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包装要求(参考)

合集下载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的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的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的规范要求(示例,2017年版)一、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场所)设置涉及的主要法律和政策文件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5、《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环办〔2015〕99号)二、危险废物贮存仓库的规范要求(逐点分解)(一)仓库为独立的封闭建筑或围闭场所,专用于贮存危险废物。

信息公开栏标识(可编辑的电子版另附):①参考尺寸:长80×高40cm。

②标题颜色:醒目的橘黄色。

字体:黑体字。

字体颜色:黑色。

(三)有围墙、雨棚、门锁(防盗),避免雨水落入或流入仓库内。

(四)地面须硬化处理,而贮存酸碱等和有条件的单位还要做防腐。

(五)地面须设置泄露液体和地面冲洗废水的收集渠,然后自流至在最低处设置的地下收集池(容积由企业根据实际自定),收集池废水须设置废水导排管或泵或人工方式,将废液废水引入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

仓库门口须有围堰(缓坡)或截留沟,防止仓库废物向外泄漏。

仓库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

(六)不同类的危废须分区贮存,不同分区应设置矮围墙或在地面画线并预留明显间隔(如过道等)。

每一分区的墙体须悬挂危险废物大标签(40×40)。

(七)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包装(袋装、桶装),不得散装。

容器应完好无损。

产生气味或VOC的废物应实行密闭包装。

每一个包装桶(袋)均须悬挂(八)仓库室内须悬挂《(***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每一种废物的《江门市工业固体废物台账记录本》。

(九)仓库须办理环评报批和验收,也可以包含在企业总体环评内。

(十)自行利用危险废物的,项目须按《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办理相应的环评报批和验收手续。

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含生活垃圾)的贮存仓库(台帐、标识)(一)仓库室内悬挂每一种废物的《江门市工业固体废物台账记录本》。

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范文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质,如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特性。

针对危险废物的储存和运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危险废物储运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危险废物储存管理制度1.储存环境要求危险废物的储存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储存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的措施;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水分、灰尘等污染进入。

2.储存容器和包装要求危险废物的储存容器和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容器应能够承受废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容器应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的性能;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废物的安全性。

3.储存标识要求危险废物的储存标识应符合以下要求:标识应明确标识废物的名称、性质、危险性等信息;标识应使用明显的颜色和字体,便于识别和警示;标识应固定在储存容器或储存区域上,确保易于识别和查看。

二、危险废物运输管理制度1.运输前准备工作危险废物的运输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制定运输计划,明确运输的线路、时间和方式;选择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和设备;对废物进行必要的包装和标识;准备必要的应急处理设备和器材。

2.运输过程管理危险废物的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管理措施:确保运输车辆和设备的良好状态,避免发生故障;加强危险废物的监管和押运,确保废物不会外泄;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运输安全;在运输过程中随时进行废物的监测和应急处理准备。

3.运输后处理措施危险废物运输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措施:及时清理运输车辆和设备,防止废物的残留;记录运输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备查证;对废物进行交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评估和改进1.制度评估针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等。

2.制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完善储存和运输的管理流程和程序;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优化设备和设施的配置和使用;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危险废物包装要求(参考)

危险废物包装要求(参考)

深圳市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及贮存的技术规范(试行)供企业参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处理、防止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因对危险废物的包装、标识及贮存不规范而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危险废物的包装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将危险废物运往处理、处置场所进行处理、处置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并贴有危险废物标签(1)液体、半固体的危险废物必须用包装容器进行装盛,固态危险废物可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进行装盛,并存放在符合本规范第三部分要求的暂存设施之中。

(2)同一包装容器、包装袋不能同时装盛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或类别的危险废物。

(3)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没有腐蚀、污染、损毁或其它能导致其包装效能减弱的缺陷。

(4)已装盛废物的包装容器应妥善盖好或密封,容器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粘附任何危险废物(5)液态危险废物宜用盖顶不可掀开的带有液体灌注孔的容器(桶或罐)装盛。

塑胶或钢制成的桶或罐是常见的包装容器。

(6)烟尘、粉尘等易扬散的危险废物应用密封的塑料袋或带盖的容器进行包装,并采取适当的防扬散的措施。

(7)为运输方便,包装容器的容量一般不应超过230公升。

储罐、储槽等固定式危险废物储存容器的容量可不受此限制,但此类储存容器在使用前应征得环保部门的批准。

(8)包装容器和包装袋应选用与装盛物相容(不起反应)的材料制成,包装物必须坚固不易碎,防渗性能良好,并且不会因温度,温度的变化而显著软化、脆化或增加其渗透性。

(9)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不可转作它用,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检查认定无误后方可盛装其它危险废物(10)如果危险废物采取特殊运输工具如槽车进行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未进行适当的包装而产生污染危害,可向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在运输过程中免包装处理。

