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和比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1.某化工商店出售的一种硫酸溶液是将硫酸和水按1:9的体积比配制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答案】2. 六(1)班有56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课外活动。

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3:5,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5:6。

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3.甲、乙两校原有篮球只数的比是2:1,如果甲校给乙校4只篮球,甲、乙两校篮球只数的比就是4:3。

原来甲校有篮球多少只?4.修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之比是3:5。

如果再修12千米,则已修和未修的长度之比为9:11。

这条路总长度是多少千米?5.甲、乙:丙主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25米,丙离B 还有40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8还有20米,A、B 两地相距多少米?6.两个容量相同的容器中各装满盐水。

第一个容器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2:3;第二个容器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3:4。

把这两个容器中的盐水都倒入另一个大容器中,那么,混合溶液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多少?7.幼儿园的小朋友分成三队参加游戏。

第一队与第二队人数的比是6:5,第二队与第三队人数的比是3:4,已知第一队的人数比第二、三两队人数的总和少17人,幼儿园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8.科技组与气象组人数的比是5:4,气象组与美术组人数的比是2:3。

已知美术组与科技组共有55人。

美术组比气象组多了多少人?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10千米,当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超过B地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师徒两人各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同时加工,当师傅完成任务时,徒弟还有30个没有完成,当徒弟完成任务时,师傅可以超额完成50个,这批零件总数共有多少个?11.甲、乙两班人数相同,甲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乙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求甲、乙两班总人数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12.制造一个零件,甲需8分钟,乙需6分钟,丙需5分钟。

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小升初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7∶5,又转来15名男生,这时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2。

希望小学六年级现在有多少名学生?2.下面是三名同学某次足球练习情况。

姓名射门/次射中/次张晓156李欣105王浩1810(1)张晓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2)李欣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3)王浩的射中次数与射门次数的比是(),比值是()。

(4)马上举行全省小学生足球赛,各个小学推荐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

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推荐谁去?为什么?3.甲、乙、丙三人参加长跑比赛,甲和乙速度比是3:4,乙和丙速度的比是2∶5,求甲、乙、两三人速度的比.4.五(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12:11,又转来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50人,求现在男、女生的人数比?5.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与总数的比是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78。

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21人,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6.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7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7.新学期,六(一)班购置图书50本,要分给班上的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4,男生和女生各能分到多少本书?8.老师给班里买了90本儿童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组和二组。

这两个组各借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9.一台播种机第一次工作3时,播种17100m2;第二次工作4时,播种22800m2,分别写出每次播种的面积和工作时间的比,你认为它们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10.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结果是120,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请你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比例。

11.五一假期,郑磊和爸爸妈妈自驾去外地看外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比 第四课时 比的应用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比 第四课时 比的应用附答案学生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第四课时比的应用附答案学生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2分)有一个三角形,最小角与最大角的比是1:3,最小的一个角是30度,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2.(2分)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4:6。

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厘米。

A.4B.6C.24D.203.(2分)制作一批零件,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4:3。

那么乙单独完成要()小时。

A.6.75B.8C.10D.124.(2分)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A.2:3B.4:9C.9:4D.8:275.(2分)现在,戴口罩逐渐成了每个人的卫生习惯。

在某次活动中,参加活动的50人中有一部分戴上了口罩,下面各比,不能表示戴口罩与没带口罩人数比的是()。

A.1:1B.3:1C.7:3D.13:12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6.(2分)有两杯糖水,甲杯中糖与水的比是1:6,乙杯中糖与水的比是2:7,相比之下,乙杯糖水甜些。

()7.(2分)甲数比乙数少13,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

()8.(2分)走完同一段路程,甲用10分钟,乙用11分钟,甲和乙的速度比是10∶11。

()9.(2分)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3,已知男生有21人,则女生有9人。

()10.(2分)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36米,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20平方米。

()三、填空题(共7题;共16分)11.(3分)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12.(1分)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1.2平方厘米。

圆的直径AC=6cm,BD:DC=2:1,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13.(2分)如图中,图形B是把图形A按的比缩小后得到的,图形A与图形B的面积比是。

14.(2分)一根细铁丝长48cm,围成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cm2,如果改围成正方体,体积会增加cm3。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比的应用(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比的应用(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比的应用(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一本书一共有180页,小欣第一周看了全书的,剩下的按5:3的比分别于第二周和第三周看完。

