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针灸推拿学院考研考试技巧与口诀

合集下载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一、进针法:(一)单手进针法1.插入法:拇指、示指二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拇指、示指二指向下用力,中指屈曲,将针刺入。

2.捻入法: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捻动将针刺入皮下。

(二)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穴位处,右手持针,紧贴指甲面将针刺入。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夹住针尖下段,将针尖固定在穴位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撑开,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拇指、示指中间刺入。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上端刺入。

二、辅助手法:1.循法:用手指循腧穴所在经脉循行的路径,上下轻按。

2.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

3.刮法: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刮动针柄。

4.摇法: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5.飞法:右手拇指、示指二指夹持针柄,捻动数下,张开两指,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右手持针柄,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三、补泻手法:头痛:阳明头维与印堂,合谷内庭阳白襄面痛:面痛四白地下关,合谷太冲内庭连落枕:落枕天柱外劳阿,后溪昆仑太阳督腰痛:腰痛肾俞大肠俞,阿是腰背委中求蛇盘疮:阿是穴,夹脊失眠: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颈椎病: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穴幅度时间频率一、一指禅推法〖操作〗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螺纹面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点〗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推三回一、紧推慢移二、㨰法〖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在施术部位上来回滚动。

【考研干货】针灸治疗各论口诀——内科(1)

【考研干货】针灸治疗各论口诀——内科(1)

【考研干货】针灸治疗各论口诀——内科(1)青橘宝宝们橘宝橘宝,针灸治疗各论背不下来,该咋办啊?那么多穴位,想哭!橘宝不哭不哭,橘宝看完你们的留言就立马跑去师姐那,让师姐传授秘诀,快往下看看师姐的口诀记忆。

1、头痛(一侧头痛伴恶心呕吐宜选足少阳,手足阳明径穴经穴,少阳经头痛宜选用的腧穴)按头痛的部位归经辩证,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颠顶痛为厥阴头痛。

主穴:阳明头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

(阳白合谷头维阿是庭印→杨白何故偷偷为阿四停饮)少阳头痛→风池+太阳+率谷+阿是穴+外关+足临泣。

[2009.180] (阿是太率外风临泣→阿是太帅外逢邻妻)太阳头痛→天柱+后顶+阿是穴+后溪+申脉。

(天后是后脉→天后是后妈)厥阴头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内关+太冲。

(阿是冲关百会四神→阿四冲(内)关拜会四神)全头痛→风池+百会+头维+率谷+太阳+合谷。

(风池合谷头会太率→风池何故头会太帅)2、面痛:主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内庭四下冲谷仓(庭内私下充谷仓)3、落枕主穴:阿是穴、肩井、外劳宫、(后溪、悬钟17删除)外宫是天柱→外公是天主(教)4、漏肩风主穴: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肩贞阿是曲池阳陵泉;肩三贞是曲阳陵(奸商甄世娶杨琳)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手少阳经证+外关;手太阳经证+后溪;手太阴经证+列缺。

5、腰痛主穴:肾俞阿是大肠俞委中肾俞是大肠委(婶叔是大常委)配穴:督脉证+命门、后溪;足太阳经证+昆仑;寒湿腰痛+腰阳关;瘀血腰痛+膈俞;肾虚腰痛+志室、太溪;腰骶疼痛+次髎、腰俞;腰眼部疼痛+腰眼6、痹症主穴:阿是穴及局部穴。

行痹 +膈俞血海。

痛痹 +肾俞腰阳关。

着痹 +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7、面瘫主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远部取穴]。

(旧版有四白)风谷阳髎颊仓→风骨养料加仓配穴:风寒+风池、列缺;风热+外关、曲池;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人中沟歪斜+水沟;鼻唇沟浅+迎香;颏唇沟歪斜+承浆;舌麻味觉减退+廉泉;目合困难+攒竹、昆仑;流泪+承泣;听觉过敏+听宫、中渚。

针灸学必背歌诀详解

针灸学必背歌诀详解

针灸学必背歌诀详解
针灸学必背歌诀是针灸学中的经典工具,它包含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是针灸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学必背歌诀的内容和解析。

针灸学必背歌诀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经络、穴位、操作、灸法、禁忌”。

下面对每个方面进行详解:
1. 经络:经络是指人体内部的经脉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交流和调节的通道。

