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采集技术在低场磁共振颈椎扫描中的应用
颈椎体终板炎的低场磁共振表现与探讨

颈椎体终板炎的低场磁共振表现与探讨王维;段建航;何学艺;曹一维;范辉;张超;张利红【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3(008)029【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椎间盘退变中的椎体终板炎的低场 MRI表现,以提高对颈椎终板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及漏诊,给临床医生诊疗提供信息.方法采用日立牌0.35T低场磁共振仪对 312例颈椎椎间盘退病患者行 MRI扫描,分析颈椎终板炎的MRI信号表现及形态特征.结果在 312例颈椎间盘退变病例中,有 116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椎板有不同程度的信号异常改变,累及 335个颈椎椎体终板,其中 119个终板在 T1 WI、T2 WI上呈长T1、长 T2 信号,195个终板的骨髓在 T1 WI、T2 WI上均呈高信号,21个终板的骨髓在 T1 WI、T2 WI上均呈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可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强条件下 MR对颈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炎可以做出相应的诊断,且有较明确的信号及形态改变,结合分期,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总页数】2页(P14-15)【作者】王维;段建航;何学艺;曹一维;范辉;张超;张利红【作者单位】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 [J], 许思祥2.低场强磁共振对椎间盘退变致终板炎的MRI表现分析 [J], 林杰;黄建松;袁萍3.低场MRI在椎体终板炎中的诊断价值 [J], 韩任江;高朝阳;陈鹰熙;林斌;徐焕鹏4.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J], 蔡金华;方华盛;李冬媛5.浅析颈椎体终板炎的低场磁共振表现 [J], 汪洪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MRI)颈部血管TOFMRA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颈部血管TOFMRA扫描技术颈部血管解剖: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头颈联合线圈/颈部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线圈中心置于下颌下缘水平,膝部适当用海绵垫垫高,减轻运动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注意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下颌下缘。
常规扫描方位:横轴位。
扫描序列:横断面:Calibration Scan 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相控阵线圈及表面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
很多厂家也将此校准序列做在了扫描序列里面,这样可以防止被检部位移动造成相应的伪影。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上下范围大于需扫描血管的范围,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SCIC能纠正信号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请参考:近线圈效应(SCIC,PURE,HC,CLEAR)横轴面:AX 3D TOF SPGR 横轴面3D TOF序列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采用纯轴位扫描,扫描模块方向与血流的方向相反,自颅底向下扫描,下缘包括主动脉弓上缘。
TE,TR设置最短,FOV:20-24CM,层厚:2.0-2.4mm,模块设置6-8个,范围足够即可,模块与模块之间重叠25%左右,可以减轻阶梯状伪影。
添加上饱和带减轻静脉信号。
使用部分Phase FOV可以缩短扫描时间,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使用脂肪抑制技术能更好的抑制背景,但会增加扫描时间,如使用脂肪抑制技术,需添加局部匀场,保持磁场的均匀性(下图)。
局部匀场范围≤定位范围。
如线圈支持并行采集技术,增加加速可明显缩短扫描时间。
横轴面:AX 2D TOF SPGR 横轴面2D TOF序列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采用纯轴位扫描,扫描方向与血流的方向相反,自颅底向下扫描,下缘包括颈总动脉起始部(或主动脉弓上缘)。
MRI并行采集技术

