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原料药、制剂药技术经济指标统计
中国制药产业发展与现状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全球制药市场销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中国制药产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
如何利用全球制药产业良好稳步发展的态势,推进中国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另外,经联合国调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到 2050 年,全世界老龄人口将从 6. 24 亿攀升到 19. 96亿。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 到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 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 71%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 5 倍。
这样一来,对药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而研究中国制药产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对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对制药产业的研究处于局部讨论阶段,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深入探讨。
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准入等领域,对影响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的其他重要因素研究涉及不多。
(2)目前,对中国制药产业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个案研究和产业动态分析上。
对制药产业的研究一般都只从某一子行业入手,比如说中药行业、生物制药业等。
缺少对于制药产业整体的分析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居多,基础理论的极为少见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制药产业被认为是21 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的产业特征。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制药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比如美、欧、英、法、德、日等;第二层次是具有很强仿制能力的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第三层次是化学制药能力不强、以制剂为主,即把化学原料药做成片剂和注射剂的国家,比如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等;第四层次的国家没有什么自主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如部分非洲国家。
我国当前大致位于第二层次的前沿,属于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家。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技术指导原则-笔记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A.起始原料和试剂的要求原料药制备研究工作的基础/终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质量研究提供有关的杂质信息/工业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
1.起始原料的选择原则:①质量稳定、可控②有来源、标准和供货商的检验报告③必要时应根据制备工艺的要求建立内控标准④由起始原料引入的杂质、异构体,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研究并提供质量控制方法⑤具有手性的起始原料,应制订作为杂质的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限度⑥应对该起始原料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有一定的了解2 试剂和溶剂的选择:①一般应选择毒性较低的试剂②避免使用一类溶剂③控制使用二类溶剂④同时应对所用试剂、溶剂的毒性进行说明⑤以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⑥有利于劳动保护《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3 内控标准:可能存在某些杂质在反应过程中无法将其去除或者参与了反应,对终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的起始原料、试剂应制订内控标准,同时还应注意在工艺优化和中试过程中起始原料和重要试剂规格的改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般内控标准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要有清楚的描述;②要有具体的来源,包括生产厂家和简单的制备工艺;③提供证明其含量的数据,对所含杂质情况(包含有毒溶剂)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④如果需要采用起始原料或试剂进行特殊反应,对其质量应有特别的要求,如对于必须在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需要对起始原料或试剂中的水分含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控制;若起始原料为手性化合物,需要对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的限度有一定的要求;⑤对于不符合内控标准的起始原料或试剂,应对其精制方法进行研究,以利于对工艺和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通常,在工艺稳定的条件下,所采用的起始原料、试剂的质量也应相对稳定。
