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自学指导书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系(院) 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课题名称 框架结构设计和墙体设计 专业班级 土木0701/02/03土木0781/82/83/84指导教师 彭利英 王军 审 批下达日期2010年5月16日 建 筑 工 程 学 院框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结构布置方法1、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结构布置在建筑平、立、剖面和结构的形式确定以后进行。
对于建筑剖面不复杂的结构,只需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对于建筑剖面复杂的结构,除应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外,还须进行结构的竖向布置。
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常常出现与建筑专业以及水、暖、电等专业相矛盾的情况。
因此各专业间要经济协调,以求得统一的意见。
2、结构布置方法框架结构有横向城中布置、纵向承重布置和双向承重布置三种常用的结构布置方法。
3、结构布置图结构布置图主要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只有在结构布置简图绘出之后,才能了解有多少结构构件需要设计计算、各结构构件的相互关系如何等。
二、截面尺寸估算框架结构属超静定结构,只能先估算构件的截面尺寸,等构件的内力和结构的变形计算好后,如果估算的截面尺寸符合要求,便以估算的截面尺寸作为框架的最终截面尺寸。
如果所需的截面尺寸相差很大,则要重新估算和重新进行计算。
1、框架梁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根据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梁的跨度、框架的间距、是否考虑抗震设防要求以及选用混凝土材料强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在高层建筑中,随着层高的不断减小,为了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有时将框架梁设计成扁梁。
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楼面可以做成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三种形式。
在计算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时,要考虑楼面板与梁连接使梁的惯性矩增加的有利影响。
为了简化起见,可按表1中的简便公式计算。
表1 框架梁惯性矩取值2、框架柱框架柱截面一般都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
砌体(加气砼块)作业指导书

XXXX站区XXXX综合楼砌体(加气砼块)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年月发布年月实施目录砌体(加气砼块)作业指导书 (2)1.适用范围 (2)2.作业准备 (2)3.操作方法 (3)4.质量标准及要求 (4)5.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 (7)6.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7)砌体(加气砼块)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加气砼块砌筑工程。
1.2本作业指导书如与相关法规、规范、规程、规定、标准有矛盾之处按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定、标准执行。
2.作业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1.2 水泥: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引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身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3 砂: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2.1.3.1 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
2.1.3.2 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不应超过10%;2.1.3.3 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2.1.4 水:拌制砂浆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1.5 掺加料: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毫米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 7天。
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天。
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膏。
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浆中。
2.1.6 外加剂: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疑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MasonryStructures学分:5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后续课程,也是主修建筑工程课群组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国家规范密切相关的课程。
学生在学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建立初步的工程经验,培养解决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后续专业课、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建筑结构种类,能进行结构的选型;了解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要求;了解建筑结构的作用,了解可变荷载的随机特性;掌握荷载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等概念;掌握风荷载的计算方法;熟悉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理解按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掌握梁板结构布置的一般方法及其构造要求、计算简图的取用、换算荷载的计算、活载最不利布置及内力包络图的绘制;理解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及塑性理论(如弯矩调幅法)的设计方法;掌握双向板按塑性理论(如塑性铰线法)的设计方法;了解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了解楼梯、雨篷等常用部件的计算与构造要求。
了解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及布置特点;理解支撑与其它结构构件的作用、荷载传递路线及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掌握吊车荷载的计算方法和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和内力组合;理解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适用范围和结构的空间结构性能;掌握混凝土排架柱、牛腿的设计与构造;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与构造。
