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学校 民进学校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四中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A. 尊贤选能
B. 礼法并举
C. 王道兴国
D. 顺应民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君主,崇尚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贪图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材料中荀子的主张强调礼仪和法制并举,方可治理好国家,故B项正确;A属于墨家思想主张,材料没有体现;王道是荀子思想一个方面,材料还强调礼的作用,故C项错误;顺应民意不符合材料内涵,故D项错误。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孔子论政,以仁为主,而某思想家承其教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
6.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解析】
【详解】汉武帝设置太学,当时儒学成为正统,儒家经典是教科书,《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作,C符合题意;A、B、C都是儒家经典,是投考太学必备材料,排除。
7.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指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诸子百家提出的则是治国主张,C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主张“百花齐放”,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治国主张,B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D项错误。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七年级(下)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七年级(下)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1.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
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2. “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
”史学家范祖禹这段话称颂的是()A. 武则天B. 唐玄宗C. 唐太宗D. 唐高祖3.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B.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D.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4.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5.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陈胜吴广起义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黄巾起义6.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
下表所列词汇中''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是()时期词汇秦朝半两钱、小篆重文轻武、交子清朝军机处、京剧A. 唐朝B. 北宋C. 元朝D. 明朝7. 如表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A. 宋夏议和B. 宋辽议和C. 宋金议和D. 辽金议和8. 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当时()A. 改进了造纸术B. 农业生产发展C. 出现活字印刷术D. 商业贸易繁荣9.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城最大的王朝。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1921年,英国规定了高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1930年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各国纷纷效仿。
据此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最终形成B. 新重商主义政策出台C. 最终破裂D. 自由主义原则遭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主义原则体现在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发展,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根据材料英法德意美等国家相继提高关税可知,自由主义原则遭到破坏,D选项符合题意。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选项排除。
新重商主义政策,是一种扩大商品输出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扩大市场需求,防止经济衰退,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B选项排除。
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破裂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2.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统计。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这次经济危机A. 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B. 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C. 对法国的破坏性最小D. 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A【解析】表格显示经济危机涉及的国家较多,说明影响范围广,从工业下降、外贸缩减以及失业人数多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故A项正确;材料中世界受到影响,说明不是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法国经济危机时和过去相比,并不是破坏性小,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析的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点睛:3.1930年6月,美国国会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 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B.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 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 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提高关税,实行关税壁垒,目的是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入,不是刺激本国产品出口,故A项错误。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学生,不可以做到的是A.电灯下写作业B.打电话问候C.用电脑上网D.坐汽车上学2.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
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保守主义C.封建主义D.专制主义3.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们对美国影响的相似点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C.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4.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5.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同学对两个历史事件的比较,他比较的是相同点:①面临民族危机②向西方学习③制度变革不同点:事件1依附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失败事件2改革派已经掌握了实权,结果成功A.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B.戊戌变法与废除农奴制改革C.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D.明治维新与废除农奴制改革6.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 )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7.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持,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联合国8.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启明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启明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中提到,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这意味着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
