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48页PPT
合集下载
人工肝支持系统ppt课件

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液灌流
• 将血液直接送入血液灌流器与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充分
接触,利用吸附剂特殊的孔隙结构将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吸 附并清除
• 与血液透析相比,活性炭或吸附树脂对中分子物质及与蛋
红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尤其显著
• 适用于各种肝衰竭患者 • 置换液以新鲜冰冻血浆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
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有哪些致病因子?
1、自身免疫病中的自身抗体; 2、沉积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 5、肝功能衰竭时体内堆积代谢产物,包括氨、胆
原理
• 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时常有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
质积聚, 反过来促进肝脏损伤和抑制肝细胞再生,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解毒功能是人工肝最 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由于自然肝脏具有合成、分 泌、转化等多种作用, 所以具有其中一种或几种功 能的肝脏支持系统,从理论上都应称为人工肝脏技 术。把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吸附等血液净化 技术归为人工肝支持技术,原因也在 于此,只是其 适应对象、适应证和适用范围不同而已。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
• 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
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 对肝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
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液灌流
• 将血液直接送入血液灌流器与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充分
接触,利用吸附剂特殊的孔隙结构将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吸 附并清除
• 与血液透析相比,活性炭或吸附树脂对中分子物质及与蛋
红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尤其显著
• 适用于各种肝衰竭患者 • 置换液以新鲜冰冻血浆为主,可加部分代替物如低分子
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有哪些致病因子?
1、自身免疫病中的自身抗体; 2、沉积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的免疫复合物; 3、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4、各种副蛋白,如冷球蛋白 5、肝功能衰竭时体内堆积代谢产物,包括氨、胆
原理
• 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时常有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
质积聚, 反过来促进肝脏损伤和抑制肝细胞再生,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解毒功能是人工肝最 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由于自然肝脏具有合成、分 泌、转化等多种作用, 所以具有其中一种或几种功 能的肝脏支持系统,从理论上都应称为人工肝脏技 术。把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吸附等血液净化 技术归为人工肝支持技术,原因也在 于此,只是其 适应对象、适应证和适用范围不同而已。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
• 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
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 对肝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
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人工肝治疗完整ppt课件

精选
治疗前患者的监测及护理
• 一、生命体征及化验指标监测 • 1、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
发热情况。 • 2、术前1-2或当天需抽血化验,如肝功能、
血凝、血氨、电解质、乳酸、血液分析等项目, 询问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加重。 • 3、如感染较严重的患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行 治疗。
右图为给患者换药冲管时,无论怎么回抽 和调整导管位置导管都不通畅的情况,患 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经过判断, 立即拔除导管,该图为导管前端有栓子, 导致血管通路堵塞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 三、低血压
• 预防及处理:(1)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人
工肝治疗术前或术中输血浆、白蛋白或其