针灸学必背歌诀中要求学习者熟悉十四经络的走向和分布,包括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阴、足阳明等经络。

2. 穴位: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位置,是针灸治疗的关键。

针灸学必背歌诀要求学习者牢记主要穴位的名称、位置和特点,如“合谷、曲池、足三里、内关”等。

3. 操作:操作是针灸治疗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提、转、捻等动作。

针灸学必背歌诀要求学习者熟悉各种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插针宜快、提针宜慢、针刺有气则留针”等。

4. 灸法:灸法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燃烧艾草等物热熏或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

针灸学必背歌诀要求学习者熟悉灸法的种类和操作技巧,如“直接灸、缓灸、艾绒灸”等。

5. 禁忌:禁忌是指针灸治疗中需要避免的情况,如禁忌病症、禁忌部位等。

针灸学必背歌诀要求学习者熟悉常见的禁忌事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针灸学必背歌诀是针灸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其
内容对于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学霸笔记针灸口诀

学霸笔记针灸口诀

学霸笔记针灸口诀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平衡气血。

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的口诀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理论和操作技巧。

以下是一些学霸笔记针灸口诀,供大家参考:1. 穴位定位口诀:上不过头,下不过膝,左右对称,就是穴位。

这句口诀强调了穴位的定位原则。

在寻找穴位时,应当注意参照身体的特定标志来确定位置,如头部的发际线、四肢的关节等。

此外,左右对称也是寻找穴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2. 针刺方法口诀:三进三出,快进慢出,以气为导,以气为尽。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刺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刺入针时,应当采用三次快速刺入的方式,而拔出针时则应该缓慢均匀,以避免伤到患者。

此外,针刺时应当以气为导引,即在刺入和拔出针时要注意顺气流的方向。

3. 针灸调理口诀:病在经脉,治以经脉,经有所通,脉有所缓。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灸调理的关键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与经脉有关,因此在针灸治疗时应当注重经脉的选择和调理。

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4. 针灸禁忌口诀:刺头不刺尾,刺心不刺腹,刺背不刺腰,刺肩膝关节少刺。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灸治疗时的禁忌原则。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避免刺激头部、尾部、心脏、腹部等重要器官和敏感部位。

此外,背部和腰部的穴位也需要谨慎选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肩膝关节的穴位也应当少刺,以免引发关节损伤。

以上是一些学霸笔记针灸口诀,希望对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有所帮助。

针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掌握好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对于将来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因此,学习者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学习笔记口诀,加深对针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2011年安徽省针灸推拿学专业必过技巧

2011年安徽省针灸推拿学专业必过技巧

1、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3、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4、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5、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6、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7、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8、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9、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10、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11、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12、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1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14、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15、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1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7、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8、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9、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20、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21、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22、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3、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4、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25、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26、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7、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28、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9、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30、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31、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32、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33、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2011年安徽省针灸推拿三基训练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2011年安徽省针灸推拿三基训练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4、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5、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6、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7、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8、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9、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10、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1、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12、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3、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4、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5、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6、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17、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18、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9、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20、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21、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22、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23、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4、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25、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26、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27、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28、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9、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30、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

中医针灸考研歌诀

中医针灸考研歌诀

中医针灸考研歌诀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十五络穴歌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八穴治症歌公孙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考研资料:针灸超精简总结

考研资料:针灸超精简总结

特定穴(略)经络循行记忆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行爭丈阴肺经食指占阳明大肠经鼻旁•足阳明胃经大趾端・足太阴脾经一^一手少阴心经小指■手太阳小肠经内眦•足太阳膀胱经小趾足少阴肾经胸•手厥阴心包经左指一手少阳三焦经外眦「足少阳胆经大趾卜足厥阴肝经肺•入耳:【自上而下是焦小胆}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人耳也过目外眦)耳前:足阳明胃经耳后:阳聽膝、阳维脉心上輔顶:足太阳膀胱经、足服阴肝经、督脉、阳维脉、阳聽脉心入脑二足衣阳膀朕经、苦脉屮过缺盆:手阳明大腸经r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屮交督淼:阳跷眛以外的所有阳经屮会大椎:手足三阳经会大椎屮膛胸面由內向外;任脉、肾、胃、脾・肝*外眦:手丈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4内眦: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定衣阳膀胱经、朋阳跷脉循目系:手少阴心经、足離阴肝经屮循喉咙:阴維脉、冲脉、任脉、足昵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屮咽: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心环扣唇:冲脉、任JS、督fit、足魔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屮过气街,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冲脉屮齿:上胃下丈肠匸1、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