B.中间体的研究及质量控制对原料药制备工艺、质量研究、结构确证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原料药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①关键中间体对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十分重要。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赣工信医药字〔2021〕214号•【施行日期】202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各设区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江西省“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已经第9次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1年9月30日江西省“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产业。
为加快推进江西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产业规模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25.65亿元,比2015年增长13.26%,高于全国医药行业平均水平6.2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占全国医药行业的比重为5.74%,比2015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146.12亿元,比2015年增长42.87%。
全省中药和医疗器械子行业优势明显,在全国各省同行业中位居前列。
其中,一次性注输器具占据了国内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
企业实力逐步提升,品种优势不断凸显。
全省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73户,比2015年增加143户。
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共73户,比2015年增加15户。
济民可信集团、青峰医药集团、仁和集团等3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全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优势品种共55个,其中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品种1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品种4个。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医药行业研究报告预览:一、行业发展概况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1993-1997年,世界药品销售额自2336亿美元增长至2720亿美元,98年达3080美元,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改革开医药行业研究报告正文:一、行业发展概况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1993-1997年,世界药品销售额自2336亿美元增长至2720亿美元,98年达3080美元,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据国家经贸委统计,1999年我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1216亿元,1999年全国医药行业实现利润111亿元。
其中,利润总额在亿元以上的有24家,名列医药企业前三名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三九集团,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22家,名列医药企业前三位的是上海医药总公司,三九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统计表明,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潜力大,成长性好,处于稳定,建康,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面临WTO的加入,国内市场的放开,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拥有6700多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种,每年实际生产800-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多种。
化学原料药产量1999年达到43万吨,其中二十四大类原料药26万吨,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
原料药概况

原料药是中国医药产业中是一个重要领域,占中国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的29.5%,占中国医药商品出口额的50%。
它上承化工产业,下启医药市场;兼有经济贸易特性和国家医疗保障特性不可分割的作用。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最热门话题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世界的重心正转向东方。
