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公路施工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风险评估报告1. 引言公路施工是为了改善现有道路或新建道路的工程活动。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地质条件、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报告将对公路施工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2. 风险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公路施工中的风险,我们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这包括施工项目的具体区域、所涉及的工程类型以及评估的目的。

步骤2:收集基础数据在评估之前,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环境敏感区域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因素。

步骤3: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地质条件恶劣、降雨量大、交通拥堵等。

通过对施工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

步骤4: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评估各个潜在风险因素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是指事件发生后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更具有威胁性。

步骤5:风险优先级排序在评估了各个风险因素的概率和影响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排序。

根据概率和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更紧迫,需要优先进行管理和控制。

步骤6:制定管理对策最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来应对各类风险。

这些对策可能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等。

通过有效的管理对策,我们可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项目的安全进行。

3. 结果与建议根据我们的风险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地质条件是公路施工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我们建议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以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交通安全是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我们建议在施工期间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项目部将桥涵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二、评估依据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3、351 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招投标文件三、评估范围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桥涵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本次风险评估大桥371米/3 座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四、评估原则本次评估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规模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 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 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 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

合同工期:2017年9 月15 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日期为准),在2019 年3 月9 日前全线竣工, 施工总工期为18 个月。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本报告对公路工程的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定性评估主要根据资料分析和专家经验,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定量评估则通过搜集历史数据和基于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模拟。

三、风险分析根据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风险自然因素对公路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地质灾害、气候变化、地震等。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建筑工程风险建筑工程风险主要包括设计风险、施工风险和质量风险。

设计风险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或者无法满足要求;施工风险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或者质量问题;质量风险可能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缩短或者安全问题。

3.经济风险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主要包括资金风险和物价风险。

资金风险可能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或者质量不达标;物价风险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四、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本次风险评估,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自然风险对公路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建筑工程风险主要集中在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需要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和物价方面,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物资采购的监控。

五、风险控制措施为了降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1.加强地质勘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应对地质灾害的风险。

2.加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防范资金风险的发生。

4.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体系,防范物价风险的发生。

六、结论与建议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对自然风险、建筑工程风险和经济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公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

公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

公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公路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它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路工程建设涉及众多复杂的环节和因素,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人员管理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坍塌、滑坡、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

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时,首先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评估目标通常是确定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评估范围则应涵盖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

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是影响公路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山区修建公路时,如果对地质结构了解不充分,可能会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河流附近施工时,如果不考虑洪水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被冲毁。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沿线的地质和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选择也会对安全产生影响。

一些复杂的施工工艺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而机械设备的故障、老化或者操作人员的失误,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评估时需要对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人员管理是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等,都可能增加安全风险。

此外,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责任心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状况。

因此,要对人员的资质、培训情况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在评估安全风险时,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是通过专家判断、经验分析等方法,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大致的估计。

定量评估则是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风险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目录一、编制依据 (1)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 评估对象 (1)1.2 评估范围 (1)2、评估目的 (1)二、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2)2.2地层岩性 (2)2.3地质构造 (3)2.4地震动参数 (3)2.5.自然地理特征 (4)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5)3.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5)3.2评估办法 (6)四、公路工程风险评估 (6)4.1总体风险评估 (6)4.2专项风险评估 (7)4.3风险分析 (10)4.4安健环危害因素分析 (12)4.5风险估测 (14)五、活动风险源辨识 (15)5.1活动风险等级划分 (15)5.2风险等级判断 (17)七、风险控制 (18)八、评估结论 (19)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2011.5】)。

(2)《进场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全四册)》(3)《进场公路工程施工总说明文件》(4)梅蓄电站业主及监理要求(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6)梅蓄电站进场公路工程I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1.1 评估对象评估的对象是XXX公路KXXX~KXXX工程X标段。

1.2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梅蓄电站进场公路KXXX~KXXX所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

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2、评估目的对XXX公路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XXXX公路工程,全长XX公里进行公路新建。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可靠和安全性,我们组织了一次公路工程风险评估。

本报告将对公路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风险评估1.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山体滑坡对公路工程造成的风险巨大。

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貌和气象情况,我们认为该工程存在自然风险。

为了减少自然风险,我们建议进行地质勘查,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2.施工风险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施工质量低、工期延误等。

为了规避施工风险,我们建议在招标过程中对施工方进行详细的评估,并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施工经验的企业。

此外,我们还建议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管理风险项目管理风险是公路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管理风险包括合同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我们建议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并对工程团队进行培训和管理,以减少管理风险对工程进展和质量的影响。

4.经济风险公路工程的投资规模庞大,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包括资金筹措困难、投资回报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降低经济风险,我们建议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预算和资金筹措计划,并积极寻找政府支持和合作伙伴。