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重点是非抗震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理。
设计时应了解框架结构的组成和结构布置,掌握计算简图的确定方法,熟练进行分层法、反弯点法和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领会和掌握内力组合以及框架梁、柱和节点的设计与主要构造要求。
一、设计资料1.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简称“砼设计规范”;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简称“荷载规范”;3.上学期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4.框架结构平面表示方法的相关图集。
二、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初估1、结构布置见任务书2、各梁柱截面尺寸初估:框架结构的梁、柱截面尺寸在内力计算、位移计算之前要初步确定,然后再根据承载力计算及变形验算最后确定。
承重框架梁的截面尺寸肋形楼盖的“主梁”来估计。
通常取梁高h b=(1/8~1/12)l b(主梁计算跨度),同时h b也不宜大于净跨的1/4;梁宽b b不宜小于200mm,且不小于柱宽的1/2;同时h b/b b≤4。
非承重框架的梁可按“次梁”要求选择截面尺寸,一般取梁高为(1/12~1/20)计算跨度。
当满足上述要求时一般可不进行挠度验算。
柱截面尺寸可近似根据柱承受的竖向荷载来估算。
在初步设计时,可按照每个柱支承的楼板面积(不考虑连续性)及填充墙长度,由楼板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包括恒载及全部活载)及填充墙材料重量计算出它的最大竖向荷载设计值N V。
考虑到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于弯矩的影响,可按下式估算柱的截面积A cA c≥(1.05~1.10)N V/f c式中f c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框架柱截面可做成矩形或方形,一般柱截面的长边应与主承重框架方向一致。
柱截面长边h c一般不宜小于400mm,短边b c不宜小于350mm,且柱净高与h c之比不应小于4。
三、荷载计算(一)竖向荷载竖向荷载包括恒载(结构自重及建筑装修材料重量等)及活载(楼面及屋顶使用荷载、雪荷载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类函授本科各专业。
(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自学6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与本课程有联系的其它专业基础课有《房屋建筑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总的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弯、剪、拉、压、扭等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等。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1、掌握各种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2、掌握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具有结构总体知识;3、熟练地对各种结构的受力构件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4、了解结构构造对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在设计中学会具体运用有关构造规定;5、具有参加功能复杂、技术先进、艺术要求较高的大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难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绪论内容: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概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要求:重点是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因及构件的破坏类型。
建议:理论讲授的重点是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因。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内容:钢筋的强度与变形,钢筋应力一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冷加工钢筋的性能,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f、f、f)、单轴向受压时的应力一应变关cuct系、轴向受压时的变形模量、轴向受拉时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要求:重点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的构造措施。
02397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实践)课程代码:02397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理解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定义,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和荷载传递路线;熟练掌握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等跨连续主梁、次梁、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方法及其截面设计;掌握等跨连续板、次梁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等跨连续梁、板的主要构造要求。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等内容,依据设计资料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结构布置:1.5学时,0.1学分。
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承重方式;主梁、次梁、板的跨度;主梁、次梁的截面尺寸b、h及板厚h;绘制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
2.板的设计:4.5学时,0.3学分。
进行板的荷载计算;确定板的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控制截面弯矩;根据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配筋;绘制板的配筋施工图。
3.次梁的设计:4.5学时,0.3学分。
进行次梁的荷载计算;确定次梁的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控制截面弯矩;根据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配置纵筋;根据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配置箍筋;绘制次梁的配筋施工图。
4.主梁的设计:4.5学时,0.3学分。
进行主梁的荷载计算;确定主梁的计算简图;按弹性理论计算控制截面弯矩;根据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配置纵筋;根据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配置箍筋;绘制主梁的配筋施工图。
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邹超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考核场所: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师资要求:具有教学、设计经验的专业课教师五、实践(技能)考核的项目名称、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
