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922)电路原理

922)电路原理

922)电路原理(原创实用版)目录1.电路原理概述2.电路的基本元件3.电压与电流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基尔霍夫定律6.电路的分析方法7.交流与直流电路8.电路的应用领域正文【电路原理概述】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路的组成、分析和设计方法。

电路是指由电子元件和导线相互连接组成的系统,用于实现信号传输、能量转换等功能。

电路原理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定律,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源和开关等。

这些元件具有特定的电气特性,可以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控制。

了解这些元件的性质和参数对于分析和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电压与电流】电压是表示电势差的物理量,单位为伏特(V)。

电流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压和电流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描述。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比例常数称为电阻,用符号 R 表示。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电阻值、分析电路的稳定性等。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KCL 表示在任意时刻,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KVL 表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之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

【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包括回路电流法和回路电压法)、超定电路分析法(如 Y-Δ变换)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从而了解电路的性能。

【交流与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电路,其方向和大小均会发生变化。

直流电路是指电压和电流大小不变,但方向可以改变的电路。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与直流电路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电路的应用领域】电路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等。

电路原理知识点

电路原理知识点

电路原理知识点
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它涉及了电子元件的基本性质和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下面是一些电路原理的常见知识点。

1. 电压和电流:电路中的电压是指电荷单位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用符号V表示;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

2.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指电路中的元件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有关,导体材料的电阻率用符号ρ表示。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表达了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的关系,即I = V/R。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按照一条路径依次连接的电路,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只有一个路径可以通过;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按照多条路径连接的电路,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可以选择不同路径通过。

5. 电功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路所消耗或输出的能量,用符号P表示,其计算公式为P = VI,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

6.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是指根据电路中的元件和连接关系
来求解电流、电压等未知量的过程。

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诺顿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等。

7. 电容和电感:电容是指存储电荷能力的元件,用符号C表示;电感是指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用符号L表示。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具有存储和释放电能的功能。

8.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的电路,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是恒定的;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电压和电流形式为正弦波。

以上是一些电路原理的常见知识点,它们是理解和分析电子电路的基础。

电路基础复习大纲

电路基础复习大纲

UZI


23
(五)正弦交流电路中基ຫໍສະໝຸດ 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IK 0
U K 0(或 Z K I K = E X)
将直流电路的规律扩展到正弦交流电路中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是: 将直流电路中的E、U、I、R分别用交流电路中的 将直流电路中的代数运算用交流电路中的复数运算代替。 来代替。
8
(五)理想电路元件及伏安特性 1.理想电路元件分类
储能元件(电感、电容) 理想电 路元件 无源元件 有源元件 耗能元件(电阻)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2.伏安特性 在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的条件下,电 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是:
u Ri
di u L dt
du iC dt
5
(三)电路的状态 有3种状态 开路 短路 有载
1.开路
即电源开路,这时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S,电路不消耗功率。 2.短路 短路通常是一种事故,这时电源端电压为零, 短路电流IS=E/R0,电路功率全部消耗在电源内 阻上。
6
3.有载
是电路的一般工作状态,这时电源发出的功率 减去内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 4.额定值 是制造厂为了使产品能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 常运行而规定的允许值。电气设备和元器件在额 定状态下工作是最合理的。 (四)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某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其他理想电压源短路,其他理想电流源开路,而电 源的内阻均须保留。
14
(四) 戴维宁定理
1.内容:将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等效为电压源模型的方法,叫做戴维宁定 理。
2.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由电压US的理想电压源和内 阻R0相串联的电压源模型来等效代替。此理想电压源电压US等于有源二端 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后所得到的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

电路原理知识框架

电路原理知识框架

电路原理知识框架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是理解和设计电子设备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按照电路原理的逻辑框架,从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物理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由电荷的运动决定的。

电流可以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

直流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方向不变,交流电流则是周期性变化的。

二、电压电压是电势差的度量,用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代表了电荷在电路中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速度和能量大小。

在电路中,电压可以分为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三、电阻电阻是电流受阻碍的程度,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对电流的流动产生阻碍作用,使得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U=IR表示。

四、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方法。

电路分析可以采用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等方法来进行。

通过电路分析,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并进一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指将电子器件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只有一个路径的电路。

而并联是指将电子器件同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分流的电路。

在实际电路中,常常会结合串联和并联的方式来构建复杂的电路网络。

电路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电路原理可以应用于电源设计、信号放大、滤波器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等方面。

