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生物化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 糖代谢【圣才出

合集下载

西医综合考研生物化学真题

西医综合考研生物化学真题

西医综合考研生物化学真题西医综合考研生物化学真题在西医综合考研中,生物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为了更好地备考生物化学,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真题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试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西医综合考研生物化学真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酶的特性及其调节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在考研生物化学中,经常会涉及酶的特性、酶动力学以及酶的调节等内容。

例如,一道常见的题目是:酶的催化作用与非酶催化作用的区别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与非酶催化作用的主要区别在于速度和特异性。

酶催化作用速度快,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加数百倍甚至上千倍,而非酶催化作用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酶对底物的选择性较高,只催化特定的底物,而非酶催化作用对底物的特异性较低。

举例来说,酶催化作用可以通过酶葡萄糖激酶将葡萄糖催化为葡萄糖-6-磷酸,而非酶催化作用则需要高温或强酸碱条件下才能使葡萄糖发生反应。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之一,它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

在考研生物化学中,经常会涉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问题。

例如,一道常见的题目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哪些类型?请简要描述其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

α-螺旋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的螺旋结构,其特点是每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距离相等,使得螺旋结构紧密稳定。

β-折叠则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折叠结构,其特点是氨基酸残基在空间中呈现出折叠的形态,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三、代谢与能量转化代谢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其中能量转化是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研生物化学中,经常会涉及代谢与能量转化的相关问题。

例如,一道常见的题目是: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的重要能量物质,请简要描述ATP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化合物,其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键相互连接。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急性中毒)【圣才出品】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内科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急性中毒)【圣才出品】

第8章急性中毒8.1 考纲要求1.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2.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8.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一、中毒概述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1.病因(1)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暴露于有毒原料、中间产物或成品,如不注意劳动防护,即可发生中毒。

在保管、使用和运输方面,如不遵守安全防护制度,也会发生中毒。

(2)生活中毒误食、意外接触毒物、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等情况下,大量毒物进入人体都可引起中毒。

2.临床表现不同化学物质急性中毒表现不完全相同,严重中毒时共同表现有发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和少尿等。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表2-8-1所示。

表2-8-1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3.抢救原则(1)立即终止毒物接触①呼吸道中毒者立即撤离中毒现场,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②皮肤中毒者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肤和毛发上的毒物,不必用药物中和。

③眼内毒物用清水彻底冲洗眼内的毒物,局部一般不用解毒药。

毒物的特殊清洗液和清除方法如表2-8-2所示。

表2-8-2 毒物的特殊清洗液和清除方法(2)紧急复苏和对症支持治疗(3)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早期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可使病情明显改善,清除愈早、愈彻底愈好。

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①催吐患者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时,让患者饮温水200~300ml,然后诱发呕吐。

患者处于惊厥、昏迷状态,吞服石油蒸馏物、吞服腐蚀性毒物不应催吐。

②洗胃a.适应症用于口服毒物1h以内者,对服用吸收缓慢的毒物、肠蠕动功能减弱者或消失者,服毒4~6小时仍应洗胃。

b.禁忌证惊厥、昏迷病人;吞服强腐蚀性毒物者(如强酸、强碱);食管静脉曲张不宜进行洗胃。

特殊洗胃液如表2-8-3所示。

表2-8-3 特殊洗胃液注意:对硫磷(1605)中毒禁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因对硫磷氧化为对氧磷后,毒性增强300倍。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题型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题型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题型摘要:一、概述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二、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2.考试内容结构3.试卷题型结构三、历年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真题示例四、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与西医综合的区别正文:一、概述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项重要考试,考察的内容广泛,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外科学等基础与临床知识。

二、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2.考试内容结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外科学(含骨科学)等基础与临床知识占比约为14%、12%、12%、33%和23%。

