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精)

九江县马回岭中学 汤 明
一、说教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 发展战略”中第三框内容。随着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人 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也成了我们 国家的热点话题。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安排的本框题, 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从而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 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有忧患意识, 重视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现 在做起,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因此,本框题在九年级 思想品德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结合相关链接,从世界的角度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 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此让学生把握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5、再结合“公共牧场的故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 (1)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将作出怎样的选择?(2)说 明理由。(3)在此之后,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 展?它的要求是什么?(4)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如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转变观念。 6、最后,结合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生 态问题,阐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分析以及学生的认 知规律和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 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 科学发展观。 能力目标: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 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 环境和资源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用实际 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关爱自然、保 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思路和方向,我遵循新课改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理解来设计本节课。
二、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结构上:与前面所学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后面所学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一个知识体系。
内容上: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
二)重难点:
从学情上分析:学生在知识上:知道是什幺,但理解不深刻。
行为上:无意识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现象有不少。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立的本节课的重难点:1)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2)落实行动:中学生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幺?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我国环境、资源的基本状况,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能力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说课稿

《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所在的教材单元聚焦于我国的发展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对社会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2)了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知道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2)理解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6

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我对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做以下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内容。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三个文明建设”这部分内容,因此,本框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学好这个框题可以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论,是以后思想品德课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案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案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该目标的确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提高,符合教育教案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培养。
三、说教案的重、难点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案重点和难点:教案重点: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重点的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
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只有掌握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及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说课稿

《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国策和发展战略。
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分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然后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对于社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关注和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实际行动中也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觉得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和枯燥,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及实施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1)如何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现可持续发展》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站教学内容。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
为下一课《实施科教兴国》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2)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能够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3)培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
(4)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重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学会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节约资源的习惯,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对七、八年级内容的学习,对我国的国情有个初步的了解,但还是很模糊,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通过这课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更清楚的了解我国的人口和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从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因而,了解我国的人口和资源的国情,在九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2021推荐初三年级政治说课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1推荐初三年级政治说课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21推荐初三年级政治说课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xxxx推荐初三年级政治说课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
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能力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
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十三中学的白志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三个框题。
第二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认清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而第四课真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和环境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现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进而转化为实际行为,为下一框题《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打下学习基础。
因此,本框在第四课中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九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我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现状确立这样的重点是因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和环境问题,但对资源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而只有全面了解这三大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这一内容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确立这样的难点是因为: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只有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才能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这一内容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
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
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
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授人以渔”。
为提高学习成效,本框题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阅读理解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思考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
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课堂导入、新课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反馈、课外拓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我采取故事吸引,设疑激趣的方法。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某校学生到展览馆看濒危动物展览,在导游的巧妙引领下,他们认识到了人类才是世界上最需要拯救的濒危动物,引发学生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
此故事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性体验。
讲完故事,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想?为什么濒危动物会是人类自己?此后果能否避免?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今天的课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本节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首先,展示长江和黄河对话的图片,教师配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学生讨论: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呵护地球的肺”的材料,了解一棵50年树龄的树所具有的生态价值。
如果它被砍伐,制成一次性筷子,价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并讨论:我们国家作为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此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辨析我国作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得”与“失”,了解身边的各种毁坏森林的行为;增强学
生保护、珍惜森林资源的意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有关我国资源的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形势和特点,认识到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帮助学生明确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认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并让学生齐读恩格斯的名言。
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节课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进行漫画欣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在学生仔细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各抒己见。
(1)你们发现了什么?(2)为什么会这样呢?
(3)该怎么办呢?
通过运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漫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处理信息,进而初步认识到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其次,通过播放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录像,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难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呢?学生通过阅
读解疑,初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公共牧场的故事,通过多媒体,运用数轴抛物线的形式展示非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种不同的情形,启发学生结合两种情形进行分析。
如果大家都盲目地增加牲畜──自己获得暂时的收益──牧场因超载而严重退化──影响
牧民整体、长远的利益。
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牧场得到很好的恢复──实现牧民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牧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经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作出自己的选择:是从个人的、眼前的利益出发,还是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通过选择,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要求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此环节,通过实例反映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场景,将数学课和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图例分析也是近几年中考的方向,分析图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四,学生举例,小组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面例子或反面例子,以加深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学生展示资源循环利用图
结合教材“生态农业循环图”,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其内在联系,从中获得启示,
让每一位同学画一幅“资源循环利用图”,并让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作品。
这样,不仅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而且使学生明确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请学生交流自己有哪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或困惑,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解疑答难,归纳总结,点明重点,回顾全课。
课堂反馈:
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简答题,选择题。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课外拓展:
展示问题:有人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
这种说法对吗?我们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点什么?
最后展示我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一目了然,把握重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成熟的地方,真诚的期待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以求更大的进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