(11)所有设计、材料及构造经环保部门审查通过或者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交通部公路、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盛装过用作生产原料的化学危险品的空容器经妥善清洗后可用来盛装与原来盛装物的性质类似的危险废物,如盛装过盐酸的空塑料桶可用来盛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

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危险废物相关标准要求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对危险废物进行包装后贮存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并遵循以下规定:一、一般规定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学校、宿舍、食堂、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 并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生产装置、贮存设施,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区域以外。

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原则上应只设置一个独立的贮存设施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贮存,该设施只用于危险废物的贮存,贮存能力必须满足危险废物安全、规范贮存需求。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如灭火器、防毒面罩、铁锹、消防沙、劳保用品等)。

二、设计要求1.贮存设施应为以混凝土、砖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等材料建成的相对封闭场所,具有较大挥发性的危险废物应当安装废气收集治理设施。

2.贮存设施外部应修建雨水导排系统,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部.3.贮存设施地面、墙壁必需采用坚固、防渗、防腐蚀,且与危险废物相容的材料建造,并且保证防渗的面足以承受容器负荷及移动容器时所产生的磨损,确保液态废物或渗滤液不渗入地下(推荐办法: 混凝土地面做好防渗层加环氧树脂漆处理),防渗需从地面延伸至墙体至少0.5米以上,且不低于盛装容器。

4.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应分区贮存,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用完整的不渗透墙体分隔存放; 液态及半固态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应设置导排沟和应急池等预防事故性泄漏的防护系统,且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应分类设置独立的液态导排沟和应急池。

5.贮存设施内应留有足够可供工作人员和搬运工具的通行的过道,以便应急处理。

6、危废贮存设施内、外均需设置危险废物标识,贮存设施外需悬挂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相关制度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1、产废单位要建立责任制度,制度要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

2、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公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信息,公示信息要能够表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险特性、处置去向及责任人等。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需设置台秤,准确记录产生贮存废物的重量等信息。

危险废物包装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包装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包装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1、液体、半固态危险废物采用未破损的密封桶包装,包装桶的材质为钢、铁和高密度塑料,选用的包装容器不能与所装的危险废物发生化学反应。

所装液态物质的液面须距桶盖10cm每桶总重量不能超过200公斤。

2、对于一般性、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固体、半固体(含水率低,即不产生明显滴漏)的危险废物可采用中度强度以上的不破损的塑料编制袋进行包装。

装袋完毕,封口严实。

每袋总重量不超过50公斤。

3、危险废物包装完成后,须按要求填写完整危险废物标签内容,并在其包装物上粘贴完好。

4、电镀污泥应按电镀种类用塑料编织袋分类进行包装。

特殊要求:
1、对于高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必须选用耐腐蚀性强的包装材质,口盖必须封闭严密。

2、对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必须选用气密性、抗爆性能良好的包装材质。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需要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这包括了十二个检查项目和共30条检查内容。

总的来说,这些要求包括了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的环境管理以及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包括了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包括了贮存设施、利用设施以及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方面,要求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必须得到相应的培训。

具体来说,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如下:一、污染防治责任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设立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二、标识制度1.危险废物的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达标标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警告标志标签:盛装危险废物的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三、管理计划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4.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5.达标标准: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

危险废物标签(仅供参考)

危险废物标签(仅供参考)

危废容器、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仅共参考,共八大类,根据危险废物特性进行选择)一、有毒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乳化液危险情况:挥发性低,大量食入会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呕吐等症状。

应防止对饮用水的影响。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使用专用容器。

废物产生单位:晶元太阳能地址:保税区港东大道26号: 9 联系人:马伟刚批次:数量:出厂日期:二、腐蚀性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氢氟酸、硝酸危险情况: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会引起急性中毒。

食入会引起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可出现休克或肾功能衰竭等。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戴橡胶耐酸碱手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废物产生单位:晶元太阳能地址:保税区港东大道26号: 9 联系人:马伟刚批次:数量:出厂日期:三、爆炸性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四、易燃性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五、助燃性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六、刺激性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七、有害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八、石棉危险废物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

深圳市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及贮存的技术规范(试行)

深圳市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及贮存的技术规范(试行)

深圳市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及贮存的技术规范(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处理、防止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因对危险废物的包装、标识及贮存不规范而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危险废物的包装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将危险废物运往处理、处置场所进行处理、处置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并贴有危险废物标签(1)液体、半固体的危险废物必须用包装容器进行装盛,固态危险废物可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进行装盛,并存放在符合本规范第三部分要求的暂存设施之中。

(2)同一包装容器、包装袋不能同时装盛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或类别的危险废物。

(3)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没有腐蚀、污染、损毁或其它能导致其包装效能减弱的缺陷。