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建设了钢铁工厂和水力发电站。
材料主要说明斯大林模式A.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B.消弭了人民对消费品的迫切需求C.设定了过高的远离现实的生产目标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英国议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之分。
1911年,新《议会法》通过,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权力扩大,现代议会制度确立;世袭贵族为主的上议院,至今仍然保留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掌握着最高司法权力。
这表明英国议会制度A.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B.是对开明专制思想的实践C.体现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D.和代议民主的精神相违背3.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4.下图是南北朝晚期的形势图,最后一个消失的政权是A.①B.②C.③D.④5.下图是明朝汀州(今龙岩)人的蓝靛(一种植物,可作染料)种植基地转移图。
据此,以下推论合理的是A.东南人地矛盾日趋突出B.闽浙省际交通十分便利C.市场导向促进产业调整D.移民加速经济重心南移6.某同学运用以下史实撰写历史小论文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一国两制。
最合适的主题是A.中国走向世界B.改革开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D.伟大的历史转折7.汉代,蜀地百姓“帅导群妾,咸循蚕蔟。
2019-2020年初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2019-2020 年初三 4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下列各的四个中只有一个符合意。
共15 小,每小 2 分,共 30 分)号12345678答案号9101112131415答案1.在反民族分裂和祖国一的斗争程中,下列史生在乾隆期的是A. 平定噶丹叛乱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 逐阿古柏匪帮D.在新疆立行省2.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以少多的例。
末年曹操大袁,一北方奠定基的著名役是A.平之 B .巨鹿之 C .官渡之 D .赤壁之3.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改革。
秦王嬴政了他的著作后,不已,:“我得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位思想家是A. 孔子B.孟子C.荀子D.非4.多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意大利人哥布、葡萄牙人麦哲,而是600 多年前从江刘家港出,航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航海家A.真B.和 C .成功D.戚光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 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6.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曾屡遭失,一局面底扭的志是A. 北伐争的利B.抗日争的利C.解放争的利D. 抗美援朝争的利7.胡涛:“ 个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派第一的英雄壮,以党独立的新型人民生的重要志,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 个大的事件”是A. 北伐争B.南昌起C.秋收起D. 井山会8.志着十年内基本束,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开始出的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的爆 B .西安事的和平解决C.沟事的爆D .中共七大的召开9.社会主代化新期,我国始持工作重心不A. 四基本原不B.建C.划生育D.法制建10.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前,有一座志性的雕像,名拓荒牛,座城市作在改革开放中立的第一个特区,已走了 30 个春秋。
座城市是指 A. 上海 B. 珠海C. 深圳D. 厦11.假期去美国旅游的李小同学在美国一小看到了一座念碑,碑上刻着:“ 守地,在人没有开射以前,不要先开,但如果人硬要把争加到我上,那么就争从儿开始吧!”碑文中的“ 儿”最有可能是指A.拉托加B.克C.来克星D.12.拿破在逝世前了一段:“我是一位新普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一份礼物,奉献法西。
第四次月考参考答案.doc

2012—2013学年镇平县第二高中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一5 B B B D D6--10CABAD11—15CDBBB16—20 B B B B B21—-25CCDCA26—30CB D CD31 --3AAADC36--40ABCDC1.B孔子的“礼”强调等级秩序,不利于缓和阶级孑盾,排除A;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不是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排除C;"礼"的本质是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
故选B。
2. B “敬鬼神而远之”体现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强调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故①④均不符合题意。
②③中内容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B春秋战国时期处于战乱时期,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B项意思是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律约束;A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规劝统治者要实行德政;C项是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D项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
4.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确立儒学在官学和朝廷政治中的统治地位,而不是禁绝诸子百家思想在社会上流传。
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期主要采用无为思想,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再结合儒学“混杂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可知,西汉实现了思想的人一统,故答案是D。
6. C “谈心性”符合宋明理学崇尚空谈“义理”“心性”的特点,“临危一死报君王”符合理学讲究气节的特点。
由此可知C正确。
7.A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对自然界的探究,与西方的科学精神相近。
& B从题干材料可知,贝克莱的看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朱熹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普罗泰格拉的思想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卢梭是法国唯物主义启蒙思想家,故选B 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艺术生文化课补习学校民进学校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石家庄市民学校 2010—2011学年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12月)班姓名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秋节的由来说法不一。
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在八月十五稻谷成熟时节,各家向月朝拜土地神而形成的习俗。
这种起源主要说明了A.古代农民落后的迷信思想B.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C.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D.农民对月亮的特殊感情2.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3.《史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
上述国君所在地在今A.长江中游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 D.钱塘江流域4.秦始皇兵马俑的修筑从根本上看是A.想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B.为了宣扬皇权,威慑臣民C.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对先秦殉葬,人性习俗的继承和改革5.东汉太守杨震为官清廉,其徒王密携金夜往拜谒,遭拒绝。
密曰:是为夜,无人知。
震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无知?密愧。
后世为震建“四知堂”。
