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武汉中考“考纲”出炉 名师详解中考说明
2013、2014武汉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3武汉中考数学试卷分析熊明军一、试卷考点分析项目题类试卷2013年武汉中考试卷考点难度★识记理解★★基础运用★★★综合运用题号考查内容涉及考点选择题1 有理数比较大小★2 二次根式有意义条件★3 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4 概率概念★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6 角度计算等腰三角形★7 三视图三视图★8 找规律图形规律★9 统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10 圆圆的内容★★填空题11 三角函数值特殊值记忆★12 统计众数★13 有理数科学记数法★14 一次函数应用一次函数与行程问题★15 函数与几何综合反比例函数与平行四边形★★16 四边形三角形全等、最值★★★解答题17 分式解分式方程★18 一次函数及其不等式解析式与解不等式★19 全等全等证明★20 概率求概率的方法★+★21 作图操作变换、最短路径★+★★22 圆证明与计算★+★★★23 二次函数应用★+★★+★★24 几何证明相似★+★★+★★25 二次函数综合运用★+★★★+★★★二、试卷分析:2013年武汉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完全按照考纲要求,没有出现超出考试范围的题目。
本套试卷整体难度偏大,计算要求偏高,体现在16题,22题第二问和25题第二问,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
1-9题和四调、五调考点和顺序完全一致,难度也没有任何变化,主要考察学生相应知识点的识记与简单应用。
第10题和四调、五调考察的几何最值问题有所不同,改为用字母表示弧长的题目。
而将最值问题移到填空题第16题,取代了之前调考中的多解几何题。
对于字母运算与表示结果与高中要求接轨,是今后数学学习的一个方向。
填空题11-15题也和调考中的考察顺序一致,11-13考察学生对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识记,12题考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众数的概念,13题考察比较基础的科学记数法。
14题考察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与应用,看懂题目加以分析,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不是难题。
15题依旧考察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题目,利用设未知点坐标来求解是这道题目的关键。
2013武汉中考

2013武汉中考2013武汉中考是我国中学生非常重要的考试,是决定他们升入高中的关键一步。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需要参加各科目的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和政治等。
以下是对于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的简要介绍。
语文考试是中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这次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语法。
在阅读理解部分,学生需要阅读一篇或多篇文章,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写作部分,学生需要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语法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数学考试是另一个重要的科目。
这次考试主要涵盖了代数、几何和数学应用等内容。
学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包括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等。
几何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图形、变换和测量的理解。
数学应用部分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考试是对学生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等方面的综合测试。
学生需要听录音并回答相关问题,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完成一篇写作题目以及参加口语测试。
这次考试主要考察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化学和生物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学生需要解答一系列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相关的问题,以及进行实验和观察,回答实验报告中的问题。
地理、历史和政治考试则测试学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回答与地理、历史和政治相关的问题,包括地理知识、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等。
总的来说,2013武汉中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有着全面的考察。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的复习和备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这次考试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进入高中,进一步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教育。
因此,学生们都非常重视这次考试,并且会竭尽全力去迎接这个挑战。
请直接调至下一篇。
2013武汉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武汉市2013届初中毕业生英语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分析: 重视基础,突出重点难度适中,阅读理解填词难度略有提高。
单项选择注重主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汇辨析能力,语言的交际能力即情景交际,对语法知识点的考查侧重考几大时态,情态动词,宾语从句等。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侧重考学生对整个语篇的把握,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作文话题接近学生生活,难度降低,侧重考查学生用英语表达基本信息的能力。
