热量
做功
低温
高温
单一热源
热力学第二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 √ ×
× ×
×
符号 + -
W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
Q 物体吸收热量 物体放出热量
ΔU机
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
却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 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
机器
产生其他影响的机器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 可能制成
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成
课时规范训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1课时)课件(选修33)高三选修33物理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1课时)课件(选修33)高三选修33物理课件
返回导航12/8/2021
(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
二、温度和物体的内能 1.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_热__力__学___温__标__. 关系:T=t+_________ K.
返回导航12/8/2021
2.分子的动能 (1)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3.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 宏观上——决定于物体的体积. 4.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_所__有__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_温__度__和_体__积__决定.
的大小
返回导航12/8/2021
2017年Ⅱ卷Ⅲ卷33题 2016年Ⅰ卷Ⅱ卷33题
2016年Ⅰ卷33题
1.在全国卷的命题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在选考部分 单独设置,考查的知识内容比较全面.重点考查分子动理 论、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题型一般以选择、 命题 计算为主. 特点 2.预计在2018年高考中,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分 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为重点,固体 与液体的性质及物态变化的知识也可能会考查到.
返回导航12/8/2021
【变式 5】(2018 北京卷)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答案:C
返回导航12/8/2021
考点三 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理解
(1)一个分子的质量:m0=NMA=ρNVAm. (2)一个分子的体积:V0=VNmA=ρMNA.(注:对气体,V0 为一个分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课件:选修3-3 热学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课件:选修3-3 热学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物体分 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它是大 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个 别分子来说,温度没有意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 内能 和,它是由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 (热能) 分子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状 态 量


特 点


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热量用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 转移的多少 做功过程是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 过
(4)做成一条船利用河水的能量逆水航行的设想,符合能量 守恒定律。( ) (5)热机中,燃气的内能可以全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 变化。( )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 做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或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能;热传递是将一个物体的内能转移到另一个物体,(1)错。
普遍规律
知识点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Ⅰ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表述 (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_______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 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 成功,而_______________。或表述为“_______永动机是不可 自发地 能制成的。” (3)用熵的概念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_____。
如果物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又对外做功,且吸收的 热量与对外做的功在数值上相等,此时物体的内能不发生变 化,(2)对。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人要不断地把空气压入
轮胎内,其实是通过压缩不停地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
大,气体及打气筒的温度也随之升高,(3)错。让船先静止在 水中,设计一台水力发电机使船获得足够的电能,然后把电能 转化为船的动能可使船逆水航行,(4)对。根据热力学第二定 律可知,机械能可全部变为内能,而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 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5)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课时)课件(选修33)高三选修33物理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课时)课件(选修33)高三选修33物理课件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1)活塞静止时,求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2)若降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 A 缓慢向右移动L2时,求 汽缸内气体的温度. 答案:(1)1.2×105 Pa (2)500 K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解析 (1)设静止时汽缸内气体压强为 p1,活塞受力平衡 p1S1 +p0S2=p0S1+p1S2+mg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 p1,长度为 l1;左管 中空气柱的压强为 p2=p0,长度为 l2.活塞被下推 h 后,右管中空气 柱的压强为 p1′,长度为 l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 p2′,长度 为 l2′.以 cmHg 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
代入数据解得 p1=1.2×105 Pa (2)由活塞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压强没有变化,设开始温度为 T1,变化后温度为 T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S1L+ T1 S2L=S1·L2TS22·32L 代入数据解得 T2=500 K.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类型 2 关联气体问题 【例 4】(2017·全国卷Ⅰ·33(2))如图,容积均为 V 的汽缸 A、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 K2 位于细管的中部,A、B 的 顶部各有一阀门 K1、K3;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 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 B 的底部;关闭 K2、 K3,通过 K1 给汽缸充气,使 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 p0 的 3 倍 后关闭 K1.已知室温为 27 ℃,汽缸导热.
(3)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 (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 2.常见类型 (1)气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需综合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物体的 平衡条件解题.