3.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第1—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b型题: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c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三、历年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真题示例以下为2020年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的部分真题及答案:1.下列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调定点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c.体内正反馈的终极目标2.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变化的电生理参数是?答案:b.钠离子平衡电位3.骨骼肌细胞横管膜l型钙通道激活后的生理效应是?答案:大量ca内流,直接触发肌肉收缩四、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与西医综合的区别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的内容,在西医综合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西医综合考察的内容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外科学五部分。

考研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详解

考研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详解

考研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详解一、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1. DNA结构和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遗传物质。

它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

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链相互缠合而成。

它在细胞中具有存储、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2. RNA结构和功能RNA(核糖核酸)也是由核苷酸组成,但与DNA不同的是,RNA含有核糖糖分子而非脱氧核糖糖分子。

RNA分为信使RNA (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等不同种类,它们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3. 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宏观生物大分子,由一系列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mRNA将DNA的信息转录为mRNA,而tRNA和rRNA等核糖体辅助在翻译过程中合成蛋白质。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等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侧,主要由多糖组成,提供细胞的结构支持和保护作用。

2.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区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高尔基体负责分泌和物质转运,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合成中心,溶酶体则负责细胞内废物的降解。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DNA分子和核糖体等。

它通过核孔调控物质的进出,调控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

三、酶的生物化学1. 酶的性质和分类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酶一般由蛋白质组成,根据底物类型和反应方式的不同,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脱羧酶等多种类型。

2. 酶促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酶促反应的速率受到底物浓度、温度和pH值的影响。

当底物浓度越高、温度越适宜、pH近于酶的最适pH值时,酶促反应的速率越快。

四、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1. 磷脂的结构和特点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分,由磷酸酯键连接的甘油和两条脂肪酸组成。

2022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主要”型考点速记生物化学

2022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主要”型考点速记生物化学

2022年西医综合考研复习已经开始,在此整理了2022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主要”型考点速记【生物化学】,希望能帮助大家!第23章“主要”型考点速记【生物化学】30.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表现是一一溶解度降低。

(2009)31.a螺旋结构中的碱基对主要是一(1)腺哪吟胸腺嘧啶;(2)胞壁啶鸟嘌呤,(1993)32供氧不足时,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H的主要去路是使丙酮酸生成乳酸。

(2004)33固在体内代的主要去路是一转变成计酸(1902)34.运载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蛋白是一VLDL。

(1997)35.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一ATP(1994)36脑中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生成一一谷氨酰胺。

(2008)37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一合成谷氨酰酸。

(1991,2004)38.氨在血中主要是以哪种形式运输的一谷氨酰胺。

(2000)39.脱氧核糖核苷般的生成方式主要是一由二磷酸核苷还原。

(1998)40.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一形成嘧啶二聚物,(1997)41.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制备;(2)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并把载体和日的基因合成重组体;(3)DNA重组体的转化和表达;(4)DNA重组体的扩增、筛选与鉴定。

(1992)42.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有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1)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2)JAK-STAT途径。

(2008)43.正常人尿中的主要色素是一胆色素。

(1991)44.Rh血型的主要抗体是—IgG。

(2012)45,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1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一C02(2012)46.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一Aδ纤维。

(2012)47.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主要途径是一cAMP-PKA信号途径,(2013)48.蛋白质的空问构象主要取决于肽链中的结构是一氨基酸序列。

