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总结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线虫 绦虫 吸虫部分总结

人体寄生虫线虫 绦虫 吸虫部分总结

寄生虫:一、致病性(一)线虫1、似蚓蛔线虫:成虫钻孔习性导致系列并发症。

虫体运动损伤肠黏膜,掠夺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蛔虫喜欢钻孔,容易引发相应的胆道蛔虫症,蛔虫体大,量多扭结引起肠梗阻。

(成虫>幼虫)2、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

消化道出血和影响营养吸收,缺铁性贫血。

(成虫>幼虫)3、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

引起淋巴系统增生和阻塞,象皮肿或(和)乳糜尿(可带血)。

(成虫>幼虫)4、旋毛虫:新生蚴侵入肌组织引起血管炎和肌炎。

发热及四肢、腰、背部肌肉酸痛。

(幼虫>成虫)5、鞭虫:成虫机械性破坏肠道(成>幼)6、蛲虫:成虫在肛周产卵,肛门瘙痒、异位寄生。

(成虫>幼虫)7、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体内移行,侵犯重要器官(中枢神经)。

(幼>成)(二)绦虫1、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腹部不适,饥痛、消化不良、腹泻。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囊尾蚴占位、炎症、过敏。

成虫夺取肠内营养、机械刺激、虫体毒素和代谢产物。

(幼虫>成虫)3、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机械损害和囊液的过敏性及毒性刺激。

(幼>成)4、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寄生人体导致眼、皮下、内脏、脑和口腔颌面部。

(幼>成)5、微小膜壳绦虫: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引起肠粘膜坏死、溃疡。

(幼虫>成虫)(三)吸虫1、华支睾吸虫:虫体机械刺激及分泌的抗原和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2、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具有游走特点,引起多部位出血和渗出性炎症,形成囊肿。

3、斯氏狸吸虫:幼虫移行游走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理损害(幼虫>成虫)4、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虫卵肉芽肿形成,引起严重的肝肠纤维化。

5、姜片吸虫:吸附力强,机械性损害肠道黏膜二、相应症状对应可能的寄生虫1、肠腔阻塞:牛带绦虫、蛔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2、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牛带绦虫、猪带绦虫、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布氏姜片吸虫3、水肿:旋毛虫、钩虫(积液)、棘球蚴囊(血管神经性水肿)、华支睾吸虫(腹水)、布氏姜片吸虫4、淋巴结肿大:丝虫5、肝脾肿大:棘球蚴华支睾吸虫6、贫血:钩虫、鞭虫、似囊尾蚴、长膜壳绦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7、肌肉酸痛无力:旋毛虫、囊尾蚴(猪带绦虫)、8、肛门瘙痒:蛲虫、孕节9、直肠套叠:鞭虫10、肺炎: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童虫)11、胃肠炎症状:旋毛虫、钩虫12、脑神经或脊神经受累:广州管圆线虫13、直肠脱垂:鞭虫14、皮炎:钩虫15、眼、皮下、脑占位:囊尾蚴、裂头蚴、棘球蚴囊、广州管圆线虫16、腹部团块:蛔虫、斯氏狸殖吸虫17、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18、咳血:卫氏并殖吸虫(烂桃样血痰)19、大肚子:血吸虫(腹水)20、皮炎:钩蚴性皮炎、尾蚴性皮炎三、感染阶段1、感染期虫卵:鞭虫、蛲虫(蠕形住肠线虫)、蛔虫、细粒棘球绦虫、囊尾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2、幼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旋毛虫(幼虫囊包)、钩虫(丝状蚴)、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四、感染方式1.经皮肤:曼氏迭宫绦虫的裂头蚴微丝蚴日本血吸虫(尾蚴,)2.经口: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3.吸入感染:蛲虫4.逆行感染:蛲虫五、检查方法1、肛门拭子法:代绦虫、蛲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2、粪便法:鞭虫、钩虫、蛔虫、曼氏迭宫绦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虫、并殖吸虫、血吸虫(日本,曼氏)3、痰液检查:并殖吸虫4、肌肉活检:旋毛虫5、组织活检:囊尾蚴病并殖吸虫斯氏狸吸虫(皮下包块)6、鲜血检查法:微丝蚴(丝虫)7、免疫学检测:泡球蚴并殖吸虫8、尿液检查:埃及血吸虫六、治疗药(常见)1、阿苯达唑:钩虫、鞭虫、蛲虫、蛔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钩虫、猪带绦虫、泡球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2、噻嘧啶(适用于儿童):蛔虫3、甲苯咪唑:绦虫4、海群生(乙胺嗪):微丝蚴、丝虫5、吡喹酮:并殖吸虫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

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

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

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

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

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

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

③免疫溶血。

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

②免疫溶血。

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1、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

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

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

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

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

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2、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

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

③免疫溶血。

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3、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

②免疫溶血。

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寄生虫:依靠寄主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为生活环境的异种生物。

2.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如蠕虫、原虫等;外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表或寄生在寄主体表附近,如虱子、跳蚤等。

3.直接寄生虫和间接寄生虫:直接寄生虫是寄生在一种寄主身上,不需要在多个物种寄主之间转换;间接寄生虫则需要在多个寄主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钩虫是直接寄生虫,而疟原虫则是间接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可分为蠕虫、原虫、线虫、节肢动物等。