他胶体溶液,维持患者血浆渗透压。(2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六、失衡综合征 轻度失衡者不需终止透析,适当对症处理及改进透 析方式可使症状缓解。有明显失衡症状时应停止 透析并及时抢救。治疗措施包括:(l)静脉注 射50%高渗葡萄糖40~60mL或3%盐水 40mL;(2)症状明显者给予20%甘露醇 250mL脱水,并给予其他减轻脑水肿的措施 ;(3)发生抽搐时静脉注射安定10~20m g,其止痉效果可维持30~60min,对呼 吸抑制作用及毒性较短效巴比妥弱;(4)血压 过高或有心律紊乱者应给予降压及纠正心律紊乱 治疗。
1、灌流器凝血 临床表现为跨膜压(TMP) 急剧上升,随之动脉压也逐步升高,而TMP过 高,将对血细胞造成机械性破坏,以致人工肝治 疗后血细胞明显下降,尤其以血小板为甚,或由 于TMP超过警戒值而无法继续进行人工肝治疗 。应采取等渗盐水冲洗,加大肝素用量或更换灌 流器等。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二、凝血 2、留置管凝血 肝素浓度不够或用量不
治疗前患者的监测及护理
• 一、生命体征及化验指标监测 • 1、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
发热情况。 • 2、术前1-2或当天需抽血化验,如肝功能、
血凝、血氨、电解质、乳酸、血液分析等项目, 询问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加重。 • 3、如感染较严重的患者,需先控制感染再行 治疗。
右图为给患者换药冲管时,无论怎么回抽 和调整导管位置导管都不通畅的情况,患 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经过判断, 立即拔除导管,该图为导管前端有栓子, 导致血管通路堵塞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 三、低血压
• 预防及处理:(1)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人
工肝治疗术前或术中输血浆、白蛋白或其
他胶体溶液,维持患者血浆渗透压。(2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六、失衡综合征 轻度失衡者不需终止透析,适当对症处理及改进透 析方式可使症状缓解。有明显失衡症状时应停止 透析并及时抢救。治疗措施包括:(l)静脉注 射50%高渗葡萄糖40~60mL或3%盐水 40mL;(2)症状明显者给予20%甘露醇 250mL脱水,并给予其他减轻脑水肿的措施 ;(3)发生抽搐时静脉注射安定10~20m g,其止痉效果可维持30~60min,对呼 吸抑制作用及毒性较短效巴比妥弱;(4)血压 过高或有心律紊乱者应给予降压及纠正心律紊乱 治疗。
1、灌流器凝血 临床表现为跨膜压(TMP) 急剧上升,随之动脉压也逐步升高,而TMP过 高,将对血细胞造成机械性破坏,以致人工肝治 疗后血细胞明显下降,尤其以血小板为甚,或由 于TMP超过警戒值而无法继续进行人工肝治疗 。应采取等渗盐水冲洗,加大肝素用量或更换灌 流器等。
精选
并发症的防治
二、凝血 2、留置管凝血 肝素浓度不够或用量不
最新人工肝在重肝中的应用-精选PPT文档

分类:
目前有分三型和四型两种方法 1 .非生物型人工肝:常用方法包括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其功能以解毒为主, 部分还兼有补充体内需要物质和调节机体内环 境的作用。发展已近半个世纪,目前是治疗重 肝的主流技术。 2 .生物人工肝:主要装置为体外肝细胞生物 反应装置,其功能为生物合成及转化。 3 .混合生物型人工肝:由生物及非生物部分 共同构成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国内外研究 和应用的主要类型。但尚停留于临床试验阶段。
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胆红素、内毒素、血氨、
芳香族氨基酸,假性神经传导递质等内源性毒 素,可清除免疫复合物,活化的血栓产物等其 他异常血清,同时补充凝血因子,白蛋白等必 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其缺点为:(1)感染经 血传播疾病的风险。(2)异体血浆引起的过 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3)置换过程损 失许多必需的物质:白蛋白、凝血因子及促肝 细胞生长因子、调理素等。(4)可能发生失 衡综合征,甚至诱发或加重脑水肿。(5)输 入大量抗凝血浆可引起枸椽酸中毒,低血钙、 高血钠等。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
2002年6月北京全国人工肝学术会议对人
工肝适应症进行了探讨,认为人工肝适 用于重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重型, 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药物中毒等引 起的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手术期治疗以 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早期 应用人工肝,特别是对重度黄疸,凝血 功能障碍,肌酐升高及发生肝性脑病的 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可较好地纠正疾 病进展状态,提高生存率。
人工肝的一些问题
[1]人工肝治疗的目标性(决不是一篮子解决方
案) [2]人工肝治疗,需要作准备工作,治疗更需要 相应的支持(一次治疗总会有效果,但更需要 疗程,和人工肾等治疗的道理一样) [3]人工肝未成熟,需要一步一步的发展(类似 人工肾) [4]人工干肝的治疗费用是高,但若治疗时机、 治疗方式、治疗疗程等选择得当,并不会明显 增加整体费用(疗程缩短、并发症减少等)
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ppt课件

概 述—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二〉适应症
概述
1、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重症病毒性 肝炎;
2、中毒性肝脏损伤;
3、高胆红素血症;
4、各类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或肝 硬化病人已做过分流术又产生肝功 能不全或屡发门—体循环性脑病;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血液透析
后采用聚丙烯腈膜,可滤过相对分 子量在15000以内的物质,能有效去 除氨、游离脂肪酸及胆汁、尿素、肌 酐及无机磷酸盐等小分子物质。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五〉分子吸附再循环装置〔MARS〕 1997年,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两位科 学家-Jan Stange 和Steffen Mitzer 根据蛋白质分子配位原理,研制出了 一种新型的人工肝—MARS,该系统 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关注。目前,国内 已有数家医院开场使用该系统。
