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1、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挚情谊。

教学难点:1、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1、与课文相适应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课,出示课件(一棵大树上停着一只小鸟) 师:什么声音?生:鸟叫声师:一只小鸟坐在一棵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也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二)、新授:1路过··走过···需要的时候记得回来看看····因为容易得到所以得不到大家的珍惜·即使这样我们也要1、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几个人读。

(生自由读,师巡回指导)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要按顺序说)(1)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生:我还知道树和鸟是好朋友。

师: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他们是好朋友。

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自渎)生1读:(3——5自然段)师:同学们,冬天快到了,大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过冬,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大树对小鸟说--生齐读: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说--------生齐读:好。

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师:鸟儿就飞走了。

依依惜别,这话应该怎么说?大家自个儿练练。

(生练读,再指名读)2路过··走过···需要的时候记得回来看看····因为容易得到所以得不到大家的珍惜·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了吗?师:你要走了,你的心情怎样?生:难过。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儿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

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设计思路: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我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

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

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的角色心理。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感情。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复习导入1.导语:同学们,世间有一种情感最美好、最纯洁也最真挚,那就是友情。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重点词语,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小鸟信守承诺的品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两个“天天”入手,了解反复的修辞手法,初步感受反复带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小鸟动情地唱着歌,大树呢,正入神地听着;看,小鸟坐在枝头上,大树呢,敞开怀抱让她依靠……画中的鸟儿和大树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板书:鸟儿树去年的树)。

学生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1.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鸟儿寻找大树的故事。

)3.围绕鸟儿寻找大树,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寻找大树?鸟儿怎样寻找大树?鸟儿找到大树了吗?……)三、品读课文,体悟真情1、过渡:学问学问就要多学多问,请同学们把刚刚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读一遍。

2、默读课文,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解决,先用“——”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再和身边的伙伴读一读,说一说。

3、交流汇报第一个问题师:哪些同学是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去寻找大树?A第一段生: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所以鸟儿要去寻找大树。

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师: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

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

师:这段话中出现了一个重复的词,是——天天。

句段里重复出现同一词语,这样的修辞手法就是反复(板书)。

你从两个“天天”体会到了什么?(生:鸟儿和大树的深厚情谊)对,用上反复的修辞手法,能起到突出情感的表达效果。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生1:可能会在早上。

师范读: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生2:可能会在晚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峰小学李忠玉
教学目标:
1、感受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1、回顾内容:孩子们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提示:无比怀念的读),还记得这是一个关于谁和谁的故事吗?(板书:小鸟树)
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歌)。

小鸟离别之前跟大树约定(明年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她(四处寻找),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写?
2、引入新课。

那今天咱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鸟儿与树真挚的友情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品读“天天”,感受友情
1.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故事的开头。

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
3.从哪儿看出树和鸟儿是好朋友呢?
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预设:春、秋、夏、清晨、傍晚等)
还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给树唱歌呢?(预设:高兴、伤心、难过)哦,这么多的可能凭哪个词读出来的?(出示:天天)
4、全班再齐读开头,提示学生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5、教师引读,启发学生想象;
多么美好的日子啊!(配乐)(出示课件)
瞧: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引读: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时——“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春暖花开时——“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夏日炎炎时——“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秋风习习时——“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迎着风,迎着雨——“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走过冬,走过夏——“鸟儿坐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快乐的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当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忧伤的歌,树呢,——“树呢,听着鸟儿唱.”
6、师:这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鸟儿天天唱,树天天听。

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孩子们,从这两个“天天”,你感受到什么了?
板书:友情深厚
小结:是啊,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友情哪!
三、品读对话,体会真情
(一)品读树和小鸟分别的话
1、过渡: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这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快分离了,它们正在话别呢!
2、出示课件
3、交流:
(1)、想象:离别之际,树的心情怎样?(点拨:依依不舍)老师导读提示语,抽两名学生依依不舍地读树的话。

老师导读提示语,全班依依不舍地读树的话。

(2)、鸟儿的心情又怎样?(点拨:同样依依不舍)
质疑:小鸟为什么不说“我明年春天回来”,而说“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呢?(点拨:鸟儿的话不仅依依不舍,而且坚定、认真)
老师导读提示语,抽两名学生依依不舍、读树的话。

老师导读提示语,全班依依不舍、坚定认真地读树的话。

4、男女生读。

(二)品读鸟儿寻找大树的对话
1、过渡:一对好友就这样恋恋不舍地分别了。

可以想象离别的日子里,它们是怎样痴痴地守望、痴痴地思念着。

冬去春来,冰雪融化,鸟儿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森林,可惜物是人非,树不见了,于是她四处寻找,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鸟儿寻访大树的部分。

想想:为了寻找树,鸟儿到了哪些地方?寻访了哪些人物?。

在寻访的过程中,鸟儿的心情可能是怎样变化的?
3、汇报交流:鸟儿到了哪些地方?寻访了哪些人物?
鸟儿的心情可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学生交流梳理:着急-----急切-----悲伤)
导语:好不容易盼到冬天的到来,鸟儿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方,却不见树影,只见树根,鸟儿是怎样的心情?(着急)导语:树根伤感地告诉鸟儿树被伐木人砍了拉倒山谷里去了,此时是怎样的心情?(急切)
导语:当大门冷淡地告诉她树已经被切成了细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这残酷的消息时,此时她又是怎样的心情啊?(悲伤)所以咱们在朗读鸟儿的几次问话时一定要把它复杂的心情读出来。

4、指导朗读鸟儿的问话。

(出示课件)
依次出现鸟儿与与树根、大门、小姑娘的对话,相机指导朗读(一次比一次着急,提示:老师要看到你们着急的表情)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着急)
她()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急切)
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悲伤、绝望)
重点指导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引读:
鸟儿绝望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悲伤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
读得不错,鸟儿的真情令人感动!
四.品读结尾,感悟永恒
过渡:经过苦苦寻觅,终于在村子里,在小姑娘家的煤油灯旁,一对好友相聚了。

1.、(课件出示)结尾,全班齐读
2、品读“看”
这段文字里有个很不起眼的字,看;轻轻地读——看,意味深长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
启发想象: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它深情地看着眼前的灯火,它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诉说,它会说些什么呢?
交流:鸟儿在心里说……(课件)
5、其实鸟儿什么也没说,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平淡的动作——看。

小鸟为什么又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板书:信守诺言
此时此刻,她一定又想起了那个春天的约定……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可是,作为读者,你一定还有好多话想说。

也许是对小鸟,也许是对大树,也许是对伐木工人,也许是文中的其他角色。

让我们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吧!
2、小练笔
我想对说:
小结:是的,这个故事不但感人,而且令人深思,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要懂得了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小鸟树
友情深厚
信守诺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