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分数加减法——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折纸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加减法,通过折纸活动来加深对分数加减法概念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7页至59页的“分数加减法”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折纸活动,我提前准备好了折纸材料和彩色笔,以便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折纸,上面写有一个分数,要求学生们尝试计算这个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发现直接计算这个分数的加减法是有困难的。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给出了一些实际的分数加减法题目,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
我及时给予学生们的解答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折纸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介绍自己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分数加减法的。
其他同学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板书,列出了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2. 折纸活动:请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你有一张折纸,上面有三个分数,分别是1/4,2/5和3/8,你想要将它们相加,应该怎么操作?答案:1. (4/7)+(3/7)= 1;(2/5)(1/5)= 1/5。
2.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公共分母,使得三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这个公共分母。
这个公共分母可以是三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758=280。
然后,将每个分数的分子乘以相应的倍数,使得它们的分母都变成28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折纸》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已经学习了公 倍数,通分,约分等,初步认识了关干同分母分数的基本运算, 形成了一定的分母分数计算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 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 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 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也有 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计算题,让学生通过通分,然后 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更加熟练。
解决总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以服务于生活。为此,我还设计了一道生活实践 题,以便学生能把知识运用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块四、回顾总结 大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想法,找到了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 来总结一下吧。 生:当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我们先通分,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作公分母,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的算法。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在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 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等量关系及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加减法:折纸》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的课时内容《折 纸》。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分数加减法第2课时折纸(2)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传授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折纸操作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讲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折纸操作经验和分数加减法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折纸操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学生容易混淆,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通分和运算。
example: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frac{3}{4}+\frac{1}{3}$,引导学生先通分为$\frac{9}{12}+\frac{4}{12}=\frac{13}{12}$,然后再进行运算。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练习,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折纸操作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折纸操作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折纸操作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题目:计算下列分数的混合运算:$\frac{3}{4} - \frac{1}{2} + \frac{1}{4}$
答案:先进行减法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frac{3}{4} - \frac{1}{2} + \frac{1}{4} = \frac{3}{4} - \frac{2}{4} + \frac{1}{4} = \frac{2}{4} = \frac{1}{2}$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 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加减法折纸-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此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育,主要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教学。
此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分数读写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折纸验证法的方式来教学,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并运用此法验证分数加减法的正确性。
4.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团队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操作方法和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并运用此法验证分数加减法的正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准备A4纸。
3.准备彩纸、剪刀和胶水。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次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引入、讲授、练习、总结。
环节一:引入(10分钟)1.导入课题,简单回忆分数的相关内容。
2.引入本次课程的重点——分数加减法,了解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差异。
同时,简单地介绍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环节二:讲授(20分钟)1.教师通过PPT介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2.通过案例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操作方法,通过多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方法。
3.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折纸验证法,并将此法与分数加减法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折纸验证法的原理。
环节三: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4人,完成课堂练习。
2.练习以折纸为主,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学生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能够积极探究和思考,提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辅助学生解决问题。
环节四: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节《折纸》教学设计

《折纸》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折纸》一课。
2、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编写中,教科书重视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直观操作,如,设计了通过“折纸”活动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又呈现了通分的解决方法,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之前学习《分数的大小》时也积累了化异为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本课的学习。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综合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需要提高,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课前准备】Smart教学课件、每人一张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情趣1、PPT出示折纸作品,学生欣赏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层层递进、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1/2+1/4的计算方法1、PPT出示教材情境图,让学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获取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折纸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的起始课,主要围绕“折纸”这一教学活动展开。
通过折纸活动,学生将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并学会通过折纸操作进行分数加减的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规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本质,特别是对于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
2. 折纸与分数加减的关联:将折纸活动与分数加减法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折纸步骤图、分数加减法示例卡、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彩色折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折纸作品,引起学生对折纸的兴趣,进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结合折纸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加减。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通过折纸来模拟分数加减的过程。
4. 讨论与分享:各小组分享折纸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的规则。
5. 巩固练习:使用教具中的示例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加减的练习题。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规则和折纸操作步骤进行设计。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关键步骤和概念,以增强视觉效果和记忆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2. 选做题:尝试在家中进行折纸活动,并记录下分数加减的过程,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对分数加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折纸活动中展现的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分数加减法折纸表格式教案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题
分数加减法―折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够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知识的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折纸
《分数加减法》——《折纸》(二)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折纸》(二)(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体会最小公倍数做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分母计算更简单,准确率更高,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熟练地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最小公倍数做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分母计算更简单,准确率更高,熟练地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助人、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小老虎去数字城找好朋友,遇到守门人的阻拦,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进城,但数学题着实难住了小老虎,小老虎请求同学们帮忙闯关进城。
(二)探索新知1、第一关(唤醒旧知)1 4 +13715-152、第二关(学习新知)7 10 -1 63、第三关(巩固内容)1 8 +23 34-16(三)课堂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逐字稿开场白: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张老师的数学微课堂,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正片:一、导入:有一天,森林里的小老虎去找远在“数字城”里的好朋友,走了三四个小时,可算到了城门口,小老虎开心极了,正要朝里走去,却被守护城门的人拦住“闯过三关,才能放你进城。
”小老虎只得应声答应,“第一关,请听题……”听完题目,只见小老虎唉声叹气“哎,居然是数学题,难怪叫数字城,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老虎一起闯关,最终进城见到好朋友吗?二、新授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帮助小老虎闯关进城。
(一)第一关:动画出示:14 +13715-15师:同学们,暂停画面,拿出本子写一写吧。
生:我发现不论是四分之一加三分之一,还是十五分之七减五分之一,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分数都单位不同,先通分,再计算。
四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十二分之三加十二分之四,结果为十二分之七;十五分之七减五分之一等于十五分之七减十五分之三,结果为十五分之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8-80页《折纸》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自主探索、渗透转化的思想,学会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31和94 43和6
5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5251 =+7273 =+9591 =-7174 =-15111511 =-125127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折纸】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手工课上,小红用了一张纸的21折了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4
1折了一只小鸟。
那么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2)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
(3)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要怎么列式? 生列式并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
(4)那么,你们知道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学生汇报,生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
引导: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怎么求它们的和? ①21与4
1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②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③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加减 ④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结: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练:课本P79练一练第1题
2、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减
(出示例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师小结补充。
小练:看课本P79试一试
小结:(1)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2)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提高
1.课本P79-80练一练第2、4、5题(第2、3题请学生在黑板演算,第5题师演示规范格式)
2.数学小医生:
521046143==+ 2
1425294==- 3.拓展:如果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大扫除劳动,2/5的同学打扫教室,1/3的同学打扫室外卫生区,其余的同学去打扫阅览室,打扫教室和卫生区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打扫阅览室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整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折纸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