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气候课件

合集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地形地势课件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地形地势课件
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 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海平面
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刘家峡水电站
二 滩 水 电 站
岩滩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2.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影响 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
_ | E_太__行___
_5_00_米__以__ __下____
__山__脉__
主要地形 __青__藏___ 类型 高原
|
C横__断___ _山__脉__
高原、盆 地
| F_巫__山___ G_雪_峰__山_
__平_原__、__ _丘__陵__
_
一、地势: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2)三级阶梯的比较

界线

界线

阶梯名称
_第__一__级__ 阶梯
A昆__仑___
平均在 _山__脉__
海拔 _4_0_0_0_米__ |
_以__上____ B祁__连___
__山_脉___
_第_二__级__ D_大_兴___ _第__三__级__
阶梯 __安__岭___ 阶梯
1000~ 2000米
大 兴

1000-2000米
昆盆
仑山 脉





4000米以上

太平

山 脉

高原 山地
高 500米以下
巫 山

2019届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一讲 中国的气候

2019届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一讲 中国的气候

3.为什么台湾和海南岛受寒潮的影响非常小? 答案:寒潮是由冬季风造成的,台湾和海南岛受其影响小的原因主要有:①台
湾和海南岛距冬季风的源地远,冬季风到达时势力已非常弱;②它们受海洋暖湿气
流的影响大;③冬季风沿途受高大地形阻挡,势力大大减弱。
重难考点精析
1 我国气温分布及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月(冬季) 等温线分布特点 气温 分布 特点 等温线密集 冬季南北温差大 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且北方 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短,获得热 量少;②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受冬 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③ 冬季风南下过程,受重重山岭阻挡, 势力减弱,扩大了南北温差 7月(夏季) 等温线稀疏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①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 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 日照时间长,因而北方获得 的太阳辐射与南方相差不大; 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 日照时间短
②夏季,夏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3.特征之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干湿地区 (1)表现: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______________ 。 纬度 大,东西 ______________ 距海远近 (2) 成因:我国南北跨 _______ 不同, _______ 地形 复杂多 样。
(3)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 气 A___________ 候 亚热带季风 气 B___________ 候 温带季风 气候 C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 D_____________ 气候 E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区 云南 南部、__________ 雷州半岛 、海南岛、 _______ 台湾 南部 _________ 秦岭—淮河 以南 _______________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地区 ____________

19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yPPT课件

19高中地理中国的气候yPPT课件
(1) 等温线向北突出 主要是由于地 处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受寒冷的西北 风影响小,加上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 增温所致
10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3)图3为我国≧10℃积温分布图,写 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 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3)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 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周围地区低, 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 也高
漠河一月均温约–30℃.
-8℃
0℃等温线
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 南北温差50℃以上.
西沙群岛 (2) 影响因素:
8℃
①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
②冬季风 昼夜长短
③地形
①南北方分界线.
(3)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③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7
冬季降水量 (%) 7.2 12.4 4.6 3.1 2.3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4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8分)
桂圆、荔枝、椰子
3举例说明温度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2
民居与降水 新疆吐尔孜麻扎土屋 陕西的窑洞
新疆葡萄干晾房
江南水乡的斜顶屋
中国民居傣族竹楼
思考
这些民居反映了当地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13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吐鲁番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

学习目标 中国气候
一、气温
1、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温度带的划分 二、降水
1、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干湿地区的划分
读图:注意各区的分布范围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读图:注意各带的分布范围
我国温度带划分图
一、气温
2、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10℃积温
中温带 暖温带
东北和内蒙大 部、新疆北部 黄河中下游大 部、新疆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带 青藏高原以东
热 带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作 物熟 制
一、气温
2、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寒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 麦复种糜子、荞麦,后冬小 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
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
或冬小麦
>8000℃
一年三熟,水稻
学习目标 中国气候
一、气温
1、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温度带的划分 二、降水 1、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东北三省东部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
高原东南部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 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植被
森林 森林 草原 草原 荒漠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区域地理第19节 中国的气候(共32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区域地理第19节 中国的气候(共32张PPT)