中国和印度能够制造出同西方质量相同的产品,但成本更低,产量更大,这将导致全球商品市场格局的剧变。
其中中国原料药已经加入这个转变的产业大军中的一员。
由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Agno Pharma 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制药国际化论坛全球原料药采购及外包大会”正是顺应这个发展搭建的沟通中外企业界、医药贸易界交流学习的平台。
通过采购方与供应方人士直接对话,学习国外制药企业cGMP认证经验,理解ICH Q7A 的实施要点,外方采购方对我供应方有哪些合作要求也将娓娓道来。
为此《医药济报》产业经济版资深编辑、记者郑智敏采访了主办方----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健康网)副总经理吴惠芳,就中国原料行业、中国企业实施cGMP的现实意义和新形势下的全球制药业供应链关系三方面问题给予综合概述。
郑智敏:请您例举具体数字说明我国原料药行业它在医药制造业中具有多大的规模?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增长趋势有多大?吴惠芳:严格来说,在原料药的范围上有广义的理解和具体的理解。
我们常说的原料药一般是指人用药的化学药品,未成为制剂前的主药成份。
除了终产品以外,还有一类是以前体化合物、中间体的化学品或精细化工产品,它们是制药的上游产品,视为中间体。
英文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缩写API)是指活性药物组分,也包括药用中间体。
但是有时将一些不仅仅是用于制药,同时在食品、饮料、饲料中添加的有效成份,比如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也归入原料药类,这一部分占的比重还是很大,严格来说应该归入营养添加剂或营养补充剂(Dietary Suppl ement)。
GSP培训试题与及答案

GSP培训试题与及答案1.《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适用于(D)A:药品生产企业B:药品批发企业C:药品使用单位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药品的专营或兼营企业2.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的是(A)A:企业主要负责人B:企业领导班子C:企业质量管理机构D;企业的质量领导组织3.GSP要求企业负责人中应有(B)A: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B: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人员C: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D:主管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4.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应将药品销售给(B)A:药品批发经营企业B: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C:药品零售经营企业D:需要使用药品的个人E:药品使用单位5.药品批发经营企业销售特殊管理药品应(D)A:严格按照购销合同签订的数量发货。
B;严格按照购销合同注明的质量条款发货C: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销售D: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6.药品批发和批发连锁企业应建立(B)为首的质量领导组织A:主要卖力人B:质量管理机构卖力人C:执业药师D: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大型药品批发企业的仓库面积应不低于(A)2222A:1500mB:1000 mC: 500mD:150 m8.药品进货质量验收时,应附有该批品种质量检修报告书的是(D)A:西药品种B:针剂品种C:化学药品D:首营品种9.实施细则中对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划分依据指标是(B)A:企业员工总人数B:企业经营场地及仓库用房总面C:年利税总额D:年药品销售总额10.负责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的组织机构是(B)A:业务进货部门B:质量管理部门C:财务部门D:企业经理办公室11.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及考核应由人事资源部协同(C)共同完成A:业务部门B:质量领导组C:质量管理部门D:后勤部12.下列选项中哪个表示非处方药的为( C )A. RxB.APCC.OTCD.EXP13.乙类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配景色彩为(D)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A.俗名B.化学名C.商品名D.曾用名16.药品标签中,用于追查不同时间生产药品历史,以一组数字或英文字母加数字表示的为(B)A生产日期B批号C 有效期D失效期17.低温即冷库所贮存药品的位置环境温度为(B)A 0~30℃B 2~10℃C 0~20℃D 2~8℃18.遵照GSP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所签订的合同应明确(D)A运输要求B验收方式C储存要求D质量条款19.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仓库中,阴凉库的相对湿度为(D)A 45~60%B 45~50%C 40~60%D 45~75%20.非处方药分为(C)A第2、第二类B I、II、III三类C甲、乙两类D A、B 两类21.药品经营企业的库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退货区颜色为(C)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22.依据GSP实施细则规定,药品批发连锁企业门店面积至少为(C)A 20平方米B 30平方米C 40平方米D 50平方米23.