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论内能单元检测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素质评价新版教科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素质评价新版教科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新版教科版:第一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2.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3.下列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煤炉烧水C.压缩空气升温D.搓手取暖4.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液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再慢慢晾干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糖先熔化后凝固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没有内能B.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0.5 kg煤油和1.5 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7.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8.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9.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运输海鲜时用冰块保鲜,这是因为冰熔化吸热C.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夏天汽车内开空调玻璃上有时会出现水雾,这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如图,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两种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 A.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C.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得慢,比热容小D.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杯中装满凉开水,慢慢加入两小勺细盐,则杯中的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过一会儿取一勺水尝一尝,发现有咸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九上教科版物理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2年九上教科版物理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雪花飘飘B.香水打开瓶盖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D.打扫卫生时,尘灰四起4.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5.2022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6.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9.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C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D 、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 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5、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A 、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 、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 、水被太阳晒热 D 、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6、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水温从80O C 上升到90OC B 、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 、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 、水结成冰7、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A 、液体A 的比热容大B 、液体B 的比热容大C 、两种液体比容相等D 、无法比较 图1-1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 加热到700C ,吸收的热量是( )A 、5×105JB 、4.2×103JC 、9×103JD 、1.26×105J9 、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 、(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 、(c) 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 、(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化机械能的10、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2 图1-311、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单元测试C. 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 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C. 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D. 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证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的物体中分子有热运动,冷的物体中分子无热运动B. 气体分子有热运动,固体分子无热运动C. 高温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比低温物体的热运动激烈D. 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分子热运动激烈6.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 温度越高,氧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小7.弯曲管子内部注有密度为r的水,中间有部分空气,各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中所标,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中A点处的压强是()A.B. p0+C. p0+2D. p0+3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用一绝热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的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现通过气缸内一电阻丝对气体加热,则以下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气体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之间关系的是().A.B.C.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过程,其温度一定升高C.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D. 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E. 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B.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C. 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D. 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E. 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三、填空题11.1g氢气与10g的氧气温度相等,则此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_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________(选“大于”、“小于”或“等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12.当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水结成0℃的冰后,它的体积会变大.此过程中所有水分子的总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所有水分子势能的总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13.我们把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四、解答题14.在图所示的气缸中封闭着温度为100℃的空气,一重物用绳索经滑轮与缸中活塞相连接,重物和活塞均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10cm,如果缸内空气变为0℃,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重物是上升还是下降?②这时重物将从原处移动多少厘米?(设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15.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五、综合题16.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情况可以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现出来,就图象回答:(1)从图中看到分子间距离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试说明理由.(2)图中分子势能为零的点选在什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分子势能可以大于零,也可以小于零,也可以等于零,对吗?(3)如果选两个分子相距r0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势能有什么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A、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与器壁频繁碰撞,使器壁受到一个平均持续的冲力,致使气体对器壁产生一定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定义得压强等于作用力比上受力面积,即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C、气体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即温度减小,但是如果气体体积也在减小,分子越密集,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分子越密集,但是如果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故选:A.【分析】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与器壁频繁碰撞,使器壁受到一个平均持续的冲力,致使气体对器壁产生一定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定义得压强等于作用力比上受力面积,即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2.【答案】C【解析】【解答】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反应,故A错误;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变大是正确的,但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不一定做负功,例如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故B错误;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虽然总能量守恒,但能量品质在退化,C正确;内能是所以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当温度相同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分子个数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时,内能不同,故D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关于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和压强都增大B. 密度增大,压强不变C. 密度不变,压强增大D. 密度和压强都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B.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C.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D.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3.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p0=3atm,温度T0=150K,若保持体积不变,使它的压强变为5at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A. 100KB. 200KC. 250KD. 300K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5.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 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C. 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内,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其中A球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B球用不到热细线挂起来,现供给两球相同的热量,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了()A. △t A>△t BB. △t A<△t BC. △t A=△t BD. △t A、△t B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管内由水银柱封住一段空气柱.如果沿虚线所示的位置把开口一侧的部分截掉,保持弯曲部分管子位置不动,则封闭在管内的空气柱将()A. 体积变小B. 体积变大C. 压强变小D. 压强不变8.某气体温度升高了(体积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A. 气体一定吸收了热量B. 气体可能放出了热量C. 外界对气体可能做了功D. 气体可能吸收了热量9.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A. 在液体的表面层里,分子间距大,分子间斥力消失,只有引力B. 由于气体分子对表面层液体分子的吸引C. 在液体的表面层里,由于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大,分子间引力占优势D. 液体分子间的排斥力的作用10.(2015·重庆)某驾驶员发现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的,且车胎体积增大.若这段时间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A.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B.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C.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11.布朗运动不可能是外界影响引起的,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事实是()A. 有外界影响时,能观察到布朗运动B. 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C. 在实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各个微粒的运动情况各不相同D. 随着温度升高,布朗运动加剧12.若一定量理想气体按如图所示从A状态变化到B状态则()A. 气体内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B. 气体内能减少C. 气体一定吸热D. 气体体积可能增大13.弯曲管子内部注有密度为r的水,中间有部分空气,各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中所标,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中A点处的压强是()A. B. p0+ C. p0+2 D. p0+3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台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活塞栓接在一起,开口向下。