电路原理还可以应用于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中,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电路原理作为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设计电子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分析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进行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电路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子工程的各个领域。

电路原理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等基本电路连接方式。

1. 电路是由电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和导线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在闭合回路中流动。

闭合回路指的是电流可以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再返回电源的路径。

2. 电流(I)是电荷(q)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度。

单位是安培(A)。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
在关系:I = V / R,其中V是电压,R是电阻。

3. 电压(V)是电势差,指的是电荷在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

单位是伏特(V)。

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动力,比如电
池提供的电压可以驱动电流的流动。

4. 电阻(R)是材料或器件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单位是欧
姆(Ω)。

电阻决定了电流通过电路元件时所遇到的阻力。


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以及电流之间存在关系:R = V / I。

5. 串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路径中。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相同,而电压根据电阻的大小在各个元件间分配。

6. 并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以多条路径并列连接。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间的电压相同,而总电流根据元件的电阻大小在各个路径中分配。

7. 电流在闭合回路中是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守恒的原理进行分布的,即进入某个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总和。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电压会按照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以上是电路原理基础知识的概述。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各个元素的作用和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

考研827电路原理

考研827电路原理

考研827电路原理827电路原理是考研电路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涉及电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包括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定理等内容。

下面将对827电路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

电源是产生电流的设备,电阻是制约电流流动的装置,电容是存储电量的元件,电感是存储电磁能的元件。

1.电源电源是产生电流的设备,通常使用电池或交流电源。

电池是一种直流电源,不过电池电压不稳定,会随着电池电量的消耗而逐渐降低。

交流电源是一种交流电源,通常使用变压器将交流电压降低到需要的电压。

2.电阻电阻是制约电流流动的装置,其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导体的流动。

电阻的大小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符号为R。

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固定电阻是一种不可调节的电阻,而可变电阻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阻值大小。

3.电容电容是存储电量的元件,其具有存储电荷、释放电荷的功能。

电容两端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端电压成正比,容量大小与两端电压成反比。

电容的容量通常用法拉(F)来表示,符号为C。

4.电感电感是存储电磁能的元件,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也可以将磁能转化为电能。

电感的大小通常用亨利(H)来表示,符号为L。

二、电路基本定理电路基本定理是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原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其公式为I=V/R,其中I表示电流,V 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换言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反比例关系。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压的分布情况,其原则是在任何一条回路中,所有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换言之,环路的电压代数和为0。

三、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是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其方法主要包括基本电路分析法和复合电路分析法。

1.基本电路分析法基本电路分析法主要是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进行分析。

串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并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是指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的理论基础。

在电路中,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而电子的流动又是由电压驱动的。

电路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元素:电压源、电阻和导线。

电压源是电路中的能量提供者,它可以提供电流的驱动力。

常见的电压源有电池和整流器。

电压源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路中的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电阻可以根据其阻力大小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短路等。

电阻通常用符号"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导线是用来连接不同电路元件的材料,它具有低电阻的特性,可以让电流流通。

导线通常用直线表示。

在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

欧姆定律表示为:"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此外,电路中还存在着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路径,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后再流向下一个电阻。

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点,电流在节点处分流。

通过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电路。

为了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以及安全,我们需要合理选择电压源、电阻的大小和导线的质量,以及合理进行电路的连接。

电路原理知识点重点总结

电路原理知识点重点总结

电路原理知识点重点总结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量在不同元器件及系统中的表现、传输和转换规律。

在电路原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就对一些重要的电路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电学量1.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称为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2. 电压: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时所做的功称为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V)。

3.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二、基本电路元件1. 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称为电源,分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 电阻器:用来限制电流、调节电压和分压的元件称为电阻器。

3. 电容器:用来储存电荷和能量的元件称为电容器。

4. 电感器:通过自感作用储存电能的元件称为电感器。

5. 二极管:只能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的元件称为二极管。

6. 晶体管:用来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元件称为晶体管。

7. 集成电路:将数百万个晶体管、电阻器和电容器集成在一起的元件称为集成电路。

三、基本电路1. 串联电路:将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能有一条路径流通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2. 并联电路:将电路元件同时连接,电流可以有多条路径流通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