对有证据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药监部门可采取的措施为(D)A没收B销毁C停止销售D查封24.对于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规模应是报告该药品引起的(B)A一般不良反应B稀有的不良反应C一切不良反应D可疑不良反应25.大、中型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的直接领导者为(B)A负责经营的副经理B负责质量的副经理C总工程师D 经理26.首营品种不包括(C)A新产品B新规格C新批号D新包装27.按照GSP规定,销售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保存期不得少于(B)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28.药品标签模糊不清,标识无法辩认的,该药品为(A)A假药B劣药C不合格药品D合格药品29.经营处方药的企业必须持有(D)A药品出产许可证B药品批准证实文件C卫生许可证D 药品经营许可证30.药品部门对销售假药劣药的企业处罚所开具的处罚告诉书中无须载明检修结果的情形为(A)A走私的药品B含量不符合规定的药品C被污染的药品D变质的药品E以非药品冒充的药品判断题:(20分)在题后()内打√或打X表示答题1、按照药品的安全性,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中级)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中级)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度少,再吸收多,排泄慢E.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答案】 C2、关于粉体的吸湿性叙述,错误的是A.吸湿性是指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B.药物的吸湿性与空气状态无关C.药物的吸湿性可用吸湿平衡曲线表示D.临界相对湿度是水溶性药物固定的特征参数E.物料的CRH越小越易吸湿【答案】 B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A.放射性药品B.化疗药品C.贵重药品D.稀有药品E.生物制剂【答案】 A4、作为金葡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A.克林霉素B.红霉素C.吉他霉素D.万古霉素E.多黏菌素【答案】 A5、二萜分子异戊二烯数目是A.1个B.4个C.8个D.7个E.5个【答案】 B6、患者男性,60岁,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2年,平素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一年出现疲劳、气短等症状,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口服治疗,叶酸剂量无需调整的是A.维生素CB.阿司匹林C.苯巴比妥D.维生素BE.磺胺类药物【答案】 D7、房室瓣开放见于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收缩期末C.等容舒张期初D.等容舒张期末E.心房收缩期初【答案】 D8、不溶性骨架片的材料有A.卡波姆B.脂肪类C.单棕榈酸甘油酯D.聚氯乙烯E.甲基纤维素【答案】 D9、下列不属于白血病支持疗法的是A.控制出血B.维持营养C.化学治疗D.纠正贫血E.防止感染【答案】 C10、分泌胃泌素的是A.黏液细胞B.壁细胞C.胃窦部G细胞D.胃D细胞E.主细胞【答案】 C11、可以首先考虑生活方式干预的是A.正常高值B.1级高血压C.2级高血压D.3级高血压E.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答案】 B12、关于异烟肼,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还原性B.与氨基硝酸银反应产生银镜C.特殊杂质是游离肼D.游离肼检查用HPLC法E.含量测定方法是HPLC法【答案】 D13、下列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持续时间不正确的是A.精蛋白锌胰岛素是长效的B.正规胰岛素是短效的C.珠蛋白胰岛素是短效的D.低精蛋白胰岛素是中效的E.胰岛素所有制剂都是短效的【答案】 C14、已知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的药物,改用肌内注射后A.tB.tC.tD.tE.t【答案】 D15、孙思邈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在碰到疑难病无法治疗时,也从不畏缩,而是勤于思考,深入研究,尽力找出治疗的办法。
制药分类分析详版

医疗行业分析医疗行业总体分类医疗行业、制药行业分析一、制药分类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制药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生物制品、中药以及保健品。
其中,中药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现在传播到东南亚国家,甚至影响到了欧洲与北美洲。
制药产业链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制药行业专业性强、受监管力度大。
2、产业链较长且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种植甚至科研院所到中间的化学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疗机构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3、对制药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医药商业和医疗系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医院和药店为主的终端掌握着制药企业的命运。
二、制药行业研究分析框架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人口和经济是制药行业的根本推动因素。
