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写作]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
怎样消灭流水账

怎样消灭流水账初学作文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流水账”的圈子。
写人记事没有细致形象的描述,缺乏生动具体的情节,只能机械地叙述事情的经过。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中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往往只了解大概,不能深入其本质。
2.文章中不会运用修饰性词语,不能巧妙地运用各种短句。
3.不对事物的性质作深入剖析,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写出其真切的感悟来,最终只能为记事而记事。
那么,如何在作文中消灭”流水账”呢?第一,学会观察。
不会观察就不会写作。
日常生活是作文取材的源泉,身边的人、事、物,我们都应留心观察,关注过程,抓住特征和关键。
当然,细致的观察之后,还需要深层次地思考,有所感悟,以揭示其本质。
第二,加强扩句训练,充分运用修饰语,将人、事、物形象化、具体化。
作文中力求避免句子的主干式表达,而应通过扩充状语、定语、补语等,丰富句子的内涵,使其枝繁叶茂。
如“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可扩展为“宁静的马路上,吱呀吱呀地过来了一辆黄色小车”,虽只是几个词语的插入,却使声、色、形俱现,文采大增。
再如:“我接过试卷,50分!”可扩展为:“我忐忑不安地接过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试卷,一个刺眼痛心的50分!我只觉得脑中轰隆隆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回座位的。
”修饰语的运用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考试失败后的心理感受,使文章真切可感。
类似的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很常见,只要让学生稍稍留意一下,适当运用一些修饰语,其作文浯言就可以亮起来。
第三,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加作文语言的含金量。
修辞是语言生动的催化剂,恰当巧妙的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钱钟书的《围城》可谓修辞运用的典范,大量精辟巧妙的比喻,或形容物态,或揭示心理,令人拍案叫绝。
一位学生在《当我被误解的时候》一文中写道:”我刚踏进教室,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几十道带着问号的目光向我直射而来,这些目光古怪而陌生,仿佛他们盯着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动物园里新来的什么珍稀动物似的。
克服“流水账”作文

克服“流水账”作文同学们经常看到老师在你的作文后面批有“记流水账”的字眼,何谓记流水账呢?会计做的帐同学们肯定都见过:也就是先是时间,时间后面是事情,再然后就是这种事情或物品的费用,通篇自始至终都是这样,毫无重点,就像流水一样;后来老师就借用“流水账”三个字形象地说明你的作文中存在“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毛病。
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快乐的星期天”,我告诉他们作文审题时应把握两个关键词:“星期天”和“快乐”,也就是题目明确告诉你作文中所写的时间和中心,就是说要写在星期天发生的一件或几件快乐的事。
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大多数同学都是从早晨写到中午再写到晚上,每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都交代的很清楚;有的作文甚至洋洋洒洒数百言,但看后总觉得不知所云;也有的作文中所写的部分事例虽然能够表现“快乐”这一中心,但可惜他没有把它重点叙述,结果被文中所写的其他的事件给覆盖了,这样文章的主题当然也得不到突出。
这就是典型的记流水账现象如何克服流水账现象呢?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时要弄清文题所要表现的中心。
命题作文的中心比较容易把握,比如:像《快乐的星期天》《我的爷爷》《别开生面的一节课》这样的文题,它的中心就分别落在:“快乐”、“爷爷”及“别开生面”这几个关键词上。
切记住: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即只能向读者传达一个意思,中心要求明确、集中、深刻。
刚才那些同学作文中所写的事情虽然都发生在“星期天”,但很多事情并不是“快乐”的,这样的事情写在作文里也就偏离了中心,文章中所写的事情一旦偏离了中心或不能表现中心就很容易患上记流水账的毛病。
其次要认真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依据是根据中心。
一篇作文的中心并不能像我们分析文章那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自己所写的作文的中心隐含在对具体事例或具体场景的叙述或描绘上。
中心是靠文中所描绘的人、事等材料表现出来的。
例如,《别开生面的一节课》这个文题,我们天天都在上课,也经历了很多课,随便选择我们经历的一节课来写行不行呢?当然不行,我们要选择自己经历的与其他课不同的、印象深刻的或对成长影响比较大的课来写,这样所写出来的课才属于“别开生面”,这样写进文章的材料才能表现中心。
如何解决写作文流水账的问题