她第三周看了()页。

A. 90B. 54C. 36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20,三个数的比是3∶4∶5,丙数比甲数多()。

A. 85B. 170C. 225D. 250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3.10g盐溶解在100g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4.研究发现,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与睡眠的时间是最合理的。

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________小时。

5.15箱水果中,苹果箱数与梨箱数的比是3∶2。

在本题中要分配的总数是________,要分配的份数是________,每份是________箱。

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4:5,最小的内角是________度,最大的内角是________度,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7.参加音乐和书法兴趣小组共有300人。

其中音乐小组与书法小组的人数比是7:8,则书法小组比音乐小组多________人。

8.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6.3kg水中含氢________kg,含氧________kg。

9.某妇产医院9月新生婴儿190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48:47。

9月新生男婴儿有________人,女婴儿有________人。

四、解答题(共15题;共75分)10.学校把150本故事书按甲、乙两班人数的比分配给两个班。

甲班有42人,乙班有33人。

甲、乙两班各分得故事书多少本?11.一个圆形花坛,原来直径是10m,扩建后的直径与原来的比是6:5。

扩建后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12.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3.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4.建筑用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和沙按5: 3:4搅拌而成的,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15.一套运动服共300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

比的练习题及答案

比的练习题及答案

比的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六年级数学比和比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比和比的应用练习题篇二:求比值和化简比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ok求比值和化简比专项练习1.化简下面各比:63:546:2.4:.60题(有答案)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28:143.求比值 60:25 3:1.5小时:45分.4.求比值:25:0.46.化简比并求比值0.5吨:200千克5:4:.7.化简比、求比值:5.4:18 20分钟:2小时3吨:600千克.8.求下列各比的比值.18:489.化简比①:0.75 ②分米:厘米.求比值和化简比--- 1 :2.5:0.125.10.求比值.13:3911.求比值:①2:0.5②:化简比:③:0.25 ④200:0.5.12.化简比.12:18 0.5:122米:4厘米.13.化简比:①81:27 ②0.3:0.09 ③5:14.化简下列比::7.8 3:0.46:1.2315.求比值(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0.6:0.16=:=0.8:= 48:40=16.化简下列各比45:30=0.75:2=:=0.125:==求比值和化简比--- 2 ④0.25:1.篇三: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比和比例练习题一、填空: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3. 如果7x=8y,那么x:y=():()。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7. 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591吨大豆可榨油吨,1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吨。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比的运用》《比例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比的运用》《比例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比的运用》《比例的应用》练习题1.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1)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2)如果a ÷b=13 ,b 就是a 的3倍。

( )(3)如a :b=3:5,那么a=3,b=5.(4)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8分钟,小红用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4:5. ( ) 2.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请化简下列各比。

24:36 0.75:1 3/4:9/10 3.(1)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25 ,养了多少只鸭?(2)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35 ,养了多少只鸭?(3)张大爷养的鸭和鹅共有700只,鸭和鹅的只数之比是5:2,鸭和鹅分别有多少只?你能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吗?4.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5.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农民伯伯准备用25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6.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多少? 答案:1.错 对 错 错2.2:3 3:4 5:63.(1)200÷25 =500(只)(2)200÷(1-35 )=500(只)(3)700×57 =500(只)700×27 =200(只)4.1204=30(厘米) 3+2+1=630×36 =15(厘米) 30×26 =10 (厘米)30×16=5(厘米)5.800×25 =320(平方米) 800-320=480(平方米)2+1=3 480×23 =320 (平方米)480×13=160(平方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比》练习题一、填空题:1、5.4 :1.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 比 应用题训练50题 带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 比 应用题训练50题 带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第四单元比应用题题型训练50题1、红红按照1:4的比例配置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呢?1份:500÷(1+4)=100(毫升)浓缩液:1×100=100(毫升)水:4×100=400(毫升)2、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质量比配成,要配置这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1份:5050÷(1+100)=50(毫升)浓缩液:1×50=50(毫升)水:50×100=5000(毫升)3、三个车间一共要生产零件1288个,第一车间有16人,第二车间有18人,第三车间有22人。

按人数分配任务,三个车间各应生产多少个零件?1份:1288÷(16+18+22)=23(毫升)第一车间:16×23=368(个)第二车间:18×23=414(个)第三车间:22×23=506(个)4、一种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现在需要45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1份:45÷(2+3+5)=4.5(吨)水泥:2×4.5=9(吨)沙子:3×4.5=13.5(吨)石子:5×4.5=22.5(吨)5、甲、乙、丙三人共存款3600元。

