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之特征
利用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范文

利用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范文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在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利用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提升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讨论科技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典型的范例。
一、节能环保设计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设计能够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和智能照明等技术,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美国芝加哥的Willis塔是一个标志性的现代建筑,它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系统来提供建筑所需的能源,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向城市电网输送多余的电力。
二、智能化设计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还体现在智能化设计方面。
智能化建筑通过集成当代科技设备和系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例如,日本东京的新国立竞技场是一座智能化建筑,它利用感应器控制室内照明和温度,根据人流量自动调整供暖和通风系统,从而提供舒适的环境。
三、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是科技在现代建筑设计创新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筑师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设计和模拟。
这种数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展示设计理念和方案。
例如,中国杭州的皮草市场是一座以数字化设计为基础的建筑,外观独特,呈现出流线型的曲线造型,给人以美感和艺术感。
四、可持续设计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还强调了可持续性。
建筑师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优化能源利用和降低废物排放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瑞士的Ballu Tower是一个典型的可持续建筑,它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采用可降解材料,并为居民提供自行车停车场和快速电梯,从而鼓励低碳交通和健康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科技的现代建筑设计创新为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节能环保设计、智能化设计、数字化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手段,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追求。
建筑风格的科技元素

建筑风格的科技元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建筑风格也受到了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探讨这种新的建筑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一、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设计是建筑风格科技元素的主要体现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智能化的建筑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在智能化设计中,建筑师会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建筑物内环境的自动调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此外,智能化的建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二、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建筑风格中融入科技元素,可以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建筑师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备等环保材料和技术,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
此外,一些建筑还会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减少人工能源的使用。
这些科技元素不仅有助于环保,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高科技建筑材料高科技建筑材料是建筑风格科技元素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如智能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可再生砖块等。
这些高科技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智能混凝土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自身的强度和性能;自修复混凝土在出现裂缝时可以自动修复;可再生砖块则可以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四、未来感与交互性未来感与交互性是建筑风格科技元素的另一大特点。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开始尝试将科技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未来感的建筑。
例如,一些建筑会采用透明的玻璃幕墙和LED灯光,营造出一种未来城市的感觉;一些建筑还会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交互体验。
这些科技元素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流方式。
科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科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应用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建筑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方式和工艺,还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创意和灵感。
本文将探讨科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应用,以及未来科技带来的可能性。
1.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过去,建筑师只能通过手绘或平面图来展示设计方案,这样很难让客户真正理解和欣赏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
然而,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建筑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设计方案变为可互动的体验。
客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漫游在建筑项目中,全方位地感受设计的各个细节,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理解性,也为建筑师的沟通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当今建筑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通过将建筑设计与数据库相结合,建筑师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建筑模拟和预测。
BIM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此外,BIM还可用于协调各个工程专业之间的交流,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通过BIM技术,建筑师能够更好地掌握项目的全局,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可再生能源系统众所周知,建筑业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师开始采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来提供能源和减少环境影响。
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建筑可以自行供电,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一些建筑还利用地热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来提供能源和水资源,从而实现能源低碳化和资源循环利用。