如何解决写作文流水账的问题1、首先要告诉孩子,写文章是有目的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如下概念的认识:什么就是作者,什么就是读者,什么就是表明,什么就是叙述,什么就是结构,什么就是材料,什么就是文学创作目的,什么就是条理,什么就是因果诸如此类。
使孩子对文学创作存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可以使他在时程的文学创作自学中处在有意识的状态,否则,孩子就可以在你谈一些写作技巧的时候莫名其妙,不晓得为什么必须使用这样写下。
2、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文章的开头有的孩子一已经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结尾写下出。
结果越说道越多越写下越短,第一段读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完结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3、必须学会采用连接词和链接句,使文章层次分明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也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下了多少字,都可以分成三个自然段,结尾一段带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下人或故事情节,再领一段结尾。
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
层次不明,段落未明,读者要么没有冷静看看下去,要么看过后头昏眼花,显然分不清前词后句。
我们要在文章中学会使用过度句或者词,将整个文章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4、必须努力做到存有详存有略、合理分段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可以发生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必须详尽地描绘呢?确实不是。
一篇文章必须想要中心注重,就一定必须著重征引得宜。
那如何确认文章材料的征引呢?能够轻易整体表现中心思想的必须详写;间接彰显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必须Steno。
如何解决作文流水账的方法

如何解决作文流水账的方法
要解决作文流水账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确定主题和观点:在写作之前,先确定主题和观点,避免篇章杂乱无章。
主题应该明确,观点要具有独特性和深度。
2. 结构清晰:作文应该遵循一定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在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分论点的方式,每个论点都需要有明确的开头、发展和总结。
3. 使用合适的连接词:为了使文章更流畅,可以使用适当的连接词来连接每个段落和句子。
例如:因此、另外、进一步等,这样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4. 举例说明:在文章中适度使用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观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例子可以是真实的案例、统计数据或者个人经历。
5. 注意语言表达: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和笼统的语言表达,尽量使用具体、生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可以使用形象的比喻、具体的细节来增加文章的层次和亮点。
6. 多角度思考:在写作之前,可以先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多角度思考可以拓宽观点,从而使整个作文更加丰富。
7. 反复修改:写作完成后,可以反复修改文章,检查文章的逻辑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修正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恰当的表达。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以上方法是可以相互结合的,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通过多次实践和积累经验,作文水平会不断提高,流水账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不要流水帐的作文

不要流水帐的作文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写作文的事儿。
写作文啊,最怕的就是写成流水账,啥叫流水账?就是那种从早到晚,事无巨细,一股脑儿全写下来,没重点,没感情,读起来那叫一个枯燥乏味。
我想起有一回,我和朋友约着去爬山。
这要是写成流水账,估计就是:早上我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脸,吃了早饭,然后出门坐公交到了山脚下。
接着就开始爬山,一路上看到了树,看到了花,看到了石头,最后终于爬到了山顶,然后又下山回家。
这,多没劲呐!可要是咱好好写,那可就不一样了。
那天早上,我是被闹钟从美梦中拽出来的,“叮铃铃”的声音响个不停,我迷迷糊糊地伸手把它按掉,心里想着:“再睡五分钟,就五分钟。
”结果一闭眼,再一睁眼,好家伙,半个钟头过去了!我“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那速度,感觉能把床垫都掀起来。
慌里慌张地冲进洗手间,牙刷在嘴里就跟打仗似的,胡乱捣鼓几下,水一冲就算完事。
洗脸的时候,水溅得镜子上到处都是,也顾不上擦。
随便从柜子里拽出一件衣服穿上,早餐都没心思好好吃,叼着一片面包就出了门。
紧赶慢赶,总算是坐上了去山脚下的公交。
这一路上,我的心那叫一个忐忑,生怕朋友等得不耐烦。
到了山脚下,一看到朋友那表情,我就知道坏事了,他那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我赶忙陪着笑脸道歉,他白了我一眼,倒也没多说啥,转身就往山上走。
我赶紧跟在后面,这时候才顾得上打量这座山。
山脚下的树可真绿啊,那叶子绿得发亮,就像被谁涂了一层油似的。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就有了一片片光斑,像金色的小鱼在游动。
路边的野花也不少,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开得热热闹闹。
还有那小蜜蜂,在花丛里钻来钻去,忙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还觉得挺轻松,脚步轻快得像装了弹簧。
可没一会儿,就开始气喘吁吁了。
那台阶一级接着一级,好像永远也走不完。
朋友倒是轻松,一直在前面健步如飞,还时不时地回头嘲笑我两句:“你这体力也不行啊!”我心里那个气呀,可又没力气反驳,只能咬着牙继续往上爬。
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

