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野桑蚕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的试验初报

野桑蚕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的试验初报
张永亮;朱勇
【期刊名称】《蚕业科学》
【年(卷),期】2009(35)1
【摘要】多酚氧化酶是昆虫初生新表皮硬化过程中的关键性酶。
为有利于研究野桑蚕(Bombyxmandarina)多酚氧化酶的功能与性质,探讨了野桑蚕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以野桑蚕5龄幼虫为材料,用磷酸盐缓冲液浸提多酚氧化酶粗提液,再经4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透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多酚氧化酶,其酶纯化倍数为57.14倍±0.19倍,酶得率为
10.17%±0.18%,酶比活力为(10 166.67±66.16)U/mg。
采用该试验方法可有效分离纯化野桑蚕多酚氧化酶。
【总页数】4页(P175-178)
【关键词】野桑蚕;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
【作者】张永亮;朱勇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5.9
【相关文献】
1.野桑蚕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的克隆及其特征 [J], 张永亮;盛东峰;朱勇
2.野桑蚕各发育时期酚氧化酶原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J], 张永亮;朱勇
3.桑蚕有色茧杂合体的分离与纯化试验初报 [J], 郭定国;黄嫔;林忠芬;钟苏苑;张桂玲
4.金属离子和抑制剂对野桑蚕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永亮;盛东峰;朱勇
5.槲皮素和硫脲对野桑蚕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类型 [J], 张永亮;朱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蚕眠期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家蚕眠期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杨伟克;刘增虎;钟健;董占鹏【摘要】[目的]探究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和PPO2)及酚氧化酶在家蚕眠期血淋巴中的变化规律,为深入解析家蚕眠期酚氧化酶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特征提供新线索.[方法]以家蚕四龄将眠、四龄眠(头壳刚开裂)0h、四龄眠6 h、四龄眠12 h、四龄眠24 h和五龄起蚕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血淋巴PPO1和PPO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家蚕血淋巴PPO1和PPO2基因在四龄将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期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且两者的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四龄将眠最高、五龄起蚕最低,总体上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在家蚕四龄将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期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整体上也呈先降低后急剧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四龄将眠为5.99 U/mg,五龄起蚕为6.02 U/mg,与酚氧化酶原基因表达模式基本一致.[结论]家蚕四龄将眠至五龄起蚕不同发育时期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与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和PPO2)的转录表达模式基本一致,说明酚氧化酶在家蚕眠期即发挥免疫防御功能,又参与蚕体新旧表皮的更替过程.【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50)002【总页数】6页(P391-396)【关键词】家蚕;酚氧化酶;酚氧化酶原基因;眠期;血淋巴;变化规律【作者】杨伟克;刘增虎;钟健;董占鹏【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1.210 引言【研究意义】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又名酪氨酸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白霜等,2008;陈晓宇等,2015),在昆虫血淋巴中一般以无活性的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形式存在(Kan et al.,2008;Lu et al.,2014)。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实验四、马铃薯块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技术方法。
2了解酶的活性与植物组织褐变以及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马铃薯不耐储藏,在加工过程中去皮切分后非常容易发生酶促褐变,使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大为降低,制约着马铃薯的开发利用。
酶促褐变是马铃薯加工产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其中多酚氧化酶是导致马铃薯等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
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酶促褐变程度。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又称酪氨酸酶、儿茶酚酶、酚酶等.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含铜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
