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配置标准[整理]
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

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火器种类有哪些?二氧化碳灭火器可分为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两大类。
干粉灭火器可分为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两大类。
这些相关的灭火器您了解吗?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油开关、高压电容器室、调压器室、发电机房、电信楼、广播楼、铝、镁加工房等,可按每50平方米配置1个计算;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库房、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可按每80平方米配置1个计算;丙类火灾危险性的库房,每100平方米配置1个;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区,每100~150平方米配置1个;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装置区每150~200平方米配置1个;旅馆、办公楼、教学楼、医院,每50-100平方米配置1个;百货楼、展览楼、图书馆、邮政楼、财贸金融楼,每50-80平方米配置1个电气设备间,每50平方米至少配置2个;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罐区,每罐设2个;易燃、可燃液体装卸栈台,每10~15米设1个。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一栋民用建筑可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在划分消防危险等级的问题上要比工业建筑繁琐,但主要应依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火用电多少、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划分危险等级。
一般建议按照下面六个因素来选配适用类型、规格、型式的灭火器:1、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判断出应选哪一种类型的灭火器。
如果选择不合适的灭火器不仅有可能灭不了火,而且还有可能引起灭火剂对燃烧的逆化学反应,甚至会发生爆炸伤人事故。
2、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等因素,可确定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和配置基准,这是着手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和计算的首要步骤。
3、在选择建筑灭火器时应考虑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4、为了保护贵重物资与设备免受不必要的污渍损失,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选择应考虑其对被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灭火器配置规范全解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 B50140-200 5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第三章灭火器的选择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二、灭火有效程度;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一、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二、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三、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五、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六、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灭火器配置标准

灭火器配置标准1、灭火器配置场所: 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
2、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3、灭火等级: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
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
4、火灾种类: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划分为以下五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5、灭火器的类型选择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D类火灾场所应该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6、灭火器的设置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7、灭火器的配置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余5具。
3)、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时,增配1具1A 的手提式灭火器。
8、灭火器配置的设计与计算应按计算单元进行。
灭火器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最少需配数量的计算值应进位取整。
灭火器配备标准

灭火器配备标准
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消防设备,用于扑灭初期火灾,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灭火器的配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就灭火器的配备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灭火器的配备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危险程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应配备至少一支4公斤ABC干粉灭火器,而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高危险性场所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更多更大容量的灭火器。
其次,灭火器的摆放位置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灭火器应当摆放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易燃易爆场所的出口和通道口、易燃易爆场所的上下楼梯口、易燃易爆场所的重要设备设施旁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重要部位。
同时,灭火器的摆放位置应当明显标识,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找到并使用。
另外,对于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旦发现灭火器存在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应当及时更换或者维修,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最后,对于灭火器的使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建筑物的管理者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器的使用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确、有效地使用灭火器,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事态扩大。
总之,灭火器的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因此在选择、摆放、维护和使用灭火器时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23厂房灭火器配置标准

2023年厂房灭火器配置标准
一、灭火器重量
灭火器的配置重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手提式灭火器(总重量不超过20千克)的配置重量应不小于计算值的1.5
倍。
2.推车式灭火器(总重量超过20千克)的配置重量应不小于计算值的1.2倍。
二、灭火器外表
灭火器外表应无明显损伤、缺陷,铭牌应清晰、易于识别。
灭火器的把手、阀门等部件应完好、灵活、无泄漏。
三、灭火器配置
1.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消防规范,根据厂房的面积、结构、存放物品等因素
进行合理配置。
2.灭火器的放置位置应便于取用,并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等环境。
3.灭火器的数量应按规定的计算值进行配置,不应过多或过少。
四、灭火器类型
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和危险程度,应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和液体火灾。
3.水基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和液体火灾,以及电气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但不适用于电气火
灾。
以上是2023年厂房灭火器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 1
第4.0.2
第4.0.3
第5.2.2
第5.2.3
附录二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附表2.1
续附表2.1
注:① 未列入本表内的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1条的规定确定危险等级。
② 本表中的甲、乙、丙类液体的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附录三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
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附表3.1
注:未列入本表内的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2条的规定确定危险等级。
附录四不相容的灭火剂
附表4.1
附录五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
附表5.1。
灭火器配置规范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要求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灭火器的配置标准