常绿阔叶 林
季雨林
荒漠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 农业上,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吐鲁番
1.降水:
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
⑵时间分配:
①季节变化:就大多数地方而言.夏秋 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 原因: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多雨. 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少雨. ②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原因: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
一年一熟
秦岭-淮 云南和台 河以南 湾的南部 青藏高原 (即我国 和整个海 东南部) 南省 4500 ℃
~
3400 ℃
一年一熟
~
4500 ℃
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
~
8000 ℃
>8000 ℃ <2000 ℃
一年一熟 (青稞)
两年五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水稻) 小麦棉花) 橡胶
针叶林
针阔混交 落叶阔叶 林 林
问题三:潍坊市降水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特点的原因?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1.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
2.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制时间的长 短及势力的强弱决定。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降水量分布南多北少。
3.潍坊的夏季风从南向北移动,并且潍 坊南部多为丘陵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一、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火 烧 燎
⑷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①五月份在南部沿海一带: ②六月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③七.八月在华北.东北一带: ④九月份南移.十月份雨季结束
⑸降水的类型: ①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②锋面雨: 南移 北移 冷锋降雨:锋后及附近降水.影 响我国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暧锋降雨:降水多在锋前.多连 续性降水. ⑹影响我国的两个主要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降水:多雨连绵天气. ①江淮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春末 ③地形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 夏初的梅雨天气(也叫霉雨).由于 (雨影效应.焚风效应). 冷暧气团势均力敌而成. ④台风雨:强度大.狂风暴雨.历 ②昆明准静止锋:发生在冬季.由地 时短. 形阻挡而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复习——中国的气候
7.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8.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 C.华北地区正值春旱 D.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
7.读图可知,等温线分布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该地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受海水的调节作用,温度 不会很高,距海远的地区,受海洋调节小,气温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气温可知,此时为我国夏季。松花江下游出现凌汛现象在春季或秋季,B错误;华北 地区正值春旱,在春季,C错误;我国雨带在华南登陆为春季,D错误;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A正确。故选A。



风向 西北、东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 寒冷干燥 影响 降温减湿



风向 东南、西南风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性质
温暖湿润
影响
增温增湿
我国显著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夏季全国普遍 ,使需热量较多的作物如水稻、棉花、玉米的种


,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
高原、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于西北非季风 区;冬冷夏热, 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大
成因:跨纬度广;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高寒 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 —淮河以北的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
3、中国多少为标准,按
所需
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活动积温:是指

2019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

2019高考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地理

4、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 要农产品
地 有利条件 不利条


主要农产品
温带季风 热量有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气候,夏 限,全 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 黑土 北 季高温, 年降水 地(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 方 降水集中 少,且 大豆、高粱、甜菜。 林海(大小兴 地 在7-8月, 季节变 安岭、长白山):林业、人参、貂 区 雨热同期。 化大, 皮、鹿茸。温带果园(辽东半岛、
•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 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 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 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 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 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 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 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 基地。
北 太阳辐射 足,干 其制造品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地 强。
旱严重,宁夏平原)和绿洲农业(河西走廊、

