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古诗默写。

(8分)(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长歌怀采薇。

(《野望》)(3),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出处。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提.( )防瞥.( )见荒谬.(.) 歼.灭()瓦lì( ) 杀l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 。

(2分)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5.填空。

(2分)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曾这样介绍: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对曹操进行了艺术性的刻画。

这一名著是,作者。

6、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7.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

(2分)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

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共25分)(一)〈〈背影〉〉选文〔13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精品】

第一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D(当dānɡ摧枯拉朽塞sài 从流飘荡屏bǐnɡ眼花缭乱)2.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用形容中国军人的力量是使用对象错误。

)3. B(A项,宾语残缺,应改为“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

”C项,谁“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项,缺少主语,删除“随着”。

)4. A5. B(A比喻,本体:吕伟跳水时的姿态;喻体: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中的“犹如”表示想象;C对偶,“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

D拟人,“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对准”、“迅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 B(诗人骑在马上,穿行于山间小路,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旖旎风光。

就在此时,诗人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

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从“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中,写出了睹物思乡,触景生情,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同,激起了作者思乡愁绪,心情自然有很大的变化。

)7. D(这首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8. D(“凄然”跟后面“使人感而悲”属于“形容词+补语”的形式,后面的“使人感而悲”是用补充说明“凄然”的,很明显要由此化开,因此,句子的节奏划分,应当为“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9.(1)至,到(2)极,甚(3)跑10.(1)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与人搏斗。

(2)像是行走在空山深林间,听到一两声春鸟的叫声,自然而然使人惆怅惊骇。

11. 景物:一色荷花,风自两岸,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

感受: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作者最后写沈庆的歌声的作用:渲染此地凄凉、清冷的气氛。

【参考译文】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边经过小桥,沿着溪水向东行走,又向西拐了三四个弯,就到了姚贵聪先生的家门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 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寒噤(jìn) 绥靖 拂晓 (fú) 张惶失措B.瓦砾(lì) 赃物 荒谬(niù) 锐不可当(dāng)C.仄歪(zè) 健忘 箱箧(qiè) 转弯抹角(mò)D.阻遏(è) 治裁 地窖(jiào) 月明风清2、下面表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D.曾子曰:“慎中追远,民德归厚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2分)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6.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总分核分人题号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一二得分第一部分(1~3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

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líng kōng)一跳,博得观众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líng kōng)________________(juān kè)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披靡_____________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开展“阅读新闻,感受国潮”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5分)(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繁花似锦”手镯、“凤栖梧桐”吊坠、“青山叠影”戒指……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国潮”类黄金珠宝首饰在年轻人中逐渐走俏,并占据北京各饰品商家的“C位”。

古典诗词、京剧、书法……中华文化成为首饰设计师们的创作源泉,他们纷纷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如珠化、金筐宝钿、錾刻、花丝等,跨越千年,在当下仍大有“用武之地”。