1、考核项目名称:混合结构房屋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考核目标: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內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砌体结构作业指导书

*******************工程砌体结构作业指导书编制:批准:*********************2012年3月目录一、施工准备 (3)1、材料 (3)(1)砖 (3)(2)水泥 (3)(3)砂 (3)(4)水 (3)(5)掺合料 (3)(6)其他材料 (3)2、作业条件 (3)二、工艺流程 (4)三、操作工艺 (4)1、拌制砂浆 (4)2、组砌方法 (5)3、基础砌砖 (5)⑴排砖撂底 (5)⑵砌筑 (6)⑶抹防潮层 (6)4、砖墙砌筑 (6)⑴排砖撂底(干摆砖样) (6)⑵选砖 (7)⑶盘角 (7)⑷挂线 (7)⑸砌砖 (7)⑹木砖预埋 (7)⑺构造柱做法 (8)⑻砖过梁砌筑 (8)⑼安装过梁、梁垫 (8)⑽钢筋混凝土框架围护墙砌筑 (8)⑾砖挑檐砌筑 (9)5、砖柱和砖垛(附墙砖柱) (9)⑴砖柱、砖垛组砌方法 (9)⑵排砖撂底 (9)⑶砌筑 (9)6、中小型砌块墙的砌筑 (10)⑴组砌方法 (10)⑵排砖撂底 (10)⑶砌筑 (10)⑷砌块与实心墙柱相接 (10)⑸砌块墙的加固措施 (10)⑹砌块与门口联结 (11)⑺砌块与窗口联结 (11)⑻砌块墙顶支承预制构件的处理 (11)⑼砌块墙与梁底(或板底)的联结 (11)四、质量标准 (12)1、保证项目: (12)2、基本项目 (12)⑴砌体上下错缝应符合以下规定 (12)⑵砌体接槎应符合以下规定 (12)⑶预埋拉结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2)⑷留置构造柱应符合以下规定 (12)3、允许偏差 (13)4、施工注意事项 (14)⑴基础砌砖 (14)⑵砖墙砌筑 (14)⑶中小型砌块墙砌筑 (15)五、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6)⑴施工前准备工作 (16)1)砂浆拌制 (16)2)淋湿砌块 (16)3)材料运输 (17)4)安设活动脚手架 (17)⑵砌砖工程 (18)六、产品保护 (18)⑴基础砌砖 (18)⑵砖墙砌筑 (19)⑶中小型砌块墙的砌筑 (19)砌体结构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材料(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尚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中小型砌块应说明制造日期和强度等级。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现代远程教育《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赵军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课程学习指导书第一章绪论(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
2.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二)本章重点、要点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分类 (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3)主要优、缺点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1)发展概况 (2)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概况 (3)展望3.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优点?2、本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本章学习目标1.钢筋(1)熟悉钢筋的品种和级别。
(2)熟练掌握钢筋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3)理解钢筋的冷加工性能、重复荷载下钢筋的疲劳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2.混凝土(1)熟练掌握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单向轴压下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及其数学模型。
(3)理解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概念。
(4)理解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以及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的概念。
(5)理解混凝土徐变、收缩与膨胀的概念。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1)掌握粘结的定义、粘结力的组成、粘结应力的分布等概念。
(2)掌握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二)本章重点、要点1.钢筋(1)钢筋的品种和级别(2)钢筋的强度与变形(3)钢筋应力一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4)冷加工钢筋的性能(5)钢筋的疲劳性能(6)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2.混凝土(1)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fcu、fc、ft)、单向轴压时的应力一应变关系、轴向受压时的变形模量、轴向受拉时的应力一应变关系(2)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变形(简述)(3)混凝土的疲劳性能(4)混凝土的徐变(5)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3.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1)粘结的定义与重要性(2)粘结力的组成(3)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如何确定的?2.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通常认为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徐变?3.钢筋有哪些形式?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冷拉和冷拔后钢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4、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那些措施?第三章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上的作用、对结构的功能要求、设计基准期、两类极限状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自学指导书一、前言本书介绍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体现了相关最新修订规范的思路,另外学习本课程也需注重与实践经验的密切结合。
二、内容第1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学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钢筋的品种,理解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关系;(2) 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3) 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2.考核知识点(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 混凝土变形模量的三种表达方式;(3)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4) 简答: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的主要因素;(5) 简答: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