2、由于药品使用的专业性、对于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医药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高度影响。
对行业本身存在的个别不规问题的修正,也会对行业的局部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3、对于企业来说,品种的市场空间和定价能力,加上渠道管控能力,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状况的核心因素。
三、2013年重要行业政策四、医药改革对制药行业影响分析【分析解读】1、近几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制度变革就是医药改革,游戏规则的改变一定会带来蛋糕切分方式的变化,而这也是行业分析的重点。
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2012年版目录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
各省级单位拥有一定的增补权限。
3、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药品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目前基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比率在90%以上,在三级医院的使用比例约为10-15%,二级医院使用比例约20-30%,2、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未来基药在三级医院销售额占比要达到25%-30%,二级医院销售额都应达到40%至50%,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达到5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种原料药、制剂药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统一规定(中国医药工业总公司)——抗生素部分节选二、抗生素技经指标统一计算口径通径: ㈠、技经指标项目:产量,质量(优级品率、一次合格品率、平均成品效价)、总收率(含各分步收率、全部原料总单耗、主要原料总单耗、主要原料单耗明细、原料成本、车间成本、工厂成本、平均发酵单位、最高发酵单位(含发酵周期、体积)、发酵罐染菌率、发酵指数、生产指数、设备发酵利用率、综合指数,另外在年报中全部原料单耗明细、产率)[以上均需填报子项及母项]㈡、指标统一计算办法:计算各项技经指标累计,一律采用加权平均法。
⒈产量:即报告期内产量,以十亿为单位,同时报以折重系数折算的重量,计算单位为吨或公斤,折重系数见附件二。
半合成类以实际重量为准,不折纯。
有出口者注明出口产量。
⒉质量:一次合格率(%)%100⨯=第一次送检样品总数第一次送检合格品数量优级品率(%)=%100⨯报告期产品交库数量交库优级品量平均成品效价(u/mg )=)报告期入库实量(单位)报告期入库产量(单位mg u⒊总收率:总收率%=各分步收率乘积 提炼部分:分步收率%=%100⨯上步投入的产出量本步产出量合成部分:分步收率=%100⨯⨯各步原料分子量各步产品分子量各步原料耗用量各步产品产量说明:⑴原料、中间体或成品的分子量一律按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
累计后取小数点后四位,第五位四舍五入。
⑵.半合成抗生素计算收率的原料、中间体一般均按来料含量折纯计算,无法折纯的可按折干计算,无法折纯折干的则按重量计,同一品种必须同一方法计算,在月报中加以说明。
⑶半合成抗生素各步报告期内处理不完的各种中间体、粗品、母液、残渣、回收品、扫地品等均以指定折扣系数或当月收率折算成原料,从原料消耗的母项中扣除。
具体折扣的方法各单位自制,自制制度需保持相对稳定期。
⑷提炼部分的分步收率,如上步的产品有节余,采用加期初减期末的办法。
计算各步收率,包括不合格产品总亿。
不合格产品的回收率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定,自制制度需保持相对稳定期。
⑸计算分步收率时,精制一步包括在结晶收率中计算,如无结晶收率则放在提炼收率中计算。
⒋物料消耗:包括全部原料总单耗和主要原料单耗。
⑴全部原料:指产成品生产过程中所有消耗的全部原料。
全部原料总单耗=斤)产品入库量(十亿或公(公斤)耗用每种原料总量之和=本产品消耗的全部原料单耗之和⑵主要原料:指在全部原料中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以及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原料(抗生素品种的主要原料见附件3) 主要原料总单耗=斤)产品入库量(十亿或公之和(公斤)耗用每种主要原料总量=本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单耗之和说明:⑴为准确反映物料消耗情况,应对原料、在制品、半成品进行严格盘点,并附有记录。
⑵各原料耗用量等于期初结存加本月领料减本月结存,原料消耗中应包括生产合格品、不合格品、废品及非天灾的事故损耗。
⑶半合成抗生素计算收率的起始原料折纯(或折干)计算单耗,其他原料按(国家或部颁或企业)标准以实物计算单耗。
发酵产品所用原料按附件3折算。
⑷原料总耗中可以折扣除自产自用的回收品(如酸、碱、醇、酯、氯仿、丙酮等) 如果在本产品不能套用的,则不能从总耗中扣除。
⑸原料消耗中不包括在制品的耗用量。
⒌成本:⑴原料成本=入库量全部原料总费用⑵车间成本=入库量车间经费工资动力费原料费用+++⑶工厂成本=车间成本+企管费 ⒍发酵指标:⑴平均发酵单位(u/ml )=)发酵液总体积()发酵总产量(ml u说明:因染菌等异常而排放下水道的发酵批次和用生产罐进行试验的批次应包括在内。
排放下水道的体积按接后体积计算,即消后体积加接种体积。
周期按放下水道的时间计算,发酵单位按零计算。
⑵平均放罐体积(立方米)=放罐总批数方米)发酵液累计总体积(立说明:凡是计算产量的罐批体积(不含中、小试验批号)均应计算在内。
总批数中包括放下水道的批次,不包括重消批次(即重新补充原料灭菌的批次)。
⑶平均发酵周期(小时)=放罐总批数罐批累计发酵周期⑷大罐染菌率%=%100⨯灭菌批次染菌批次说明:①染菌罐的确定:根据发酵全过程——从接种后到放罐前必须连续做无菌试验,并按规定判断,具体规定详见附件4。