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后,PPO催化酚与O2氧化形成醌,使组织形成褐变.以便损伤恢复,防止或减少感染,提高抗病能力。
研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对食品的加工与保藏工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检测食品中多酚氧化酶具有重要意义。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条件下,有氧存在时,能使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质,单位时间内有色物质在410nm处的吸光度与酶活性强弱成正相关,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的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儿茶酚)+1∕2?O2——————→邻醌+H2O?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1.材料:马铃薯块茎。
2.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容量瓶3.试剂:0.1mmol/L 磷酸缓冲液(pH=7.0);0.01mol/L邻苯二酚;0.1mol/L 磷酸氢二钠;0.1mol/L磷酸二氢钠;10mmol/L柠檬酸;10mmol/L抗坏血酸;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10mmol/L亚硫酸钠四、实验方法:1.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0.5g马铃薯块茎样品,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7.0)3ml,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7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合并提取液,在4℃下离心(8000r/min)5min,取上清液为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并量取粗酶液体积。
柞蚕血液过氧化氢酶_CAT_活性的研究_李健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08,31(4):337-339Journal of Shen y an g A g ricultural Universit y,2000-08,31(4):337-339柞蚕血液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研究李健男1,夏润玺1,刘勤2,曹慧颖1(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2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蚕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扎兰屯162650)摘要:本试验对柞蚕(Antheraea pernyi)血液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在幼虫期,CAT活性随龄递减。
同一龄期内,CAT活性在龄初时较低,然后迅速上升,在盛食期前后保持较高水平,将眠时迅速降至该龄最低点,就眠后又上升。
化蛹后,CAT活性迅速升高,至蛹中期达峰值,随后下降直至羽化。
不同性别间CAT活性雄性高于雌性。
不同品种间CAT 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抗病2号高于青6号,显著高于三里丝。
接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 nthera ea p erny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pNPV)后,血液CAT活性先下降,然后迅速上升,3个品种均出现两个活性峰,抗病2号的两个活性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第3天和第6天,青6号则出现在第4天和第6天,而三里丝出现在第5天和第7天,且抗病2号的活性峰高于青6号,显著高于三里丝。
研究认为,柞蚕血液CAT活性与蚕的生长发育、体内代谢、抗病性密切相关,其活性大小可作为衡量品种抗病性强弱的一个生理指标。
关键词:柞蚕;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中图分类号:S885;S5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00(2000)04-0337-03Studies on the Activit y of Catalase in Haemol y m p h of Antheraea p ern y iLI Jian-nan,XIA Ren-xi,et al.(S hen g y an g A g r icultu r a l Univ er sit y,Sh en gy an g110161,Chin a)Abstract:The activity of catalase(CAT)in haemolymph of A nthera ea p ern yi was studied.In larval stage,the CAT activity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stars.In the sam e instar,the CAT activity was lower at the beginning,then increased rapidly and main-tained in a high level during gluttonous stage.It declined rapidly to the lowest level before moulting and increas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moulting.After pupation,the CAT activity increased rapidly and reach ed the peak at the middle stage of pupae,then decreased rapidly until emergence.The CAT activity of the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There was great variat ion of CAT act ivity among d ifferent varieties,so that of Kang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Qingliu and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anlisi.After the inocula-tion with A nthera ea Per nyi Nuclear