二. 考点分析:题型考点分值听力对话+独白2515单项选择介词of(26)宾语从句(33)一般现在时(27)情态动词(34)一般过去时(28)不定代词(37)现在完成时(29)词组辨析(40)交际用语(30,31,39)词义辨析(32,35,36,38)15完形填空主要阐述“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的道理,用两个实例说明了职业培训的意义所在,一是职业工作者通过工作技能培训,改善家庭现状,并赢得了个人肯定的故事。
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故事。
最后得出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30阅读理解A篇是一篇广告形式的应用文,介绍了旅行的各个景点和相应景点的价格。
B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一个chuck老师给学生布置“什么是善行”作业的故事C.本文是一篇记述文,讲述是一个生意人和一个渔民朋友的对话。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第一节:选择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各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26. Sue has many nice dresses. She wears a different one every day _______ the week.A. ofB. fromC. atD. for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介词,“苏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她一周每天穿一件衣服”。
表示名词所有格结构,选用of.考点:本题考察介词。
难度:A27. --- What does Tom ’s uncle do?--- He is a teacher. He ________ physics at a school now.A. will teachB. has taughtC. teachesD. taught 答案:C解析:---汤姆的叔叔是做什么工作的? --- 他现在在一个学校教物理。
2013年武汉中考《考试说明》详解:语文

2013年武汉中考《考试说明》详解:语文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在试卷结构及难度上,和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等;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含“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
全部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
试卷满分为120分。
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约占20%,阅读约占40%,写作约占40%.难度系数为左右。
去年开始,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与我省高考语文试卷,在试卷结构上就有几分相似了,中考考纲向着高考考纲贴近:明确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项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语文试卷”中,第四大题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即文言翻译题的分值从6分降至4分:“名句积累”部分的分值从8分增至10分,该题不光考查学生的名句积累,还有一题专门考查考生对名句的赏析。
这一变化在2012年的中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1.复习还应回归课本。
比如试卷中的基础题,答案都在课本中。
回归课本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归纳总结,强化积累。
2.复习名句积累时不应只停留在会背会写,而应该进一步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
3.对于往年中考中的失分点,还要有针对性地弥补,尽全力去突破。
一是文言文翻译。
实际上中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都在书上,重视实词、虚词的理解;另外拿到文言文句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将句子理顺,然后再着手翻译。
二是大现代文阅读。
学生们失分主要是在审题出现偏差,回答没有扣题、答非所问。
中考阅读是踩点给分,阅读题问什么,该怎么回答,一般都有套路,建议学生带着目的来答题,对照标准答案找到答题规律。
三是作文题。
作文是得分”大头”,建议考生们从现在起准备素材本,利用剪贴、记录关键词句的方式来积累素材,同时考生们还可以相互交流,不断增加、更新素材。
在审题立意方面,也应加强训练,建议拿到作文题和材料后,首先立意,即写出自己文章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写出三至五个支撑中心的材料,再列出提纲。
2013年中考化学考试考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2013年中考化学考试考纲解读及备考建议黄石十七中肖龙栋2013年中考化学考试考纲解读对比2013年和2012年化学考纲,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结构和难度比没有明显变化,而试题分值由60分增加到70分,其中选择题26分,主观题44分,选择题数量不变,主观题数量由六个增加到七个,各题分值以样卷为准。
试题将照顾到知识点的覆盖,注意多个知识点的融合和知识块整合,加大化学用语考查力度。
主观题题型稍有改变,物质转化关系的框图推断型试题将逐步被流程图型试题取代,化学用语放在特定的情景中考查,适当增加阅读量;化学计算部分只涉及简单的化学用语计算,不拓宽到过量计算和多组分混合物复杂计算,选择题不涉及化学计算。
分值的变化指明了上级教育部门的教育导向,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强化学学习,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中主观题的变化就要求我们应更注意初中化学教材知识碎片化的特征,把点的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物质转化关系的框图推断型试题将逐步被流程图型试题取代,让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同时更注重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能紧扣学科特点,考查探究能力,流程题是以“先进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流程"为情境,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要求同学们能够将文字表述、框图描述中的新信息进行吸收、整合、分析,准确地提取出实质性的内容,学会用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资料的收集处理能力和知识迁移推理能力。