3.综合练习(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的是边长为的立方体标准试件。
(2) 混凝土变形模量有三种表达,即、切线模量、。
(3)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是:强度、、可焊性、和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4) 简答: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 简答: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哪些?(6)对同样的混凝土材料,采用不同尺寸的立方体试件测得的强度相同的。
()(7)劈裂试验测得的是轴心抗压强度。
()(8)冷加工后的钢筋强度提高,塑性也会提高。
()(9)加荷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10)混凝土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徐变增大。
()(11)混凝土的保护层越厚越好。
()4.综合练习答案(1) 150mm;(2)原点模量,割线模量;(3)塑性,耐久性;(4)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
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大致呈正比关系。
②钢筋的外形、直径和表面状态。
螺纹钢筋和月牙纹钢筋的外形不同,螺纹钢筋肋的面积相对较大,肋距相对较小,粘结强度和刚度较高,但肋间混凝土齿易被剪断,后期粘结强度衰减较快,延性较差;月牙纹钢筋肋面积相对小,肋据大,粘结强度和刚度稍低,但肋间混凝土齿抗剪能力强,后期粘结强度衰减较慢,延性好。
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④侧向压力。
在侧向压力作用下,由于摩阻力和咬合力增加,粘结强度较高。
但过大的侧压导致混凝土裂缝提前出现,反而降低粘结强度。
⑤混凝土浇筑状况。
由于混凝土浇筑后会出现沉淀收缩和离析泌水现象,对水平放置的钢筋,钢筋下部会形成疏松层,而上部则由于混凝土下沉收缩会产生纵向裂缝,导致粘结强度降低。
⑥反复加载。
多次重复加卸载或正负反复作用,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长,粘结强度逐渐下降。
(5) ①内在因素: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比。
骨料越坚硬,徐变越小,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大。
②环境因素:混凝土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水泥水化充分,徐变减小。
③应力条件:混凝土徐变与混凝土应力大小密切相关。
④时间因素:加荷龄期越早,徐变越大。
(6) ×;(7) ×;(8) ×;(9) ×;(10) ×;(11) ×。
第2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原则1.学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结构抗力;(2) 了解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3) 了解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理解可靠度、可靠指标的概念;(4) 掌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设计的实用表达式;掌握荷载各种代表值和强度值的取法,并能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荷载组合。
2.考核知识点(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2) 荷载的分类;(3) 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4)荷载的标准值的定义及确定方法;(5) 可靠度的定义,可靠概率与失效概率的关系。
3.综合练习(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是:、、耐久性。
(2)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
(3)结构的极限状态为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
(4)简答: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如何确定它?(5) 简答:什么是可靠度?可靠概率与失效概率是什么关系?4.综合练习答案(1)安全性,适用性;(2)可变荷载,偶然荷载;(3)承载能力,正常使用;(4) 荷载的标准值是结构在使用期间,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是建筑结构各类极限状态设计是采用的基本代表值。
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一般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和材料的标准自重计算。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是根据观测资料和实验数据,并考虑工程实践经验,取其设计基准期最大荷载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可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
(5)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度。
可靠概率与失效概率之和等于一。
第3章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计算1.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 熟悉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构造要求;(3) 掌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4) 熟悉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及梁内钢筋的构造要求;(5) 掌握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和弯剪扭构件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6) 熟悉受扭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7)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8) 掌握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条件及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对称配筋计算方法为重点;(9) 熟悉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10) 掌握矩形截面大、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1) 了解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成因,掌握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和减少裂缝宽度的措施;(12) 掌握受弯构件短期刚度与构件刚度的计算方法及减小构件变形的有效途径。