水源有 高山山麓):小麦、水稻、棉花
限。 (长绒棉)、甜菜、瓜果(葡萄、
哈密瓜等)。
青 日照时间 热量不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藏 长,太阳 足。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煌水
地 能丰富。
在地形和气候的基础上理解种植业的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的土地,才适 宜种植业的发展,即只有耕地,才能发展种植业。我国种 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3)我国主要农业基地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1)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 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平原、④鄱阳湖平原、 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 (2)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⑦江淮地区;(3)粮 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课件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南方地区课件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
国”之美誉。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江汉平原、洞 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和 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②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 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③糖料(甘蔗)基地: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海南、是我甘蔗基地。 ④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 “北移南迁”趋势。 ⑤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 最发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 颖的混合农业。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 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 如何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①修建核电、水电站; ②北煤南运; ③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⑴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⑴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主要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⑴南方低山丘陵的开发
•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⑵西南交通建设
鄱阳湖 ⒂_________; 太湖 ⒃_________; 洪泽湖 ⒄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六盘水煤矿 ; A___________
淮南煤矿 ; B___________ 萍乡煤矿 ; C___________
大冶铁矿 D___________; 马鞍山铁矿 E___________; 攀枝花铁矿 F___________;
3.铁路交通
(1)“两横”:①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②黎湛— 南昆 线。 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等温线的判断地形
冷中心(冬、夏均为 低温): 山地高原
0℃
2℃
夏热、冬暖中心:盆地
18℃
10℃
城市热岛效应:
25℃
20℃
用闭合来判断地形
不在正常范围特点: “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0℃ ①③Βιβλιοθήκη •0℃3℃ ②
3℃
5、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的等温线
★在两条等值温线之间有闭合等温线, 按照“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原则判断
北半球
22℃ 20 ℃ 18 ℃
南半球
(4)利用等温线判断地形
10℃
20℃
25℃
15℃
25℃
20℃ 10℃ 15℃
气温周高中低--------地形为山地 当等温线为闭合曲线时
气温周低中高---------地形为盆地
5、看等温线平与曲:→地表状态
例: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 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 答1-2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 要因素有 B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方法突破 图解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
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 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1、t2、t3、t4为等温线,t1>t2>t3>t4)。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图示
最高温
最低温 差值
__1_4_时___左右
日出前后
气温_日__较__差___
北半球陆地上____,
C B
B
B
5.C 6.A
气候
气温
纬度 地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终年严寒 寒带 温带
终年高温 热带
1、太阳辐射
亚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 温带 ——冬冷夏热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温带
终 年 寒带 严寒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温带(冬冷夏热)
C A
B
2、说出图中C地附近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 分析形成原因。
C地附近为 横断山区,它由 一系列南北走向 D 的山脉组成,山 河相间分布在山 脉地带,地势高, 气温低,等温线 向南突出。
C A
B
【规律运用运用】
1.读我国部分地图回答
(1)图1中反映的是什 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分 析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 特点试分析原因
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 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减温减湿,气温较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 的范围。
A. _________
D
B. _________
28 ℃<A<32 ℃ 16 ℃<B<20 ℃
(3)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 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周围地区低, 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 也高
2.上图B位于哪一省,试分析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以及等 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原因。
图中B位于山东省,等值线表示的是等降水量线, 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处于泰山迎风坡,该地 多地形雨等值线向西北凸出
7月海洋上____8月
北半球陆地上____,
1月海洋上____2_月
气温年较差
3、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稀疏 -----温差小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4、等温线的判读原理
⑴等温线的走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走向(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原因: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走向(该等值线西半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原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5、等温线的应用`
⑴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数值向北降低→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升高→南半球
20℃ < A < 25 ℃
150
200
200
A
10℃ < B < 15 ℃
150
200
150
B
250 200 150 100
250 200 150 100
(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走向与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一 致 (2)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走向与纬线一致 (3)夏季海洋 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于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终 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5)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1)图中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A处为大兴 安岭东坡,此处等温线向北突出,反映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大 兴安岭东坡陡,寒冷的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增温所致
(2)图2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 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2)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 周围地区低,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也高
中国的气候
【规律运用运用】
1.读我国部分地图回答
(1)图1中反映的是什 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分 析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 特点试分析原因
(1)图中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A处为大兴 安岭东坡,此处等温线向北突出,反映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大 兴安岭东坡陡,寒冷的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增温所致
(2)图2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 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2)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 周围地区低,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也高
C B
B
B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3)图3为我国≧10℃积温分布图,写 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 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 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下图为山东丘陵等温线图,造成这种
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B)
28℃
26℃
24℃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003年全国文综3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 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