2、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任脉: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与女子胞生理功能有关的:气血、心肝脾肾、冲任督带)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重点穴位及重点穴位的重点定位分组记忆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印堂至前发际3第7颈椎至后发际3前额两发角(头维)9耳后两乳突(完骨)9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9胸剑(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两乳头之间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腘横纹至外踝尖16一、头面颈项部:1、垂直于瞳孔:(1)瞳孔直上:阳白(胆经,眉上1寸)、头临泣(胆经,入前发际0.5寸)(2)瞳孔直下:承泣(胃经,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四白(胃经,眶下孔)、巨髎(胃经,平鼻翼下缘)、地仓(胃经,口角外侧)2、平喉结:人迎(胃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扶突(大肠经,胸锁乳突肌前后缘)、3、耳前穴位:耳门(三焦经,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听宫(小肠经,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听会(胆经,耳屏切迹的前方)、下关(胃经,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二、胸背腰腹部:1、垂直于乳头(正中旁开4寸):①胃经穴:缺盆(锁骨上窝)、乳中(4肋)、乳根(5肋)②脾经穴:大横(腹中部)、③肝经穴:期门(6肋)④胆经穴:日月(7肋)2、平乳头(4肋):膻中(任脉,旁开0寸)、乳中(胃经,旁开4寸)3、平脐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寸)、梁门(胃经,旁开2寸)4、平脐下3寸:关元(任脉,旁开0寸)5、平肚脐:神阙(任脉,旁开0寸)、肓俞(肾经,旁开0.5寸)、天枢(胃经,旁开2寸)大横(脾经,旁开4寸)、带脉(胆经,11肋缘)6、平脐下4寸:中极(任脉,旁开0寸)、归来(胃经,旁开2寸)7、平第7颈椎:大椎(督脉,旁开0寸)、定喘(经外奇穴,旁开0.5寸)8、平第4腰椎:腰阳关(督脉,旁开0寸)、大肠俞(膀胱经,旁开1.5寸)9、平第4骶后孔:腰俞(督脉,旁开0寸)、下髎(膀胱经)、秩边(膀胱经,旁开3寸)三、手足四肢部:1、手指甲缘:少商(肺经,1指桡侧)、商阳(大肠经,2指桡侧)、中冲(心包经,3指端)关冲(三焦经,4指尺侧)、少冲(心经,5指桡侧)、少泽(小肠经,5指尺侧)2、足趾甲缘:隐白(脾经,1趾内侧)、大敦(肝经,1趾外侧)、历兑(胃经,2趾外侧)足窍阴(胆经,4趾外侧)、至阴(膀胱经,5趾外)3、腕关节:太渊(肺经)、神门(心经)、大陵(心包经)、阳溪(大肠经)、阳谷(小肠经)、阳池(三焦经)4、肘关节:尺泽(肺经)、少海(心经)、曲泽(心包经)、曲池(大肠经)、小海(小肠经)5、踝关节:解溪(胃经)、昆仑(膀胱经)、申脉(膀胱经)、丘墟(胆经)、商丘(脾经)太溪(肾经)、大钟(肾经)、照海(肾经)、中封(肝经)6、膝关节:委阳(膀胱经)、委中(膀胱经)、阳陵泉(胆经)、阴陵泉(脾经)、梁丘(胃经,髌底上2寸)、7、肩关节:肩髃(大肠经,肩峰前)、肩贞(小肠经,腋后纹头上1寸)、肩髎(三焦经,肩峰后)针灸治疗十二经脉主要病症歌肺经:咳喘咳血咽喉痛,胸痛外感肺经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
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
2、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
3、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4、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
5、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6、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
8、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
9、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10、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
13、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4、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15、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6、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
1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8、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19、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20、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21、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
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
22、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23、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24、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25、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26、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