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核能
2019昭通事业单位D类科技知识:新能源技术之核能

2019昭通事业单位D类科技知识:新能源技术之核能
1.医用耗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小、散、乱”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是一大难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改革。
2.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日在泰国曼谷会见日本外相河野太郎。
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8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CCTV-7国防军事)正式开播。
4.对于斐济勒令台湾驻斐机构更名一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日表示,中方对斐济政府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表示高度肯定和赞赏。
5.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圣火火种采集和火炬传递启动仪式8月1日上午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
火炬传递作为世界军人运动会重要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下一步将主要在军营和承办城市武汉进行。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学问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1、单选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进步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它们代表产业进展的将来方向,在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进展中将起到战略性的作用。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是_____。
A: 火星探测B: 生物农业C: 物联网D: 核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关键点是:新兴的产业。
A项火星探测不是产业,不符合定义关键点。
故答案选A。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当温度下降到4.2K(相当于-269T)时发觉水银的电阻完全消逝了,消逝了"零电阻"现象。
由于没有一丝一毫的电阻,因而电量能从其中毫无阻碍的穿过。
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A: 无导电性B: 超导电性C: 低导电性D: 高导电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觉汞在温度降至4.2K四周时突然进人一种新状态,其电阻小到实际上测不出来,他把汞的这一新状态称为超导态。
以后又发觉许多其他金属也具有超导电性。
低于某一温度消逝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体。
故本题答案选B。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推断题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方式实现的。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错。
解析: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继承权的实现主要依靠于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单选题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
A: 积累资金B: 转移风险C: 融通资金D: 转换资金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单选题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不低于_____。
A: 3年B: 4年C: 5年D: 6年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核能》题库(试题及答案40个)

《核能》题库(试题及答案40个)1.核能之所以被称为清洁能源,除了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外,还因为核燃料能量密度高,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吨标准煤燃烧放出的能量。
A.2702B.27000C.2700(正确答案)2.为了减少燃煤发电时排放的烟气、粉尘等对环境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在大量发展核能。
核能是清洁能源吗?A.是(正确答案)B.不是3.下列对核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裂变能,由重元素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时释放出的能量B.聚变能,由氢元素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释放出的能量C.原子核衰变时发出的放射能D.核能包括聚变能、裂变能和原子能正确答案:D4.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避免产生废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核能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活动称为核燃料循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核能制氢有以下哪几种方法()A.反应堆发电,水电解制氢B.反应堆产热,水的热分解制氢C.核能与化石能源共生制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7.核能是目前唯一能取代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和经济的能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核素是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原子质量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熔盐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一种,其主冷却剂是一种熔融态的混合盐。
熔盐堆也可以实现燃料增殖,其用于燃料增殖而消耗的是()。
A.钍-232B.铀-235C.钚-239正确答案:A10.第四代核能系统是一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经济竞争力,核废物量少,可有效防止核扩散的先进核能系统,代表了先进核能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下面哪种堆型不属于第四代核能系统()。
A.超临界水堆B.沸水堆C.熔盐堆正确答案:B11.核能除了用于发电、供热外还可以用于()。
A.制氢B.海水淡化C.AB都可以正确答案:C12.我国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具体路线是()。
A.压水堆—沸水堆—聚变堆B.压水堆—沸水堆—快堆C.压水堆—快堆—聚变堆正确答案:C13.核燃料是核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材料。
核知识点总结

核知识点总结核能是一种强大而又神秘的能量形式,它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和环境问题。
了解核能的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能源形式的利与弊,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核能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核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信息。
一、核能的基本概念1. 核能的定义:核能是指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它来源于原子核内部的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变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就称为核能。
2. 核能的来源:核能的主要来源是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轻原子核的过程,核聚变是指轻原子核相互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
这两种过程均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 核能的利用:核能可以用于发电、医疗、军事和工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核能发电是最为常见和广泛的应用,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清洁、高效的能源。
4. 核能的特点:核能具有高能密度、可再生、低碳排放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形式。
但同时,核能也伴随着辐射和核废料处理等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二、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基本原理1. 核裂变的原理: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吸收中子后发生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裂变过程中,通常会释放出2-3个中子,并伴随着大量的能量释放。
核裂变可发生在铀、钍等重元素的原子核中。
2. 核聚变的原理:核聚变是指轻原子核相互融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核聚变通常会释放出中子和带正电的粒子,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核聚变可发生在氢、氦等轻元素的原子核中。
3.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核裂变是重原子核的裂变,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的融合。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比较大,但产生的放射性废料也较多;核聚变的能量更为巨大,但是核聚变目前的实现还存在技术难题。
三、核能发电的基本原理1. 核能发电的原理: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
一般来说,核能发电通常采用核裂变方式,通过核反应产生高温和高压的蒸汽,然后驱动涡轮机转动,最终产生电力。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知识点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知识点汇总【导语】科技常识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的内容之一,但是科技知识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比较分散,复习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看似简单的科技常识就成了考试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头疼的一部分。
但是科技常识部分的复习也并不是无章可循,考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最新的科学技术:比如基因重组、纳米技术等。
2、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比较密切的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和特征等。
4、热点事件反应的科技知识。
下面简单对一些高频的科技常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彗星。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阿基米德。
5.新材料包括: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纤维材料;超微粒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陶瓷材料。
6.新能源技术包括: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能技术4海洋能技术。
7.最早创造数字的是:印度人。
8.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9.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开普勒。
10.蒸汽机的发明者是:瓦特。
11.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制造了第一辆火车机车。
12.上世纪律性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利用海水提炼食盐。
13.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种能源主要是:化石资源。
14.按照目前物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夸克。
15.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火炬"计划。
16.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常识备考:你对“核能”知多少?