3. 电压分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按照欧姆定律,电压分压公式为U=IR。

4. 电流分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按照欧姆定律,电流分流公式为I=U/R。

5. 戴维南-诺顿定理:任意两个二端口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与一个等效电阻的组合。

四、基本电路分析方法1. 法尔电压定律:在闭合电路中,所有节点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2. 法尔电流定律:在闭合电路中,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3. 超级节点法:将两个节点用虚拟节点连接,通过分析虚拟节点的电流和电压来解决复杂的电路分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复习: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1、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其真实方向的关系;2、直流功率的计算;3、理想电路元件;无源元件:电阻元件R :消耗电能 电感元件L :存储磁场能量 电容元件C :存储电场能量 有源元件:独立电源:电压源、电流源受控电源: 四种线性受控源(V C V S;V C C S;C C V S;C C C S ) 4、基尔霍夫定律。

(1)、支路、回路、结点的概念(2)、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集总电路中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为零。

约定:流入取负,流出取正; 物理实质:电荷的连续性原理; 推广:节点→封闭面(广义节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意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代数和恒为零。

约定: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取正,与回路绕行方向不一致取负; 物理实质:电位单值性原理; 推广:闭合路径→假想回路; (3)、基尔霍夫定律表示形式: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对任意结点,流出或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KCL 是电荷守恒和电流连续性原理在电路中任意结点处的反映;KCL 是对结点电流的约束,与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KCL 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流入结点的电流取“—”,与电流实际方向无关。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沿任一闭合路径(回路)绕行,各支路电压的代数0 i or i i =∑∑入出=1()0m k i t ==∑1()0m k u t ==∑和等于零。

KVL是能量守恒的具体体现(电压与路径无关);KVL是对回路电压加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KVL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任意选定回路绕行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该电压取“+”,反之“—”,与电压实际方向无关。

示例1、试求图中电压源、电流源的功率(必须注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P3V=()W( );P2A=()W( )。

答案:P3V= 6 W (发出);P2A= 10 W (发出)。

2、试求图中电压源、电流源的功率(必须注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P15V=()W( );P2A=()W( )。

答案:P15V= 75 W (发出);P2A= 30 W (吸收)。

3、已知下图所示电路中的E=2V,I k=2A。

电阻R1和R2消耗的总功率为()W。

答案:8 W4、下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功率为()W;电流源功率为()W。

答案:P 4V = 28 W (发出 ); P 3A = 6 W (发出)。

5、某直流电源开路时的端电压为9V ,短路时电流为3A ,外接负载是一只阻值为6Ω的电阻时,回路电流则为( )A ,负载的端电压为( )V 。

答案:回路电流则为( 1 )A ,负载的端电压为( 6 )V 。

6、下图所示电路中I =( )A 。

答案:-1.5 A7、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D )。

A.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B.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C.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D.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8、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正方向是:( A )A .从负极指向正极B .从正极指向负极C .没有方向D .无法判断9、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B ) A.1 A B.2 A C.3 A D.4 A10、教材P27-31 1-7 、 1-8 、 1-9 (每题熟悉1种) 1-17 、1-20 (简单计算题)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等效变换的概念;对外等效,内部无效;端口的电压、电流不变。

2、Y —Δ互换; 由 ∆型→Y 型:由Y 型→∆型:3、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注意: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4、输入电阻的计算。

示例Ω2Ω1Ω4i形不相邻电阻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形电阻Y Y =∆形电阻之和形相邻电阻的乘积形电阻∆∆=Y1、如图所示电路中,R 1=R 2=R 3=R 4=R 5=12Ω,求S 断开时AB 间等效电阻 R AB =( )Ω;S 闭合时AB 间等效电阻R AB =()Ω。

答案:S 断开时AB 间等效电阻R AB =(6)Ω; S 闭合时AB 间等效电阻R AB =( 6 )Ω。

当S 断开时,等效电阻:R AB =(R 1+R 2)∥(R 3+R 4)∥R 5=(12+12)∥(12+12)∥12=6Ω; 当S 闭合时,等效电阻:R AB =(R 1∥R 3+R 2∥R 4)∥R 5=(12∥12+12∥12)∥12=6Ω。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 2的功率为2W ,则R 1=( )Ω,R 3=( )Ω。

答案: R 1=( 3 )Ω,R 3=( 1 )Ω。

3、额定值为“220V 40W ”的白炽灯,灯丝热态电阻的阻值为()Ω;如果把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W 。