《内能》单元测试卷

《内能》单元测试卷

《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之和。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内能的表现形式?A. 温度B. 热量C. 动能D. 势能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A. 做功和热传递B. 压力和摩擦C. 温度和热量D. 动能和势能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不会发生变化?A. 物体的温度升高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对外做功D. 物体处于绝对零度二、填空题4.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

5.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实现。

三、简答题6. 简述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四、计算题7.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kg的铁块,其比热容为450 J/(kg·K)。

如果铁块的温度从20°C升高到100°C,求铁块吸收的热量。

五、实验题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实现。

六、论述题9. 论述内能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七、附加题10. 讨论内能与熵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在封闭系统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答案】1. B2. A3. D4. 温度;物质的量5. 做功;热传递6.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之和,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温度是物体内能的宏观表现,热量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与内能的变化有关但不是内能本身。

7. Q = mcΔT = 2kg × 450 J/(kg·K) × (100°C - 20°C) = 67,500 J8. 实验设计:使用一个弹簧秤拉动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测量拉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功的公式W = Fd计算做功,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

9. 内能在热力学中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它在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循环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判断系统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关键。

10. 内能是系统状态的量度,而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1.(2020·湘潭有改动)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 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冬天雪花飘飘 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答案】B【解析】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灰尘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益阳)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流速越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答案】B【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是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只与温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A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B正确;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而分子间也有引力,C错误;扩散现象表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D错误。

故选B。

3.(2020·成都)端午佳节,人们常食用盐蛋。

盐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B.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C.煮盐蛋升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不变 D.盐蛋冷却降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增大【答案】A【解析】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鸭蛋中不会产生盐,盐分子扩散到鸭蛋中,是一种扩散现象,A正确,B错误;煮盐蛋升温的过程中,盐蛋的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盐蛋冷却降温的过程中,盐蛋的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C、D错误。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和答案(最新人教)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和答案(最新人教)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 .发生沙尘暴,沙尘漫天做无规则地运动B .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C .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D .将泥沙投入水中搅动,水变浑浊了2.如图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3.下列现象最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 .空气容易被压缩C .花香袭人知骤暖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 .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 .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6.下列热学现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增加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降低C .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D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就越快,因而物体的内能越大7.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 .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 .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冷天搓手会感觉暖和些 B .气体的扩散 C .闻到香皂的香味 D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9.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B.铅块不可能向铜块传热C.铜块可能会向铅块传热D.铅块和铜块之间一定有热传递1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2(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1. 小明根据右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B.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C.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多选)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 .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14.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当时气温突然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花分子的______ __加剧.15.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较大的特性.16.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7.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则它们之间________(填“有”或“没有”)热传递,如果有热传递,热量是由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18.很多城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人后会进人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图2 灯芯夹层 油 小孔 图3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19.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所示.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海水31.0 31.6 32.1 32.5 32.8 33.0温度/℃沙子31.0 32.5 33.8 34.8 35.8 36.0(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略的语言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举一个类似的现象.20.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有关.推理性结论:.推理依据:.(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4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②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四、计算题(10分)21.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提出“退耕还林”的伟大举措,这对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据某新闻媒体报道,一万平方米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105J,如果这些能量被50kg的干泥土所吸收,那么,可使温度为7℃的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多少℃?[C 3J/(kg•℃)]干泥土=0.8×102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散热管\地面装饰层材料陶瓷塑料木地板聚乙烯(PE-RT)136.6W/m2103.5W/m293.5W/m2聚丁烯(PB)125.7W/m296.9W/m290.0W/m2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C 2.D 3.C 4.D 5.C 6.A 7.B 8.D 9.D 10.C11.B 12.B D二、填空题:13.温度越高快 14.沙石的比热容小升高运动 15.热传递比热容16.(1)温度(2)热量(3)内能 17.有水煤油18.不属于少开轿车(合理即可)三、实验题:19.(1)相同的海水与沙子,哪种吸热后升温快(或沙子和海水的比热容哪种大?)(2)相同的沙子和海水,吸热后沙子升温快(或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小)(3)如:盛夏内陆很热,海边却很凉爽20. (1)物质(物体)温度(2)质量(或分子多少)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3)①d d的水量比a多、与b、c相同,且温度最高②ab 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四、计算题:21. 10℃22.(1)3.36×108J (2)2.592×107J(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运动论内能单元检测
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3)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物质之间接触时,会发生________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学上,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热量,用符号____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_。

