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血方法
简述止血方法。

简述止血方法。
:
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出血区域。
对于体表的出血,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然后进行按压。
如果出血量较大,可以用绷带加压缠绕以助止血。
对于静脉出血,可以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填塞出血部位,然后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
2.止血带止血法:当压迫止血法不能完全止血时,可选择长条形宽约5~10厘米的布条,
在伤口上端5厘米的位置进行捆扎。
3.填塞止血法:如果是腔道出血,需用纸巾或棉球折成卷状进行填堵。
4.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填塞,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
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用三角巾或绷带、布条加压包扎。
5.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
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
6.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
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7.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
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止血是指在受伤或手术后,通过各种方法使出血停止的过程。
止血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冷敷止血、止血粉、止血带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用的止血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直接压迫止血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之一。
当出血部位为浅表血管出血时,可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使出血口封闭,达到止血的目的。
在进行直接压迫止血时,需要注意用力要适中,过轻会导致出血未能停止,用力过猛则会损伤组织,影响伤口愈合。
此外,压迫止血后,要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其次,冷敷止血也是一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当出血部位为皮肤浅表血管出血时,可用冰块或冷水敷在出血部位,通过收缩血管和减缓血流速度来达到止血的效果。
冷敷止血适用于皮肤擦伤、鼻出血等情况,但对于深部出血并不适用。
此外,止血粉也是一种常见的止血药物。
止血粉可在伤口出血时,撒在出血部位,通过促进凝血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使用止血粉时要注意,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要避免吸入止血粉,以免引起呼吸道不适。
最后,止血带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常用的止血工具。
当出血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控制时,可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是将止血带绑在远离伤口的位置,通过加压使血管闭塞,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冷敷止血、止血粉、止血带等。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出血情况和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并在使用止血方法后及时就医,以确保伤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做好应急处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步骤一压迫止血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压迫伤口5-10分钟。
步骤二体位止血
我们可以抬高伤肢,使伤处高于伤者心脏位置,以帮助减缓出血。
步骤三指压动脉止血
在上臂内侧,肘窝附近可触及动脉搏动,该动脉就是肱动脉,找到后用一手虎口张开,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捏,按压住肱动脉。
步骤四加压包扎止血
用干净的布条或者绷带,环形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以可以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每隔10分钟检查手指远端血运是否正常。
步骤五止血带止血
可以先将厚布条、毛巾或者衣物等衬垫缠绕在患者上臂上1/3处;然后捆扎止血带,最后一定要标记捆扎时间,并且每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如果现场没有止血带,可使用宽约10厘米的布条、领带或者丝巾等条带,捆扎在衬垫上,打一个活结;然后用一根木棒或者筷子,或者笔等小棒插入条带下,旋转小棒将条带旋紧;调整好松紧度后,将小棒一端插入条带的活结中,并拉紧活结,整理好条带尾端;同样也需要标记捆扎的时间,并定时放松条带。
常用的5种止血方法

常用的5种止血方法
1. 紧压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纱布进行紧压,直接放在出血的部位上,用力压住出血部位,保持至少10分钟,直至出血
停止。
2. 提高患肢:如果手或脚部出血,可以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抬高患肢,直至出血停止。
3. 冷敷止血法: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出血部位,可缩小血管,起到止血作用。
每次冷敷10-15分钟,可重复数次。
4. 温水冲洗:适用于刀伤、割伤等较为严重的出血。
用温水冲洗出血伤口,轻轻清理杂质,然后用干净纱布进行紧压。
5. 敷布止血法:用消过毒的棉球或纱布在出血伤口上进行敷贴,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出血情况。
常用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止血方法首先,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就是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直接按压伤口。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的轻微外伤,如割伤、擦伤等。
在进行按压止血时,要尽量用力按压伤口,并且保持伤口位置比心脏高,这样可以减缓出血速度,直到伤口停止出血为止。
其次,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以采用提高患肢的方法来辅助止血。
例如,如果手部受伤出血,可以将手举高并固定在头部以上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手部的血液流动,帮助止血。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腿部受伤出血的情况。
另外,对于较大的伤口或者动脉出血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扎带止血的方法。
在进行扎带止血时,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垫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或者其他细长的物品在伤口上方约5-10厘米的位置处进行缠绕,最后用结扎的方法将绷带固定住。
需要注意的是,扎带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
此外,止血粉、止血膏等止血药品也是常见的止血方法。
这类药品可以在伤口出血时撒在伤口上,能够迅速形成凝固物,帮助止血。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止血药品时要遵医嘱使用,不能随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有效止血,或者伤口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可以继续按压伤口、提高患肢、使用止血药品等方法来减缓出血速度,保护伤口,等待医生的到来。
总之,正确的止血方法对于伤口的处理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止血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出血的情况。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常用的止血方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出血与止血

