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部编版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1.女巫把小女孩关进qi liang( )的院子里,用zha lan( )把四周牢牢围住。

没有人与小女孩liao tian( ),她感到十分ji mo( ),但是她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并没有感到k6ng ju( )。

终于有一天,她想出办法成功摆脱了女巫的kong zhi( )。

2.叔叔大学毕业后,dai kuan( )投资了餐饮业,爷爷考虑他que fa( )经验,特意买了一套有关yan hui( )策划、市场营销方面的shu ji( )送给了他。

3.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地面上fu gai( )了一层白雪,屋檐下的冰凌jing ying ti tou( )。

二、根据语境和提示,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1.为了替祖国寻找地下宝藏,勘探队员走遍了。

(形容极远的地方)2.匪徒虽人数众多,但只是,不堪一击。

3.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与“三心二意”意思相反)4.他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形容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5.爷爷费了总算把路中间的大石头移开了。

(多字成语,含有两种动物名称)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漂流漂白B.折磨磨难・・・・C.咽喉狼吞虎咽D.人才济济无济于事・・・・2.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1)他低着头,一言不发,仿佛受到了大的委屈。

⑵一开始他还只是不关心,后来竟冷嘲热讽起来。

⑶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的生活。

⑷他在口袋里了半天,掏出一张纸条来。

A.莫漠模摸B.莫漠寞摸C.漠寞模摸D.漠模摸宽3.下列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蕴含的道理不同的一项是()A.瓜熟蒂落B.顺理成章C.水到渠成D.欲速不达4.下列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蕴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这个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4分)1.(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评分垂緌饮清露红掌拨清波泥融飞燕子骚人搁笔费评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6分)每题1分(1)寸有所长(2)良药苦口利于病(3)芝麻开花——节节高(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仁之端也(6)一言既出二、文言文阅读。

(12分)3、(4分)每题1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①像,好像②劝,规劝,劝告③去,到,到……去④错,过错,错误4、(6)分每句3分①面对面说话都听不到。

②你也知道那些喧哗的人是侵犯了他人的自由了吗?5、(2)在公众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响(妨碍)他人。

/朋友有缺点要劝他改正。

/要知错就改。

(答到其中任意一点即可)三、现代文阅读(44分)6.(8分)每空1分羞涩.sè伤痕.hén 报酬.chóu 坚韧.rèn 艰.难蓬.松一刹.那讥.讽7.(2分)意近即可不近人情:指姐姐的做法让弟弟觉得姐姐不爱他,不合乎他们之间的正常的感情。

8.(8分)残酷——宽容卑微——骄傲(自信)慌乱——沉稳(淡定、从容)成熟——羞涩(青涩)9.(8分)每句2分①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

”②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也没有(什么)用。

③他不再是小男孩。

④临走的时候,(我)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10. (4分)每空1分①我拒绝回家接他上学;②我只给他留两个月的生活费;③我只给了他收集信息的方法;④我去赖他饭吃。

11.(4分)狠狠形容态度坚决,是弟弟对我抱怨时的语气,(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抱怨我的情景,(1)表现了弟弟对我的埋怨和不理解。

(2分)12.(4分)外貌描写,(1分)充分表现出弟弟历经磨难而成熟(自信、淡定沉稳)起来了,(1分)说明我对弟弟的“残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分)13.(4分)①关爱弟弟,(1分)她以看似残酷的方式,教会了弟弟坚韧顽强,使弟弟很快成熟起来。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附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附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基础乐园。

(22分)1.(10分)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uōh uǎng rán bīng báo huìjíjǔsàngdiāo kèjiēkāi cíchǎng xīmièzāo gāo2.(3分)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举:①举人的简称;②动作行为;③发起,兴起;④推选,推荐;⑤提出;⑥全。

(1)举.一反三(2)举.国欢庆(3)选举.代表(4)中举.(5)一举.两得(6)举.兵3.(9分)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汹涌心肉一筹凛凛沸腾粉碎(1)仿照画“_____”的词语,再写两个ABCC式的词语:、。