Polyhedros is Virus(ApNPV),the CAT act ivity declined first,then increased rapidly and two ac-tivity peaks occurred.The two peaks of Kanger appeared at the3rd and6th day and those of Qingliu appeared at the4th and6th day while those of San lisi appeared at4th and7th day.The peak of Kanger was high er than that of Qingliu and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anlis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ver y close relationshi p between the CAT act ivit y and develo p ment,metabolism and d isease resistance,it could be taken as one of the p h y s iolo g ical index for disease resistance.Ke y words:A nther aea p ern y i;haemol y m p h;catalase(CAT);activit y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作用是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防止它与·O2生成更有害的·OH,保护生物体组织免受毒害。
家蚕血液羧酸酯酶活力影响因素研究初报

家蚕血液羧酸酯酶活力影响因素研究初报
宋宏图;李兵;王东;沈卫德
【期刊名称】《江苏蚕业》
【年(卷),期】2007(29)2
【摘要】为了研究家蚕血液的羧酸酯酶活性变化规律,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家蚕血液中羧酸酯酶活性影响因素及在不同龄期的具体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8.5;不同龄期的活性表现为各龄中期酶活力比较高,而在眠蚕、起蚕期酶活力相对较低,其中尤其以5龄第3、4天活力最高;在同一浓度下的杀虫剂对羧酸酯酶活性离体抑制作用实验中,敌百虫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酰甲胺磷次之,敌杀死最弱.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宋宏图;李兵;王东;沈卫德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州,215123;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州,215123;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州,215123;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
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1.2
【相关文献】
1.家蚕添食活力99保健液的试验初报 [J], 马闹闹;尹钢;琚新丰
2.氟化物对家蚕血液羧酸酯酶及全酯酶活性的影响 [J], 米智;阮成龙;李姣蓉;付巧娟;杜文华;李冠楠;隆耀航;朱勇
3.两种桑叶消毒药物对家蚕影响试验初报 [J], 文廷勇
4.家蚕浓核病病毒越冬存活力试验初报 [J], 廖森泰;朱德贞;郑祥明;方定坚
5.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J], 吴小锋;徐俊良;崔为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七 影响多酚氧化酶的各种因素

实验七影响多酚氧化酶的各种因素一、实验目的学习不同因素对于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环境中各种因素直接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因为酶是蛋白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底物种类、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抑制剂和蛋白质变性剂等都会改变其生物催化活性。
要测定这些因素对于酶反应的影响时,应通过一系列实验,仅在被研究的因素是变化的情况下,测定他对于反应速度的影响,而其它的实验条件应保持一致。
三、实验器材1、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试管、试管架、滴管2、试剂(1)0.8% HCl:19.2ml浓HCl加水稀释到1000mL(2)0.2%和0.3%(V/V)的乳酸溶液(3)0.5%的碳酸钠溶液(4)0.01%的碳酸钠溶液(5)0.01mol/L的邻苯二酚溶液(6)实验七中获得的粗酶提取液四、实验步骤1、底物浓度的影响按表4加入各试剂,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和分析原因。
表4底物浓度的影响试管号酶液邻苯二酚水37℃保温1min,观察颜色变化1 5滴0.1ml 3.9ml2 5滴1ml 3ml3 5滴4ml -2、酶浓度的影响按表5加入各试剂,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和分析原因。
表5酶浓度的影响试管号酶液邻苯二酚水37℃保温2min,观察颜色变化1 15滴15滴-2 1滴15滴14滴3、氢离子浓度的影响按表6加入各试剂,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和分析原因。
表6氢离子浓度的影响五、实验结果1. 按实验步骤中各表格要切记录实验现象。
2. 分析每组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思考题1.该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是多少?为什么?2.通过实验可知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催化活力?。
几种药用植物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道较少[8 - 9]。植物多酚是一种具有延缓人体衰老、 消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优良食品抗氧剂, 被誉为“第七 类 营 养 素”[10]。本 实 验 以 海 金 沙、茵 陈、过路黄、连翘和金银花等抑菌药用植物为研究对 象,对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自由基清除能 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能够为药用植物开发天然抗 氧剂提供理论依据。
