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描述
高考地理小专题——描述气候特征

高考地理小专题——描述气候特征典型例题一:(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4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3分)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4分(2)(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3分(3)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分(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3分)典型例题二: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高考地理常用答题模板总结(高考必备)

高考地理常用答题模板总结(高考必备)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二、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九、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十、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十一、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202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202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1地形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1.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巩固训练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6分)参考答案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气候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Ⅰ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Ⅱ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Ⅰ图Ⅱ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 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巩固训练读罗马和旧金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罗马、旧金山两城市气候的不同点并说明气候不同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答案】气温:夏季罗马比旧金山高得多,冬季罗马比旧金山略低,气温年较差罗马大于旧金山;年降水量:罗马比旧金山多。
因为旧金山位于太平洋沿岸,三面环水,气温受海洋影响大,沿海有寒流经过,冬温夏凉,年降水较少。
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由于地中海被陆地环抱,面积有限,其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小,气温年较差较大,罗马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较长,年降水较多。
【解析】比较气候差异应从气温高低及其变化、年较差大小,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气温和降水量的协调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罗马和旧金山的地理位置,在调用所学知识的前提下,结合模板说明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成因。
《3-1 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的描述》考点归纳

一、气候类型(一)分布:分大陆东西岸的排序进行识记。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1、7月)”定“球”(半球),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2.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先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气候类型的分布】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
据此完成第1题。
先根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定模式”西岸 东岸气压带、风带模式 季风模式内陆 再根据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推演“热型”气候类型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答案】1.B【解析】1.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
地理高考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高考地理_《中国的气候》知识点复习

高考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复习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
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模板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然要素与⼈⽂要素相互作⽤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地关系等。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模板,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答题模板1.地形类型:平原、⼭地、丘陵、⾼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特征(剖⾯图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影响⽓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温⽇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温⽇、年较差⼩于⾼纬度地区)2.地形(⾼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度的⼭地、平原、⾕地、盆地(如:⾕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地⽐平原⽇较差、年较差⼩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状况(云⾬多的地⽅⽓温⽇、年较差⼩于云⾬少的地⽅)6.下垫⾯:地⾯反射率(冰雪反射率⼤,⽓温低);绿地⽓温⽇、年较差⼩于裸地7.⼈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考地理必背答题模板⽔库的作⽤:1.调节⽓候,改善⽣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5.具有发电价值⾼考地理⼤题解题模板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治理措施上游:修⽔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库,修建分洪、蓄洪⼯程下游:加固⼤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考地理必背⼝诀1.⼀近快,七远慢。
1⽉初地球公转⾄近⽇点,公转速度最快;7⽉初公转⾄远⽇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注意夏⾄⽇在远⽇点附近,⽽⾮远⽇点;冬⾄⽇在近⽇点附近,⽽⾮近⽇点。
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公转⽰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本类试题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考查内容:从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特征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等的描述。
(一)地理位置特征【考例导悟】例1 下图为阿根廷地理简图。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答题技巧】地理位置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1.读下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地形特征【考例导悟】例2 右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题技巧】地形特征主要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剖面或河流的流向来描述。
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考例导悟】例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题技巧】某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或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比较,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3.下图为我国福建泉州与台湾基隆两地气候资料图。
填写下表,对比两地气候特征。
(四)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考例导悟】例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题技巧】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4.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
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及P地气候资料图。
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五)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例导悟】例5 据下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题技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状况(植被类型)、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强化训练】5.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
描述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常见地理高考综合题
特征描述类设问专题
一、解题思路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二、地理环境要素特征描述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带
海陆(经度)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部,太洋东西岸,临海、离海较近,深
居大陆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行政区相邻、隔海相望,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判断其自然环境特征;
相对位置(海峡、港口、交通枢纽、经济地域)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例(09年全国卷Ⅱ)?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
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大花卉出口国。
练习:1.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2.据图,比较荷兰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地形特征描述
其它:海岸线曲折与否,喀斯特地貌
例1.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例2:简述甲岛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
例3.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6分)
3.气候特征的描述
(1)指出气候类型
(2)从气候要素入手
表达方式及依据(定性与定量结合)
描述语言
气温
①最冷月均温:0℃以上—温和、温暖、低温, 0℃以下——寒冷,-20 ℃以下严寒,-30 ℃以下酷寒。
②最热月均温:20 ℃以下——凉爽, 20 ℃以上——炎热,24 ℃以上——高温。
月降水量:100mm及以上——多雨,
50mm及以上——湿润,
30--50 mm——少雨,
30 mm以下——干燥。
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下表是某一城市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资料表。
依据材料,说明该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2.比较两地气候异同。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分)
①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
②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
③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
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4.青岛与希腊纬度相当(36°N附近),都处于沿海地带,但两地气候差异显着,对比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10分)
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小结:
解答描述气候特征类综合题
一、审题——穷尽文字、图、表中的信息。
二、联想
定性——答题模式,
定量——注意量的运用(用量的变化、数值来说明)
三、表达——规范性;条理性;简洁性;常用的描述类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