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发展现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任何国家只能适应这一潮流,而不可以回避这一现实,否则就要被人类文明甩掉。
但是,经济全球化本身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自己具体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量的扩大、流动速度的加快;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全球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等方面。
二战后,在美国发动下成立了关贸总协定(GATT),1995年改建为世贸组织(WTO)。
经过多个回合的谈判,成员国的平均关税由1948年的40%降至1997年的4%,加上全球生产大幅度增长,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从1970年的不足20%达到1998年的38%。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产品已经从传统“硬”商品领域扩展到技术、专利、金融等“软”产品领域。
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对于发达国家,它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经济全球化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自动保存的]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e55e924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3.png)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熟练掌握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理解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理解全球经济失衡与上一轮经济全球化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一、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内涵“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本课程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人员的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在信息革命和许多国家经济体制变革或调整的推动下,致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运行高度国际化而形成的。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提供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一起來看看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欢迎阅读!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动力“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口给口足和闭关口守状态,彼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动往来和各方面的互动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包括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等。
1 •生产全球化;指生产资源包括资本、科技、原料、设备、信息、人力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过程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目的符合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需要。
2・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世界商品价值的实现越來越依靠国际市场。
3・投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地遍布全球。
4・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实现了全球流动,各国金融资本日益聚集在一起。
二经济全球化的阶段全球化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來理解。
全球化指代的是人类从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封闭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物质、能量、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交流。
经济全球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13、16世纪,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特点是殖民主义国家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2・18世纪的由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带來的运输革命、工业革命,为人类广泛和物资全球流动提供了条件。
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西方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财富,而殖艮地国家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却无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
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生产国际化。
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
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
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
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
德国拜耳公司与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向它们提供中间产品,由它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
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2)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
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
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
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
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3)投资金融国际化。
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ppt21(3份打包) 人民版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
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 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 1948年以来世界贸 易组织(其前身为关 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 税和贸易总协定)成 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 员国数量图 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 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 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①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②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截至2008年7月,世 界贸易组织共有153个成员。
4、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 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 标。
5、机构 部长会议 贸易政策评审 机构 总理事会 争端解决机构
管辖范围
承担义务
随
意
硬
性
Hale Waihona Puke 4、作用:(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
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 织的建立 促进 需要、推动 经济的全 球化
1、过程:
(1)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 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的全 球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中,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
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
高。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就已十分 强大了,只是经济保护主义和相互孤立限制了它充 当全球角色。二战后,由于其工业未受到任何损 失,经济变得更加强大,从此以后,美国便担当了
经济活动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经济国际化时期,各国之间主要以商品和资 本流动,尤其是资本输出作为经济交往的纽 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以垂直 型的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 经济全球化阶段,在商品贸易、资本输出成 倍增长的同时,国外直接投资、服务贸易、 科技转让、信息传播、人员交流都迅猛发展, 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形成发达的世界 市场经济。
辛琪:《世界经济全球的动力》, 《世界经济研究》1997.1
推动全球化的动因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分工的 深入和市场的扩大;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三是 跨国公司的发展。……
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一是科技革
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为经济全球化奠 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跨国公司有了长足的 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一个微观基础;三 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 定了一个制度基础;四是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 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 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罗西瑙则把技术及其改造能力看作全球化的首要 动力。他说:“正是技术……才如此巨大地缩短 了地理的和社会的距离。正是通过喷气飞机、计 算机、地球卫星以及许多其他的发明,比以往更 迅捷和安全地跨越空间和时间传输着人员、商品 和观念。正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事务发生的 规模……,一句话,正是技术促进了地区、民族 和国际共同体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性之大 是空前的。”
2———金融全球化。
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 在一起。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 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 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3———投资全球化。
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1995年发达国家对 外投资总额达到了2.66万亿美元,是1945年的130多倍。 资本流向从单向发展为双向,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输出资 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对外输出资本,包括向发达国家 输出。 其中发达国家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FDI)扮演了主 要角色。据统计,1998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到创记录 的64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40%,其中发达国家跨国 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46%,占全球FDI总额的92%。 投资的全球化使生产、流通和消费变得国际化,把世界 各国、各地区纳入到一个巨大的全球经济网之中。
经济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国际 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73年,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 发行在内的国际融资额为622亿美元,1979年则为1450亿美元,增长了 1.33倍,年均增长率为15%。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势头仍然持 续。1990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融资额为72亿美元,到1996年已达到577亿 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1.5%。其次,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 金市场迅速成长。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基金市场一直呈现扩 大态势,到90年代中期,上市交易的基金数量在纽约与伦敦已分别达到 5300个和1935个,其所管理的基金资产额,美国与英国已分别达到2.1 万亿美元与1450亿英镑。从国际基金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情况看,1990 年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总金融资产为13.95万亿美元,到1995年上升为 23.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3%。最后,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随 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类金融市场正在向连成一片的方向 发展。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连为一体,其运作 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 何时候进行交易。 。
(三)要明确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注 意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步骤和时间。特别是随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期的临近,我们更要根据 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来选择加入到全球化进 程不同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 (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 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只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给 我们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不断发展自己,积极 主动地迎接“入世”和全球化进程的挑战,不断健 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把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推行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全人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历史背景: ①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 程度深入发展 ②关贸总协定(WTO前身)不能适应经济全 球化发展的新需要 建立标志: 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WTO 宗旨原则:市场开放、非歧视、公平贸易→贸易自由化 历史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世界贸易走向有序、规范和自由化 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 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 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 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 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 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 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②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 ③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展 ④国家间经济联系加强,国际合作成为主流 ⑤弊端进一步显现,共同应对逐渐成为共识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指1945年二战结束后) 历史影响: 利:①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弊:①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 ②带来全球环境的恶化等全球性的问题 应对措施: ①倡导建立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 进程中的作用 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指1945年二战结束后) 基本含义:生产要素(人员、资本、技术、资本、服务) 通过各国交往与合作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广泛 流动和配置,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一体化) 主要原因:①世界各国生产力恢复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②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涌现,交往合作加强 发展进程: 二战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1500-1945)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④20世纪三四年代,进程受阻(贸易保护主义 战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指1945年二战结束后) 发展进程: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1945年以来) ①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②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性进展 ④2001年中国加入WTO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扩展 主要特点:平等合作取代殖民扩张,国际贸易是主要体现 发展趋势:①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主要联系: ①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 ②两者都体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精神,都推动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 主要区别: 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 个常设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则是常设组织,可以更好的调 整和规范日趋复杂、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 ②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不仅 涵盖商品货物贸易,还涵盖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能 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三)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及其应对措施 面临的机遇:有利于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加强国际合作 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面临的挑战:中国的一些产业和企业将面对更激烈的国际 国内竞争 应对的措施: 总的原则:积极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趋利避害 政府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企业发展提高 良好服务 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国民要支持本民族工业、企业题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WTO在世界经 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反过 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三)当代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 背景下,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实行改革开放并积极进行复关谈判 ②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集团) ③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中国: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世界: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中国的加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