(2014)49.在肌内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一塘呤核苷酸循环。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前点题卷一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前点题卷一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月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江南博哥)出血期中,GnRH分泌处于较低水平B.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骤减C.前列腺素F2α释放,子宫内膜血管痉挛D.出血期中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反馈,FSH和LH分泌增加参考答案:D[单选题]2.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A.中枢B.突触C.效应器D.外周神经参考答案:B[单选题]3.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Na+B.K+C.Cl﹣D.Ca2+参考答案:B[单选题]4.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B.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C.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黏液参考答案:A[单选题]5.正常人眼在视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A.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会聚B.晶状体变凹,瞳孔不变,视轴会聚C.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不变D.晶状体不变,瞳孔缩小,视轴会聚参考答案:A[单选题]6.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参考答案:C[单选题]7.大小肺泡稳定性的维持,有赖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在A.大肺泡内密度低,小肺泡内密度高B.大肺泡内密度高,小肺泡内密度低C.大小肺泡内的密度均高D.大小肺泡内的密度于呼吸周期中稳定不变参考答案:A[单选题]8.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含硫氨基酸的含量B.肽链中的肽键C.酸性氨基酸的含量D.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参考答案:D[单选题]9.在mRNA中,核苷酸之间以何种化学键连接A.磷酸酯键B.疏水键C.糖苷键D.磷酸二酯键参考答案:D[单选题]10.关于酶的化学修饰的特点,错误的是A.最常见的化学修饰是磷酸去磷酸化B.是与酶蛋白水解无关的可逆共价修饰C.不改变酶的构象D.酶以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存在参考答案:C[单选题]1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A.TPPB.硫辛酸C.CoASHD.FAD参考答案:B[单选题]12.下列血浆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最低的分别是A.CM、VLDLB.VLDL.HDLC.LDL、HDLD.HDL、CM参考答案:C[单选题]13.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bB.CytClC.CytCD.Cytaa3参考答案:D[单选题]14.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参考答案:D[单选题]15.tRNA臂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起下列哪种作用A.结合核糖体B.识别起始密码子C.识别三联体密码子D.携带相应氨基酸参考答案:D[单选题]16.DNA双链中,指导合成RNA的链称作A.编码链B.非模板链C.非编码链D.模板链参考答案:D[单选题]17.RNA聚合酶中识别模板转录起始部位的亚基是A.原核RNA聚合酶亚基δB.原核RNA聚合酶亚基αC.原核RNA聚合酶亚基βD.原核RNA聚合酶亚基σ参考答案:D[单选题]18.基因表达就是A.基因转录的过程B.基因翻译的过程C.基因转录和转录/翻译的过程D.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参考答案:C[单选题]19.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密码子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的蛋白质B.密码子阅读有方向性,5’端起始,3’端终止C.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组以上的密码子D.一组密码子只代表一种氨基酸参考答案:A[单选题]20.下列有关G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与GTP或GDP结合B.位于细胞膜胞液面C.由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D.G蛋白有非活化型、活化型和功能型三种构象参考答案:D[单选题]21.合成HDL的部位是A.肝细胞B.血浆C.小肠黏膜细胞D.以上都可参考答案:D[单选题]22.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类物质直接还原生成的A.核糖核苷B.—磷酸核苷C.二磷酸核苷D.三磷酸核苷参考答案:C[单选题]23.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形成嘧啶二聚物B.导致碱基缺失C.发生碱基插入D.使磷酸二酯键断裂参考答案:A[单选题]24.急性细菌性痢疾早期的结肠病变为A.假膜性炎B.浆液性炎C.卡他性炎D.表面化脓性炎参考答案:C[单选题]25.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变性质通常属于A.渗出性炎B.化脓性炎C.浆液性炎D.肉芽肿性炎参考答案:A[单选题]26.AIDS患者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是A.CD4+细胞B.CD8+细胞C.CD16+细胞D.CD14+细胞参考答案:A[单选题]27.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组织病理损害最重要的因素是A.CD8+细胞B.狼疮细胞C.自身抗体D.苏木素小体参考答案:C[单选题]28.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肾小球疾病是A.脂性肾病B.新月体性肾炎C.IgA肾病D.节段性肾炎参考答案:A[单选题]29.风湿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中最严重的器官是A.关节B.血管C.心脏D.