化学计算的变化要求我们只要掌握课标要求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没有必要增加难度和深度。
适当增加自然科学阅读方法训练,说明阅读在化学学科中的量会增加。
2013年中考化学备考复习建议为了积极备考,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树立必胜信心,培养优良考试心态。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立足课本、注重基础、学会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复习中应围绕课本,逐章梳理,做到系统、细致的把握教材内容,并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对照其中所列出的考点对能力的要求,逐一检查掌握的程度。
201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宣讲会

201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宣讲会提要:一、命题依据与指导思想二、命题原则三、考试内容及要求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分析五、关于教学的建议各位老师好今天开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宣讲2013年数学考试说明。
今年的数学考试说明是在朱院长的主持下,由数学科全体成员集体讨论推敲,由我代笔而形成。
所以今天坐在这里讲话的是我,但讲话的内容却是集体的研究成果,我只是代言人。
今天我们研讨的内容是《考试说明》这份文件,需要大家仔细领会其中的精神,明确其中的要求。
各位回到各区后指导好各区的复习备考也应以这份文件作为依据。
下面请大家看文件。
正文:一、命题依据与指导思想二、命题原则(一) 基础性原则(二)现实性原则(三)有效性原则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略)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分析数学学业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全卷满分为l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组成,考生答题时,每题均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方才有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全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是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l8分;9道解答题,共72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与它们在教学总所占课时的比重大致相同。
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l5%,实践与综合应用渗透在其它三个领域之中,数与代数:(12章共l54课时,约占43.2%),空间与图形:(13章共152课时,约占42.8%),统计与概率:(4章共49课时约占14%)。
试题按其容易程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全卷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约为7:2: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左右。
2013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版

2013 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版2013 年武汉中考物理试题解析中考专家试卷评析2013年武汉中考物理试卷较前几年在题型上没有太大变化,考题延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题目中多涉及生活常识,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选择题中1、2、3、7;实验能力(包括知识点的实际运用)依然是中考出题思路中非常强调的一个点。
试题考查比较全面,各个知识板块所占分值有所变化。
声、光、热板块的题目所占分值均有所提高,占比达到了26%以上。
电学题目和力学题目分值比例均有所下降,只有29%和45%。
前几年常考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组)的题型,今年只有一道3分的选择题,而机械效率也仅是作为一个工具出现在几道大题中;与之相反,声光热部分的分值则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估计与生活实际的应用相关的考题将会在今后占到中考中越来越大的分值比例。
试题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在于阅读量非常大,许多题目光是文字叙述都占了很大的篇幅,包括选择题中间几题和后面的综合大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试题中选择题出现了不少专门针对定义和概念进行考查的题目,如4题和9题,这是在往年的中考题型中不常见的,呈现出一个回归到基础概念及其理解的导向。
一.1. D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和减少噪音的方法。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D(2. C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是静止的(“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选C(3. C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特性及其应用。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价是利用纳米技术,与密度无关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是利用单位质量该燃料放出的热量多,与密度无关( C、用塑料泡沫搭建舞台表演中的道具房屋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不容易对人造成危害(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是利用被测温度在酒精熔点和沸点之间,与密度无关(故选D(4. D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
在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新说明又提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几何直观、模型思维、创新意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武汉中考“考纲”出炉名师详解中考说明语文:名句赏析分值加大试卷结构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在试卷结构及难度上,和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等;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0分),包含“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