并行采集技术(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s,PAT)MRI中的空间信息编码是在K空间内进行的,因此K空间的填写速度决定成像速度的快慢。
K空间是理解MR成像技术的基础,它实际上是一个以空间频率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所对应的频率空间,其内的MR信号是不同空间频率的矢量数据。
K空间填写方式较多,如笛卡儿、极性、球形和其他非线性轨迹等,目前MRI系统中多采用笛卡儿K空间。
在MRI系统中空间信息编码一般通过快速切换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对于给定的MR成像仪其成像速度主要取决于空间编码的快慢。
在单线圈采集MRI系统中,由于是通过切换梯度场获得空间分辨率,每个回波单独编码,采样速度取决于单个回波空间编码的速度。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快速成像序列如EPI、FLASH、TSE、BURST等都是通过优化梯度场和脉冲的切换率和切换模式实现的,所有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以连续模式采集数据进行K空间填写。
不管数据采集序列多么特别,磁共振成像的梯度编码一次只能对K空间的一个位置采样,采集一行数据需要切换一次梯度场和/或射频脉冲。
此外,成像速度还受与成像仪技术和病人安全性相适应的最大切换率的限制。
为减小测量时间而保持分辨率不变时,必须减少回波编码数目,因而产生了矩形视野。
但当所选择的视野小于物体的大小时将产生卷折伪影,矩形视野受病人解剖结构和部位的限制。
与单线圈采集成像技术相比,SENSE技术为多线圈并行采集成像技术,是傅立叶成像中不同于梯度编码的成像方法,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再主要是由采集的梯度编码回波决定的,在SENSE技术中,额外的空间信息是在用阵列线圈测量期间从线圈强度的空间差异中获得的。
可消除卷折伪影,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
一、SENSE技术的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与发展史敏感度编码(SENSitivity Encoding,SENSE)技术是一种利用较高的局部梯度磁场,通过多线圈并行采集以增加K空间内采样位置的距离,达到减少K空间采样密度的目的,在小视野内通过专门的重建算法,在保持空间分辨力不衰减的情况下、使采集时间减少的快速成像技术。
并行采集技术在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

体闻及胸 膜摩 擦音 , 或者心包 摩擦音 ;4 辅助检 查提示 胸 ()
急性心 肌梗死经过 相应的治 疗病情 相对稳 定后 , 对再 腔积液或心包积找原 因。胸痛可 由梗死范 围
扩大 引起 , 可由心包炎 、 也 肺栓塞 、 梗死后综 合征或非 心源 参考文献 : 性疾病 引起 , 应注意鉴别诊 断 , 主要 的诊断措施包括反复多 [ ] 叶任高 . 1 内科学 [ . 5版 . M]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
经 验交 流 ・
并 行 采集 技 术在 脑磁 共振 弥 散加 权 成像 中的应 用
朱 凯, 王 卉 , 赵 建 国, 李 宁福
70 0 ) 50 4 (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 银川
摘要 : 为评价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 S E ) A S T 在颅脑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 像 中的应 用价值 , 分析 3 0例患者 同时行 颅脑核磁共振弥散成像 ( WI与加 A S 技术的 D 检 查资 料。结果 , D ) SE T WI 常规 D 在气 颅交 界区磁感 应性伪 WI
影明显高 于加 A S 技术的 D , SE T WI 尤其在颞 叶与额叶显示 较差 , 而且 , 者组织 间对 比也低 于后者 。表明加 前
A S 技术的 D 图像质量好 , SE T WI 组织 间对 比高 , 磁感应性伪影 明显 降低 , 利于边缘小病灶 的显示 。
关键词 : 核磁共振 ; 弥散加权成像 ;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
1 资料 与 方 法
脑组织的分辨 , 本组均测量 同侧基 底节 区正 常脑组织 与 同
侧侧脑室脑脊液两者 的信号强度 , 两者之 间的对 比度 C( C
MRI并行采集技术

并行采集技术(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s,PAT)MRI中的空间信息编码是在K空间内进行的,因此K空间的填写速度决定成像速度的快慢。
K空间是理解MR成像技术的基础,它实际上是一个以空间频率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所对应的频率空间,其内的MR信号是不同空间频率的矢量数据。
K空间填写方式较多,如笛卡儿、极性、球形和其他非线性轨迹等,目前MRI系统中多采用笛卡儿K空间。
在MRI系统中空间信息编码一般通过快速切换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对于给定的MR成像仪其成像速度主要取决于空间编码的快慢。