器有限公司) ; SHB - III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
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 DF - 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
磁力搅拌器(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 JA2003N
型电子天平( 上海精密仪器厂) 。
1. 3 实验方法
1. 3. 1 总多酚的提取分离 总多酚提取液按参考文献[11]方法制备,用大孔
过氧化值下降。海金沙提取液中含有多种多酚类物 质,这些多酚化合物的还原能力都比苯酚衍生物强, 而且多种多酚之间能通过还原作用起增效作用,所 以,对化妆品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2. 3 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比较
为了考查 5 种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的羟基自由 基清除能力,按 1. 4. 3 方法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 计于 536 nm 处测定 A 样品、A 损伤和 A 空白,分别 计算不同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见图 3。
> 过路黄。海金沙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60℃ 反应 7h,在芝麻油和膏霜化妆品中添加海金沙总多酚提取
液,其过氧化值比添加 BHT 分别低 18. 27% 和 15. 89% ,比不加抗氧剂分别低 20. 85% 和 17. 97% 。连翘的羟基自由
基清除率最大,是 BHT 的 2. 99 倍。
图 1 添加药用植物多酚提取液和 BHT 对芝麻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柞蚕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初探

柞蚕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初探
周祖荫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1989(000)006
【总页数】6页(P4-9)
【作者】周祖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5
【相关文献】
1.红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J], 丰金玉;刘昆言;秦昱;熊硕;邓燕莉;龚志华;肖文军;
2.红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J], 丰金玉;刘昆言;秦昱;熊硕;邓燕莉;龚志华;肖文军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研究 [J], 王文;王金虎;张小康;赵祥妤
4.微池板比色法在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彬彬;林启美;陈源泉;隋鹏;高旺盛
5.冷冻萎凋对茶叶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初探 [J], 夏涛;童启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5 苯基 硫脲 对 P O 活性 的影 响 .. P
剂 , 分混 合后 冷 藏一 定时 间 , 苯基 硫 脲在混 合 充 使 液 中达 到饱 和状 态 , 照 表 1配 制 新 的反 应 混 合 按 液 。以含 有苯基 硫 脲 的混合 液代 替 1 2 2中的方 .. 法 中的反应 混 合 液 进行 试 验 , 定 不 同浓 度 苯 基 测 硫 脲 含 量 的 混 合 液 中 P O 的 活 性 , 确 其 对 P 明 P O 活性 的影 响 。 P
应 5ri n后 , 即加入 1mo/ a 立 lL偏 磷酸 3ml 终止
n l xd s , P 是 关 键 性 酶 , 能 够催 化 单 酚 o ia e P O) o 它
羟化 为二 酚 , 把二 酚氧 化成醌 , 非酶促 条件 下 并 在 最终 生成 黑色 素 。多酚 氧化酶 还可 以把 酚类物质 氧化 为相 应 的醌类 物 质 , 而醌 类 物 质 对病 原 微 生 物起 着抑 制作 用 或杀 伤 作 用 , 有 一 定 的抗 病 能 具 力L , 时 由于 多酚 氧化酶 一般 以酪 氨酸 为底 物 , 4同 ]
反应 , 用 UV1O型 分 光 光 度 计 , 4 0 a 波 使 2 在 6 m 长 处测 定光 密度 。酶活 力计 算公 式为 :
最后 形成 醌类 物 质 , 蚕 体 内多 酚 氧 化 酶活 性 大 柞
小还 与 产丝量 有关 , 酚氧化 酶活 性大 , 多 造成更 多 的酪氧 酸被 氧 化 , 而减 少 丝 蛋 白的 合 成[ 。另 从 5 ] 外 , 酚氧化 酶与柞 蚕 蛹色发 育有 关 , 多 而柞蚕 蛹 的 颜 色对其 市 场价 格 有 很 大影 响 , 般 黄 褐 色蛹 比 一 黑 褐色 的价格 每 公 斤 高 6元 左 右 , 而 对 蚕农 的 从 收入有 非 常大 的影响 。因此研究 柞蚕 血淋 巴 多酚 氧化 酶活性 及其 各 种 影 响 因 素 , 于 了解 柞 蚕抗 对
在p . H5 0的磷 酸 缓 冲液 与 脯 氨 酸 和邻 苯 二
酚 配制 成混合 液 中加 人 足量 的苯 基硫 脲分 析纯 试
表 1 苯 基 硫 脲 混 合 液 的 配 置
1 2 6 几 种化 合 物对 柞 蚕蛹 血 淋 巴 P O 活 性 的 .. P
影 响
温度 大 于 2 ℃ 时 , 着 温 度 的 上 升 , P 活 性 逐 5 随 P 0
新 鲜 的柞 蚕 蛹 , 蚕 蛹 血 淋 巴现 采 现用 , 柞 以 保 证 多酚氧 化酶 的活性 。
1 2 试 验 方 法 .
1 2 1 P O 的提取 . . P
取新 鲜柞 蚕蛹 的血 淋 巴 , 3 0 rmi 在 0 0 / n的转 速下 离心 3mi , n 取上 清液 作为 酶液 。 1 2 2 P O 活性 的测定 . . P 参 照徐 厚 镕嘲 等人 的方 法 , 酶 液 lml加 取 , 反应 混合 液 3mlO 1 磷酸 缓 冲液 p 5 0 . [. M - H( . ~8 O 0 1 脯 氨酸 : 邻 苯 二酚 一 1 2:3 , ): . 1 0: ] 反
中的方 法分别 配 制 成 混 合 液 , 测 定 不 同 p 值 并 H 对 P O活性 的影响 , P 确定其 最适 p 值 。 H 12 4 P O最适 温度 的测 定 . . P 在 3ml p 为 5 0的磷 酸 缓 冲液 与脯 氨 用 H .
病性、 柞蚕产 丝 率 等 与多 酚 氧 化 酶 的关 系具 有 重
酶活力 [ mL・ n 一 u/ mi]
其 中 w: 品量 ( ) t反 应 时间 ( n 样 m1;: mi) 1 2 3 P 0最适 p 值 的测定 .. P H 在室温 下 , 别 配 制 p 为 5 0 5 5 6 0 分 H . 、 . 、. 、
6 5 7 0 7 5 8 0的磷 酸 缓 冲 液 , 按 照 1 2 2 . 、. 、 . 、 . 再 . .
