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海淀区2004年高考一模试卷理科综合

海淀区2004年高考一模试卷理科综合

海淀区2004年高考一模试卷理科综合2004.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6页,第Ⅱ卷9至16页,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r 801.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2.图1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光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水肿C.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促进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不止一种D.青霉素可用于“非典型性肺炎”的治疗,因为青霉素可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繁殖4.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气中的N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所利用2②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③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顶部叶片首先表现出缺乏症④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和排出的N、P量基本相等⑤富营养化往往是由于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②③⑤5.现有两试管果蝇,它们呈亲子代关系,甲管中全部都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标准答案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标准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N14 O16Na23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ﻫA.疫苗 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ﻫ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ﻫ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ﻫ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ﻫ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ﻫ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ﻫ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ﻫ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ﻫ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6.能与人体备注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ﻫA.氯气B.氮气KC.一氧化碳D.甲烷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ﻫA.Al3+ B.Mg2+C.Be2+D.H+8.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26分)第I卷(选择题共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A.疫苗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C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2内叶绿体中C化合物与C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53()B.C化合物增多,C化合物增多A. C化合物增多、C 化合物减少5533C.C化合物减少,C化合物增多 D.C化合物减少,C化合物减少5353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 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2 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B.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的增添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和3C.突变基因1 1 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种群数量K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B.a b O时间.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种群为D.bJ .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6 )(C .一氧化碳 B .氮气D .甲烷A .氯气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2+3+2+D .H .MgC .Be A .Al B ,Ds110的元素的符号为2003年,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8.是Ds 的说法不正确的,德国)。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六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六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下列表格中找出对应题目的相应选项涂黑。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1. 与体液免疫中抗体产生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⑦核糖体A. ①②③④⑦B. ①②④⑥⑦C. ①②③⑥⑦D. ①②③④⑥⑦2.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其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b、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a'、b'、c'。

下列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A. (1)(2)B. (2)(4)C. (2)(3)D. (1)(4)3. 下列关于小麦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B. 四倍体杂交小麦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八倍体小麦,其果穗、子粒都变大C. 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得到单倍体小麦植株,其果穗、子粒都变小D. 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小麦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4. 在海洋中植物的分布有分层现象: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大多数叶片狭小,有的变成叶刺;在某些高原地区植物的分布表现为:低海拔处植物种类繁多,随海拔增加,植物类型逐渐变为长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A. 光照、温度、海拔高度B. 光照、水、温度C. 水、温度、光照D. 温度、水、海拔高度5. 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突出的优点是VA. 单克隆抗体能够作为“生物导弹”作用于任何靶细胞B. 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在人体外大量合成C.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简单,比收容易获得D.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于血清抗体6. 世界卫生组织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l含+2Ba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2SOAlO B.-Cl D.-24ClO C.-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 NH4Cl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D.NH4Cl (NH4)2SO4Na2S NaNO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c <0 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四川、吉林)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四川、吉林)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 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 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 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 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 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二套

2004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二套

2004届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二套一.选择题:1.下列微生物的结构与浮子酸菌最相似的是()A炭疽芽孢杆菌B艾滋病病原体C疯牛病病原体D天花病病原体2.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无性生殖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组培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D人工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3.下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A.t0-t1 B.t1-t2 C.t2-t3 D. t4-t54.右面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②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④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A.只有1种说法正确B.只有2种说法正确C.有3种说法正确D.4种说法均正确5.已打破休眠的种子吸水后,显著的变化是()A细胞液浓度增加B释放出大量热量C耗氧量降低D蒸腾作用加快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 TTC顺序,切点在G与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7.采用黑—白瓶(不透光一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28.已知某元素的阴离子R n—A-x+n.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mgR n—中的电子总数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N2H4称为肼或联氨,N2H4和NH3的关系有如H2O2和H2O的关系。

肼能发生下列反应;N2H4+H3O++H2O,N2H4+H2O +OH—,+H2O +OH—,+H2O N2H4+H3O+。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全国Ⅱ)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全国Ⅱ)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l含 2Ba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 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c <0 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属,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列出了若干种为研究确定矿质元素x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的的实验方案,其中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A )①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②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③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不用基质④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⑤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营养液⑥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⑦不用基质,只用含元素x的蒸馏水⑧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A、以④为实验组,①为对照组B.以②为实验组,⑤为对照组C.以③为实验组,⑥为对照组D.以⑦为实验组,⑧为对照组2.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AAGGHGFTH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B、2/3C、1/2D、3/44.下列关于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A、白鼠细胞中的ADP含量上升表明葡萄糖氧化作用加强B.白鼠细胞中的ADP含量上升表明磷酸肌酸减少c、具有运氧功能的红细胞,自身靠无氧呼吸作用提供能量D.糖的无氧呼吸过程,不论是酵母菌;还是动物、植物都基本相同的事实;说明生物界具有统—性5.右图是向日葵幼叶的含水量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项是( )A.幼叶含水量多,枝叶挺拔舒展,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D.幼叶含水量多,细胞内结合水比例上升,因而有利于光合作用C、幼叶含水量少,大部分气孔关闭,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D、幼叶含水量少,叶片温度偏高,因而不利于光合作用6.英国科学家斯勒和米尔坦斯,将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二株能稳定分秘单—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肿瘤细胞增生方式和产物是( )A.无丝分裂和逆转录抗体B、减数分裂和转基因抗体c.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D.减数分裂和单克隆抗体7.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有(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B.蜜蜂的孤雌生殖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D.由受精卵发育成薪个体8.在医院施行外科手术时,常用HgCl2稀溶液作为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HgCl2有如下性质:①HgCl2晶体熔点较低②HgCl2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③HgCl2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微弱电离,下列关于Hg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HgCl2瞩于共价化合物B.H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C 、HgCl2属于非电解质D.HgCl2属于强电解质9.甲萘醌(维生素K3)有止血作用,它可用2—甲基萘氧化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0.01m0l)的2—甲基萘才制得o.17g(0.001m0l)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较快。