2.考核知识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2)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式;(3) 防止少筋破坏和完全超筋破坏的构造措施;(4) 偏心受拉构件的类型;(5) 减小挠度的有效措施;(6)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7)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类型。
(8) 裂缝控制等级。
3.综合练习(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根据配筋率不同,有适筋梁、和三种破坏形式。
(2)根据受弯构件剪跨比和配箍率的大小不同,沿斜截面破坏可能有、和斜压破坏。
(3) 防止少筋破坏的构造措施是限制,防止完全超筋破坏的构造措施是限制。
(4) 根据偏心拉力作用在偏心受拉构件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受拉和受拉两种类型。
(5) 简答:如果构件的挠度计算值超过规定的挠度限值,可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挠度?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6) 简答: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 简答: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类型有哪些?(8) 简答:裂缝控制等级有哪些?(9) 对构件进行的裂缝验算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范畴。
()(10)对构件进行变形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范畴。
()(11)以下措施中,不能有效减小构件挠度的是()。
A.增大构件截面高度B.增加钢筋截面积C.施加预应力D.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4.综合练习答案(1)超筋梁,少筋梁;(2)剪压破坏,斜拉破坏;(3) 最小配筋率,最小截面尺寸;(4) 大偏心,小偏心。
(5)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大构件截面高度,其次是增加钢筋的截面面积。
此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也是提高受弯构件刚度的有效措施。
(6) ①剪跨比。
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低。
②混凝土强度。
斜截面抗剪能力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两者大致呈线性关系。
③纵筋配筋率。
纵筋配筋率越大,斜截面抗剪能力越大,两者大致呈线性关系。
④配箍率和箍筋强度。
配箍率越大,箍筋强度越高,斜截面的抗剪能力也越高,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两者大致成线形关系。
担当配箍率超过一定数值时,斜截面抗剪能力不再提高。
(7) ①当箍筋和纵筋或者其中之一配置过少时,配筋构件的抗扭承载力与素混凝土的构件无实质差别,属脆性破坏。
②当箍筋和纵筋适量时,属延性破坏。
③当箍筋和纵筋过多时,属部分超配筋破坏。
④当箍筋和纵筋过多时,属完全超配筋破坏。
(8) 规范将裂缝控制等级划分为三级:①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边缘的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②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即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而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时,构件受拉边边缘的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
③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但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求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9) ×;(10) √;(11) D;第4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1.学习目的与要求(1)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工作的原理;(2) 了解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和对钢材及混凝土材料的要求;(3) 熟悉各项预应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各项损失减小的措施和各项损失的不同组合;(4) 熟练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受力后的强度、刚度、裂缝及设计计算方面的联系和区别;(5) 熟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6) 熟悉受扭构件配筋的构造要求;(7)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2.考核知识点(1)施加预应力筋的方法;(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3) 全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3.综合练习(1)施加预应力筋的方法有和两种。
(2)简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哪些?(3)简答:全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有哪些?(4)简答: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有哪些?(5)简答: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有哪些?4.综合练习答案(1)先张法,后张法;(2) ①推迟裂缝出现,抗裂性高;②可合理利用高强钢材和混凝土;③由于抗裂性能好,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耐久性,加之反拱作用,减少了结构的挠度;④扩大了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
(3) ①抗裂性能好。
由于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施加的预应力大,混凝土不开裂,因而抗裂性能好,构件刚度大,常用于对抗裂和抗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结构。
②抗疲劳性能好。
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完毕直至使用阶段整个过程中,其应力值的变化幅度小,因而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好。
③反拱值一般过大。
由于预应力较高,而横载小,活荷载较大的结构中经常发生反拱,影响正常使用。
④延性较差,由于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较为接近,导致延性较差,对抗震不利。
(4) ①可合理控制裂缝节约钢材。
由于可根据结构构件的不同使用要求,可变荷载作用情况及环境条件等对裂缝进行控制,降低了预应力值,从而节约钢材。
②控制反拱值不致过大。
由于预加应力值相对较小,构件初始反拱值较小,徐变小。
③延性较好。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由于配置了非预应力钢筋,可提高构件延性,有利于结构抗震,改善裂缝分布,减小裂缝宽度。
④与全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其综合经济效果好。
对于抗裂要求不高的结构构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结构构件。
(5) ①结构自重轻。
由于不需预留孔道,可减少构件截面尺寸,减轻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