在单线圈采集MRI系统中,由于是通过切换梯度场获得空间分辨率,每个回波单独编码,采样速度取决于单个回波空间编码的速度。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快速成像序列如EPI、FLASH、TSE、BURST等都是通过优化梯度场和脉冲的切换率和切换模式实现的,所有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以连续模式采集数据进行K空间填写。
不管数据采集序列多么特别,磁共振成像的梯度编码一次只能对K空间的一个位置采样,采集一行数据需要切换一次梯度场和/或射频脉冲。
此外,成像速度还受与成像仪技术和病人安全性相适应的最大切换率的限制。
为减小测量时间而保持分辨率不变时,必须减少回波编码数目,因而产生了矩形视野。
但当所选择的视野小于物体的大小时将产生卷折伪影,矩形视野受病人解剖结构和部位的限制。
与单线圈采集成像技术相比,SENSE技术为多线圈并行采集成像技术,是傅立叶成像中不同于梯度编码的成像方法,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再主要是由采集的梯度编码回波决定的,在SENSE技术中,额外的空间信息是在用阵列线圈测量期间从线圈强度的空间差异中获得的。
可消除卷折伪影,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
一、SENSE技术的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与发展史敏感度编码(SENSitivity Encoding,SENSE)技术是一种利用较高的局部梯度磁场,通过多线圈并行采集以增加K空间内采样位置的距离,达到减少K空间采样密度的目的,在小视野内通过专门的重建算法,在保持空间分辨力不衰减的情况下、使采集时间减少的快速成像技术。
MR并行采集技术的优势

( 卷积伪影 当信号的采集频率小于带宽的 五) 2 且 K空 间采 样 线 之 间 的距 离 小 于 成像 物体 时, 倍
便可 发生 卷 积伪 影 。卷 积伪 影可 以发生 于 所有 MR
采集 的方 向, 解决 的办法包括 : 增加 F V 调整相位 O ;
编 码方 向 ; 加 S N E因子并 重建 较 大 的 F V。 增 ES O ( ) 间谐 波 同步采 集 (muaeu cusi 六 空 s lnos qitn i t a io o ai amoi , MA H) 应 用 多 个 并 行 线 圈 fptl r nc S S s ah s
维普资讯
国外 医学临床放射学 分册 Frin Mei lS i csCiia R do gclFsi e2 0 e;9() 3 8 33 oeg dc c n e l cl ail ia acc 0 6 S p2 5 :4 — 5 a e n o l
算法 , 在保持空间分辨力不衰减 的情况下使采集时
间减少 的一 种快 速成 像技 术 。 ( ) 三 缩减 因子 R K空 间采样数 目减少 的 因子 ,
也称 S N E因子或增速因子。 ES R与所使用线 圈的子 单元数及信号采集通道数 目有关 , R值不超过线 圈 子单元数 目。常使用值为 2 3 主要 因为 S R随着 ~, N R增 加 而降低 。S NR一1 (* ) /gR 。
( 体部背景信号抑制的扩散加权成像(iui 九) d fs n f o
w i tdw oe o yi gn i a k ru d s p r si n eg e h l d h b ma i g t b c go n p e so , w h u
了采 集 时间 。如 R 2时 , = 采集 12的 K空 间相位 编 / 码线 , 采集 时间 减 少一 半 ; = R 3时 , 只采 集 13的 K / 空 间相 位编码 线 ,因而采 集 时 间可减 少 13 / 。根 据 S N E采集 技 术 的算 法 , E S R值可 以达 到 阵列线 圈通
磁共振 (MRI) 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 (MRI) 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上)刘克成 等本文作者刘克成先生,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副总裁; 徐健先生,翁得河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 何超明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
2004年3月2日收到。
关键词:MRI 低场系统 高性能配置 高场应用低场化导言长期以来,磁共振低场系统由于受到信噪比的限制一直被认为只能用于常规的临床检查。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高场的功能被逐级地移植到低场系统上,使得低场系统的临床应用得到很大的拓展。
本文就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趋势做一简单的概要。
一 医用磁共振低场系统的特点1. T 1与场强一般来说,低场系统是指主磁场场强低于0.5T 的系统。
虽然当场强下降时,信噪比也随之下降。
但是,由于人体组织的T 1值却是随着场强的降低而相应地减少。
T 1与场强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来近似:T 1∝B 0n n=1/2~1/3(与组织有关)在三种场强条件下的T 1值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的组织,当场强从1.5T 降低到0.35T 时,其T1值将缩短将近一半。