灭火器的配置标准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设备,用于扑灭初期火灾,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正确的配置灭火器对于防范火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灭火器的配置标准,以帮助您正确配置灭火器,提高灭火效果。
首先,灭火器的配置应当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进行选择。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家庭应配置至少一支2公斤ABC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木质、纸质、油脂等火灾。
而在厨房、车间等易燃易爆场所,应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油类、电器类火灾。
在化工厂、油库等场所,应配置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化学物质、油类火灾。
在特殊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
其次,灭火器的配置应考虑到灭火器的数量和位置。
根据国家标准,灭火器的配置应当满足覆盖范围和灭火距离的要求。
一般来说,灭火器应当布置在易燃易爆场所的重点部位,如厨房的灶台旁、化工厂的危险品库房、车间的易燃易爆品堆放区等。
此外,灭火器的布置应当考虑到人员疏散通道和逃生通道的保障,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取用灭火器进行扑灭。
再次,灭火器的配置应当考虑到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
灭火器的配置位置应当便于人们取用,并且应当避免被其他物品遮挡,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取用。
此外,灭火器的配置位置应当便于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灭火器的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灭火器的配置位置应当标有明显的标识,并且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最后,灭火器的配置应当考虑到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在配置灭火器的同时,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器的使用培训和指导,使其了解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其灭火能力和自救能力。
此外,应当定期组织灭火器的使用演练,使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技巧,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力。
总之,正确的配置灭火器对于防范火灾至关重要。
在配置灭火器时,应当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类型,满足覆盖范围和灭火距离的要求,考虑到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器的使用培训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火器配置标准[整理]
灭火器配置标准
计算方式
1、假如一个中危险级的A类火灾灭火器配置场所,其保护面积1000平方米,在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时,计算所需8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多少只。
根据规范有关规定:其S,1000m,2,U,15m,2,A,K,1(0 则
a,KS,U,1(0×1000,15,66(7(A)
而一个8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级别为13A
故配置灭火器的数量:N,66(7,13,5(个)
假如配置场所为设有消火栓系统的地下建筑。
则N,1,3×0(7×5,4(55,5(个) 2(本表计算数值为保护面积1000m,2时的计算数据。
使用中保护面积计算规定为:(1)建筑工程按使用面积进行计算;(2)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进行计算。
本表计算数据一般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在对不同保护面积的灭火器取值时,应尽可能选较大正整数值,以确保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满足该场所灭火器配置要求。
四、其他说明
1(本表数据为同一类型、同一灭火级别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同一类型不同灭火级别的灭火器配置数量应实际计算后参照选用。
2(本表只为提供一个保护面积的配置数量,而对灭火器的设置要求及灭火器的保护距离等方面考虑不够,需要完善和发展。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公通字〔1994〕94号《关于在非必要场所停止再配置哈龙灭火器的通知》精神,在非必要场所应尽量不选用卤代烷灭火器。
4(本表未尽事宜,应参照规范执行。
1、在选择灭火器时除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确定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
如易燃易爆场所与非易燃易爆场所,燃烧快与燃烧慢的物质。
,、火灾的类别。
如,类、, 类。
2、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
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补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
3、在发生火灾后,及时、有效地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取决于多种因素,
而灭火器保护距离的远近,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实际上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及时取用灭火器,进而是否能够迅速扑灭初起小火,或者是否会使火势失控成灾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标准和我国有关地方法规对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各有如下规定:
美国划分A类、B类火灾场所,对各类场所又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
A类配置场所各危险等级的灭火器的保护距离要求小于22.7m。
英国划分A类、B类火灾场所,不划分危险等级,对于A类配置场所,要求灭
火器的保护距离应小于30m。
澳大利亚划分A类、B类火灾场所(对各类场所划分为轻、中、严重危险级,对A类场所各危险等级的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均要求小于15m。
我国以往的部分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法规:不划分火灾场所和危险等级,一般规定灭火器的保护距离15,30m,其中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为15,23m。
考虑到国人的身材和体能等各方面因素,参照上述几国的保护距离均值,本条规定了中危险级的A类场所的手提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取
20m,而轻危险级和严重危险级显而易见距离应该远些和近些,分别规定为25m 和15m。
这样,就使这些数据既同各国标准的规定基本吻合,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基于上述手提式灭火器保护距离确定的相同思路而作出的觑定。
通过讨论和征求意见,编制组一致认为推车式灭火器的保护距离应为手提式灭火器的2倍较适宜,而且这一规定已经执行了10多年。
对于B类和C类场所,国外标准大多是一并考虑的,编制组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在目前国际上均尚无C类灭火定级标准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在具体确定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时,由于B类火灾的燃烧和蔓延速度通常比A类火灾要快,危险性也较A类火灾大,故B类场所的最大保护距离应比A类小。
本条规定参考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外标准;二是我国以往的地方法规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然后加以综合、确定。
国外对B类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的规定如表5所示。
澳大利亚、美国是在每一危险等级下,对某一灭火级别各规定一个保护距离,但两国数据不相一致,而英国的规定又太笼统,与本规范的编写格式不一样,可比性差。
综合这些情况,编制组参照美国标准,规定了手提式灭火器在三个危险等级的B类火灾场所的保护距离分别为9m、12m和15m,并且不考虑灭火级别规格这一因素,而代之以用手提式和推车式的灭火器型式的不同来加以区别,从而使其更为合理,易于理解,便于实施。
D类火灾是实际存在的,但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和国际标准对适用于扑
救该类火灾的灭火器均未明确规定其灭火级别,也未确定其标准火试模型,况且国内至今尚无此类灭火器的定型产品,因而本条只能对其保护距离作原则性的规定。
因为E类火灾通常是伴随着A类或B类火灾而同时存在的,所以设置在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可按照与之同时存在的A类或B类火灾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