三、应对措施1.加强勘查和设计通过加强地质勘查和设计,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特点和自然灾害情况。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减少自然风险对工程的影响。

2.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在招标过程中对承包商进行评估,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施工经验的企业。

确保承包商能够按时完成工程,并保证施工质量。

3.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流程。

加强对工程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4.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和预测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包括投资回报率、资金筹措计划等。

制定合理的预算,并积极寻找政府支持和合作伙伴,降低经济风险。

公路工程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

公路工程 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引言:介绍评估的目的、背景和范围,以及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2. 工程概述:简要介绍公路工程的地理位置、施工内容、施工环境、施工队伍等相关信息。

3. 风险识别:通过调查、专家咨询、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4.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

5.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

6. 结论:总结评估结果,指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7. 建议:提出对未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建议和意见,包括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等。

8. 参考文献:列出在评估过程中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公路工程和评估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和要求,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公路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公路风险评估报告内容1. 引言公路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公路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对公路风险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某一公路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2. 风险评估指标在对公路风险进行评估前,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公路风险评估指标:- 事故频率:公路上发生事故的频率,包括轻微事故和严重事故。

- 事故严重程度: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

- 交通流量:公路上的车辆数量,通常使用每天通过该路段的车辆数量来衡量。

- 车速: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

- 道路条件:包括道路宽度、路面平整度、弯道、坡度等道路条件的好坏程度。

- 天气条件:包括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条件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3. 数据分析与评估结果根据公路上的交通数据和事故统计数据,对公路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

事故频率根据近年来的事故统计数据,某公路上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

每月平均发生事故50起,事故频率在该地区属于较高水平。

其中,大部分事故为轻微事故,但也有部分严重事故发生。

事故严重程度近年来的事故统计数据显示,该公路上发生的事故大多数为轻微事故,只造成轻微的财产损失和轻伤。

但也有少数事故导致重伤甚至死亡。

因此,在该公路上事故的严重程度较为分散。

交通流量经过交通调查,每天通过该公路的车辆平均数量为500辆。

尖峰小时流量达到100辆。

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交通流量,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车速通过车辆测速仪器对该公路上的车辆速度进行测量,发现大部分车辆的行驶速度符合规定限速。

然而也有部分车辆超速行驶,特别是在夜间。

超速行驶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道路条件该公路的道路条件较好,道路宽度适中,路面平整度良好,弯道和坡度的设计也符合要求。

因此,道路条件本身不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天气条件在晴天和良好天气条件下,该公路上的交通状况良好,事故发生率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风险评估报告综述 (1)第二部分高墩施工风险评估 (1)第三部分桩基施工风险评估 (19)第四部分防汛防台风风险评估 (29)第五部分高边坡施工风险评估 (35)第六部分梁片运输架设风险评估 (55)第七部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65)附件 (85)附件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85)附件2、评估小组成员证书 (85)风险评估报告第一部分风险评估报告综述一、评估目的本次预评估的目的是在对本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二、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本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评估对象评估对象为国省干线横九线新罗区小池至岩下山(上杭界)段公路工程防汛防台案、高边坡工程、高墩施工、梁片运输架设、隧道施工、桩基施工等等。

四、评估内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必要的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第二部分高墩施工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交通运输部2011年5月)(三)《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五)《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六)《公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JTG?B01-2003)??(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八)《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九)本标段项目实际自然条件、施工状况??(十)本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文件(十一)本项目各阶段审查意见(十二)本项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十三)本标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一)编制范围:粗坑大桥、何家陂大家、黄斜2号桥、黄斜大桥高墩须注意的是,本方案所针对的高墩并不是单单指下表所述的高度≥20m的高墩,而是指正常施工工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利用各类大型工具式模板,必要时需要利用各类脚手架、平台、挂篮、汽车吊、龙门吊等临时设施,配合方能保证施工的比较高的墩柱。

(二)桥梁工程概况1、20m以上高墩数量表本标段桥梁共计1178.12m/4座,均属大桥,共有桥墩147根,其中超过20m的高墩一共64根,黄斜2号桥没有超过20米的高墩,详细请看下表2-1.表2-1 20m以上高墩数量表2、粗坑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粗坑大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京源村西侧,中间跨越一条溪流。

该桥为整体式及分离式。

全桥共4联:3x30+4x30+3x30+3x30,第一联位于整体式断面与分离式断面的过渡段,桥面由17.5米渐变为19.515米,第二、三、四联位于分离式断面,桥面宽度为9.75米。

左幅桥梁起始桩号:K1+199.723,终止桩号:K1+601.723,桥梁全长402.0m。

右幅桥梁起始桩号: K1+210.0,终止桩号: K1+612.0,桥梁全长402.0m.(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①地形地貌本桥址区属低山斜坡及山间沟谷地貌,线路沿山坡坡脚分布,跨越一条溪流,两侧桥台位于山坡上,地形起伏较小。