全部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
试卷满分为120分。
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约占20%,阅读约占40%,写作约占40%。
难度系数为0.65左右。
考试变化去年开始,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与我省高考语文试卷,在试卷结构上就有几分相似了,中考考纲向着高考考纲贴近:明确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项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语文试卷(样题)”中,第四大题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即文言翻译题的分值从6分降至4分;“名句积累”部分的分值从8分增至10分,该题不光考查学生的名句积累,还有一题专门考查考生对名句的赏析。
这一变化在2012年的中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复习建议1.复习还应回归课本。
比如试卷中的基础题,答案都在课本中。
回归课本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归纳总结,强化积累。
2.复习名句积累时不应只停留在会背会写,而应该进一步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
3.对于往年中考中的失分点,还要有针对性地弥补,尽全力去突破。
一是文言文翻译。
实际上中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都在书上,重视实词、虚词的理解;另外拿到文言文句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将句子理顺,然后再着手翻译。
二是大现代文阅读。
学生们失分主要是在审题出现偏差,回答没有扣题、答非所问。
中考阅读是踩点给分,阅读题问什么,该怎么回答,一般都有套路,建议学生带着目的来答题,对照标准答案找到答题规律。
三是作文题。
作文是得分“大头”,建议考生们从现在起准备素材本,利用剪贴、记录关键词句的方式来积累素材,同时考生们还可以相互交流,不断增加、更新素材。
在审题立意方面,也应加强训练,建议拿到作文题和材料后,首先立意,即写出自己文章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写出三至五个支撑中心的材料,再列出提纲。
最好是写自己最熟悉、亲身经历的、真正有所感悟的内容,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数学:非选择题比重加大试卷机构数学全卷满分120分,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是四选一;填空题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其中,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
在试题中,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综合与实践的考查渗透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
考试变化与往年有区别的是,今年中考选择题数量减少2个,填空题数量则增加了2个。
据此分析,今年中考数学科目的难度可能较去年有所上升。
今年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尺规作图被纳入知识点进行考查,而往年中考对考生在作图方面没有要求。
要求考生用尺规作图在今年元月调考中已有迹可循,许多考生因为平时马虎,导致失分。
现在尺规作图被纳入考试说明,给考生提了个醒,复习过程中作图时一定要规范。
复习建议1.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弄扎实,把教材上的试题吃透,并学会其表述模式,规范答题,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难题多得分。
在这里提醒考生,教材是最好的复习材料,中考是依据常规思想来命制的,所以陷入题海而不做总结归纳、不能规范答题,是得不了好成绩的。
2.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联系的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具体做法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相似题找共性、找差异,不要机械记忆,要培养分析的条理性。
3.既要注重七成基础题的得分,还要注重热点知识、重点题型的复习,如几何证明中的变换、从全等到相似、由特殊到一般、二次函数、有实际背景应用问题、概率统计问题等。
复习重视“中低档题”,中考时这两类题占了绝对的“大头”。
4.注重书写的规范性。
做解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推理的正确格式,规范答题。
5.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近年中考发现,考生的计算能力有下滑的趋势,应引起注意。
中考数学科目的计算量较大,且不允许带计算器进场,考生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英语:听力难度略增试卷结构从题量和总分值来看,英语考试和去年保持一致。
仍从听力、阅读理解、词语填空、书面表达等方面加以考查。
考试变化听力第一节和第二节考查情景反应和日常话题的理解。
第一节由5个小题减至4个,基础题减少。
第二节则由7个小题增加到8个。
第三节考查大对话和短文的理解。
第三节对话题由3道减至2道,独白题由3道增至4道。
由于听力材料长了,听力难度略有增加。
阅读理解材料篇幅略有增加,文长在300字左右。
所选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或价值观念的内容,阅读理解共有3篇材料,以往试卷上的B篇(应用文)和A篇位置互换。
这样,考生做题是“由易到难”。
复习建议1.加强听力练习。
听力第一节、第二节因为只读一遍,考生应予以重视,尤其是第二节中有归纳性质的题型。
答题时,可用笔“草录”听到的信息,再进行归纳。
另外,复习阶段应每天坚持至少10分钟的听力练习。
建议“边听边写”,在练习听力时,锻炼词汇的拼写能力。
基础弱些的考生多听课本,好些的考生可听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
2.词汇记忆进一步强化。
最后3个多月,考生一定要熟记词汇手册里的单词和短语,不仅要掌握每个词汇基本含义,还要了解其拓展意义。
3.英语阅读分值最大,建议每天阅读三至四篇,每篇300字左右,培养语感、语速和答题技巧。
4.书面表达训练时,学生要看清文章的要求,不要用生僻的句子,不要自己生造一些句子,尽量使用平时熟悉的简单句型,句子一定要简洁,紧紧扣住话题。
书写注意大小写,标点符号要注意规范。
写完后自己要认真读一遍,看看句子是否通顺,语法时态是否有差错。
