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之地形特征描述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答题建模】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只要把握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字词,便可准确快速联系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2.背景材料多变,设问角度不同,但考查的知识一直比较平稳,如对人口迁移状况及其影响的考查。

答题模板: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

答题模板: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

地分成因地貌特点图示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地形,称风蚀蘑菇。

它是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的含沙量较大,对岩石下部侵蚀较强而形成的。

如果风蚀蘑菇顶部岩石的重心和基部岩石不一致,则上部岩石很容易坠落下来。

坠落下来的大石块如在地上不稳定,当刮大风时,则能随之摇摆,称为摇摆石或风动石。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称为风蚀柱。

雅丹(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形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风蚀洼地与风蚀谷: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以后,形成宽广而轮廓不太明显的风蚀洼地。

它们多呈椭圆形,成行分布,并沿主风向伸展。

单纯由风蚀形成的洼地,规模较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深度仅1m 左右。

一些大型风蚀洼地,是在流水侵蚀基础上再经风蚀改造而成,深度可达10m 左右。

荒漠区有时一次暴雨能把地面侵蚀成很多沟谷,风就沿着沟谷吹蚀,沟谷进一步扩大,成为风蚀谷。

风蚀谷无一定形状和走向,宽窄不均,蜿蜒曲折,有时为狭长的沟壕,有时又为宽广的谷地。

在陡峭的谷壁下部,常堆积着崩塌的岩屑堆,谷壁上有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窝。

风蚀残丘:经长期风蚀后,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来的小块原始地面称为风蚀残丘。

它的外形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较多,亦有成尖峰状的,高度一般在10~30m 不等。

在较软弱的水平岩层地区,经风力长期吹蚀,塑造成一些顶平壁陡的残丘,远远望去,好似废毁的千年城堡,谓之风蚀城堡。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有许多风蚀城堡。

当然,风成地貌并不局限于干早区,在半干早区和大陆性冰川边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某些砂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都可形成风成地貌。

地形特征类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类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类答题模板
考点详解
命题角度
角度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
角度二 地形地势形成的主要因素
角度三 比较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
角度四 地形地势的判断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答题模板
地形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判断依据
地形类型及分布
①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为主;
②主要分布在北部 m的为平原;200~500 m的为丘陵;>500 m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500 m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地势特征
①地势××高××低,或地势由××向××倾斜;
②地势起伏大或地势平坦
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海岸线特征及分布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或北部(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北部)海岸线曲折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高考地理答题思路: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如何描述气候特征:①气温:冬夏(或全年)气温高低;昼夜温差状况②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暖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昼夜(冬夏)温差大。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天气系统①大气环流因素一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台风)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科丰富☆影响盐度的因素: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径流的作用、洋流、结冰与融冰等。

高中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地形特点描述

高中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地形特点描述
高三专题复习--地形特点描述
1
如何描述一区域的地形地势? ①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形陆架。 ④ 最高峰位置、海拔。
2
描述该地区地形特点
1、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3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特点。
(1)内力作用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 外力作用是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11
(3)①地:修建水库,打坝拦水,淤地固沟;营造水土保持 护坡林。②地: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护田林网。
(2)分析图B所示区域的水文、水系特征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
(2)含沙量大(多泥沙),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中游多 支流,夏秋季洪水量增加,加剧下游洪水威胁。
17
• 右图中等高线的 等高距为1000
米,读图回答问 题
• (3)简述M河的 水文特征。(8分)
水量丰富,落差
M
大,多峡谷,水
能丰富
18
(3)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请分别说出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
①、②地(图A中)土地资源的措施
12
13
塬 墚

14
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思路
流量大小、
水位高低、

河流水
文特征 的描述 温 思路
季节变化(汛期) 流速 水能 结冰期、凌汛

含沙量、受污染状况
15
08年全国1卷
G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16
((12))特描征述:图多示内地流区河年和降时水令量河分,布流状量况季。节变化大,有 结冰期(。1)自天山向南北两侧递减。

高级地理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地形的特征问题的求解方法

高级地理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地形的特征问题的求解方法

高级地理常见题型解法归纳地形的特征问题的求解方法高级地理常见题型解法归纳-地形的特征问题的求解方法地理学中,对于地形的特征问题,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题型。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高级地理题型进行解法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这些问题。

河流地形的问题求解方法对于河流地形的问题,常见的题型包括河流形态、摩擦力与地貌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河流形态的特征:首先,要了解不同形态的河流在地貌上的差异,如冲积平原、峡谷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地形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了解河流形态的特征:首先,要了解不同形态的河流在地貌上的差异,如冲积平原、峡谷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地形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2. 研究摩擦力与地貌的关系:摩擦力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河流的水流速度和地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

研究摩擦力与地貌的关系:摩擦力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河流的水流速度和地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

3. 分析地形的变化原因: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例如,一个河流形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

通过找出变化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

分析地形的变化原因: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例如,一个河流形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

通过找出变化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

山地地形的问题求解方法山地地形的问题通常涉及山脉的形成、抬升和侵蚀等。

以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1. 了解山脉形成的原因:山脉的形成通常与地壳运动有关。

了解不同的地壳运动类型对山脉形成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与山地地形有关的问题。

了解山脉形成的原因:山脉的形成通常与地壳运动有关。

了解不同的地壳运动类型对山脉形成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与山地地形有关的问题。

2. 研究山脉的抬升和侵蚀:山脉的抬升和侵蚀是山地地形问题的重点。

高中地理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地形特征答题模板
一、地理地形特征
1、海洋、湖泊和河流:海洋是温带中最大的水体,全球约占70%的面积。