柞蚕 蛹血 淋 巴多 酚 氧 化 酶 的活 性 有 促 进 作 用 , 其
他化合 物表 现 为抑制 作用 , 抑制 效 果 为 : 坏 血酸 抗 >亚硫 酸 钠 >柠 檬 酸 >氯 化 钠 >硫 酸 铜 > E D—
TA。
低 浓 度 化 合 物对 P O 的 影 响作 用 要 小 于高 浓 度 P
响
3 6
北方蚕业 21, ( 0l 2 ) 34
・ 验研 究 ・ 试
几 种化 合物 对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P O 的 相 对 酶 P 活力如 表 2所示 , 应 体 系 中加 入 不 同 的化 合 物 反 对 柞蚕 蛹血 淋 巴 P O 的活 性作 用有 明显 的差 别 。 P
图 2 温 度 对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P响 . P 由 图 3可 以看 出 , 微 量 的 苯 基 硫 脲 即 对 极 P O 的 酶 活 性 有 影 响 , 苯 基 硫 脲 的 含 量 越 大 P 且 P O 的活性 越小 。 P
渐 减 弱 , 4 ℃ 时 有 略 微 回升 的表 现 。据 报 道 , 在 O
桃子 [] P 的最 适 温度 为 2 ℃, 蕉E] P 和 P O O 香 uP O
在 1 2 2方 法 的基 础 上 , 酶 液 中分 别 加 入 .. 向
柠檬 酸 、 坏 血 酸 、 D 抗 E TA、 C 、 C 2 C C 2 Na 1 Mg 1、 a 1、
3 4
北方蚕业 21, ( 01 24 3 )
・ 验研 究 ・ 试
柞 蚕 蛹 血 淋 巴多 酚 氧化 酶 活 性 影 响 因素 的研 究
郑启凯 刘金波 陈 思 刘 限
( 阳农 业 大 学 生 物科 学技 术 学 院 , 宁 沈 阳 1 0 6 ) 沈 辽 18 6
化 合 物对 酶活性 的影 响 。Mg 2 C C 。 P O C1和 a 1 对 P 的活性 有促 进作 用 , 随着浓 度 的增 大 , 进 作用 越 促
参 考 文 献
大 ; 他几 种化合 物 对 P O 的活性 都 有一 定 的抑 其 P
制作 用 , 中 E TA 对 P O 酶 活 性 抑 制 作 用 最 其 D P
2 1 P 对 P O 活 性 的 影 响 . H P
度也 不 同 , 可能 与 其 活 性 中 心 的关 键 氨 基 酸 残 基 不 同有 关 , 从而 影 响其 与底 物结合 的能力 。
0
黑0
置
0
由 图 1可 见 , p 小 于 5 0时酶 活 力 随着 在 H .
p 值 的增大 而增 大 , p 值 为 5 0时柞 蚕 蛹 血 H 在 H .
柞蚕 ( tea ap r y ) 于 鳞 翅 目大 蚕 蛾 Anh r e e n i 属 科 柞 蚕 属 , 一 种 泌 丝 昆虫 , 是 因喜 食 柞 树 叶 而 得
名 。茧 缫丝后 主要 用 于 织造 柞 丝 绸 和 丝棉 , 年 近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材 。
来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 柞蚕 丝还 可用 在化妆 品 、 饮 料和装 修材 料等 方 面[ ; 外 , 蚕蛹 已经作 为 1另 ] 柞
摘
要
柞 蚕 血 淋 巴 中 多 酚 氧 化 酶 活性 的 大 小对 柞 蚕 丝 产 量有 一 定 影 响 , 对 柞 蚕 蛹 色起 着非 常 重 要 的 作 并
用 。 本试 验 采 用 分 光 光 度 计 法 对 柞蚕 蛹 血 淋 巴 多酚 氧化 酶 活性 大 小 的影 响 因素 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蚕 柞 蛹 血 淋 巴 多酚 氧 化 酶 的 最 适 p 值 为 50 最适 温度 为 2 ℃ { H .; 5 少量 的 苯 基 硫 脲 对 其 的 抑 制 作 用较 为 明 显 ; 同 不 化 合 物 对 多酚 氧 化 酶 的 活 性 影 响 不 同 , 相 同浓 度 下 , 化 钙 和 氯 化 镁 对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多酚 氧 化 酶 的 活性 有 在 氯 促 进 作 用 , 他 化 合 物 ( D A, 生素 C和 亚硫 酸 钠 等 ) 表 现 为 抑 静 作 用 。 其 E T 维 则 】 关 键 词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多酚 氧 化 酶 活 性
2 2 温度对 P 0 活性 的影 响 . P
由图 2可 以看 出 , 蚕蛹 血 淋 巴 P O酶 活 性 柞 P
在 2  ̄2 ℃ 的范 围内 随着 温度 的上 升 , P 活 性 0 5 PO 逐 渐增 强 ; 温 度为 2 ℃时 , P 酶 活性 最 大 ; 在 5 PO 当
2 4 几 种 化合 物 对柞 蚕蛹 血 淋 巴 P O活 性 的影 . P
・
{ 研究 ・ 式验
郑启凯等: 柞蚕蛹血淋巴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3 5
酸 和邻 苯二 酚 配制 成 混 合 液 中 , 加入 1ml 液 , 酶 分别 在 2 ℃、5 、O 、5 O 2 ℃ 3 ℃ 3 ℃、 O 下 反 应 5 4℃ mi , 照 1 2 2中 的 方 法 测 定 不 同温 度 下 酶 活 n按 .. 力变 化 , 确定 其最 适温 度 。
化酶 的来 源不 同有 关 。
舍
罢 i 己
烘 避
4
p H值
图 1 p 对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P O 活 性 的影 响 H P
含 有 苯 基硫 脲 的 混 合 液 含量/ l m 图 3 苯 基硫 脲 对 柞 蚕 蛹 血 淋 巴 P O 活 性 的 影 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