江山台山坡自然坡度30-40°,古田台山坡自然坡度10-20°,植被发育,中间为溪流,地势较平坦。

桥址区附近有个养鸭场,交通较为便利。

②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D3tz)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其风化层。

岩层层理产状176°∠18°.(3)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发育有一条溪流,溪宽约2-3m,水深0.3-0.5m,水量为600-800L/s,其水质较清澈,走向从北至南,该溪流垂直线路方向排泄至下游,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

场地沟谷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冲洪积卵石中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带中,孔隙潜水与地表水相连,地下水位与地表水的水位基本一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基岩裂隙水水位埋藏较深,受孔隙潜水的垂直补给;坡地主要为赋存于风化岩中的裂隙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中,水位埋藏相对较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1.50~9.50米(标高521.59~576.10m).3、何家陂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何家坡大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何家坡水库北侧山坡上,跨越两条冲沟。

桥梁中心桩号K3+550,起点桩号:3+383.97,终点桩号:3+716.03,桥梁全长332.06米。

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m。

全桥共3联:5x20+6x20+5x2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桥台采用U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

(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①地形地貌本桥址区属低山斜坡间夹山间沟谷地貌,线路跨越两条冲沟及一座人工高陡边坡,地形起伏较大。

两侧桥台位于山坡上,地形起伏较大,小池台山坡自然坡度20-30°,古田台山坡自然坡度30-40°,植被发育。

桥位区南侧紧贴610县道,交通条件较好。

②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D3tz)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其风化层。

小池台山坡岩层层理产状约为180°∠40°、中间陡崖及古田台山坡附近岩层层理产状180°∠25°.(3)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发育有2条冲沟,分别发育在K3+485及K3+660处。

K3+485处冲沟走向从北至南,沟宽约0.5-1.0m,水量为3.0-4.5L/s,水质清澈;K3+660处冲沟走向从北至南,沟宽约0.4-0.7m,水量为1.5-3.0L/s,水质清澈。

该两条冲沟均垂直线路方向排泄至何家坡水库,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风化岩层孔隙裂隙水中。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含水层的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 1.60~22.55米(标高523.23~569.53m)。

根据现场所取水样成果分析,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根据该桥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应按相应的规范进行防腐。

3、黄斜2号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黄斜2号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东南侧山坡上。

桥梁中心桩号:K4+710,起点桩号:K4+634,终点桩号:K4+786。

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米,桥梁全长152.0米。

全桥共2联:3x20+4x2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

(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①地形地貌场区属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纵向往大里程方向跨越山间沟谷,横向自然坡度约20~30°,局部陡坡约呈45°。

坡面土层较薄,局部基岩出露,植被较茂盛,多为低矮灌木。

坡脚有山间沟谷流水流经。

线路区未见有道路通往,交通不便。

②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林地组(C1l)砂岩、粉砂岩及其风化层。

(3)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丘间沟谷流水,位于坡脚沿线路方向排泄至下游,流量较大,冲刷能力较强,水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大。

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基岩风化带内的孔隙裂隙水,富水性一般,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坡向地势低的方向排泄。

据邻近的地表水以及LK20的地下水采样分析成果,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黄斜大桥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中间跨越一条溪流。

桥梁中心桩号:K5+740,起点桩号:K5+593.97,终点桩号:K5+886。

桥梁为整体式,桥面净宽16.5米,桥梁全长292.06米。

全桥共3联:4x20+6x20+4x2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0号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14号桥台采用U台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0、14号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桩基础。

(2)桥位区工程地质评价①地形地貌本桥址区属低山斜坡及山间沟谷地貌,线路沿山坡坡脚分布,跨越一条溪流,地形起伏较大。

两侧桥台位于山坡上,小池台山坡自然坡度15-25°,现开垦种植茶花树;古田台山坡自然坡度30-40°,植被发育,主要为毛竹、松树及灌木;中间为溪流,地势较平坦。

桥址区附近有多个养鸭场,且临近黄斜农场,交通较为便利。

②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冲洪积土层(Qal+pl)、残坡积土层(Qel+dl),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文笔山组(P1w)粉砂岩、砂岩、石炭系林地组(C1L)粉砂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及其风化层;石炭系林地组(C1L)岩层层理产状约为195°∠25°,二迭系下统文笔山组(P1w)岩层层理产状约为340°∠35°,与坡面呈较小角度正向相交,对边坡稳定具不利影响。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评议为主。

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等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及行业规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一)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二)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专家组主要由具有工作经验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组和工程师组成,由刘炳辉同志任组长,详见附件1.(三)评估办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各大桥梁墩柱工程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