答案:阻值为( 1210 )Ω,功率为( 10 )W 。

4、有两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总电阻为10Ω,把它们并联起来的总电阻为2.1Ω,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Ω和( )Ω。

答案: R 1=( 3 )Ω,R 3=( 7 )Ω。

5、三个3K Ω的电阻星形连接,当转换成三角形连接时其每个等值电阻为()K Ω。

答案:( 9 )K Ω。

6、电路如右图所示,R ab 为( )。

答案:( 100 )Ω。

7、电路如右图所示,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式为( C )。

A.I U -=25 B.I U +=25 C.I U --=25 D.25-=I U8、将下图所示各电路简化为一个电压源-电阻串联组合。

答案:9、求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i。

答案:(a)R i= 6 Ω;(b)R i= 15/2=7.5Ω。

10、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电压U1。

答案:(a)U1=4400/23 V;I=800/23μA.(b)U1=_100/3 V;I=1/4=0.25 A.11、有一个桥T型衰减器如右图所示。

图中R1=R3=100Ω,R2=50Ω,R4=200Ω,R L=100Ω,恒流源Ig=30mA,Rg=100Ω。

试求网路的输入电流I1和负载R L上的电压U2。

答案:根据Y——Δ电阻等效变换,或惠斯通电桥平衡分析计算。

电流I1=15mA;电压U2=0.5V。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理解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2、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的使用步骤;3、熟悉回路电流法的应用;(难点是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时、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回路电流法的应用)4、掌握结点电压法的应用。

(难点是含有无伴电压源支路电路、含有受控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法的应用)示例1、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程,可列出()个独立的KVL 方程。

答案:(n-1)个独立的KCL方程,可列出(b-n+1)个独立的KVL方程。

2、求下图所示电路中50 kΩ电阻中的电流I AB。

答案:设结点A、B的电压为U A、U B;假定每个电阻上电流的参考方向。

(如上右图)(注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的方向要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I1=(100-U A)/10 mA ;I2=(U A+100)/5 mA ;I AB=(U A- U B)/50 mA ;I3=(100-U B)/5 mA ;I4=(U B+100)/10 mA;I5=(U B-0)/5 mA 。

结点A:I1= I2+ I AB;结点B:I3+ I AB= I4+I5解以上联立方程得:U A=—14500/479 V ;U B=7500/479 V;则:I AB=(U A- U B)/50 mA=—440/479 mA 。

3、所做的习题:P76-80 3-7、3-9、3-10、3-11、3-19、3-20、3-21。

第四章电路定理1、熟悉线性电路齐次性和叠加性概念;2、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什么是叠加定理?指出应用叠加定理时的注意事项。

答:在线性电阻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叠加(代数和)。

应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源置零,电压源处短路,电流源处开路,电路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路中所有的电阻、受控源保留不动。

(3)叠加时各分电路中u, i 参考方向可以取与原电路中的相同。

(4)功率不能叠加(为电源的二次函数,p = u i )。

3、了解替代定理的概念;4、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指出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等效电阻R eq 的计算方法。

答:任何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含源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 oc ,而电阻R eq 等于该含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当一端口网络内部含受控源时,可采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等效电阻R eq ,此时一端口网络不除去独立源,oc eq sc U R I =;或采用外加源法求等效电阻R eq,此时一端口网络内独立源置零,eq uR i =。

5、学会利用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向负载传输最大功率。

示例1、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 在位置“1”时,毫安表读数为40 mA ;当开关S 在位置“2”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 。

问:开关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 )mA 。

答案:毫安表的读数( 190 )mA 。

2、如图所示线性网络N ,只含电阻。

若I S1=8 A ,I S2=12 A ,U x 为80 V ;若I S 1=-8 A ,I S2=4 A ,U x 为0 V 。

当I S1=I S2=20 A 时U x 为( )V 。

答案:U x 为(150 )V 。

3、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的功率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答案:不作用的电压源用(短路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4、求解下图所示含源端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并计算该端口网络外接多大的负载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答案:上图根据戴维宁定理,可等效为U OC =10 V ,Req=5Ω的电压源;当负载R L =Req=5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5、电阻的对偶是电导,阻抗的对偶是导纳,那么感抗的对偶是容纳 ;容抗的对偶是感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