皮肤参考答案:C[单选题]30.上皮非典型性增生是指A.上皮细胞增生,但极性不丧失B.不会进一步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C.不浸润上皮下层D.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排列紊乱,极向消失参考答案:D[单选题]31.下列不发生癌的组织是A.皮肤附件B.肾上腺C.淋巴管D.甲状旁腺参考答案:C[单选题]32.下列哪一种是良性肿瘤A.霍奇金病B.蕈样霉菌病C.淋巴瘤D.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参考答案:D[单选题]33.风湿病的特异性病理变化是指A.风湿小结形成B.结缔组织的黏液变化C.胶原纤维的变性、坏死D.病灶中发生的纤维素样坏死参考答案:A[单选题]34.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A.血小板B.中性粒细胞C.红细胞D.纤维蛋白参考答案:D[单选题]35.对萎缩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组织或器官内细胞体积减小和数目减少B.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内实质细胞体积减小和数目减少C.组织或器官内间质减少D.萎缩性病变一般不能恢复参考答案:B[单选题]36.下列哪种疾病不易引起玻璃样变性A.肾小球肾炎B.动脉粥样硬化C.高血压D.支气管肺炎参考答案:D[单选题]37.下述哪种肿瘤的发生可与化生有关A.皮肤鳞状细胞癌B.肾盂移行细胞癌C.肠黏液腺癌D.肠型胃癌参考答案:D[单选题]38.关于干性坏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发生机制为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B.多见于四肢末端C.全身中毒症状较重D.坏死区与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界限参考答案:B[单选题]39.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病理类型A.脂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参考答案:C[单选题]40.应急反应时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增高,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等活动加强,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身调节参考答案:B[单选题]41.用做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通常是A.组织反应强度B.动作电位幅度C.动作电位频率D.阈刺激或阈强度参考答案:D[单选题]42.如果某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为2毫秒,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A.50次B.100次C.400次D.500次参考答案:D[单选题]43.下列关于球形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形能力增大B.脆性增大C.沉降率增快D.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参考答案:B[单选题]44.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A.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C.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参考答案:C[单选题]45.如果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大,则动脉血压的变化为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B.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C.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更明显D.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参考答案:D[单选题]46.下列能引起外周阻力降低的是A.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B.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性降低C.副交感舒血管纤维兴奋性升高D.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兴奋性升高参考答案:B[单选题]47.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呼吸频率加快时,受影响最大的是A.肺通气量B.无效腔气量C.肺泡通气量D.功能残气量参考答案:C[单选题]48.氧解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A.Hb含量与氧解离量B.Hb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C.Hb氧饱和度与Hb氧含量D.Hb浓度与Hb氧容量参考答案:B[单选题]49.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K+外流B.Na+内流C.Ca2+内流D.Cl-内流参考答案:C[单选题]50.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小肠黏膜释放促胃液素D.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参考答案:D[单选题]51.调节人体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D.甲状旁腺激素参考答案:C[单选题]52.逆流倍增机制的原动力主要是A.近端小管对NaCl主动重吸收B.髓袢降支对NaCl主动重吸收C.髓袢升支对NaCl主动重吸收D.远端小管对NaCl主动重吸收参考答案:C[单选题]53.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参考答案:D[单选题]54.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以下哪一种功能A.形成模糊感觉B.激发情绪反应C.具有唤醒作用D.维持身体平衡参考答案:C[单选题]55.与运动调节有关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多巴胺C.5-羟色胺D.γ-氨基丁酸参考答案:B[单选题]56.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出现下列哪种疾病或症状A.呆小症B.佚儒症C.黏液性水肿D.克汀病参考答案:C[单选题]57.男性,52岁,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心力衰竭。