(4)已装盛废物的包装容器应妥善盖好或密封,容器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粘附任何危险废物(5)液态危险废物宜用盖顶不可掀开的带有液体灌注孔的容器(桶或罐)装盛。

塑胶或钢制成的桶或罐是常见的包装容器。

(6)烟尘、粉尘等易扬散的危险废物应用密封的塑料袋或带盖的容器进行包装,并采取适当的防扬散的措施。

(7)为运输方便,包装容器的容量一般不应超过230公升。

储罐、储槽等固定式危险废物储存容器的容量可不受此限制,但此类储存容器在使用前应征得环保部门的批准。

(8)包装容器和包装袋应选用与装盛物相容(不起反应)的材料制成,包装物必须坚固不易碎,防渗性能良好,并且不会因温度,温度的变化而显著软化、脆化或增加其渗透性。

(9)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不可转作它用,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检查认定无误后方可盛装其它危险废物(10)如果危险废物采取特殊运输工具如槽车进行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未进行适当的包装而产生污染危害,可向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在运输过程中免包装处理。

(11)所有设计、材料及构造经环保部门审查通过或者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交通部公路、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盛装过用作生产原料的化学危险品的空容器经妥善清洗后可用来盛装与原来盛装物的性质类似的危险废物,如盛装过盐酸的空塑料桶可用来盛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及贮存的技术规范(试行)
供企业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处理、防止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因对危险废物的包装、标识及贮存不规范而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危险废物的包装
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将危险废物运往处理、处置场所进行处理、处置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并贴有危险废物标签
(1)液体、半固体的危险废物必须用包装容器进行装盛,固态危险废物可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进行装盛,并存放在符合本规范第三部分要求的暂存设施之中。

(2)同一包装容器、包装袋不能同时装盛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或类别的危险废物。

(3)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没有腐蚀、污染、损毁或其它能导致其包装效能减弱的缺陷。

(4)已装盛废物的包装容器应妥善盖好或密封,容器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粘附任何危险废物
(5)液态危险废物宜用盖顶不可掀开的带有液体灌注孔的容器(桶或罐)装盛。

塑胶或钢制成的桶或罐是常见的包装容器。

(6)烟尘、粉尘等易扬散的危险废物应用密封的塑料袋或带盖的容器进行包装,并采取适当的防扬散的措施。

(7)为运输方便,包装容器的容量一般不应超过230公升。

储罐、储槽等固定式危险废物储存容器的容量可不受此限制,但此类储存容器在使用前应征得环保部
门的批准。

(8)包装容器和包装袋应选用与装盛物相容(不起反应)的材料制成,包装物必须坚固不易碎,防渗性能良好,并且不会因温度,温度的变化而显著软化、脆化
或增加其渗透性。

(9)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不可转作它用,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检查认定无误后方可盛装其它危险废物
(10)如果危险废物采取特殊运输工具如槽车进行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未进行适当的包装而产生污染危害,可向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在运输过程
中免包装处理。

(11)所有设计、材料及构造经环保部门审查通过或者其各项指标均符合交通部公路、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盛装过用作生产原料的化学危险品的空容器经妥
善清洗后可用来盛装与原来盛装物的性质类似的危险废物,如盛装过盐酸的空
塑料桶可用来盛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

2、危险废物的标识
(1)危险废物包装标签使用方法:
1)所有包装容器、包装袋必须贴上危险废物标签,危险废物标签上文字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2)危险废物标签应稳妥地贴附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的适当位置,并不被遮盖或污染使其上的资料清晰易读。

3)如使用旧的容器或包装袋盛危险废物,应确保容器或包装袋上的旧标签全部被去除或有效遮盖。

4)危险废物标签要提供下列说明:“危险废物”字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主要化学成分或商品名称、危险类别、安全措施等。


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入口处醒目的地方必须安装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式样如下:(尺寸:40cm·40cm·40cm)
2)危险废物专门贮存场所必须安装危险废物名牌即危险废物名称,如有机溶剂、感光胶等。

3)各类标志牌数量要充足,悬挂部位要准确醒目。

(3)具有剧毒、易燃、感染等危害特性的危险废物还必须按照附录一中要求在包装上粘贴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并存储设施入口处悬挂相应的警告标志。

3、危险废物的存放
凡产生的危险废物不能立即运往处理、处置场的,均需进行适当的包装并暂存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按如下要求进行建设,如危险废物属剧毒品则其贮存设施须同时符合剧毒品管理规定。

(1)一般性规定
1)危险废物贮存地点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学校、宿舍、食堂、市场、公共娱乐场所、道路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水源保护区和
给排水明渠,位于标准工业厂房内的小规模工厂经环保部门批准后可以在厂房
内适当的位置存放本工厂产生的危险废物。

