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节 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浙科版习题精选七十四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专题5 生态工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标要求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

●课标解读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结合我国各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情况,举例说明我国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生态工程建设。

4.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说说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教学地位生态工程部分属于现代生物科技的内容之一,与必修3中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紧密联系,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该部分内容可能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

●教法指导本部分的教学要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料,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分析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教学时,教师可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对应的课文或者资料,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环境恶化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先提出如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学生较为熟悉的环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处理,从而引入生态工程的学习。

●教学流程设计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05~12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学生通读本专题的封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

⇒步骤3:结合教材,利用【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弄清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完成例1。

⇓步骤6:理解并记忆【结论语句】。

通过【当堂双基达标】进行当堂检测验收。

⇐步骤5: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整理本节重点、难点内容,利用【本课知识小结】进行总结,建立知识网络。

抢答方式完成【正误判断】。

⇐步骤4:利用【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逐个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态工程,并进行分类。

完成例2。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结合我国各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情况,举例说明我国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生态工程建设。

4.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视频演示,教师讲解,能够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阅读文本,能够简述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能够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其主要的生态工程原理;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2)基本技能(通过对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的学习,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发展前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实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引导-探究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在深刻领会课改精神的前提下,课堂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网络查找,自编自演自导情景模拟。

在情景中学会学习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多媒体。

六、课时准备: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案例七、教学过程八、课后作业:写一篇环境保护的科普小文章,鼓励学生投稿九、板书设计: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3、湿地生态恢复工程4、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二)生物圈2号(三)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十、教学反思: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的学生活动较多,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获得知识。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二节 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浙科版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二节  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浙科版

精选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五章生态工程第二节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浙科版复习特训第五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 )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②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请选出以下说中说法错误的是(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一定会转入动物体的细胞中B、我国已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C、生态经济主要是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D、可以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是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引入蛆蛹、食用菌可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C、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请根据图判断,该生态工程属于:(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D、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

2019_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生物选修三课件:4.2 生态工程实例

2019_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生物选修三课件:4.2 生态工程实例

第四章 生态工程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学习导航1.举例说明治污生态工程,概述人工湿地的作用机理。

2.举例概述生态恢复工程。

3.结合实例阐明生态农业工程。

重难点击我国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课堂导入方式一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

农业观光园的出现,就等于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生存和需求创造了更好的、更易适应的环境条件。

结合以上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1)农业观光园有什么样的价值?(2)结合本地的实际,请你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你有何设想?可能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想出一个理想的方案,那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具体的例子吧。

看看专家们在碰到具体的生态学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方式二 上海血铅超标事件2011年9月初,康桥地区儿童在入园、入学前进行体检当中,陆续发现部分儿童血液的含铅量超标,此后对当地1 306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发现49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以1~3岁儿童为主。

联合调查组认定,血铅超标主要是儿童接触环境中含铅灰尘经消化系统摄入体内所致。

结合以上内容,大家思考一下,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出现此类严重的污染事件,说明了什么?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有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内容索引一、治污生态工程二、生态恢复工程三、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城市当堂检测一、治污生态工程基础梳理1.内容包括污水治理生态工程、 、湖泊或水源地治理生态工程等。

2.主要涉及方面的处理、 的研制、 的治理、塑料的再生利用等。

3.实例“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人为建设的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

固体、液体和有机废弃物城市垃圾处理生态工程湖区污染生物肥料问题探究1.什么是“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是如何净化污水的?答案 “人工湿地”是人为建设的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是将石、砂、土壤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水生、湿生植物,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状态的工程化湿地系统。