(2)“这次辩论赛,我方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最终拿下了冠军。

”这句话中画线的部分可以用上面的“”—词替换。

二、选择题。

(10分)4.(2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玻.璃(bē)参差.(cī)B.磅.礴(bàng)石栏.(nán)C.卡.住(qiǎ)培.养(péi)D.呻.吟(shēn)淋.雨(líng)5.(2分)下面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洒脱模湖山涧襟飘带舞B.爆发距离疙嗒惊天动地C.猜测干躁咆孝别出心栽D.倾听掀开斑点跌跌撞撞6.(2分)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忘乎所以....,人为改变局部的天气。

B.同学们围着课桌观看打斗在一起的竹节人,看得津津有味....。

C.考试前我没有认真复习,结果考得很差,我真是自作自受....。

D.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7.(2分)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A.引文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C.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的跳跃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

第7讲函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2.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3.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4.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5.了解一次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在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6.经历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知识精讲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5.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6.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7.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试卷(一)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试卷(一)含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试卷(一)亲爱的同学们: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结束,你一定有了收获,有了快乐!现在,让我们走进“语文乐园”,感受语文的乐趣吧!(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应用(40分)(一)选择,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选项。

(2×10=20分)1. “可以清心也”这五个字按音序先后排列应是()A. 清心也可以B. 也可以清心C. 可清心也以D. 心清也可以2. 下面各组词中,书写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弓缴.(zhuó)霎.(shà)时间辨认养遵处优B. 勉.(mián)强刹.(chà)那间眷恋张冠李戴C. 哈.(hā)达乱蓬蓬.(péng)气慨应接不暇D. 咳嗽.(sòu )杂拌.(bàn )儿漂流与时俱进3. 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 草木皆兵何乐不为色厉内荏B. 怒发冲冠千钧一发肝肠寸断C. 口是心非炮火连天伶牙俐齿D. 呆若木鸡一日三秋如虎添翼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句子是()A.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C.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 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5. 一副对联,上联是:春草茸茸催马壮,其下联应是()A. 碧溪潺潺助羊肥B. 草肥水田牛羊壮C. 羊年处处沐春风6. 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成长的路上,()注定了迈出双脚,就只能往前移动,()前面荆棘横生。

()人生的车站不售往返车票,()结果如何,()在行进,我们就不后悔。

A. 只要既然因为不管即使B. 既然不管因为即使只要C. 既然即使因为不管只要D. 因为即使既然不管只要7. 下面词语中,“望”解释为“名望”的一项是()A. 喜出望外B. 德高望重C. 一望无际D. 望子成龙8. 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启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不时地在我的记忆中,引起我的和遐想。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六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36分)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

(6分)ling lìwǔrǔmáo dùnpái huáikāng kǎizīxún()()()()()()2.这句话,你很熟悉。

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

(2分)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平常你必然把握了很多成语,此刻就来考考你。

(4分)废()忘()舍()为人同心()力居()思()万古长()神机()算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

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它们谢谢你了!(1)小明不由忍不住笑作声来。

(4分)(2)暑假快到了,咱们已经终止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躯体验,怎能取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4)咱们阅读课外书籍,能够增加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转变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8分)例:气候转变无常,人们怎么能不伤风呢?气候转变无常,人们会伤风。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莫非会望而却步吗?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咱们深情地祝愿。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切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切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捐躯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很多古诗词。

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

(4分)(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3)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蓝D. 前后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长歌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悬梁刺股D. 掩耳盗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诗句。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诗句。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的诗句。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的诗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举头望明月,______”。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作者是______。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______。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______的名言。

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3.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历史事件。

4.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5.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4. 请用“无论……都……”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静夜思》的主题思想。

2. 请分析《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根据拼音各写两个词语(2分)yi dou ()()dian ji ()()mei li ()()cha dao()()[根据不带声调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的“围城”。

多元化的答案,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和词汇量,题型较具拓展性。

]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林林待人很和()气,与人相处从不强()嘴。

他做事责任心很强(),坚持原则,从不和()稀泥,对不同的意见既不随声附和(),也不强()词夺理。

[多音字的音要根据这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来确定,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多义词不达意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据义认读多音字的能力。