已知甲存款900元,乙和丙的存款数额比是5∶4,乙、丙各存款多少元?乙和丙的和:3600-900=2700(元)1份:2700÷(5+4)=300(元)乙:300×5=1500(元)丙:300×4=1200(元)6、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4:5,它们的平均数是44。

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甲乙丙的和:44×3=132甲:132÷(2+4+5)×2=24乙:132÷(2+4+5)×4=48丙:132÷(2+4+5)×5=607、某学校学生为贫困地区学生共捐赠图书3000本,其中2/5是六年级学生捐赠的,剩下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按4:5捐赠的.七年级和八年级分别捐赠多少本?六年级:3000×2/5=1200(本)剩下:3000-1200=1800(本)七年级:1800÷(4+5)×4=800(本)八年级:1800÷(4+5)×4=1000(本)8、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20米,长与宽的比是4:3。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丙三人分一箱苹果.若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分得一样多.A.甲 B.乙 C.丙【答案】C【解析】根据两种分配方法,分别求出两种方案中甲、乙、丙各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值相同的及时分得糖果相同的.解答:解:第一种:3+2+5=10甲占:乙占:=丙占:=第二种:1+2+3=6甲占:乙占:=丙占:=所以两次丙分得的一样多.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次甲、乙、丙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2.:==80%=÷40=折=小数.【答案】4,5,50,32,八,0.8【解析】分析:80%可以化成,根据分数的性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10可化成;用的分子4做比的前项,分母5做比的后项也可转化成比为4:5;用的分子4做被除数,分母5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为4÷5,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8可化成32÷40;80%也就是八折;把80%的百分号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可化成0.8;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答:解:4:5==80%=32÷40=八折=0.8.故答案为:4,5,50,32,八,0.8.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分数、比、除法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也考查了分数的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3.用一根长120米的钢筋,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房间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3:2:1,房间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若粉刷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房间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高是5米,粉刷的面积是480平方米.【解析】用一根长120米的钢筋,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房间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3:2:1,首先求得一条长、宽、高的和:120÷4=30厘米,进而求出长、宽、高的总份数,再求得长、宽、高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列式解答即可;粉刷的是四面墙壁和顶棚,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这5个面的总面积减去门窗和黑板面积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长:120÷4×=30×=15(米)宽:120÷4×=30×=10(米)高:120÷4×=30×=5(米)15×10+(15×5+10×5)×2﹣20=150+(75+50)×2﹣20=150+250﹣20=400﹣20=480(平方米)答:房间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高是5米,粉刷的面积是480平方米.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字在于求出长、宽、高的和,再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还要搞清粉刷的是哪几个面,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4. 4:3的后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答案】16.【解析】比的后项加上12,扩大了5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也应扩大5倍,即乘上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12=15,15÷3=5比的后项变成15,扩大了5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也应扩大5倍;即比的前项应乘上5,或加上4×5﹣4=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5. 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2:1,2.【解析】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0的数,使比的前项和后项变成互质数.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结果最好用分数表示.解答:解: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2:=:=:=():()=6:3=(6÷3):(3÷3)=2:1比值是:1.2:=:===2.故填:2:1,2.点评:化简比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形式,求比值是求出比的值的大小.6.画一个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答案】24÷2=12(厘米)12×=9(厘米)12×=3(厘米)据此画图如下:【解析】解:24÷2=12(厘米)12×=9(厘米)12×=3(厘米)据此画图如下:【点评】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10克药溶解在100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A.1:10 B.1:9 C.1:11【答案】C【解析】将10克药放入100克水中,即可配制成10+100=110克药水,那么药和药水的比是10:110,然后化简即可.解:10:(10+100)=10:110=1:11答:药和药水的比是1:11.故选:C.【点评】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所求的问题是谁与谁比,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继而得出结论.8.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男生比女生多()A. B. C.【答案】C【解析】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把男生人数看作6份,则女生人数就是5份,就是求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除以女生人数即可解答.解:(6﹣5)÷5=1÷5=;故选:C.【点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答案】.【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先确定出两个內项的积也是,进而根据一个内项是3,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得另一个內项的数值.解: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其中一个内项是3,则另一个内项为÷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10.a=b则a:b= :.【答案】16,15.【解析】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因为a=b,所以a:b=:==16:15;故答案为:16,15.