五、止血带止血法
1、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 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 在垫上。 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 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 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 将残留端夹在食、中指间拉 出可。
适应症:适用于动脉出血。
2、绞棒止血法 :
肱动脉压迫止血点
患臂外展,用拇指或
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中
部,可用于同侧前臂出血 的临时止血。
手指压迫止血点
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用 拇、食指相对夹住,可用 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
股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腹股沟中点处摸 到搏动后用掌或拳向下 方的股骨面压迫,用于 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 临时止血。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点
将三角巾折成带 状,绕肢体一圈,两 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绞 源自插在外圈内。拉起绞棒绞紧。
将绞棒另一端插入活结环 内,拉紧活结头与另一头打结 固定绞棒。
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和放 止血带的时间 。
注意事项:
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
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要扎在上臂1/3处,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 靠近伤口的近心端。 上肢每隔30分钟、下肢每隔1小时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 2-3分钟,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 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用止血带后要留有明显的标签,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 血带的时间和重用止血带的时间等。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使出血 部位高于心脏,降低出血部位 的血压而减少出血,适用于四 肢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 在其他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辅 助方法。
三、加压包扎法
用无菌敷料覆盖出血处,然后用绷带
常用止血方法

常用止血方法止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技能,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大量出血,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伤害,比如割伤、擦伤、挫伤等,因此了解常用的止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轻微的擦伤和挫伤,我们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止血的方法。
当受伤部位出血时,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并且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出血,可以迅速止血,是最常见的急救方法之一。
其次,对于较为严重的出血伤口,我们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止血带是一种具有一定弹性的绷带,可以用于临时止血。
在使用止血带时,我们需要将止血带缠绕在伤口的上方,然后用一根棍子或类似的东西固定住止血带,并逐渐加大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止血带时要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对于一些较为深的伤口,我们可以使用止血粉进行止血。
止血粉是一种具有吸收血液和促进凝血的作用,可以迅速止血。
在使用止血粉时,我们需要将适量的止血粉撒在伤口上,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深的伤口或者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鼻衄、口腔出血等,我们可以采用冷敷止血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水毛巾进行冷敷,可以有效地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达到止血的效果。
最后,对于一些无法自行止血的情况,比如出血量过大、无法止住的出血等,我们应该及时寻求医疗救助,以免延误治疗。
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压迫止血等急救措施,以减少出血量。
总之,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止血方法,以便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做好自我急救和他人急救的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感谢阅读!。
止血常用方法