4.水的比热是________焦/(千克·℃)。

读作_______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摩擦生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烤火取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6.能量既不会________,也不会______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能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7.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可知,比热较大的是________液体。

8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之比是2:3,它们的比热之比为________。

若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

9.铁的比热大于铜的比热,质量温度都相同的铁和铜吸收相同热量后互相接触,则________的热量传给________。

10.质量200克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吸收________焦的热量。

温度从80℃降低到50℃,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焦。

11.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钻木取火
C.子弹打入砂袋最后停止
D.铁片被太阳晒热
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是()
A.烧水时,热水上升,冷水下降
B.鸡蛋浸在盐水中变咸了
C.往地上泼水,水渗进土中
D.扫地时,扬起许多灰尘
1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热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14.若将温度相同比热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放入冰箱中,则()
A.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比热小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两个物体放热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锤头敲打铁块,过一会锤头和铁块都会发热
B.将铁球放在炉火中,铁球温度升高
C.放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D.两手摩擦,手发热
16.“焦耳”是下面的哪些物理量的单位()
A.热量
B.功
C.比热
D.内能
17.下列各个事例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A.油不容易被压缩
B.在远处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C.用手堵住打气筒的气体出口,使劲压活塞,将压活塞的手突然松开,活塞会被弹回来
D.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在它们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
18.汽车发动机过热会损坏,在它冷却装置中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
A.水的熔点较低
B.水的比热较大
C.水容易传热
D.水的沸点较高
19.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使200克的铜升高6℃,所吸收的热量,可以使400克的铅温度升高()
A.2℃
B.9℃
C.12℃
D.18℃
20.一根金属丝的温度升高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肯定是摩擦生热的结果
B.肯定是通电的结果
C.肯定是用火烧的结果
D.无法肯定是用什么方法使其温度升高
21.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铜块,分别移入初温、质量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中(已知水的比热大于煤油的比热),热平衡后(不考虑热量损失),测得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那么甲、乙两铜块原来的温度的关系是()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判断
22.如图所示,用火焰加热试管中少量的水,使水沸腾后,试管塞子被冲开时,发现试管内水面上方突然出现“白气”,请解释这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3.质量是200克的煤油,吸收了1.26×104焦的热量,温度升高到50℃,煤油的初温度是多少?[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
24.用95℃的热水和20℃的冷水混合得到9千克45℃的温水,需要冷水、热水各多少?(设热水放热全部被冷水吸收)
25.一块铜块,当它的温度由100℃降低到20℃时放出了3.9×103焦的热量,求此铜块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铜的比热是0.39×103焦/(千克·℃)]
参考答案
1.大量分子组成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自发进入对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Q;焦耳
4.4.2×103;4.2×103焦每千克摄氏度;
质量为1千克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5.做功;热传递
6.消灭;创生;转化;转移;的总量
7.甲
8.3:2;3:2
9.铜;铁
10.5.4×104 2.52×104
11.D
12.B 13.A 14.D 15.C
16.A、B、D
17.A 18.B 19.B 20.D 21.C
22.试管内有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当水蒸气将塞子冲开时,对塞子作了功,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液化,因而出现“白气”
23.20℃
24.m热=3千克m冷=6千克
25.0.125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