高考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3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高考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3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 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答案 B
4.(2010·广东高考)如图1-3-1所示是密 闭的汽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 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 气体的( ).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图 1- 3- 1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解析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W+Q=ΔU 得:ΔU=800 J+(-200 J)=600 J,B、D错,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大小只与温度有 关,ΔU=600 J>0,故温度一定升高,A选项正
5.(2011·福州质检)(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 和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 的字母).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中分子运动的 无规则性 B.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其分子势能增 加 C.热机效率不可能提高到100%……,因 为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两类永动机 ①第一类永动机 不消耗任何能量,却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 机器. 不能制成的原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 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 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机器. 不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三种特殊情况 (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 (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Q=ΔU. (3)若过程的始、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 即ΔU=0,则W+Q=0或W=-Q.
考点一 热力学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及应用 【典例1】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从一个状态①变化到另 一个状态②的过程中,吸收热量280 J,并对外 做功120 J,试问: (1)这些气体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如果这些气体又返回原来的状态,并放 出了240 J热量,那么在返回的过程中是气体对 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功多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热学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热学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3)热运动 ①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 运动。 ②特点: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越激烈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 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 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 增大 , 斥力 比引力变化更快。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
为 10-10,若不是 10-10,需重做实验。
重难点 一、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1.分子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取 r→∞处为零势能处,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 距离 r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②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由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得 越快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微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 液体内部的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 小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高,运动越剧烈。
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
微镜直接观察到
观察 裸眼可见
专题十三 热学(选修3-3)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基础点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 常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3-3《热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3-3《热学》

8.气体实验定律
Ⅰ 三年12考
9.理想气体
Ⅰ 三年12考
10.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 Ⅰ 三年2考
11.相对湿度
Ⅰ 三年2考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Ⅰ 三年12考
13.能量守恒定律
Ⅰ 三年12考
14.热力学第二定律 15.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 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 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选修3-3 热学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2.阿伏加德罗常数 3.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5.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6.液晶的微观结构 7.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Ⅰ 三年6考 Ⅰ 三年10考 Ⅰ 三年5考 Ⅰ 三年6考 Ⅰ 三年5考 Ⅰ 三年3考 Ⅰ 三年4考
二、复习方法及重点难点突破 1.复习方法 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复习,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布朗运 动、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热传递、分子力等概念; 分子特点及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 变化关系,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热 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三个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等.
Ⅰ 三年10考
Ⅰ 三年2考 三年5考
1.本模块知识点多,涉及知识面广,把宏观的现象和微观的分 子运动相联系,主要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 系起来,以实验为基础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理解物体的内能, 固体、液体、气体的微观结构以及气体的实验定律;以热力学 定律为基础来说明宏观的热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和方向性
一、知识特点 1.本部分的概念多、规律多且涉及概念比较抽象,概念间 联系多而杂 2.本部分包含了高中热学的全部内容,共三部分,第一是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主要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热现象,是学习热 学的基础.第二是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 二定律,研究热现象中所遵循的规律.第三是对气体的研究,确 定气体的状态参理想气体”模型,结合理 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C ,判断气体状态参量间的关系.并利用图

2021版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教师版第十三章热学(选修3.3)

2021版高2018级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配套学案教师版第十三章热学(选修3.3)