2021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病理学》考点与考研真题解

2021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病理学》考点与考研真题解考点归纳:根据考纲要求,系统地梳理了核心知识点,建立起系统而精确的知识脉络,可方便考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考试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1考纲要求1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1.2考点归纳与真题详解一、细胞适应的概念及分类1适应的概念适应是指细胞及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作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2适应的分类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涉及细胞数目、细胞体积或细胞分化的改变。

(1)萎缩(表1-1)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器官的未曾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范畴。

表1-1萎缩的分类、机制及意义【例】(X型题)在下列病变中,属于心肌褐色萎缩病变的有()。

[2018年研]A.心脏体积缩小B.心底部大血管管腔缩小C.冠状动脉呈扭曲状D.心室内膜呈虎斑状【答案】AC查看答案【解析】AC两项,心肌褐色萎缩时,由于心肌细胞体积减小,可导致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呈蛇行状扭曲。

B项,心脏底部的大血管均位于心脏之外,在心脏褐色萎缩时,不会出现大血管管腔缩小。

D项为心肌脂肪变性的特征性改变。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又分为生理性肥大(妊娠期子宫、哺乳的乳腺、运动员的肌肉)和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的心脏肥大、甲亢时甲状腺滤泡上皮肥大、垂体腺瘤所致的肾上腺皮质细胞肥大)。

(3)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

①生理性增生见于妊娠期子宫、青春期乳腺、肝叶切除后肝细胞的增生、高海拔地区红细胞代偿增生。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生理学考纲要求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7章能量代谢与体温7.1 考纲要求一、食物的能量转化1.机体可利用的能量形式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换3.能量的利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1.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2.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常考概念3.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肌肉活动2.精神活动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4.环境温度四、基础代谢1.基础代谢率(BMR)2.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五、体温及其调节1.体温及其正常变动2.机体的产热效应与散热效应3.体温的调节7.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一、食物的能量转化1.机体可利用的能量形式机体能利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中蕴藏的化学能。

这些营养物质被氧化分解时,碳氢键断裂,释放出化学能。

然而,机体的组织细胞在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时并不能直接利用这种形式的能量,实际上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是由三磷酸腺苷(ATP)直接供给的。

此外,磷酸肌酸也是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体内ATP的储存库,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脑组织中。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换(1)糖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是由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提供的。

(2)脂肪在体内主要作用是储存和供给能量,可提供30%~40%的能量。

(3)蛋白质氨基酸主要用于重新合成蛋白质,成为细胞的构成成分,或合成酶、激素等或活性物质。

为机体供能则是其次要功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体力极度消耗时,机体才会依靠由组织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供能,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

3.能量的利用(1)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50%以上转化为热能,热能是最低形式的能量,不能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不能用来做功,主要用于维持体温。

除骨肌收缩对外界物体做一定量的机械功(简称外功)外,其他用于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所做的功最终都转化为热能。

(2)其余部分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病理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14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4.1 考纲要求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9.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肠道、肝、脾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0.尖锐湿疣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分期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4.2 考点归纳与真题详解一、结核病1.概述(1)结核病的特点(表14-1)表14-1 结核病的特点(2)结核病的分类(图14-1)图14-1 结核病的分类(3)病理变化①基本病理变化(表14-2)基本病理变化是渗出、增生、坏死。

表14-2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②特征性病理变化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由上皮样细胞、朗罕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4)结核病转化规律(表14-3)表14-3 结核病的转化规律【例】(A型题)结核瘤是指()。

[2005年研]A.结核引起的良性肿瘤B.结核引起的恶性肿瘤C.结核引起的肿瘤样浸润性病灶D.结核引起的孤立性干酪样坏死灶E.结核引起的冷脓肿【答案】D【解析】结核瘤是指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干酪性坏死灶,有纤维包裹、孤立、境界分明,直径一般为2~5cm。

【例】(X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核结节成分的有()。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历年真题及详解在中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继续深造的资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考生来说,《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其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的历年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部分1.下列哪项是临床判断的基础?A. 临床直觉B. 实验结果C. 循证医学D. 经验积累答案:C. 循证医学解析:循证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当前的最好证据,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做出最恰当的医疗决策。

在临床判断中,依据临床直觉或经验积累容易引入主观偏见,而实验结果可能不能完全套用到实际临床环境中,而循证医学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临床研究的最好证据,能够提高医生的决策准确性。

2.下列哪项是属于维生素D衍生物?A. 钙B. 水溶性维生素C. 维生素DD. 维生素B12答案:C. 维生素D解析: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在骨骼的生长和骨质保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有多个衍生物,如维生素D2(麦角甾酮)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钙是一种矿物质,而维生素B12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3.下列哪项是属于β受体激动药?A. 山莨菪碱B. 数字C. 洋地黄D. 布地奈德答案:D. 布地奈德解析:β受体激动药是一类药物,它能够激活β肾上腺素能受体,起到扩张支气管和提高心功能的作用。