植根于传统,与当代美学有机融合,是让“国潮”黄金珠宝首饰流行起来的密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冀同学认为,国潮舞蹈太过传统,难以受到中学生欢迎。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咆哮(páo) 歼灭(qiān) 旌旗飘扬(jīng) 一丝不苟(gǒu)B.桅杆(wéi)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引吭高歌(háng)C.刹那(shà) 镌刻(juān) 翘首而望(qiào) 屏声敛气(pǐng)D.仲裁(zhōng) 溃退(kuì) 抑扬顿挫(chuò) 沃野平畴(chó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笼罩摧枯拉朽笔耕不啜震撼人心B.荟萃世事苍桑风华正茂色彩斑澜C.缅怀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D.由衷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4.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震悚(sǒng)溃退(kuì)歼灭(qiān) 锐不可当(dǎng)B.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hài) 荒谬(miào)C.横亘(ɡèng) 藻井(zǎo)诘问(jí) 噩耗(è)D.闪烁(shuò) 佃户(diàn)缅怀(miǎn)杳无音讯(yǎo)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造旨帷幕因地制宜造形艺术B.斟酌制载别出心裁永垂不朽C.驻足湛蓝张皇失措精疲力竭D.轩榭伧俗月明风轻转弯抹角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5.下列文学常识中作者及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弘景——思想家——《答谢中书书》B.鲁迅——文学家——《藤野先生》C.郦道元——地理学家——《三峡》D.吴均——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6.下列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éng 彷.páng徨强.qiǎng词夺理接踵.zhǒng而来B.寒噤.jìn 演绎.yì霓.lí裳羽衣戛.jiá然而止C.翌.yì日恬.tián静纷至沓.tà来目眩.xuán神迷D.出殡.bìn 冗.rǒng杂挑拨离间.jiàn 怒不可遏.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B.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C.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D.《厉害了,我的国》这部记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XX 年下学期 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督.战(d ū) 要塞.(s ài) 歼.灭(qi ān) 高屋建瓴.(l íng) B 、溃.退(gu ì) 阻遏.(è) 蹿一蹿.(cu ān) 锐不可当.(d āng) C 、磅.礴(p áng) 瑰.宝(gu ī) 绥靖.(j ìng) 转弯抹.角(m ò) D 、寒噤.(j ìn) 提.防(t ī) 迫.击炮(p ǎi) 鞠躬尽瘁.(cu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制裁B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赃物C 、振耳欲聋 月明风清 罪魁祸首 瓦砾D 、不可名状 臭名昭著 丰功伟绩 荒谬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桌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 、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 、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二) 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

(1)常恐秋节至, 。

(《长歌行·汉乐府》)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

(王绩《野望》 (3)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晴川历历汉阳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提醒:1、满分120分,完卷时间8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C )(3分)A. 凌.空(línɡ)翘.首(qiào)溃.退 (k uì) 锐不可当.(dānɡ)B. 要塞.(sài)解剖.(pǔ)不逊. (xùn) 歼.灭(jiān)C.埋.怨(mán)浩瀚.(hàn)诘.责(jié)镌.刻(juān )D.娴.熟(xián)屏.息(bǐng)瞥.见(piě)匿.名(nì)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3分)A、油光可鉴抑扬顿措待人接物一丝不苟B、舰艉如梦初醒深恶痛绝杳无消息C、眼花瞭乱殚精竭虑教诲忙碌D、催枯拉朽泄气不辍妯娌3、古诗文名句默写。

(1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2)芳草萋萋鹦鹉洲”,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6)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面对流离失所的海民,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句子是(8)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意志的乐观向上精神的句子是(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A.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古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月,月初为晦,月中为望,月末为朔,月缺月圆,聚散离合。

D.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宋梁文学家,字叔庠。

D、《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早春西湖美景喜爱与赞美之情。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分)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

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

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标题党”现象的发生,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北京17家重点网站承诺杜绝“标题党”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

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

三垂大海,北背雪山。

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画野区分,七十余国。

时特暑热,地多泉湿。

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西方土地硗确⑤……。

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节选自《大唐西域记》【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

②山阜(fù)隐轸【zh ěn]:很多高山。

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

舄卤,盐碱地。

④畴∶已耕作的田地。

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译文:印度人民,随着居住地方的不同而自名其国名,对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称之为印度。

至于印度的界域,我们可以谈一谈。

五印度这块地方,方圆九万多里。

三面濒临大诲,北面背靠雪山。

北面广阔,南面狭窄,形状好像半个月亮。

全国划分地区,有七十多个国家。

当时天气特别炎热,地方又多潮湿。

北方耸立着很多高山,丘陵地带多是盐碱地,东部河流平原肥沃滋润,南方草木繁茂,西方土地十分贫瘠。

这是大体状况,大致简要叙述一下。

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东则川野沃润/ 畴陇膏腴 /南方草木荣茂8.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1)晓雾将歇.(消散)(2)夕日欲颓.(坠落)(3)形如.半月(像)(4)三垂.大海(面临,面对)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这是印度的大体状况,大约还可以简要叙述一下。

10.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1.《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分)(甲)▲山川之美(乙)封疆之域▲12.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名著阅读(15分)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3、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原来的书名叫《西行漫记》,作者是埃德加.斯诺(3分)14、A是周恩来(2分),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6分):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4分)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14分)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曹文轩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

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

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

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

”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