因而,为获取同样对比度的图像,在偏转角相同的条件下,在低场系统上重复时间TR 可以选择得比较小。
这就是说,在给定的扫描时间里,低场系统允许有更多的平均。
从Ernst 方程:αErnst =arccos(e 1T T R−)可以得出: 当偏转角α不变时,重复时间T R 为T 1的函数:T R =-ln(cos(α))×T 1以脑脊液为例。
在1.5T 和0.35T 的不同场强条件下,脑脊液的T 1值相差一倍。
在偏转角相同的情况下,纵向弛豫恢复快慢差异是很明显的,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保持图像对比度相同的条件下,在0.35T 的系统上,由于脑脊液的T1值只是在1.5T 系统上的一半,所以重复时间可以相应地从3000ms 缩短到1500ms 。
假定在二维成像时,相位编码步数为N Y =256,在1.5T 系统上,重复时间如果是T R = 3000ms ,平均次数为N AVG =1,那么所需要的扫描时间为:T scan (1.5T)=T R ×N Y ×N Avg=3000×256×1=768000ms而在0.35T 的系统上,由于重复时间可以相应地缩短到约1500ms ,所以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可以允许平均次数为2,其计算如下:T scan (0.35T)=T R ×N Y ×N Avg=1500×256×2=768000ms增加扫描平均次数所带来的一大好处是能减小由于各类运动所引起的伪影。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于曰俊;张国华;侯金文【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07(005)005【摘要】@@ 1 并行采集技术的原理rn磁共振(MR)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成像速度一直是人们致力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一些序列的采集时间已达到数秒,但因受技术限制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图像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并行采集(parallel acquisition, PA)技术减少了相位编码的数目,又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因此以上问题迎刃而解.理论上PA技术可达到亚秒级水平 [1],但因受伪影和信噪比(SNR)的影响通常只能提高1.5~3倍.在相同的采集时间内,应用PA技术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在快速自旋回波和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它通过减少回波链的长度减少图像的模糊效应 [2].【总页数】3页(P366-368)【作者】于曰俊;张国华;侯金文【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潍坊,26104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椎动脉成像时间飞跃技术结合并行采集技术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照研究 [J], 郑建忠;黄洲;刘怀忠;欧阳可勋2.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与常规采集技术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J], 顾海峰;郑玲;郝绍伟;李林;张志强3.并行采集技术在头颅磁共振中产生伪影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J], 朱熹; 叶靖; 王志军; 孙继全; 朱庆强; 夏巍4.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在3.0 T术中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 [J], 李琼阁;于阳;任彦军;马素文;单艺;赵澄;齐志刚;卢洁5.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J], 张家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可摄 片。否则应 做好摄片 前准备 , 一般 禁食或灌肠 。 2 3 骨盆为弓形骨骼 围起 的结构 , . 中心线入射点对各部 投影有较大的影响 , 应特别注意各体表标志定位准确。体表定 位标志 ( ) 1 骨盆的上界为髂 嵴; 其最高点在腋 中线上 , 与第 4 约 腰椎棘突和脐同一平面。 () 2 骨盆两侧前上 方 , 突出的骨为 最
2 讨 论
2 1 体 厚 超过 1e 和应 用 6 K 以 上 管 电 压 时 ,需 加 . 2m 0V 用 滤 线 器 。骨 盆 部组 织 密度 大 , 度 大 , 成 人 摄 片 都 需 用 滤 厚 故 线器技术。
2 2 骨盆部与肠腔 等软组织重叠 , . 肠管 内如有粪便 、 气