4. 智能控制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将传感器、网络和控制系统相连接,建筑师可以实现对建筑环境的智能管理。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照明、通风等设备,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此外,这些智能系统还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为建筑师和运营商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总结起来,科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应用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可视化技术、BIM技术、可再生能源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
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引 言
路准确性, 保证设计过程可 以安全、 高速 的完成 。
- 2 计算机技术应用 到建筑设计 中的优势 科学技术 的发展 , 衍生 了虚 拟构造技术 以及柔 性设 计等功 能 , 当前 2 计算机技术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助设计层面上 , 这些功能和早 期计 科学技 术的发展 , 从 多个角 度分析 了建筑 设计方式 , 让建筑 设计方式更
设 计 与 规 划
建材 发 展 导 向 2 0 1 6 年 1 0月
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吴慎 留
( 铜仁市建筑勘察设计 院 贵州 铜仁 5 5 4 3 0 0 )
摘 要: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国内整体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并且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作为2 1 世纪最常见且使
二维工程图、 工程文档 。如果需要对某视 图进 行修改 , 则相关 的视 图文
迫切需要工作人员去解决。 这种设计 哲学主要思想就是通过综合预见性 设计科学方法来完成相关工作 , 而且根本设计思路就是用最 小的经济利
益来换取最多的社会效益, 实现 自然环境 、 宇宙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 这种 设计哲学 的核心 内容就是利用预见性设计科学 的模式 , 减少不必要 的经 济支 出。 在哲学发展 中, 最核心的因素就 是人为 的因素 , 所 以该设计理念
时候 , 工作人 员也必须要秉承相关规律 , 各种专业之 间综合 协调 , 并不断
进行优化 , 这是建筑设计领域 当中, 虚拟结构 主要构造核 心产品之一, 在
浅谈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法的特征

浅谈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法的特征进入到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已经应用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同样的也深深的影响着建筑设计领域,这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式在这种转变中产生了虚拟构造、柔性设计以及功能仿真等新颖的技术特征,而当代科技技术的影响对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些新颖的特征,不但能够准确的把握现代社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能够真正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法。
文章便对科学设计观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概念以及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特征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当代科技影响下的我国的建筑设计方法。
标签:当代科技;建筑设计方法;特征1 科学设计观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概念从古至今,我国的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存在着各类的建筑活动,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同的时期所使用的建造工具以及建筑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的促进的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所以现代建筑的发展速度很快并且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建筑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同样的在信息技术已十分普及,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并且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时代,能够准确的反映新时代和新背景的建筑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建筑设计哲学的出现也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而这种设计哲学中的最主要的想法就是“综合预见性设计科学”的方法。
其根本的设计系思路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真正的实现自然、环境和宇宙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这种设计哲学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人的因素,因此这种设计观念也是由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环境观,因此其反应在建筑设计方法上就是要有可持续建筑的方法,也就是在固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最高效合理的配置,因此应用了此设计哲学的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更长,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并且所消耗的资源也更少。
探析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探析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因此人们对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就出现了功能仿真、柔性设计、虚拟构造等技术特征,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些新颖的特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除了能够真实地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之外,还可以将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立起来。
本文立足于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概述与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具体建筑设计方法分析这两个层面对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1.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概述各类建筑的活动在我国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而其不同之处就是在不同时期不管是在建筑设计方法上还是在所使用的建筑工具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现代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诞生了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建筑哲学,而建筑设计哲学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科技水平发展的也越来越高。
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问题及环境问题,如何能够准确的把握新背景以及新时代的建筑活动的发展脉搏,从而能够使建筑设计充分的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综合预见性设计科学现在在建筑设计哲学中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其主要的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对最少的资源消耗的利用从而能够获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能够保证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建筑设计方法上也必须要具备可持续建筑的方法,立足于固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合理、高效的配置各种资源,从而能够使建筑工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1]。
2.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具体建筑设计方法分析2.1柔性设计的建筑设计方法在现代产品设计制造领域中柔性设计和制造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所谓的柔性指的就是便捷性和适应性,只有具备柔性才能够与不断发展的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也就有了变化越来越快以及要求越来越高的建筑设计需求,而这种需求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建筑产品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便捷性、升级换代的能力。
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