导致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B.把反应混合物加热C.没有用乙酸作催化剂而改用其他催化剂D.所生成的甲萘醌为沉淀物10.漆酚是我国特产生漆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为黄色液体,能溶于有机溶剂,生漆涂在物体的表面,在空气中干燥后变成黑色的漆膜.将漆酚放人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溴水③小苏打溶液④氯化铁溶液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⑤B、③④C、②⑤D.③⑤11.我国首创的铝—空气—海水电池被称为“海洋电池”。

是—种无污染的长效电池,以铁铂金属网(接触空气)和铝分别作为电池的两极,放人海水中即可供电。

下列反应与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无关的是( )A.②⑤B.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④12.二战期间丹麦科学家玻尔被迫离开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明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把自己获得的金质诺贝尔奖章放在盛有王水的玻璃瓶中留了下来;其反应为:Au+HNO3+3HCl=AuCl3+NO↑+2H2O。

玻尔走后,纳粹分子闯进玻尔家中,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纳粹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

战后玻尔从溶液中提取金,又重新铸成了奖章。

下列所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出金的是( )A.用铁置换B.电解其水溶液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D.过滤13.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

若误食亚硝酸盐,则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

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是还原剂C.维生素C能氧化Fe2—D.上述过程中,亚硝酸盐被血红蛋白或维生素C氧化1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m01.L—1的Na2S20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032—将转化为( )A、S2—B.S C、S03—2 D、SO4—215.某温度下将2mol A和3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m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关系有[A)·[B]=[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A.60%B.24%C.30%D.40%16.如右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释放—带有恒定电荷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①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②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少③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④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7.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数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已认识到:温差变化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引起太阳照射后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从而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则该假设中的电流方向是(磁子午线是地球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 )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D。

由赤道向两极沿磁子午线18.贫铀炸弹是—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铀238的衰变方程为:23892U→23490Th+42He ②23892U和23592U互称为同素异形体③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④铀单质的穿甲能力很强,说明它的密度比较小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9、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机车牵引功率的提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已知在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20 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功率大小的比值为( )A .3:1B ,9:1C 27:1D 、 81:120。

地球上的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地球不堪重负,科学家们提出建立较大的人造地球卫星,把一部分人运载到人造地球卫星上去;设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像一个大的钢圆筒,圆筒内壁铺有泥土,圆筒半径R 越大,圆筒内居住的人越多,且感觉越平,如右图所示.为了让人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力的感觉—样“踏实”,须让卫星自转起来,产生一个“人造重力”,就是由于卫星自转而使人离心产生的力.忽略其公转,已知圆筒半径R=250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l0m /s 2,则人造地球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 )A 、51rad /s B .52rad /s C .O D .以上答案都不对2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灯A 、B 都能正常发光,忽然灯A 亮度变亮,灯B 亮度变暗,如果电路中有一处出现断路故障,则出现断路故障的电路是( )A . R 1所在的支路B .R 2所在的支路C .R 3所在的支路D .电源所在的电路22.弹性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有—系列的质点,如下图所示,其中质点A 是波源.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均为1.0m .当t=0时,质点A 开始向下做简谐运动,经过0.1s 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质点C 刚好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波的传播速度为l0m /s ,周期为0.4s ② 波的频率为2.5Hz ,波长为4.0m③ 再经过0.2s ,波将传播到质点G ,此时质点E 恰好运动到最大位移处 ④当波传播到质点J 时,波源正向下运动 A .①② B 。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23.(15分)有输出电压恒定为9V 的电源—个,最大电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电阻值为l00Ω的电阻箱一个,规格是“9V ,9W'’的红灯及“6V ,9W ”的绿灯各—个。

(1)请设计—个电路,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灯的明暗变化,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绿灯由亮逐渐变暗直到熄灭,而红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移动时,红灯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而绿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请在方框图中画出电路图.(2)所提供的电阻箱在本电路中的作用是 ,它的阻值取 Ω.24.(15分)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电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为3.2m ,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4.0m ,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在气囊上滑下时受到的阻力为240N ,试求出人滑到气囊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l0m /s 2) 25.(18分)电磁炉专用平底锅的锅底和锅壁均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起加热作用的是安在锅底的一系列半径不同的同心导电环.导电环所用材料每米的电阻为0.125πΩ,从中心向外第n 个同心圆环的半径为r n =(2n-1)r 1(n=1,2,3,4,5,6,7),已知r 1=1.0cm .当电磁炉开启后,能产生垂直于锅底方向的变化磁场,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的变化率为141.4πsin ωt,求:(1) 半径为r 1的导电环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是多少?(2)假设导电环产生的热全部以波长为1.0×l0—6m 的红外线光子辐射出来,那么半径为r 1的导电环上每分钟辐射出的光子数是多少?(曾朗克常量:h=6.63×10—34J .S) (3)若不计其他损失,所有导电环释放的总功率是多大?26.(15分)Ⅰ.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处理,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称做堆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