术 , 采 用 G A P gnr i dat ai ai at l aae R P A(eeaz u‘l b t gp ra yprl l le o r n c il l
髂前上棘 , X线摄 片定位 的重要骨性标志 。( ) 为 3 腹部最下方
正 中线 上, 向上 而 下 可 扪 及 的突 出骨 为耻 骨 联 合 与尾 骨 在 同
节。
・ 9・ 3
中心线 , 向头侧倾 斜 l 。 ( 5角 男性 ) 2 。 ( 或 0角 女性 ) 经髂前 , 上棘连线 中点射入胶片 。 照片显示 为骶髂关节正位影像 , 骨呈 正位投影 , 骶 与髂
骨 的耳状面重叠 。骶 骨上部 、 腰骶关 节均显示清晰 。骶 骨下部
与尾 骨 和 耻 骨 联 合 重 叠 。 14耻 骨 后 前 位 . 摄 片 目的 观察耻骨形态 , 质结构 。 骨
摄影体位
与 台 面垂 直 。
被检者俯卧摄影台上 , 下肢伸直 , 正中矢状面 垂直投射 , 经两侧大粗 隆连 线中点射入胶片 。
中心线
照片显示 为耻骨 正位影像 ;耻骨联 合边缘锐 利 ,耻骨 各 部骨质 、 形态均 清晰 。坐 骨稍有放 大 , 其形 态与闭孔 部较
好。
15坐骨前后位 . 摄 影体位 被检者仰 卧摄影 台上 , 下肢神直 , 中矢状面 正
条件 , 日常工 作 中可 用 于 许 多 部 位 的 扫 描 , 了 颈椎 的矢 状 在 除
L c e u PI 报道 使 用 并行 采集 技术 中 的 GR P A 方法 ui R e 曾 l 2 AP
后, 虽然 普 通 T E比较 S R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 S N 但存 在平均
信 噪 比略 高于 普 通 S FE的 现 象 ,文 献 认 为 是 两 种 扫 描 方 法使 用 了不 同 线 圈 单 元 数 的 原 因 ,但 文 中 的 病 例 均 使 用 三 个线 圈 单 元 进 行 扫 描 , 果 与 L ceR e 的相 同 。 结 ui ul l
维普资讯 http://www.cΒιβλιοθήκη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 0 年 第7 总2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自 q摄影技术 07 期 6期 负
摄影体 位 被 检者仰 卧摄 影台上 , 体正 中矢 状面垂直 身 台面 。下肢伸 直 , 两臂 屈肘 , 手置胸前 。胶片下缘 达骶骨末
。
表 1 三种 组 织 在 两 种 扫 描 方 法 的 s R( ‘ X±S N )
3 .并行 采集 技 术 的应 用 范 围 并 行 采 集 技 术 利 用 的是 一纪 线 圈 中 每 个 线 圈 单 元 的敏 感 一 特件 同 ,闵 此 只有 在 扫描 中 在 直 用 了 相 控 阵 线 圈才 能使 用 iA P T技 术 , 且线 圈单 元 数 必 须 I、 等 于 加 速 因 子 ; 时 因 为 1于或 同
与台面垂直 , 坐骨 结 节 对 胶 片 下 缘 。
中心线
铽入蔽片 。
向头侧倾斜 2 4 。 经耻骨联合下方 5m处 5~ 5 角, c
照片显示 为坐骨 正面影像 。坐骨体 、 上支和下支的骨质 及形态均清晰。耻骨稍放大 , 闭孔呈竖 向椭 圆形 , 坐骨棘投影
闭 孔 内。 耻 骨 联 合 与 下 部骶 骨 和 尾骨 重 叠 。
注: 椎体 、 脊髓 、 脑脊液在两种磁共振扫描方法 L的 S R差别经 N
统 汁 P值 均> 0 0 , 显 著 性 差 异 .5无
只有 相 位 编 码 方 向上 的数 据 填 充 才 会 影 响 扫 描 时 间 . 因此 还 须满 足 线 圈 排 列 的方 向 与相 位 编 码 方 向 保 持 一 致 。根 据 上 述
一
平 面。( ) 4 骨盆后方骶尾骨部分在其两侧最 突出的骨 为髂后
I 二 棘 ( ) 4腰椎 棘突和尾骨尖端 , 5第 皆为骨 盆摄影 的重要标
( 稿 :0 7—0 1 ) 收 20 4— 6
志。
S R=Sml N 瓦 [f e t 1 .
并 行 采 集 技 术 在 低 场 磁 共 振 颈 椎 扫 描 中 的 应 用
张 月俏 钱 玉娥 金 重午
浙 江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邵逸 夫 医院放 射科 (106 30 1 )
维普资讯
・
4 0・
摄影技 术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 自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 0 0 7年 第 7期 总 23期 6
8’
讨 论 C N I SO O C I N U
位外 , 领横 断位 、 它 脊 椎 的矢 状 位 等 都 可 应 用 , 用 范 围 头 其 应
非常 广 泛 。
结论 :
行 行 采 集 技 术 在 低 场 磁 共 振 中 的 应 用 是 磁 共 振 技 术 的 一
从 结 果 中 发 现 iA P T技 术 不 仅 减 少 了磁 共 振 的扫 描 时 问 , 而且 信 噪 比与 普 通 jE 比较 无 显 著性 差 异 , 作 原 理 如 下 。 s 工 1 缩 短扫 描 时 间 的技 术 参 数 : . () 1 传统 意 义J 通 过 缔 短 T 矩 彤 F V、 降低 采集 次数 I R、 O 和 等技术来缩短扫描时间 , 个方法均存在缺陷 。 每 如过 度 的 缩短 T R会 影 响 图 像 的 权 重 对 比 1 , 低 采 集 次 数 明 显 地 降低 了 图 3 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