血液滤过
用血液滤过治疗病人时,体内 必需物质丧失较为严重,临床上要注 意及时予以纠正。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三> 血液灌注(hemoperfusion, Hp) 是一种血液净化装置。根本装置是一 灌流柱,柱中有吸附剂.灌流柱的输出 管接患者的动脉,输入管接患者的静脉, 构成一体外分流.所用吸附剂包括树脂、 活性炭、聚苯乙烯纤维、清蛋白琼脂 糖电泳凝胶等。
最新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11-20

全血吸附(HP)
血浆吸附(PA)
全血血液/血浆吸附
基于新材料新技术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最近 发展比较迅速的是血液吸附联合其他血 液净化方式组合,使血液净化效率明显 提高 血液/血浆灌流(HP)成为人工肝中最基 本的血液净化组合方式基础
HA型血液灌流器体外实验
ALT(IU/L) AST(IU/L) TP(g/L) ALB(g/L) GLOB(g/L) A/G TB(μmol/L) DB(μmol/L) IB(μmol/L) TBA(μmol/L)
肝病的治疗-内科治疗的机制
病因治疗:去除原因、抗病毒 控制炎症发展 修复肝细胞膜 改善肝细胞代谢 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治并发症 支持治疗
内科治疗不足
见效缓慢、作用有限; 无法有效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 重要脏器的替代和维持作用不足不能在短时 间内解决肝细胞功能代偿问题; 因而病死率极高,其救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 的问题。
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再生而自然 恢复争取时间、创造条件,为重症肝 病救治这一临床难题的解决开辟新的 途径
人工肝治疗是否成功的条件
取决于肝细胞的再生能力;
只有当的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肝脏 有再生功能,患者的才能存活。
人工肝治疗的指征
最佳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 病毒性慢性重症肝炎早中期(20%<PTA<40% 免疫性肝病肝衰竭(包括SLE)
人工肝治疗的基础
绝大多数肝脏损伤的可逆性 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 替代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可望在内环境改 善的情况下肝功能得以恢复,或为肝脏 移植和其它治疗进行准备
人工肝治疗作用
1、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 如内毒素、TNF-α、白介素等,阻断炎症 级联反应,为肝细胞再生提供良好环境
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

有再生功能,患者的才能存活。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指征
最佳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 病毒性慢性重症肝炎早中期(20%<PTA<40% 免疫性肝病肝衰竭(包括SLE)
次级适应症
慢性肝炎重度 有肝硬化基础的慢性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晚期(PTA <20%)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目标
(1)各种因素引起细胞炎症、坏死,胞 内物质暴露于免疫因子;
(2)宿主免疫反应异常:抗原抗体复合
物→机体超敏反应所致,导致肝细胞大片
坏死;
精品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肝病病理生理
2、二次损伤: (1)肝内物质作为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 (2)枯否氏细胞解毒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清除来自 肠道的内毒素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细胞大片坏 死; (3)肝脏解毒能力下降,胆红素胆汁酸等造成肝细 胞凋亡;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基础
绝大多数肝脏损伤的可逆性 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 替代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可望在内环境改 善的情况下肝功能得以恢复,或为肝脏 移植和其它治疗进行准备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作用
1、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 如内毒素、TNF-α、白介素等,阻断炎症 级联反应,为肝细胞再生提供良好环境
分为三类:物理型、生物型和混合型
精品课件
人工肝支持系统
人工肝在缩短重症肝病病程、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阻断重肝恶化等方面,可 起到积极作用;
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再生而自然
恢复争取时间、创造条件,为重症肝
病救治这一临床难题的解决开辟新的
途径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是否成功的条件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指征
最佳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衰竭) 病毒性慢性重症肝炎早中期(20%<PTA<40% 免疫性肝病肝衰竭(包括SLE)
次级适应症
慢性肝炎重度 有肝硬化基础的慢性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晚期(PTA <20%)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目标