【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1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0.9:0.36吨:375千克.【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2)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解:(1):=(×):(×)=9:2;:=÷=;(2)0.9:0.36=(0.9÷0.18):(0.36÷0.18)=5:2;0.9:0.36="0.9÷0.36"=2.5;(3)吨:375千克=(×1000千克):375千克=250千克:375千克=(250÷125):(375÷125)=2:3;吨:375千克=(×1000千克):375千克=250千克:375千克=250÷37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12.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答案】小轿车有40辆,小客车有60辆,公共汽车有100辆.【解析】首先求得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的总份数,再求得三种汽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各自的辆数,列式解答即可.解:小轿车:200×=40(辆);小客车:200×=60(辆);公共汽车:200×=100(辆).答:小轿车有40辆,小客车有60辆,公共汽车有100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13.学校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合唱队共有人.【答案】52.【解析】由“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可知,总人数相当于7+6=13份,也就是说总人数是13的倍数,那么在“40﹣60”之间只有52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总人数就是52.解:由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6可知:总人数是7+6=13(份),即总人数是13的倍数;又因为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那么合唱队的人数就应是52;故答案为:5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要把比理解为几份和几份的比.1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24:16=0.45:0.3=0.375:=:=【答案】3:2;3:2;3:1;1:5.【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解:24:16=(24÷8):(16÷8)=3:2;0.45:0.3=(0.45÷0.15):(0.3÷0.15)=3:2;0.375:=(0.375×8):(×8)=3:1;:=(×6):(×6)=1:5.故答案为:3:2;3:2;3:1;1: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注意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15.﹦0.6﹦ ÷40﹦12:﹦:15.【答案】3,24,20,9.【解析】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4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3就是9:15;都乘4就是12:20.解:=0.6=24÷40=12:20=9:15.故答案为:3,24,20,9.【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6. 3: =24 :8=0.5.【答案】,4.【解析】根据比值的含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知: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据此解答.解:①3÷24=,所以应填;②0.5×8=4,所以应填4;故答案为:,4.【点评】根据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7.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8分钟,小红用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4:5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把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和小红的速度,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判断.解:(1÷8):(1÷10),=:,=(×40):(×40),=5:4;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18.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8:12=0.25:0.45==【答案】2:3,5:9,2:1.【解析】(1)根据比的性质:把8:12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4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2)根据比的性质:把0.25:0.4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0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3)根据比的性质:把: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8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据此进行化简并计算.解:(1)8:12=(8÷4):(12÷4)=2:3;(2)0.25:0.45=(0.25×20):(0.45×20)=5:9;(3):=(×8):(×8)=2:1.故答案为:2:3,5:9,2:1.【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的,最简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19.当0.3a=5b(a、b均不为0)时,则b:a= :.【答案】3、50.【解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0.3a=5b,则b:a=0.3:5=3:50;故答案为:3、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0.=15÷20= :24== (填小数).【答案】3,18,36,0.75.【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15÷2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有关系15÷20=,将分数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9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6就是18:24;15÷20=0.75,解:=15÷20=18:24==0.75.故答案为:3,18,36,0.75.【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21.一个最简整数比的比值是0.15,这个最简比是(:)【答案】3,20.【解析】根据比的意义和比值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得:假设比的后项是1,则比的前项为0.15×1=0.15,则比为0.15:1,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解:0.15:1=(0.15×20):(1×20)=3:20;故答案为:3,20.【点评】此题应根据比的意义和比的性质进行解答.22. 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40:3,.【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1)3.2:0.24,=(3.2×100):(0.24×100),=320:24,=(320÷8):(24÷8),=40:3;(2)3.2:0.24,=3.2÷0.24,=,故答案为:4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23. 1.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6:1,6.【解析】(1)化简整数比时,应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行化简.(2)求比值时,应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去算,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出答案.解:1.8:=(1.8×10):(×10)=18:3=6:1;1.8:=1.8÷=1.8×=6;故答案为:6:1,6.【点评】化简整数比最后的答案是一个比,而求比值最后的答案是一个比值,它可以表示为一个整数、分数或小数.24.