]三、根据字的不同意思组词(2分)益好处()凌接近()更加()欺压()[此题着重考查学生不同意境中词语的运用能力。

]四、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古诗名、歇后语)(8分)(1)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

登上长城我()地想起了()、()、()等成语;乘舟荡漾西湖,我不禁想起了“,”等古诗句;来到海边,我()地想起了()、()、()等成语;攀上泰山,我想起了“,”等诗句(2)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总是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总代表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诗人在《》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学校六(1)班与六(3)进行了几场足球比赛,六(1)班由于实力太差,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这真是“”。

(填一歇后语)四、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入侵伊拉克,()说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说是为了石油而战,为控制中东而战。

⑵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

⑶()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还要注意节约。

2、句子练习。

(7分)⑴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2分)北京申奥成功,我们非常自豪。

①;②;⑵仿写句子。

(2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天河区龙洞小学六年级组2013-10-14一、请根据听力内容填空,每则材料听两遍。

材料一:1、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

(3分)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2分)3、“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材料二:1、填空。

听了这个故事,我知道居里夫人十分_______________她的小学老师,令她的小学老师激动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我也要像居里夫人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分)2、选择题。

⑴、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题目()。

(2分)A、居里夫人B、居里夫人的老师C、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⑵、两次“掌声”的含义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

(4分)A、是对居里夫人这位社会名流的赞颂B、是对居里夫人的小学老师的赞颂C、是对居里夫人这位科学家的祝贺D、是对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赞颂二、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那盆水仙花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

那天上课,突然,隔壁教室传来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

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从不管你有没上课,常旁若无人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狼藉一片。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等不及他喝完就抢了去,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

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

“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

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眼睛斜睨着地面,歪着脖颈,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陈业更是挥动着课本,做出驱赶的动作,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学生个个疑惑地望着我,教室里顿时出奇的安静。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

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

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从麻袋里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

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我知道,是因为前几天老师没推他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把平时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

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再也没闯过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摆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暑假里我又被通知回原单位。

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的事。

李老师说:“他死了。

”“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了。

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会游泳。

”李老师补充道,“对了,被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4分)1.李老师和他的学生都很讨厌我。

()2.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常常闯进课室,翻垃圾桶。

()3.老头闯进我班,抢了陈业的罐子,还把陈业推到在地,于是我大骂老头子。

()4.后来,老头子变了,再也不闯进我的教室。

()二、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3分)老头闯课堂→我善待老头→同学帮老头→( )→( ) 。

二、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你最欣赏的又是谁,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1、一看,又是那老头。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这是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老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中画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检饮料瓶。

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

(3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我一直信奉“语文无处不在”,所以也就觉得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学习生活。

我在看书时,最关心的并非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体味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的,这样,我才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去观察和感受生活。

我厌恶刻意地背诵和套用中外名篇中的语句。

但对于那些真正与我产生将强烈共鸣的字词句,我也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因为它们已成为我生活感悟的一部分。

正因为感受生活,我读名著,大报小报的副刊,流行歌曲的歌词等,只要它的某些东西能打动我,启发我,我是绝不会p ái chì( )的。

我把与朋友聊天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也喜欢在独处“胡思乱想”。

前者,使我听到形形色色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的心态;后者则给深入思考的自由空间。

我还乐于对那些引起争论的事物作一些换角度、换立场的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也时常觉得有话可写。

而我所有的失败之作,均由“为写而写”所致。

写作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事。

其感受也是yì yán nán jìn( )。

1、在括号里读拼音写汉字。

(3分)2、填空。

(3分)①“我”学习写作的根本方法是:②“我”看书时,最关心的是③“我胡思乱想”的好处是3、读划线部分的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

(2分)4、“写作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事”,请你从文中找出最恰当的语句回答其中的原因。

(2分)5、文中说“语文无处不在”。

你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文?(2分)(三)阅读材料: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

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0分)1、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

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1年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4年暑假,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______的日子”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真情实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