②因染菌而重复消毒的批次应同时加在分子和分母中,因代谢异常而重复消毒的批次应加在分母中(随放罐批次计算)。
③重消罐的定义:因染菌或代谢异常等情况,已经无继续发酵的必要,但发酵液仍有使用价值,经过放掉一部分发酵液,增补一部分新料进行重消后继续利用,称为重消。
如果把需要重消的发酵液放掉≥发酵液总体积的一半时,或超过计划周期的一半时均按放下水道处理。
⑸发酵指数(亿/小时·立方米)=空罐容积发酵周期发酵液总亿⨯多种罐型合并计算发酵指数 发酵指数=⋯+⨯+⨯∑罐空容积罐总周期罐空容积罐总周期发酵液总亿b b a a说明:罐空容积不包括上封头容积。
⑹生产指数(成品总亿/小时·立方米)=发酵指数×总收率 ⑺发酵中间放料的计算:① 发酵中间放料总亿=中间放料时发酵单位×中间放料体积 ② 中间放料折算体积=该批放罐发酵单位中间放料发酵总亿③ 该批发酵液放罐体积=放罐时体积+中间放料折算体积 ⑻发酵设备利用率%=发酵罐个数小时全面停产或转产天数)(报告期内日历天数报告期内发酵总周期⨯⨯-24×100%⑼综合指数(亿/小时·立方米)=设备发酵利用率×生产指数⑽产率(公斤/年·立方米)=综合指数×年日历天数×24小时/天×折重系数/10 ⒎有关小数点的规定:⑴发酵罐批数、发酵周期、平均发酵周期、发酵单位、平均发酵单位以及计算收率的发酵总亿、滤液总亿、成品总亿,产率(以公斤为单位)等不保留小数。
⑵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各种收率、一次合格率、优级品率、设备发酵利用率)、以“十亿”为单位的产量、单位成本以及发酵体积均保留两位小数。
⑶以“吨”为单位的产量、原料总单耗、主耗保留3位小数。
三、100种原料药(抗生素部分)技经指标统一计算口径: ⒈青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结晶收率 ⒉链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喷干收率 ⒊四环素:总收率%=过滤收率×结晶收率 ⒋土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结晶收率⒌金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结晶收率 ⒍硫酸卡拉霉素:单卡总收率%=吸附解吸收率×结晶收率双卡总收率%=单卡收率×精制收率×喷干收率 ⒎硫酸庆大霉素:总收率%=吸附解吸收率×精制收率×喷干收率⒏灰黄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结晶收率×洗晶干燥收率 ⒐红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结晶收率⒑盐酸林可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结晶收率 ⒒麦白霉素:总收率%=过滤收率×提炼收率×结晶收率⒓乳糖酸红霉素:总收率%=成盐收率×喷干收率(或冷冻干燥收率)主耗:红霉素碱、乳糖酸钠 ⒔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 总收率%=缩合收率=%,1004766.266⨯⨯-⨯-含量重量哌拉西林实际产量APA APA (收率从6-APA 开始计算)6-APA 含量=%100275266⨯--)理论效价(效价APA APA ,主耗:6-APA (折纯)、氯甲酸乙酯、EPCP 、醋酸丁酯、丁醇、醋酸乙酯、丙酮⒕盐酸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总收率%=氯代收率×脱水收率×氢化收率×转精收率氯代收率%=%1009968.0⨯⨯土霉素消耗量氯代物产量 脱水收率%=%1003116.1⨯⨯氯代物消耗量脱水物产量氢化收率%=%1000209.1⨯⨯脱水物消耗量氢化物产量 转精收率=%1007741.0⨯⨯氢化物消耗量强力霉素成品产量主要原料:土霉素碱、氯代乙酰苯胺、磺基水杨酸、乙醇、无水乙醇⒖氨苄青霉素钠:⑴从6-APA 起始:(主耗品:6-APA 不折纯)总收率%=缩合收率×成盐收率(结晶收率、喷干收率、冻干收率) 缩合收率%=8656.16%100⨯-⨯消耗量氨苄三水酸产量APA 成盐收率%=%1009205.0⨯⨯氨苄三水酸消耗量氨苄钠盐产量⑵以外购三水酸开始:主耗品:三水酸不折纯 总收率%=%1009205.0⨯⨯氨苄三水酸消耗量氨苄钠盐产量⑶以外购无水酸起始:主耗品:无水酸不折纯 总收率%=%1000629.1⨯⨯氨苄无水酸消耗量氨苄钠盐产量⒗苯唑青霉素钠:总收率%=%1000412.26⨯⨯⨯-含量消耗量成品产量APA主耗品:6-APA 不折纯、丁酯、甲醇、醋酸钠 ⒘利福平:⑴总收率%=提炼收率×合成收率提炼收率%=%100/⨯-⨯-发酵液总亿(十亿))效价(十亿)产量(kg Na S kg Na S 合成收率%=%100⨯-投入量(十亿))成品产量(Na S kg⑵总收率%=提炼收率×合成收率 提炼收率%=%100⨯-发酵液总亿(十亿))产量(kg Na S 合成收率%=%100)(⨯-kg Na S kg 投入量)成品产量(主耗品:葡萄糖、黄豆饼粉、淀粉、蛋白胨、花生饼粉、丁醇、乙酸丁酯、叔丁胺、冰醋酸、侧链(二甲基甲酰胺)、植物油、乙酸乙酯 ⒙邻氯青霉素钠:总收率%=缩合收率×喷干收率=%1002005.26⨯⨯-耗用量本期入库量APA缩合收率=%1002005.26⨯⨯-耗用量产量邻氯青霉素钠(有菌)APA (无菌)喷干收率%=%100⨯耗用量邻氯青霉素钠(有菌)本期入库量主耗品:6-APA 不折纯、异恶唑酸(侧链)、异辛酸钠(38~44%)丁酸醇溶液(W/W ) ⒚甲砜霉素:总收率%=甲酰化收率×缩合收率×酯化收率×拆分收率×精制收率 分步收率:甲酰化收率%=%1000821.1⨯⨯对甲砜甲苯耗用量对甲砜苯甲醛产量缩合收率%=%1005745.1⨯⨯对甲砜苯甲醛耗用量铜盐产量酯化收率%=%1009907.0⨯⨯-铜盐耗用量乙酯产量DL拆分收率%=%1005000.0⨯⨯--乙酯耗用量乙酯产量DL D 精制收率%=%1002398.1⨯⨯-乙酯耗用量成品产量D主耗品:(※1 对甲砜甲苯) ※ 溴素 (※2 对甲砜苯甲醛) 甘氨酸、无水乙醇、二氯乙酸甲酯、d-酒石酸 ※1和※2分别为2种工艺。
⒛氯霉素:总收率%=溴缩收率×还原收率×左旋收率×成品收率 溴缩收率%=%1005273.1⨯⨯对硝基苯乙酮消耗量缩合物产量 还原收率%=%1008413.0⨯⨯缩合物消耗量胺基物产量左旋收率%=%1005000.0⨯⨯胺基物消耗量精左产量 成品收率%=%1005227.1⨯⨯精左消耗量氯霉素成品产量主耗品:对硝基苯乙酮、甲醇、溴素、氯苯、乌洛托品、甲醛、乙醇、乙酐、异丙醇、二氯乙酸甲酯、对硝基苯乙酮计算收率时暂不折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