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也让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可持续、智能化和人性化。
首先,科技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了新的工具和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传统的手绘和手工模型制作阶段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建模技术所取代。
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快速绘制、修改和可视化建筑设计方案,使得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让设计师和用户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空间的体验,有助于改善设计方案的可理解性和可行性。
其次,科技创新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常常存在矛盾。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师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节约技术来减少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使得建筑能够自给自足地供应能源,并且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智能调节。
此外,建筑材料的创新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能效,比如利用新型材料设计建筑外墙,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温和隔音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除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智能化的变革。
智能建筑设计以人为中心,利用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和舒适的居住体验。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家电和家居装饰品的远程控制,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智能建筑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建筑的使用情况和能耗进行分析,为建筑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然而,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具。
这要求设计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设计问题。
其次,科技创新所引入的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也需要与当地文化和建筑风格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其设计效果。
此外,由于科技创新的成本较高,一些传统建筑设计机构可能无法承担创新设计所需的投入和培训费用。
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探讨

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探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它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包括建筑设计。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可能的趋势。
一、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是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影响最直观和显著的方面之一。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设计师可以更加精确地建模和设计建筑物。
这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还使设计方案更加准确、可视化。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设计师和客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设计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二、可持续建筑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筑行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之一,因此将科技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例如,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一部分能源需求;智能建筑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能源使用,从而提高能源效率。
这些科技创新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三、自动化施工科技创新对建筑施工也有重要的影响。
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使得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准确。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建筑部件的制造,不仅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还可以缩短施工时间。
此外,无人机的使用在建筑工地的巡查和监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四、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科技创新对建筑设计的又一个重要影响方面。
通过集成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建筑可以实现更智能化、便利化的功能。
例如,智能灯光系统可以根据光线和人流自动调节照明,实现节能和舒适性的平衡;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影响建筑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中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将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将为建筑设计提供更丰富的创意和交流方式。
此外,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建筑设计和使用提供更多可能性,使建筑与人与环境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收稿日期:2005-08-24
论的特征 当代设计科学所决定的可持续性建筑
建筑学报
7 4
代建筑师们所采用, 如英国建筑师Richard Rogers 等。Rogers 领导的事务所设计的建 筑产品从功能组织到构造设计都可以体现 出适应变化的“柔性” 2)。 (图 为现在设计的 同时也是在为可能的未来而设计,为未来 的功能扩展和技术改造留有充分的余地。 2. 虚拟建造 长期以来建筑师通过草图和模型来推 敲建筑方案并深化设计,直到形成可以指 导施工的图纸作为建造的依据。在这一过 程当中,成熟的建筑师其实已经在头脑中 进行着一种思维上的“建造” 活动。 由于辅 助设计工具本身的限制,这种头脑中的动 态可关联的空间想象物不得不先转化为静 止的二维平面图,在图纸上表达出来之后 才可以进行分析评价和深化;或把原本可 以高速进行的头脑建造活动转化为相对低 速的手工动作来进行模型的切割拼装等工 作,以期得到三维的表达方式。 这两种传统的工作方法都不能够使头 脑中的动态思维建造活动连续快速进行, 因为精度上不足和速度上滞后使得工作效 率随着设计的深入和复杂度的提高而逐步 降低。对某些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而言其 平、立、剖面是不可直接通过头脑想象的,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设计方法将面对巨大 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图形学技 术的发展,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技术逐渐成熟并普及。人们可以在计算机 创造的虚拟环境中动态地执行头脑中所想 象的建造活动,这就是虚拟建造(Virtual Fabrication)。新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大大地 增强了人脑的三维空间操控能力,交互式 的界面和灵活的编辑功能使得设计深化的 思路可以快速且连续地进行。 CAD 技术作为虚拟建造的重要工具其 优势在于三维辅助设计并非二维工程图绘 制。早期的 CAD 软件仅仅被用来代替技术 人员绘图, 发挥着电子图板的功能。 它不能 够解决诸如生成复杂投影, 漏画图线, 投影 对位复杂度, 构件连接关系分析, 设计更新 修正和项目管理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并 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势。 CAD 技术是真正面向当今市场产品设计的 技术, 是有效应对 “综合性(Comprehensive)” 设计的技术。当今市场上产品的技术综合 性越来越高,例如市场上纯粹的机械产品 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机电 一体化甚至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 产品的设计不仅仅包括绘图,更重要 的在于概念设计, 功能一体化组织, 分析优 化和加工制造。建筑作为一种大规模的产 品也将遵循同样的规律,它是多专业综合 协调优化的产物,是不同专业在同一个项 目中把本专业的“构件”添加组合而成的 “大型装配体” 。 这种“大型装配体”就是 建筑设计领域虚拟建造过程的核心产品, 是一种基于参数驱动和特征造型而生成的 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这种建筑信息模型包 含了模型生成的特征信息,可以通过构件 与元素的层层参照生成复杂的建筑系统模 型,并且与平、 立、剖面等二维工程图和相 关工程文档如门窗统计表等相关联,当修 改了某个视图中的某些尺寸后系统会自动 更新相关视图、 模型和文档, 从而大大提高 了设计效率(图 3)。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虚拟建造 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快速原型( R a p i d Prototyping)技术快速输出为可以触摸的 真实三维建筑模型。这种技术综合运用了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激光技术和 材料科学技术,在没有传统模具和夹具的 情况下, 以虚拟的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基础, 采用丝材熔融涂覆或选择性激光烧结等分 层工艺快速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而又具有 一定功能的三维实体模型,从而快速实现 了“虚拟”到“现实”的转变(图 4)。利用 快速原型设备可以高速精确地生成具有任 意复杂度的建筑模型,从而极大地增强了 设计师对于复杂建筑体量的操控和展示的 能力。 3. 功能仿真 把科学分析和优化决策的方法引入设 计过程中,并使之成为辅助设计进行深化 的重要手段,就需要发展科学有效的评估 体系。这是对若干可行性方案进行对比取