2)贮存设施就避免建在易遭受洪水、滑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点,贮存设施应按照百年一遇的要求进行防洪设计。

3)贮存设施只可供危险废物存放,无论规模大小,按其使用性质必须专用,不得混合存入一般非危险的固体废物。

4)贮存设施的设计、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和危险品贮存设计规范。

5)贮存场所应安装门锁且设有专人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应设防火爆等安全装置,采取防爆电气和灯具等。

7)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及设施。

8)对危险废物贮存仓库所设置的相应防火防爆、通风、防毒等安全设施应定期监测,确保现场符合要求。

9)所有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包括贮存罐)须向市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危险废物贮存活动,对外承接危险废物贮存业务的还须申领危险废
物经营技术资格证。

(2)基本设计要求(图式附后)
1)贮存场所四周应有以混凝土、砖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等材料建成的高度超过2米的围墙或围栏,顶部应有防晒、防雨及抗台风的屋顶或类似的遮盖物(在建
筑物内部的贮存设施可不设置屋顶结构),地面四周应设置防溢漏的裙肢并建
有渗沥液收集渠与收集池。

2)贮存场所地面与四周的裙脚及渗沥液收集渠与收集池应进行妥善的防渗防腐蚀处理,并且其防渗的面层结构应足以承受一般负荷及移动容器时所产生的磨
损,确保液态废物或渗沥液不致渗入地下。

(推荐办法是混凝土地面用环氧树
脂处理或铺设一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后再铺设厚瓷砖)。

3)贮存设施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装置或气体导出口(推荐办法是在贮存设施围墙顶部与无花间留有空间或在围墙上设置足够面积的百页窗),排放气体应满足“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4)贮存设施内应留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和搬运工具的通行过道以便应急处理。

5)化学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应予以分隔存放,其间隔应为完整的不渗透墙体,同时其渗沥液收集槽与收集池等污染防护设施也应独立设置。

(见5、常见的不相容
废物)
6)化学性质相容但不同类别的废物可在共用一套污染防护设施的贮存场所中分区存放在各区域醒目的位置应有该类废物的标志。

7)贮存场所不得连接市政雨水管或污水管,收集池中的渗沥液或清洗水必须经处理并送到污水综合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8)存放已装盛有液体或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贮存场所应建设预防事故性溢漏的防护系统(裙脚、收集池),该系统在发生事故时应能有效堵截贮存场内最
大容器或占废物总存放量1/5的容器(以其中较大者为准)所发生泄漏进流出
的全部液态或半固态废物。

此事故防护系统的设立不应影响对废物储存容器的
搬运和其它必要的操作。

9)对于贮存总量较大的液体废物,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后可建造较大的地上、半地下或地下式露天贮罐进行存放。

I.各种储罐贮存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必须要齐全、完好、有效,如液面计、压力表、呼吸阀、安全阀等;
II.地上、半地上储罐应设置由与存放废物相容(不起反应)材料制成的防护堤,防护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罐容积;
III.防护堤高度在1-1。

6米之间为宜,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

2米;
IV.防护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储罐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护堤内侧基脚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米或储罐高度一
半(以其中较大值为准);
V.性质不相容液体不应布置在同一防护堤内储存;
VI.防护堤雨水排放管应设置带锁的闸阀,闸阀应委托专人管理,正常时应为常闭状态,排放雨水时应由值班人员打开带锁闸阀并加强对储罐
的巡视,防止危险废物泄漏事故,放干雨水后应立即关闭闸阀并重新
上锁。

VII.地下式液体危险废物储罐应设置双层防渗层以确保废物不致渗漏,防渗层材料应与所储存的废物相容。

(推荐办法是混凝土内层经环氧树脂
处理后再抹厚度大于5厘米的素混凝土,然后在表面铺设高密度聚乙
烯或聚氯乙烯衬垫层)。

10)总存量不超过300公斤(公升)的危险废物可以按酝规范第一部分的要求妥善包装后存放在有防渗能力的箱柜或承托盘之中,贮存液体(含半固体)废
物的箱、柜或承托应能盛装其存放最大容器或存放总量1/5(以其较大值为准)
的液态(含半固体)废物。

4、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具备的应急救援设备
(1)个人的安全及保护装备;
安全头盔
安全眼镜或眼罩
抵抗化学品的手套与塑胶鞋
保护衣袜或工作服
适当的面具或面罩
洗眼用的瓶或设备
连头罩的护目镜
急救箱
(2)处理紧急事件及溢漏的装备
灭火筒
垃圾筒及刷子
干软沙
拖布及水桶
纸巾及毛巾
胶带、空容器或桶
吸附剂,例如蛭石、木糠等铲
钳子
便携泵
塑胶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