(1)各种因素引起细胞炎症、坏死,胞 内物质暴露于免疫因子;
(2)宿主免疫反应异常:抗原抗体复合
物→机体超敏反应所致,导致肝细胞大片
坏死;
精品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肝病病理生理
2、二次损伤: (1)肝内物质作为抗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 (2)枯否氏细胞解毒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清除来自 肠道的内毒素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细胞大片坏 死; (3)肝脏解毒能力下降,胆红素胆汁酸等造成肝细 胞凋亡;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的基础
绝大多数肝脏损伤的可逆性 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 替代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可望在内环境改 善的情况下肝功能得以恢复,或为肝脏 移植和其它治疗进行准备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作用
1、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 如内毒素、TNF-α、白介素等,阻断炎症 级联反应,为肝细胞再生提供良好环境
分为三类:物理型、生物型和混合型
精品课件
人工肝支持系统
人工肝在缩短重症肝病病程、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阻断重肝恶化等方面,可 起到积极作用;
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再生而自然
恢复争取时间、创造条件,为重症肝
病救治这一临床难题的解决开辟新的
途径
精品课件
人工肝治疗是否成功的条件
人工肝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编辑版ppt
1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并发症证
插管处出血:临床表现为插管处渗血、皮下出血或血肿。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原因有插管时误伤动脉或损伤了深静脉, 留置导管破裂或开关失灵。留置管与皮肤结合部松动、脱落 等。
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血便、黑便、严重者可很快 出现烦躁、疲乏、恶心、口渴、皮肤苍白、湿冷、脉细速、 血压下降、紫绀、尿少等症状。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弥 漫性出血。故术前应常规用预防性制酸剂治疗.出血倾向明 显或大便潜血阳性患者术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肝素。或采用 体外肝素化。一旦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应正确估计出血量, 及时予扩容、制酸剂、止血等治疗。
(1)通过人工肝体外支持,为重型肝炎、肝衰竭时 的肝细胞再生创造时间,使可逆性肝损伤患者的肝 功能得到恢复,从而避免肝移植;
(2)为肝移植创造条件,亦可协助治疗肝移植后的 最初肝脏无功能状态,是重型肝炎肝移植的桥。
(3)作为辅助措施有助于行肝极量切除术;治疗各 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急性中毒的解毒;作 为重型肝炎或肝衰竭并发症、肝脏特殊或应激情况 下的辅助治疗手段
编辑版ppt
7
人工肝的概念与分类
有人认为血浆置换等方法,在去除有害 物质的同时,补充了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成 分,可单独归为一类,即中间型或过渡型人 工肝。近年来人工肝技术发展很快,国内已 经比较普及,正成为重型肝炎、肝衰竭常用 的治疗方法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版ppt
8
人工肝的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用人工肝的用途主要有:1、灌流器凝血:临床表现为跨膜压(TMP)急剧上 升.随之动脉压也逐步升高,导致临床上由于TMP 过高。对血细胞造成机械性破坏,以致于人工肝治 疗后血细胞明显下降。尤其以血小板为甚,或由于 TMP超过警戒值而无法继续进行人工肝治疗。
《人工肝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三)治疗后的处理
1、正确饮食指导:24—72小时内控制饮食的 重
要性,肠外途径供给营养; 2、注意水肿及水钠潴留:及时利尿,补充蛋 白; 3、注意院内感染,体外循环,操作多,免疫 功
能降低; 4、穿剌部位的出血、血肿及消化道出血:局 部
压迫止血是关键,酌情使底用鱼精蛋白, APTT检测;
诊断方法; 5、改善肝移植患者的术前条件,顺利渡
过术中无肝期以及术后肝脏无功能期。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
一、原理 1、迅速清除疾病相关性因子,如自身 抗体、免疫复合物、毒素,同种异 体抗原; 2、可通过置换液补充机本所需物质, 如凝血因子,调理素,电解质。
二、置换液和置换量
肝脏换频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胆红素反弹幅度逐渐减弱甚至逐步 下
降,预后良好,置换频率可减低,反之 预
后差。
四、血浆置换的抗凝方法:
原则:小量应用、随时调整、及时中止。
抗凝剂:
a、阻断体外循环凝血;
b、影响体内凝血过程。
正常对照PT秒数—8.7 P病TA人的PT秒数—8.7
×100%
PTA<20%容易自发出血,可行体外肝素化或
三、血浆置换治疗的频率
1、致病因子的分布容积: a、血管内,分布容积小,单次置换显效; b、肝衰竭时体内毒素大多存在血管内外重 新分布的问题;
2、致病介质的半衰期 决定治疗后其反弹的快慢以及血浆置换治
疗 间隔期长短。
3、原发病的严重程度 血浆置换不属于病因性治疗和未除,
机
体将不断地生截致病介传,而且其代谢 与
无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LMWH) 分子量4000—7000U,主要通过较强的 抗Xa因子活性而达到抗凝效果。抗凝血酶 活性较弱,对体内凝血过程影响小。故出 血危险也相对较低,安全系数大,用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