最新高考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套课件

最新高考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套课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PCR 扩增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
能力和理解能力。扩增过程需要两种引物(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扩
增至第三轮时,共合成 8 个 DNA 分子片段,同时含 2 段引物的 DNA 分子
有 6 条,占 3/4。
答案 B
2.(2017·河北重点中学联考)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PCR 技术能快速扩增 DNA 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 的 DNA 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 DNA 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 分析研究的问题。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有关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片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扩增过程利用 DNA 的热变性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
聚与结合
B.需要的物质有 DNA 模板、4 种脱氧核苷酸、1 种引物、DNA 热聚
合酶
C.扩增至第三轮时,同时含 2 段引物的 DNA 分子占 3/4
D.每扩增一次,都要经过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从中__筛 __选 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 将 耐 旱 基 因 导 入 农 杆 菌 , 并 通 过 农 杆 菌 转 化 法 将 其 导 入 植 物 _____乙____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 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表__达__产__物___,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耐__旱__性____是否得到提高。
解析 题图所示为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①②过程依赖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质粒和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一般不相同。
答案 C
[整合提升] 1.几种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比较 (1)基因的分类:按外源 DNA 片段的来源分类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生态工程

干货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生态工程考点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①任务:修复和重建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②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③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经济①原则:“循环经济”。

②特点: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

③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④手段: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的原理深化拓展(1)理清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2)把握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①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物种多样性原理。

③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与平衡原理。

④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指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性原理。

⑤涉及结构、功能,分布式、集中式、环式→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⑥涉及系统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指系统内部,如互利共生→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考点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前景1生态工程实例(连线)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深化拓展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链(网)的“相接”与“加环”(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

例如,在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水稻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调控下,将一些草食性鱼、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碱基互补配对 模板、原料(dCTP、dATP、dGTP、dTTP)、能量、酶、引物等 解旋酶催化氢键逐步断裂 主要在细胞核中
引物

DNA
热稳定DNA聚合酶 (Taq酶) 在短时间内形成 大量的DNA片段
RNA
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
结果
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扩增目的基因?(学生不理解)
(08海南高考)右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 指分别为限制酶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 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 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 EcoRⅠ、BamHⅠ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酶 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 连接形成的产物 有 、 、 3种。若要从这些连接 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 行 。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受体细胞 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受体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 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受体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 是 ;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 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受体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 物 。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 是 ,其合成产物是 。 (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 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 是 。
质粒的构建与改造 1)删除不必要的DNA区域,缩小分子量,提高 外源DNA片段装载量。 2)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 3)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 4)加入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
一般来说,天然运载体往往不能满足人类的所有要 求,因此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某些天然的运 载体进行人工改建。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5 生态工程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人教版巩固辅导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5 生态工程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人教版巩固辅导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5 生态工程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人教版巩固辅导六十四第1题【单选题】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有关实例与生态工程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A、“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大豆和根瘤菌——整体性原理C、“三北”防护林——物种多样性原理D、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共同生活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在理想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恒定不变B、竞争是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是一方占优势,另一方逐渐消亡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二者特点不同,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退耕还林的同时要兼顾农民的收入问题,遵循的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该系统中将作物秸秆、家畜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建设生态工程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这是由于( )A、生物多样性能解决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B、丰富的物种是发展农、林、牧、渔的基础C、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D、生物多样性是丰产丰收的基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因素包括( )①改善水库周边环境②改变两岸土壤的特性③开发清洁能源水电力④水质的变化⑤防止洪涝灾害⑥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①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②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节生态工程在农业中
的应用浙科版习题精选七十四
第1题【单选题】
“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可代表CO2 ,“Y”可代表O2
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
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
D、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请选出以下说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一定会转入动物体的细胞中
B、我国已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C、生态经济主要是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
D、可以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引入蛆蛹、食用菌可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
C、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

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桑葚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桑葚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较好的保护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不需要人的干预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① 改善土壤结构② 培育土壤微生物③ 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 改变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②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第10题【单选题】
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B、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
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请根据图判断,该生态工程属于:(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D、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还田,主要运用了协调和平衡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建设生态工程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这是由于( )
A、生物多样性能解决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B、丰富的物种是发展农、林、牧、渔的基础
C、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D、生物多样性是丰产丰收的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