物理:电学力学仍是重难点试卷结构今年中考继续实行物理、化学合卷。
全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20小题,全部为四选一的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4小题,70分。
全卷共34小题,满分130分。
第Ⅰ卷的选择题中,物理部分共12小题,36分;第Ⅱ卷的非选择题中,物理部分有8小题,40分。
共76分。
物理试题是按照70分钟时间设置的。
试题考试内容分布:主题一“物质”约占15%,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5%,主题三“能量”约占40%。
其中,涉及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约占35%。
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5左右。
考试变化今年中考物理的考试说明没有任何变化,但依然强调活学活用、以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注重对试验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
电学、力学历年在中考中考查的比重较高,这两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点。
复习建议1.重视实验,回归平时做过的物理课本实验,实验的目的要求不能忽视,尤其是物理实验在生活中的运用。
2.针对薄弱环节“攻坚”。
对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对应知识点回炉复习,避免新错。
3.学生面对实际应用题,要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推理、变通,解决没有直接接触过的问题。
4.加强选择题的训练。
近年来,中考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一道题考查几个知识点的情况经常出现。
5.加强笔算能力训练。
物理学科有一定的计算量,但许多考生平时养成了依赖计算器的习惯,但中考不允许带计算器进场,导致很多考生因计算失误而丢分。
复习过程中,考生一定要坚持笔算,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
化学:考点面广难度降低试卷结构继续采用物理和化学合卷,试卷结构和去年保持一致。
全卷分为I和II两部分,分值分别为60分和70分。
第I卷为选择题,20小题,为四选一的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14小题,共70分。
全卷共34小题,满分130分。
第I卷的选择题中,化学部分有8小题24分;第II卷的非选择题中,化学部分为6个30分。
共54分。
化学是按照50分钟时间来设置的。
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37%;“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8%;“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7%;“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8%。
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及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融入以上各知识内容之中,约占40%。
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5左右。
考试变化今年化学考点较去年微调,增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的考点;“用铁矿石炼铁”、“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两个考点的能力要求从“理解”调整为“识记”,这意味着两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降低,难度减小。
从“样题”不难看出,化学将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们关注身边的化学、用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予以解释。
复习建议1.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考生必须梳理教材,温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
同时,加强文字表述能力,避免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丢分,训练规范的解题格式。
针对《考试说明》中知识点的不同要求,要设计对应的训练内容,不要盲目做很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复习积极性。
2.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
重视教材中的基础实验,过程、细节都要牢牢掌握。
3.训练时要有选择地做一些模拟题,通过训练能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史:回归学科本味试卷结构2013年中考,考生们使用了新的《历史》教材,不再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
考查范围也有了较大的调整:1.中国近现代史(八年级上下册),占50%左右。
2.世界近现代史(九年级上、下册),占50%左右。
史社卷包括选择题(15小题30分)和非选择题(2小题10分);选择题为四选一,非选择题形式多样。
试题难度系数为0.85左右。
考试变化从今年的考试说明和样题来看,今年历史中考题会有如下趋势:一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二是更加注重考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学科的本味在回归。
考点的覆盖面较“史社”更广了。
八九年级几乎所有的单元都有知识点涉及,这也需要考生们复习到位,不抱侥幸心理。
从样题中可以看出“论从史出”,相当一部分题目都给出了史料,考查考生们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迁移和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等。
选择题由“三选一”调整为“四选一”,选项增多了对考生的思维提出较高要求,难度也会相应地增加。
复习建议1.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学习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总结归纳。
如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同一事件中不同国家的发展;面对同一目标,不同国家的做法等等。
2.非选择题的复习要依托专题,学生一般难以达到这一高度,建议在复习时紧跟着老师的步调。
落实老师强调的内容、知识点,做好笔记。
3.不能指望现场翻书,很多知识都是大跨度的,要翻出答案,还是需要历史知识的积累,还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