一条公路长120千米,其中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比是2:3:5,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各是多少千米?【答案】上坡路是24千米,下坡路是36千米,平路是60千米.【解析】分别把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长度看作2份、3份和5份,则总份数为2+3+5=10份,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解.解:120×=24(千米),120×=36(千米),120×=60(千米);答:上坡路是24千米,下坡路是36千米,平路是6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灵活应用.25.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则男、女生人数的比是()A.4:5 B.5:4 C.:【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于是即可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求出它们的比.解:因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则男生人数:女生人数=:=5: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3:4:5,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按照比例计算出角的度数,再判断.解:180°÷(3+4+5)=15°,则15°×3=45°;15°×4=60°;15°×5=75°;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三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27.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答案】对【解析】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可知: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通常用π来表示.解: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通常用π来表示,所以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答: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故填: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周率含义的应用.28. 0.2: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1:4,0.25【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2)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解:(1)0.2:0.8=(0.2×10):(0.8×10)=2:8=(2÷2):(8÷2)=1:4;(2)0.2:0.8=0.2÷0.8=2÷8=1÷4=0.25;故答案为:1:4,0.2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的,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结果是一个数.29.解方程.x:1.2=3:4; 3.2x﹣4×3=52; x+x=.【答案】(1)0.9;(2)20;(3).【解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4x=1.2×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2,再两边同时除以3.2求解;(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1)x:1.2=3:44x=1.2×34x÷4=3.6÷4x=0.9;(2)3.2x﹣4×3=523.2x﹣12=523.2x﹣12+12=52+123.2x=643.2x÷3.2=64÷3.2x=20;(3)x+x=x=x=x=.【点评】解答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同时应注意“=”号上下要对齐.3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卡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学们从学校往景点走,这段路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比是1:2:3。走完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比是4:5:6。已知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12千米,问:到达目的地一共要多少时间?
解析:
上坡的路程为:。
下一步:
12÷(1+2+3)×1=2(千米)
下一步:
上坡的时间为:2÷3= (小时)
举一反三: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60厘米,两边上的高分别为6厘米、9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同学们到达森林公园,平均分成3组准备给森林公园植树。第一、二、三小组平均植1棵树的时间分别是2分钟、3分钟、4分钟。现在有130棵树要植,如果规定三个小组要用同样多的时间完成任务,每组各应植多少棵树?
下一步:
上坡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
上坡、平路、下坡的路程比是1:2:3,而全长是12千米,则
12÷(1+2+3)=2(千米)
又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则上坡的时间为:
2÷3= (小时)
而上坡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所以总时间为:
÷ = (小时)
答:到达目的地一共要 小时。
小结:求数量之间的比,要充分运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并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答。
140÷( +1+ )=48(人)
48× =32(人)
48× =60(人)
答:四、五、六年级各有32人、48人、60人参加了旅行活动。
小结:这是一道连比的实际问题,要根据其中一个中间量(五年级人数)来找出三个年级的人数比。
举一反三、
长方体棱长之和是88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各小组在相同时间(取1分钟)内各植()棵树;
则三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比为( : : );
最后按照比例分配。
答案:
解:有题意可知;
三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比是 : : ,化简得:
工作效率比为6:4:3;则
130÷(6+4+3)=10(棵)
一组:6×10=60(棵)
二组:4×10=40(棵)
三组:3×10=30(棵)
比和比的应用
练习题
一、学校四、五、六年级共140人参加旅行活动。四、五年级的人数比是2:3,五、六年级的人数比是4:5,问四、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解析:
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下一步:
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人数比为: 。
答案:
解:设五年级的人数为单位1,则:
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 ,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 。所以有:
小军的速度=5÷10=
小红的速度=4÷11=
那么两者的速度比为 : =11:8
答:小军和小红的速度比是11:8。
举一反三:甲、乙两班的人数相同,甲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乙班男、女生人数之比是4:5,求:甲、乙两班总人数中男、女人数之比是多少?
解析:
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 ,即小红走的路程是4份,小军走的路程为4+1=5份;
小红所用的时间却比小军多 ,即小军所用的时间是10份,小红所用的时间是1+10=11份。
用路程÷时间=速度,小军和小红的速度比就显而易见了。
答案:
解:假设小红走的路程是4,则小军走的路程为5;小军所用的时间是10,则小红所用的时间是11;由题意得知:
答:每组各应植树60棵、40棵、30棵。
举一反三:加工一个零件,甲、乙、丙所用时间分别是6分钟、7分钟、8分钟,现在有365个零件需要加工,如果规定3人用同样多的时间完成各自的任务,各应加工多少零件?
四、在旅行活动中,小军是队长,小红是队员。在一次活动中,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1/4,而小红行走所用的时间比小军多1/10.同学们,你能算出小军和小红的速度比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