2.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形、大小、颜色、鳞片、复眼、口器等。

三、寄生虫感染途径1.接触感染:直接接触寄生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感染途径。

2.水源性传播:通过饮用受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水源感染。

3.食物性传播:通过吃寄生虫卵、幼虫或包含病原体的寄生物感染。

4.蚊媒传播:由蚊子传播寄生虫病原体,如疟原虫和丝虫等。

5.传染媒介动物传播:通过叮咬行为将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如跳蚤和虱子等。

四、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寄生虫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

2.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寄生虫病原体的检测、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五、人体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1.个人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穿戴防护装备等。

3.政府和社会的干预措施:制定和执行疫情监测预警制度,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介入传染病疫情,提供相关医疗资源等。

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关系的学科,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掌握寄生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人体寄生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一、寄生虫的分类和特征医学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线虫、扁虫和吸虫四个门类。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有原虫病。

线虫是一种长圆形的寄生虫,有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

扁虫是一个扁平的寄生虫,有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吸虫是一种扁平的寄生虫,有同足类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

寄生虫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简单,只有一个器官系;不断演化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包括寄主和媒介的转换等。

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医学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水源、空气、土壤等。

食物传播途径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水源传播途径是通过受污染的水源感染,如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空气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如肺吸虫病、阿米巴肺炎等。

土壤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感染,如钩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

三、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医学寄生虫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分泌毒素和机械损害等途径导致宿主出现病症。

例如,蛔虫通过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导致宿主营养不良;钩虫通过分泌毒素导致宿主出现贫血;血吸虫通过机械损害导致宿主肝脏和肠道病变等。

四、诊断方法医学寄生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

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通过寄生虫病原体的直接观察或培养来进行诊断,如痰涂片镜检和血涂片镜检等。

免疫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来进行诊断,如特异性抗体检测和过敏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来进行诊断,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五、防治措施医学寄生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防护、环境卫生和药物治疗。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如勤洗手、不饮用未经检验的水源等。

环境卫生措施包括改善饮用水源、安装卫生厕所、做好废水处理等。

药物治疗是针对已经感染的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硫脒、菊花胺等。

以上是对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对于认识和预防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特征、传播途径、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

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

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

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

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

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

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

③免疫溶血。

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

②免疫溶血。

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2024版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2024版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保虫宿主
某些寄生虫可在人体内寄生,也 可在动物体内寄生,这些动物被 称为保虫宿主,如猪带绦虫的猪。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和繁殖等过程中,可对宿主组 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如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
掠夺营养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维持 自身生存和繁殖,导致宿主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等症状。
之处。
饮食卫生安全要求
食物煮熟煮透
肉类、鱼类等食品要煮熟煮透,避免食入未 煮熟的肉类感染寄生虫。
生熟分开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叉污 染。
不喝生水
生水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或幼虫,要喝开水 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
疫苗接种及免疫预防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自身情况,及 时接种相关疫苗,如麻疹、腮 腺炎等疫苗,预防由这些疾病
• 免疫学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应用免疫学技术,如抗体检测、免疫细胞分析等,研究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 答和免疫逃避机制,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 代谢组学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寄生虫和宿主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揭示寄生虫对 宿主代谢的影响和调控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寄生虫生活史
包括感染、寄生、繁殖和传播等阶段, 不同寄生虫的生活史有所差异。
寄生虫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 外寄生虫;根据寄生时间可分为永久 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
宿主类型及其特点
中间宿主
寄生虫在其体内发育至感染期, 但无法完成整个生活史,如华支 睾吸虫的淡水螺。
终宿主
寄生虫在其体内完成整个生活史, 并产生下一代寄生虫,如人类是 血吸虫的终宿主。

人体寄生虫总结详尽

人体寄生虫总结详尽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

带虫者(carrier):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却存在的感染者,他们能传播病原体,是寄生虫病流行的传染源。

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运输的作用,机械地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地体表、口器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特征不发生变化。

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繁殖地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虫媒病(arbo-disease):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

这是节肢动物对人体最为严重的危害。

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科交流] 人体寄生虫总结
附:1.蠕虫中“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犬、猫弓首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棘颚口线虫、异尖线虫”可引起幼虫移行症
2.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①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②产卵量大③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④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使虫卵污染土壤⑤疫区人群不良的卫生行为
3.
钩虫病慢性失血原因:①虫体吸血(量大)②血自消化道排出③咬附部位伤口渗血(量大)④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渗血⑤组织血管损伤
4.
线虫中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需要经肺移行
5.
引起腹泻的线虫: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旋毛虫;幼虫经皮肤感染的线虫:钩虫、丝虫、粪类圆线虫;生
活史为间接发育型的线虫: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灭鼠有助控制的线虫病: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蝇类、蟑螂可对蛔虫病起机械性传播。

附:⑴可引起脑部病变的原虫:恶性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刚地弓形虫;
⑵引起腹泻的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引起脾肿大的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⑶经口感染的原虫及其感染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成熟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刚地弓形虫:包囊、假包囊、卵囊;隐孢子虫:卵囊
⑷中间宿主为人的原虫:疟原虫、刚地弓形虫
⑸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卡氏肺孢子虫
⑹寄生与人肝的原虫致病阶段及其入侵途径:①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肠壁组织的滋养体随血行播散到肝组织②疟原虫,红内期疟原虫,子孢子随血流到肝细胞内发育繁殖(红外期)③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随受染巨噬细胞入肝内并侵入肝内巨噬细胞④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十二指肠内滋养体继续侵入肝胆管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