布地奈德就是一种β受体激动药,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山莨菪碱是一种抗胆碱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数字是一种称之为心苷类的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洋地黄也是一种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

二、非选择题部分4.请简要介绍一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Group B Streptococcus Infection,GBS)通常在新生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中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糖代谢
5.1 考纲要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酶解的关系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5.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
1.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区别、生理意义
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比较如表5-1所示。

表5-1 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比较
2.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过程)
(1)定义
1分子葡萄糖在胞质中裂解为2分子丙酮酸,称为糖酵解,在不能利用氧或氧供应不足时,人体将丙酮酸在胞质中还原成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2)步骤
ƒ
①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葡萄糖→葡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ƒƒƒƒƒ
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ƒ
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
③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H果
此反应由乳酸脱氢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在缺氧的情况下,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如图5-1所示。

图5-1 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反应过程
(3)糖酵解的调节
①己糖激酶
糖酵解过程的第一个关键酶,有4种同工酶(Ⅰ-Ⅳ型),其中肝细胞中为Ⅳ型,称为葡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受激素调控)。

只有当血糖显著升高时,肝才会加快对葡萄糖的利用。

②磷酸果糖激酶-1
对调节糖酵解途径的流量最重要,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AMP、ADP、1,6-二磷酸果糖和2,6-二磷酸果糖是其变构激活剂。

③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的第二个重要的调节点。

1,6-二磷酸果糖是丙酮酸激酶的变构激活剂,ATP
则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肝内,丙氨酸也有变构抑制作用。

糖酵解时每分子磷酸果糖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2分子ATP。

因此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共消耗2molATP,故净得
2molATP,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2分子乳酸可释放196kJ/mol(46.9kcal/mol)的能量。

如果从糖原开始酵解,因越过了反应“葡萄糖→葡糖-6-磷酸”,与从葡萄糖开始的糖酵解相比,少消耗1ATP,因此,每1分子葡萄糖单位进行酵解时产生3ATP。

(5)糖酵解过程的意义
①能够迅速提供能量,对肌肉收缩很重要。

②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提供能量。

【例1】(A型题)糖酵解途径所指的反应过程是( )。

[2013年研]
A.葡萄糖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
B.葡萄糖转变成乙酰CoA
C.葡萄糖转变成乳酸
D.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
【答案】D
【解析】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过程。

糖酵解的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称为糖酵解途径。

注意区分:从葡萄糖→丙酮酸,称为糖酵解途径;从葡萄糖→乳酸,称为糖酵解过程。

【例2】(A型题)属于肝己糖激酶的同工酶类型是( )。

[2012年研]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答案】D
【解析】目前已发现的己糖激酶同工酶有4种,即Ⅰ–Ⅳ型。

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葡萄糖激酶。

【例3】(A型题)血糖降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 )。

[2005年研]
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B.脑己糖激酶的Km值低
C.肝葡萄糖激酶的Km值低
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
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答案】B
【解析】A项,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转运能力不因血糖浓度降低而改变。

BC两项,己糖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其同工酶分为Ⅰ~Ⅳ型。

肝细胞中葡萄糖激酶的Km值为
0.1mmol/L,脑己糖激酶的Km为0.05mmol/L。

Km与酶的亲和力呈反比。

脑己糖激酶的Km值低,因此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高,在血糖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仍能摄取葡萄糖,供脑细胞利用,以保证脑组织等重要部位的能量供应。

D项,葡萄糖激酶没有特异性。

E项,血脑屏障不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3.糖的有氧氧化

1)基本途径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葡萄糖在胞质中循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同糖无氧氧化的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丙酮酸由胞质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

③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 三羧酸循环过程
(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如表5-2所示。

表5-2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