它们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生物进行活动提供十分理想的场所。

湖泊和河流也是全球重要的水体,它们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自然美景的独特代表。

2、山脉:山脉是地球上最大的地形特征,它们是构成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
了世界的几何格局。

山脉提供了多种地质条件,具有多样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3、平原:平原是全球最广泛的地形特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主要功能是容纳大量人口居住,平原提供了财富和繁荣的发展空间。

4、岛屿:岛屿是全球最大的地形特征之一,它们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拓宽了人
们对世界的认知。

岛屿主要分布在海洋和湖泊中,拥有许多特有的生态环境,如热带雨林、海盐地等。

二、地理地形特征的作用
1、水资源:海洋、湖泊和河流是全球主要的水资源,它们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

此外,山脉也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它们向周围的平原和河流提供着水资源。

2、气候与生态:山脉的存在对形成地表的几何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形
成特定的气候条件,影响植被分布以及物种结构。

平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代表。

3、经济:海洋和河流是人类运输的重要场所,促进了贸易往来。

湖泊和岛屿也是
经济开发的重要地点,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各种旅游景点。

总之,全球的地理地形特征至关重要,它们影响着气候、生态和经济,构成着地球的几何格局,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主题说明:(高中地理)《地形的特征》

主题说明:(高中地理)《地形的特征》

主题说明:(高中地理)《地形的特征》主题说明:地形的特征概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某一地区的形状和特征,它由各种地貌和地形要素所组成。

地形的特征对地球表面的水文、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地形要素地形要素是构成地形的基本组成部分,常见的地形要素有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沙漠等。

山脉山脉是由连续排列的山岭组成的地形要素。

山脉通常呈条带状分布,山峰高耸,山体陡峭。

山脉对降水分布、气候形成和地壳运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丘陵丘陵是由多个相对较低的山坡组成的地形要素。

丘陵通常起伏不平,山坡较为缓和。

丘陵地形对土壤发育、水资源积蓄等具有一定影响。

平原平原是相对较为平坦的地形要素,通常海拔较低。

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居民聚居。

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

盆地盆地是由山脉或丘陵环绕的低洼地区,呈碗状或盘状。

盆地地形容易积蓄水资源,对农业灌溉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河流是在地表形成的水流通道,由源头、支流和河口组成。

河流地形对水文循环、土壤侵蚀和交通运输等具有重要影响。

湖泊湖泊是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蓄水区域,由天然堤岸包围。

湖泊地形对水资源供应、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

沙漠沙漠是干旱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形要素,主要由沙丘、沙地和沙漠植被组成。

沙漠地形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地形的特征涉及到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和沙漠等地形要素。

这些地形要素对地球表面的水文、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农业、旅游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地形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各个地区,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规律 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
1. 特征问题;
2. 区位问题;
3. 分布规律;
4. 评价问题;
5. 意义问题;
6. 措施 7成因问题。

一、特征描述。

(一)地形特征的描述模式:
描述的基本内容(思路模板)
考题呈现方式 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 1.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谷地等);2.主要局部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特征(起伏大或小)3.最高点最低点;4、若图中以山地为主,则需描述山脉走向。

等高线地形图;
河流流向。

地形以____ 为主; ____方位以____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或和缓);
地势____方位高,(反方位)低(或由方位向反方位倾斜); 山脉呈方位—反方位走向
地势起伏 地势高低及其变化
例1: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山为主,多峡谷,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

例2:(2011年全国文综卷,36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
(2)、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①为(两)大河下游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②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例3:(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36题)左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河流200回0060050040
030020
015
4035
151-03-5
4-10(月)
m
m /量水降℃/温气城市
黄麻等高线/m
500
200

90°
北归线
20°
孟加拉湾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
答案: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例4:(宜昌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考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分析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布哈河河流水系特征。

(12分)
答案:地势特征: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间;公路沿中间湖泊修筑表明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

(4分)
水系特征:①布哈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是注入青海湖的最大的河流;②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的最大河谷中,支流多,流域面积大;③北边支流多,南边支流少;④布哈河位于青藏高原北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河道较窄、较浅;B 以上河段河道较弯曲,B 以下河段较平直。

(8分
例5: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 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度,7月平均气温24.6度。

(3)说明图示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
答案:西北部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东南部 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例6: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41°00′N
42°00′N
41°30′N
100
100
200
200 100 300
200 300 300
400
300 500 500
河 流 600
图 例
200
等高线
/m 123°00′E A
123°
30′E 124°
00′E
图10 我国某地区略图
(1)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2分)
答案: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 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
(2)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
答案: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

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3)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答案: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 理由: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 例7:(2009福建文综)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7分) 。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 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 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及判断依据
答案:①地形状况:西部是高峻的山地,地势起伏大;中部是低平的沉积平原,地形平坦;东部是低缓的高原。

②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大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 判断依据:①西部海拔高(500-4000米),相对高度达,等高线密集; ②中部海拔200米以下,有大河流经;③东部海拔大多在500-1500米之间,等高线中稀周密。

(2)描述 H 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10分)
答案: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11分)
答案: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势地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12分)
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

国界线 海 洋 石 油 铁矿石 锰 矿 首 都 河 流
等高线 /m
煤 炭 图 例
M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0降水量(mm) º
4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