ABSTRACT/ Nowadays,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
nolog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design. Traditional method of design is going through conversion with new technical features such as flexible design, virtual fabrication and functional emulation, etc. The Analysis of main features from angle of methodology will be beneficial for acquir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holding the orientation in present day design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ology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Flexible design, Virtual fabrication, Functional emulation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之特征
刘向峰 1
沈天行 2
当今时代是科技进步的时代。以计算 机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 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产业进步的 动力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保证;同时科技进 步的力量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法,并使得大多数产业领域, 尤其是以头脑工作为主的设计领域中传统 的方法经历技术变革。 一、以科学设计观为指导的当代设计 哲学与方法论概述 在人类历史上建筑活动有着古老的传 统,基于不同的建造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建 筑设计方法也有着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 近代工业革命对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成功 推动最终导致了现代建筑的兴起和与之相 应的现代建筑设计哲学的诞生,这一过程 有其历史必然性。 同样在科技进步, 信息技 术普及,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 时代,能够反映这一背景的建筑活动和与 之相应的建筑设计哲学的产生也将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 这种设计哲学以 R ・B u c k m i n s t e r F u l l e r 提出的“综合预见性设计科学 (Comprehensive Anticipatory Design Science)” 为代表。 这种设计哲学体现了 “do more with less”的设计思想,即如何以 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以 优化的技术实现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平衡(图 1)。 这种设计哲学的核心是人, 以人为本的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成了这一设计哲 学的设计观。这种设计观反映在建筑设计 方法论上就是寻求资源有效配置的建筑, 即可持续性建筑的方法。这些建筑具有更 灵活的适应性、更低水平的能耗和更长的 使用寿命。 二、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在实现过程中与传统的建筑设计 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可以用柔性 设计(Flexible Design)、虚拟建造(Virtual F a b r i c a t i o n ) 与功能仿真( F u n c t i o n a l Simulation)三个主要方面特征来概括。 1. 柔性设计 柔性设计(Flexible Design)及制造是当 今时代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重要特征之 一,所谓“柔性”就是指灵活的适应性,即 可经过改造适应环境变化的属性。因为当 今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变的,技术更新 的速度也在加快。变化的市场对于产品的 灵活适应性及升级换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这种要求同时影响着产品设计的观 念和方法,即从传统的 “刚性”设计转变为 “柔性”设计。 柔性产品因为具有灵活性所以可以适 应不确定的使用功能变化,同时具有开放 的升级端口,通过后续的技术改造可以保 证系统长期有效运转,拥有更长的使用寿 命, 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筑物作 为一种长期耐用的产品,为了适应当今时 代发展的要求,其设计观念和方法都必须 借鉴“柔性”的概念,使其成为柔性系统。 柔性系统的概念具有两方面含义,其 一是表征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其二是系统适应内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对 于建筑而言,其空间功能划分、容量负荷、 交通输送能力、环境保护及排放标准都可 能因为自身需求、市场或政策的变化而变 化,这客观上要求建筑的结构或设备体系 具有灵活的维护改造和升级的能力。 例如从功能上把建筑空间划分为“服 务区域(Servicing Area)”和“被服务区域 (Serviced Area)” ,服务区域中设备管线和 交通系统集约布置; 被服务区域为可以自 由分隔的灵活大空间。 这样既可以具有 “柔 性”的主体使用空间,也可以拥有“柔性” 的设备管线升级或交通系统扩充的潜力。 这种设计模式被大多数注重生态技术的现
摘要/当今时代的科技进步深刻地影响着建筑设计领域, 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正经历一种转变, 产生了柔性设计, 虚拟建造和功能仿真等新的技术特征。 从设计方法论的角 度对这些主要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建立起科学的建筑设计 观,把握当今时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科技 建筑设计方法论 柔性设计 虚拟建造 功能仿真
建筑学报Biblioteka 仿真模拟体系来辅助设计。 目前建筑师对于功能仿真的一种不全 面的认识在于把它当作一种终极检验的工 具而不是一种实时辅助的工具,这样很容 易导致这部分工作被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 员那里而不能够有机融入自己的设计思考 过程。因为一个设计方案功效的优劣在概 念设计阶段就会大体注定,如果这一阶段 选型不当那么以后的设计将成为一种修补 式的被动过程。概念设计阶段建筑师往往 要独立进行对几何形体,主要材料或总体 布置的推敲,方案中非定形的随意因素很 多且错综复杂,很难用详细的量化参数描 述,这一点也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模拟 分析很难参与进来。 因此针对建筑师应用的功能仿真软件 如 Ecotect 等就应该成为建筑设计过程中必 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图 5)。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当代 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重要特征, 这对于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设计观,把 握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的建筑设计领域与国际上的 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科学 的可持续性评价标准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支 持系统还未建立,一些技术基础平台数据 库如各地区气象数据库等还不完善,这在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学设计方法体系的推 广。最根本的一点并不在于技术条件的限 制,而在于我们目前普遍存在的设计观念 和市场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适应国际化竞 争和全球化市场,适应这个技术进步的时 代,因此转变观念是适应竞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