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
《怎样避免流水账作文呀》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怎么避免写出那流水账作文。
就拿我上次去公园玩这事来说吧。
那天我兴高采烈地去了公园,一进去就瞅见那片绿油油的草地,哎呀,那叫一个好看。
我就慢悠悠地走过去,东瞅瞅西看看,看见一朵特别漂亮的小花,粉粉嫩嫩的,花瓣上还有点水珠呢。
我就蹲下来,盯着那小花看呀看呀,心里想着这花可真好看呀。
然后我又站起来,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一个小亭子,就走进去坐了会儿,看着周围的景色,感觉还挺惬意的呢。
接着我又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放风筝,那风筝飞得高高的,五颜六色的可好看啦。
我就站在那看了好一会儿,看着小朋友们跑呀笑呀的。
你瞧,要是我就这么直接写下来,那不就是流水账嘛。
要避免流水账作文呀,咱得抓住重点,比如说我着重写看到那朵小花时的感受,或者写小朋友放风筝时的欢乐场景,而不是把这些事都一股脑儿地写下来。
就像我在公园里的经历,不能啥都写,得挑出有意思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详细描述。
总之呀,写作文得有取舍,别啥都往上堆,这样才能写出不是流水账的好作文哟!
怎么样,我说得在理不?哈哈!。
怎么样把一篇作文写得不像流水账?

怎么样把一篇作文写得不像流水账?1.语言上不要写得重复啰嗦。
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数类似,语句不通顺,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她们的基础不扎实,所以从语言上来说,先改掉语句上的重复啰嗦的毛病,这样会让文章看上去稍微好点。
2.作文不是讲话。
这里要稍微注意下,写一篇作文不是讲话,但是是将我们的口语变成书面语,然后把书面语用很优美的语言概括出来,这样可以解决那些小学生写不出语句的毛病。
3.尽量使用成语。
在我们的文章中,尽量使用多的成语,但是成语要用对地方,没有用对成语容易引起笑话,成语在文章中能够给文章加分,从小学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使用成语的习惯,并且慢慢积累。
4.文章中最好引用成功人的故事。
一篇好的文章能够给别人眼前一亮,肯定是文章中有吸引石。
这就需要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积累了,写文章多引用那些经过多年努力和汗水最后终于成功的伟大人,会给文章增加分数。
5.错别字和错的标点不要有。
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是文章最基础的错误,文章要想写的好,最早先从语句语言开始,先要学会不写错别字,读者看到了会觉得你是一个很粗心的人。
6.多欣赏好的文章。
在空余的时间里。
一定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多欣赏那些好文章,好文章必然存在它的亮点,要学会那些作者的亮点,把那些亮点带到自己的作文里面,会让自己的文章闪闪发光。
7.多比较自己写的和别人写的区别。
取长补短,比较才会看出差距。
学会看到别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多比较自己的文章和那些好文章的区别在那里,久而久之自己的文章会越来越好,有一天当你能够独立的认为你比他人的文章写得好时,说明进步了。
写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个步骤:1.分析作文的主题。
仔细检查给定的作文命题或题目。
主题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核心词。
这就是题眼。
这一步非常重要。
在理解了主题的含义之后,你才不会离题。
2.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看看给定的主题或命题。
一定要确定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此外,你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
否则,这篇文章会离题或者一团糟。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对于中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当中小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增加文章的文采、有意识地把人物刻画生动、把事件写得具体细致,以巧妙的构思使文章读起来不再平铺直叙,此时,才算真正入了写作的门。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写的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呢?本人凭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简单总结如下:一、情节安排上的技巧1、倒叙法:倒叙法,是指把文章所叙事件的结果或者某一后叙重要情节提至文章开头或前部来写,使读者读来产生疑问,从而引发阅读兴趣。
例如写《友谊,天长地久》开头写道:我本以为,王倩再也不会理我了,我们的友情在昨天那一刻就永远画上休止符,然而今天我们又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相视一笑,自今天起,我们默默发誓:友谊,天长地久。
2、抑扬法:抑扬法也是常见的一种使文章情节富有波澜的写作方法。
常用的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两种方式。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先写小时候因被蜜蜂蜇过,极讨厌这种小东西,后面再写他被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由此想到千千万万个像蜜蜂一样“要求人的极少,给予人的却极多”的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
这就叫“欲扬先抑”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伏,极大的了满足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求。
在中小学生作文写作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写法,比如写《他,令我感动》一文,开头可以这样写:真没想到,开头第一天,就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我,堂堂一班之长,竟然被安排到班上最后一桌,更糟糕的是和班上有名的“捣蛋鬼”——王小萌同桌。
3、点面结合、有详有略法大家都知道情节的安排和推进,需要选择和剪裁,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哪些不惜笔墨,哪些惜墨如金,这些安排既突出了中心,又避免了文章无波无澜、读来枯燥无味。
例如鲁迅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就运用了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的写法,读来非常有层次感: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
如果你试着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例如:“XX可漂亮啦。
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
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
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
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但我们可以这样做,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学生的习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它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
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
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
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这都成了套路。
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
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
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句话就把文章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这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句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
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
比如一段话中出现,。
:“”?!……这几种标点。
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
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
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
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
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读起来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
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是不是很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