止血常用方法
止血那可是很重要的事儿呀!压迫止血法了解一下呗!找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啥的,按在出血的地方,用力压住。
这就像给伤口盖了个小被子,不让血跑出来。
难道不是吗?注意别按得太轻,也别太重弄疼自己。
这种方法简单又好用,啥时候出血都能马上用起来。
比如不小心划破手的时候,赶紧压迫止血,很快血就止住啦!多棒呀!
止血带止血法也不错哦!要是伤口比较大,血止不住,就可以用止血带。
把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勒紧。
这就像给出血的地方上了一把锁。
但是可别绑太紧太久,不然会出问题哦!你想想看,要是绑得不对,那多吓人呀!在野外受伤的时候,止血带说不定能救命呢!
还有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把伤口包起来,既能止血又能保护伤口。
这就像给伤口穿了件小衣服。
多贴心呀!包扎的时候要注意别包得太松也别太紧。
在运动受伤的时候,包扎止血就很管用。
止血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选对方法,赶紧止血。
别让血一直流,那可太吓人啦!大家都要学会这些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1、适应症:此方法适用于四肢远端的出 血。 2、方法:抬高患肢,将纱布、毛巾之类 的布衬垫在伤口近心端的皮肤上,然后 屈肢体,用弹力绷带或宽布同时缠绕近 端和远端的肢体。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的注 意事项
1)有肢体骨折的不宜使用屈曲肢体加垫 止血法,因骨折断端的移动可以损伤骨 折处的血管、神经等。 2)缠绕的压力要适当,以出血停止,远 端不能摸到动脉搏动为止。 3)缠绕的总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其中 每0.5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3分钟。
绷带包扎法
5、“8”字形包扎法
1)适用于直径不一致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如 肩、髋、膝、肘等部位,应用范围较广。 2)方法是在伤处下方先环形缠绕数圈,再将 绷带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重复作“8”字形 旋转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
6、回返包扎法
1)适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 2)方法是先环形缠绕数圈,然后将绷带绕到 头部或肢体的正中间,前后左右缠绕,直到头 部或肢体残端全部包住,再环形缠绕,把前后 的绷带压住,然后用胶布固定。
2、蛇形包扎法(斜绷法)
1)适用于需由一处迅速延伸至另一处时或作简单的固 定。夹板固定多用此法。 2)方法是先将绷带以环形法缠绕数圈,然后以绷带宽 宽度为间隔,斜行上缠,各周互不遮盖。
绷带包扎法
3、螺旋形包扎法 1)适用于包扎直径基本相同如上臂、手指、 躯干、大腿等部位。 2)方法是先环形缠绕数圈,然后稍微倾斜螺旋向 上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 4、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转法) 1)适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 腿等。 2)方法是每周均把绷带向下反折,遮盖上周 的1/3---1/2,反折部位应相同,使之成一直线。 注意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反折。 形成一排整齐的“∧”字。
止血的方法
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 锁骨上窝中部,对准第1肋骨面,压住锁骨下 动脉。 5、前臂出血:抬高患肢,用拇指压迫患肢肱 动脉。 6、手掌出血:抬高患肢,用两手拇指分别压 迫手腕部尺、桡动脉。 7、手指出血:抬高手指压迫手指两侧的动脉。 8、下肢出血: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 根部的股动脉。 9、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 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填塞止血法
1、适应症:适用于深部出血,如胸、腹 部、臀部等部位的出血。 2、方法:用消毒纱布、干净的毛巾或干 净的衬衣等塞在出血的部位,塞紧以达 到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一、目的
包扎是外伤常用方法,具有保护伤口、减少污 染、固定敷料、压迫止血、有利于伤口早期愈 合等作用。
二、方法
1、三角巾包扎 2、绷带包扎 3、多头带包扎 4、丁字带包扎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1、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
2、方法为
抬高患肢,将纱布、毛巾之类的布衬垫 在伤口近心端的皮肤上,其上用橡皮带 紧缠肢体2---3圈,橡皮带的末端压在紧 缠的橡皮带下即可。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
1、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动脉行走 于两骨之间,止血效果差。 2、不可用电线、铁丝做止血带直接加压,在 现场没有橡皮止血带时,可用绳索代替橡皮止 血带止血。 3、使用止血带的压力要适当,以出血停止, 远端不能摸到动脉搏动为止。 4、上止血带的时间不易超过3小时,其中每 0.5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3分钟。 5、应在止血带的下面压一张纸条,上面记录 有上止血带的时间,避免遗忘导致时间太长使 肢体因缺血而发生坏死。
三角巾包扎法
一、优点
1、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外伤、出血。 2、包扎速度快。 3、包扎的面积大。 4、方法简单。
二、缺点
1、包扎不紧,止血效果差。
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
是绷带包扎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1)适用于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时,固定带端及包扎颈 部、腕关节、胸部、额部、手掌、脚掌、踝关节和腹 部等粗细相等部位的伤口。 2)方法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下周将上周绷带完 全遮盖最后用胶布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中间剪开分成 两头打结固定。
包扎的注意事项
1、包扎伤口时,先简单的清创并盖上消毒纱 布,然后再用绷带等。操作小心、谨慎,不要 触及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 染。 2、包扎时松紧要适宜,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 循环,过松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 3、包扎时要使病人的位置保持舒适。皮肤皱 折处如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应用棉垫或毛 巾等布类垫上,骨隆突处也用棉垫垫上。需要 抬高肢体时,应给适当的扶托物。包扎的肢体 必须保持功能位置。
鼻衄(鼻出血)的处理
4、在出血停止后的几小时内不要让鼻子进水,因为这 样会使血凝块脱落,导致再次出血。 5、经常出血的人不要吃巧克力、人参、饮酒等热性食 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使血管扩张导致出血。 6、经常出血的人应到医院检查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法:头部帽式包扎法、头部风帽 式包扎法、面部面具式包扎法、下颌部包扎法。 2、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 3、胸部包扎法:单胸包扎法、双胸包扎法 4、背部包扎法 5、腹、臀部包扎法 6、四肢包扎法:三角巾包扎上肢、手、足,三 角巾包扎小腿和足部、三角巾包扎膝、肘关节。
止血包扎
松江区世泽小学
出血的种类
1、动脉出血
出血形式是喷射,出血量大,颜色是鲜红色。
2、静脉出血
出血形式是流出,出血量大,颜色是暗红色。
3、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形式是渗出,出血量可大可小,颜色是介 于鲜红色和暗红色之间。
凡是出血的伤口均需止血
止血的方法
一、指压止血法
使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头顶部、额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2、颜面部出血: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 对准伤侧下颌角前约1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 向上压迫面动脉。 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它3指放在 胸锁乳突肌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体上。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 脑缺血,压迫时间也不能太长,而危及生命。
鼻衄(鼻出血)的处理
鼻出血(鼻衄)可在鼻部受到暴力打击、炎热 天气和气候干燥时发生。处理方法:
1、出现鼻出血后,让病人坐下,张口呼吸, 用手挤压出血侧鼻翼(因鼻前庭有一静脉丛, 此处易出血)10分钟,这样可压迫出血的血管, 以止血。 2、将内装小冰块的塑料袋放在出血侧鼻翼冷 敷,以止血。 3、用棉球、纸球塞在出血侧鼻腔内,要塞紧。 还可将麻黄素等收缩血管的药物滴在棉球或纸 球上。注意不要塞的太深,否则错过了出血点, 止血效果差。
包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包扎部位,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和大 小合适的三角巾。 5、包扎方向为自下而上,由左向右,从远心 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血液回流。绷带固 定时的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忌在伤口上、 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 6、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或取下胶布,然 后以两手互相传递松解。紧急时或绷带已被伤 口分泌物浸透干凅时,可用剪刀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