这段材料说明A.东汉时太守的职责是主管廉政工作B.东汉政府重视廉政作风建设C.清正廉洁是社会所崇尚的风气D.东汉是廉政建设的最好时期6.根据吐鲁番、敦煌出土文书,武周时出现了“括户逃使”和“括户采访使”等职衔,其职责是调查登记逃离本土的农户情况。
这说明下列哪些制度已受到破坏①均田制②租庸调制③两税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嘉道时期,我国江南地区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苏杭地区纺织工场共有织机千张以上;广东佛山纺织手工作坊已有2500家,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Qua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增,他们大多已脱离了农业生产,靠领取日薪或月薪生活。
上述情况说明A.清朝中期我国手工工场数量增多B.清朝中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有明显发展C.清朝商品经济继续发展D.清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9.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力,比户丰盈,惟频减赋。
“其具体的做法是()A.“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B.“滋生人丁,永不加赋”C.“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10.洋务派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了富国强兵,应该向西方学习;西方各国不但有自己的政教制度,而且国富兵强,已不是什么“蛮野夷狄”。
顽固派则认为,学习西方就是“用夷变夏”,破坏了“夷夏之大防”,“违反了祖宗成法”和“立国之道”,对各种洋务活动坚决抵制。
对以上材料中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的焦点评述不正确的是A.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技,制船造炮,以资“求强”B.西方国家是不知礼仪的“蛮夷”,还是科学技术进步、政教昌明的国家 C.要不要改变中国的国体和政体D.两派争论的实质是统治集团内部开明与守旧的不同政见之争。
1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致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进行政治改革12.鸦片战争后,中国陆续出现各种类型的近代工业,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洋务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发昌机器厂、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B. 洋务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上海洪盛碾米厂C. 民族工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丝厂、大生纱厂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棉业公司(宋子文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耶松船厂1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4.1998年圣诞节,小明的一位亲戚从台湾回大陆省亲,送给他几盒巧克力,盒上标明“出品日期:八十七年八月,保持期十二个月”,小明认为这个巧克力已经不能吃,但小明的奶奶坚持认为可以吃。
你认为应该是A.奶奶说的对,还在保持期内,可以吃 B.早已过了保持期,赶快仍掉C.虽已过了保持期,但还可吃 D.不管有没有过保持期,台湾的东西不能吃15.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但在图中却写成为“”。
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1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7.中国进步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密不可分。
一战期间,以孙中山、张謇、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的主流思想及各自的主要实践活动极大的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下列思想与以上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B.民主法治——君主立宪——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C.民主共和——君主立宪——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D.君主立宪——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18.九一八后,国联调查团于1932年10月公布了调查报告书,主张以“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这表明A.国联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B.国际合作是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C.国联基本主持了公正D.企图把中国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19.抗日战争胜利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是A.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统治中国B.扶植中国的反动势力,发动反人民的战争C.发动侵略战争,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D.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20.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A.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B.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D.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21.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的会议是在 A.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23.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B.引导人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展生产C.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4.胡锦涛在庆祝中共成立8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85年来,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三件大事是指:①赶走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③完成了三大改造,确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5.1500年前后,西欧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
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④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26.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提出:“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这位代表人物应该是A 彼特拉克B 马基雅维利C 达.芬奇D 伊拉斯谟27.《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美丽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低下头,眼睛盯着路面,别去看她们。
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A.宗教在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幸福C.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的自然天性D.青年人从来都不会盲信盲从28.电影《鸦片战争》镜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中国的提案,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拥有代表国家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2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 向封建旧势力妥协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30.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在政治上的主要目的是A.召开议会B.限制王权C.建立共和国D.实行两党制班级姓名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分析题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文馆的办学指导方针。
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
其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