考情分析★靶向明确未曾独立命题的考点命题概率较小的考点命题概率较大的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Ⅰ)液晶的微观结构(Ⅰ)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Ⅰ)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Ⅰ)能量守恒定律(Ⅰ)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 例如摄氏度、标准大气压(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Ⅰ)'15Ⅱ卷T33(1)(5分)气体实验定律(Ⅱ)'19Ⅰ卷T33(2)(10分), Ⅱ卷T33(1)(5分), Ⅱ卷T33(2)(10分),Ⅲ卷T33(2)(10分)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Ⅰ)'17Ⅰ卷T33(1)(5分)'18Ⅰ卷T33(2)(10分), Ⅱ卷T33(2)(10分), Ⅲ卷T33(2)(10分)温度、内能(Ⅰ)'18Ⅱ卷T33(1)(5分)'17Ⅱ卷T33(1)(5分)'16Ⅱ卷T33(1)(5分)'16Ⅲ卷T33(1)(5分)'17Ⅰ卷T33(2)(10分), Ⅱ卷T33(2)(10分), Ⅲ卷T33(2)(10分)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Ⅰ)'15Ⅰ卷T33(1)(5分)'16Ⅰ卷T33(2)(10分), Ⅱ卷T33(2)(10分), Ⅲ卷T33(2)(10分)理想气体(Ⅰ)'18Ⅰ卷T33(1)(5分)'15Ⅰ卷T33(2)(10分), Ⅱ卷T33(2)'18Ⅲ卷T33(1)(5分)'17Ⅲ卷T33(1)(5分)'16Ⅱ卷T33(1)(5分)'16Ⅲ卷T33(1)(5分)(10分)相对湿度(Ⅰ)'16Ⅱ卷T33(1)(5分)热力学第一定律(Ⅰ)'19Ⅰ卷T33(1)(5分)热力学第二定律(Ⅰ)'16Ⅰ卷T33(1)(5分)'18Ⅰ卷T33(1)(5分),Ⅲ卷T33(1)(5分)实验十三: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9Ⅲ卷T33(1)(5分)'17Ⅱ卷T33(1)(5分),Ⅲ卷T33(1)(5分)'16Ⅰ卷T33(1)(5分),Ⅱ卷T33(1)(5分)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动理论的三条基本内容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 数量级为10-10 m;②分子的质量: 数量级为10-26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内能不一定改变
C.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必定改变;系统向外传出一定热
量,其内能必定改变
D.若系统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系统的内能必定不改变 解析:系统的温度只能决定分子平均动能,而内能由分子动
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A 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
系统的内能,B 正确,C、D 错误。 答案:B
2.[人教版选修 3-3P61T2](多选)下列现象中能够发生的是 ()
解析:活塞光滑、容器绝热,容器内空气体积增大,对外做
功,由 ΔU=W+Q 知,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体的 压强与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由于容器内空气的 温度低于外界温度,但压强相同,则容器中空气的密度大于 外界空气的密度。 答案:低于 大于
3.(多选)下列叙述和热力学定律相关,其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C.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 界,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 程具有方向性 E.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解析: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选项 A 正确。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然守恒,只是将能量从高 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形式,选项 B 错误。电冰箱的 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利用压缩机 做功,引起了其他变化,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 C 错误。 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 有方向性,选项 D 正确。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 于做功,引起了其他变化,选项 E 正确。 答案:ADE
第 3 节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着眼“四层” 夯基础 立足“四翼” 探考点 课时跟踪检测
着眼“四层” 夯基础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2)热传递。[注 1]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
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表达式:ΔU= Q +W 。
变化。
(×)
(5)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能量正在消失。 (×)
(6)利用河水的能量使船逆水航行的设想,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
二、选择题
1.(沪科版选修 3-3 P96 T2)关于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
B.系统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系统传递热量,
立足“四翼” 探考 点
考点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基础自修类]
【题点全练】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多选)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对外做功时,其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A.一杯热茶在打开杯盖后,茶会自动变得更热 B.蒸汽机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C.桶中混浊的泥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沙下沉,上面的
水变清,泥、水自动分离 D.电冰箱通电后把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A、B 错误,D 正确;泥、 水分离是因为泥沙所受重力大于水的浮力,C 正确。 答案:CD
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Q 知,气体的内能变化由 W、
Q 共同决定,气体吸热,如果同时对外做功,则内能不一定增大,
故 A 错误;气体对外做功时,如果同时吸热,则其内能不一定 减小,故 B 错误;根据pTV=C 可知,如果等温压缩,则内能不 变;等压膨胀,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E 正确;理想气 体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分子 平均动能有关,而分子平均动能和温度有关,D 正确。 答案:CDE
三、能量守恒定律和两类永动机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 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 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两类永动机 (1)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 的机器。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实现。 (2)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 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机器。 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实现。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微观意义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
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 的。” 2.用熵的概念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选填“增 大”或“减小”)。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2019·全国卷Ⅰ)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 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 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 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 气的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 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注 1]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具有等效性。
3.ΔU=W+Q 中正、负号法则
物理量
W
Q
ΔU
+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_吸__收_热量 内能_增__加_
- [注 2]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_放__出_热量 内能_减__少_
[注 2] 功 W 的正负可以根据系统的体积变化判断: ①体积增大→系统对外做功→W<0; ②体积减小→外界对系统做功→W>0。
【基础自测】
一、判断题
(1)外界压缩气体做功 20 J,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
(√)
(2)给自行车打气时,发现打气筒的温度升高,这是因为打气筒
从外界吸热。
(×)
(3)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
(√)
(4) 热 机 中 , 燃 气 的 内 能 可 以 全 部 变 为 机 械 能 而 不 引 起 其 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