常识备考:你对“核能”知多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3日发表了《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中国发表的首部综合性核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融入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
白皮书的发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有完整、先进的相关安全法规体系,有信心安全地利用核能。
说到“核安全”,不得不提“核能”。
核安全是前提,核能开发要以核安全作为前提条件。
同时,没有核能,也就不存在核安全的问题。
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在以往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核能”是一个高频考点,考查的内容涉及到核能的方方面面。
鉴于核能问题的重要性,小编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唠唠有关核能的是是非非。
在这之前,我们得先从《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谈起。
考点1《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一、中国的核安全观2014年3月24日,在荷兰海牙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总书记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四个并重”。
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是中国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体现为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二、中国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国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开展核能和平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遗留隐患、构成危害,以保障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中国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安全第一、依法治核(二)预防为主、纵深防御(三)责任明确、独立监管(四)严格管理、全面保障三、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中国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成立专门机构实施统一监管,建立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保障了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监管机构。
实行核安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的统一独立监管,建立了总部机关、地区监督站、技术支持单位“三位一体”的核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全天候监测辐射环境。
建立国家、省和市三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成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实现辐射环境全覆盖全天候监控。
核能的知识点

核能的知识点核能是指利用核反应产生能量的技术和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医疗和科研等领域。
下面将逐步介绍核能的基本原理、应用和相关问题。
一、核能的基本原理1.原子核和核反应: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类型。
2.核裂变: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235)被中子撞击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被利用于核电站的发电。
3.核聚变: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氘和氚)融合成较重的核,同样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然而,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核能的应用1.核能发电:核电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核电的特点是能源密度高、持续稳定,但也存在核废料处理和核安全等问题。
2.核医学:核医学中应用核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同位素锝-99m可用于放射性核素显像。
3.核科研:核能技术在科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加速器用于加速粒子,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同位素示踪技术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
三、核能相关问题1.核废料处理:核能发电产生的核废料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和储存,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如何有效处理核废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2.核能安全:核电站的核能释放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发生核事故。
核能安全是核能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3.可再生能源替代: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人提出将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发电,以减少对核能的依赖。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面临技术和经济等挑战。
总结:核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应用广泛但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了解核能的基本原理、应用和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估核能的优势和限制,推动核能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中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
核科普知识

核科普知识一、什么是核能?1、用于发电的能源有哪些?生产电能的一次能源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2、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主要有哪些?化石(石油、天然气、煤)能源、水能和核能是发电的主要能源。
火电、水电和核电是世界上电能供应的三大支柱。
3、什么是核反应和原子能?某中微观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时,使核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核,并放出一个或几个粒子(包括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的过程叫核反应。
原子能实际上是指原子核能,即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
原子能通常指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
物质所具有的原子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以至一千万倍。
4、什么是核裂变?以铀235为例。
铀235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裂变成两个(或三个)更轻的原子核,并释放出2—3个自由中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个反应过程叫核裂变反应。
5、什么是链式核裂变反应?核裂变反应产生的新中子,再引起第二代核裂变反应,如此代代相传,形成核裂变反应链,称之为链式核裂变反应。
6、核能有什么特点?能量大和反应速率快是核能的两大特点。
原子弹是人类利用核能的一个创举,可惜成为战争工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核恐怖的阴影。
二、核能、核辐射的应用1、核能有什么用途原子弹是核能的一种应用。
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实现了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
1954年人类首次实现了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开始进入人类的生活。
核能还可以用作卫星或船舰的动力,使卫星和核舰艇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
2、什么是核辐射,它有害的吗?从原子核中释放出的辐射称之为核辐射。
核辐射和核能是核反应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
人类就生活在辐射环境中,但过量的核辐射是有害的,它可能使人致病、致死。
3、核辐射有什么用途?当今,核辐射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各方面。
例如:物质材料的辐照改性、无损探伤、在线测量(测厚、料位等);辐照保鲜、辐射育种、辐照杀虫;X光、CT检查、放疗、化疗、γ(伽玛)刀;考古的年龄测量和刑事侦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一、核裂变能。
随着人类关于物质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原子的内部结构。
如果用高速运动的不带电的中子去轰击重元素的原子核,重元素的原子核会分裂为两个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就是核裂变。
核裂变早期主要用于制造核武器,即原子弹。
原子弹是一种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后来用于和平开发能源,对不可控的核裂变通过设计反应堆进行控制,实现可控的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源,来替代日益减少的化石能源。
核电和水电、火电构成了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
核能是具有安全、经济和高效等优点的清洁能源。
大家一般不理解的是核能的安全性,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答案是不会的。
因为核电站的设计和使用的燃料与原子弹相比是不同的。
核电站是一种可控的核裂变,原子弹是不可控的核裂变。
核电站用的燃料只含有百分之几的铀235,而原子弹使用的燃料是纯度在90%以上的高浓缩铀。
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经事故后调查,是人为责任事故,是实验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的结果。
而现在的核反应堆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不需要人为操作,可以设计程序使反应堆趋于正常运行或完全停止运行。
核能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相对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零排放。
二、核聚变能。
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在极高温度的情况聚合成为较重的原子(例如氦),同时释放出能源的过程,叫核聚变。
因为需要在几千万度或者上亿度的温度下进行,所以这种反应又叫做热核反应。
太阳释放热量的原理也是核聚变。
核聚变早期也是用于武器制造,比如氢弹。
氢弹是一种不可控制的核聚变,现在人类还没有实现可以控制的核聚变。
核聚变能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清洁的能源。
因为,核聚变的燃料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氢的同位素。
目前海水的储量可供人类核聚变使用上亿年,甚至十几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