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图像(画图)类计算问题》专题练习卷
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图像计算题(无答案)

图像计算题化学图像题:就是将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的形式表示的习题,这类题目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
图像题的出现不仅能考查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观察、想象、分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究其内容而言,主要有溶解度、溶液的稀释、溶液的导电性、沉淀量、化学反应过程等图像题;从形式上看,由单线图像题、多线图像题常见的类型为:反应过程与时间的关系、溶液与酸碱度的关系、固体与溶液反应不同量的变化关系、标签题等。
易错易混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图像的“三点、一线、两坐标”的含义,三点为起点、最高点或最低点、转折点、一线为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及变化趋势、两坐标为坐标轴的含义。
练习11.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
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讲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20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1)反应生成C02气体的质量是 g;(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农业上常用10%一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上述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2.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段加入,溶液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3.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14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图像题(含解析)

专题1 图像题9. (201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图像题,考查实验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A. 开始反应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增加了稀硫酸中的溶剂和生成的水,氧化铜反应完毕后,只增加稀硫酸溶液中溶剂,故A正确;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金属都有剩余,酸相同且不足量,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中,氯化亚铁质量更大。
故B正确;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反应,使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完毕后,溶液恢复到原温度,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 开始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压变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瓶中气体减少,降低,气压减小,最终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内起始气压,故D错误。
(2018河北省,题号7,分值2)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故A选项错误;B、金属过量,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C、等量的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D、等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课时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合的是( )3.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5.下列图像与相应操作过程不相符的是(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8.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9.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10.已知:Na 2CO 3+H 2O +CO 2=== 2NaHCO 3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到一定质量的Na 2CO 3溶液中,测得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变量y 可表示的是( )A .溶剂的质量B .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C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 .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专题一 坐标图像题1.C2.A 【解析】A 项,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生反应: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每溶解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B 项,甲烷在盛有足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空气中的氮气不参与反应,其质量不发生变化,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C 项,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起始时,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曲线重合,随着反应的进行,锌先反应完,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铁继续反应,最终铁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锌,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D 项,加热混有MnO 2的KMnO 4制O 2,KMnO 4分解产生K 2MnO 4、MnO 2和O 2,随着反应的进行,MnO 2的质量逐渐增大,KMnO 4完全分解后,MnO 2的质量不再改变,由于KMnO 4中混有MnO 2,故起始时MnO 2的质量大于0,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
2018年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图像类试题

2018年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图像类试题1. (2018•湖北咸宁)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答案】C【解析】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故错误;B、最终溶液的pH 不可能低于3,故错误;C、开始时,高锰酸钾中含有锰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停止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有铜生成,故最终固体的质量不可能降低为0,故错误。
故选C。
2. (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 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 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 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错误;B、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即n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错误;C、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正确;D、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
故选C。
3. (2018•四川德阳)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专题06 图像坐标题-2018年中考化学题型全解(原卷版)

第六课图像坐标题【题型分析】主要内容: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②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③溶液的pH的变化④物质溶解时随温度的变化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考查方式: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
【真题演练】1.【2017年某某市B】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2.【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下列图像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氯气B.加水稀释浓盐酸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D.将足量的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3.【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4.【2017年某某市A】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人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5.【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知识梳理】1.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图标2.三个优先反应原则(1)优先反应的原则一: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
2018年初中中考化学试卷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卷试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2018?湖北咸宁)以下图像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常温下,同样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同样的稀硫酸反响B.向必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加热必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氢气复原必定质量的氧化铜【答案】C【分析】A、常温下,同样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同样的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故错误;B、最后溶液的pH不行能低于3,故错误;C、开始时,高锰酸钾中含有锰元素,跟着反响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A.增添,当反响停止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B.D、氢气复原必定质量的氧化铜有铜生成,故最后固体的质量不行能降低为 0,故错误。
故C.选C。
D.E.F.(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响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G.H.I.J.K.L.M.N.O.P.Q.该实验是将氧化铜渐渐加入稀盐酸中R.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S.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获取的固体成分同样该曲线不可以反应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巧完整反响,m点时稀盐酸过度。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渐渐加入氧化铜中,错误;B、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巧完整反响,m点时稀盐酸过度,即n点以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添,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错误;C、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巧完整反响,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获取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同样,正确;D、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巧完整反响,m点时稀盐酸过度,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该曲线能反应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
应选C。
(2018?四川德阳)向必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淆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积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完整版)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
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 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 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 标轴(也称 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 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例一】相同质量的 Al 和 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 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 ()A B C D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 Al 和 Mg 分别跟 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 图中直 线 a 表示( )A 、锌B 、铁C 、铝D 、银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 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练练】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氢气的质量/g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反应时间/sD 、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 比乙多2、相同质量的 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反应( 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 +2 价),生成 H 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活泼性 N > MB .两个反应生成 H 2 的体积相等C .相对原子质量 N > MD .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二:酸与碱作用例三】(2008?济宁)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某些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 5%的 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 10mL5%的稀盐酸中, 将测得溶液 pH 的变 化绘制成右图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酸性, pH=0B 、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 pH=14C 、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 pH=7D 、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酸性,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解析: A 、根据图象的起点进行分析, B 、根据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象走向 进行分析, C 、根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图象进行分析, D 、根据反应前后的图象进行 分析.例四】向 CuCl 2和盐酸的 100g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 NaOH 溶液,参加反应的 NaOH 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 仅考虑沉淀为 Cu (OH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列叙0 反应时间A、整个反应中,氯离子个数减少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C、M点溶液比P 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D、沉淀完全时,m1 的数值为80解析: A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来考虑; B 、P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 再去考虑溶质是谁; C 、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变化来考虑; D 、根据沉淀质量算出 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练练】1、向 再除以 装有一定量 Ba (OH )2 溶 pH 和滴入稀 H p 2 A 、 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 体积的变化情p 况H如下图所示,其pH中 正确 B 、 7 慢滴入稀 H 2SO 4 至D)、的疼痛。
2018年中考化学《图像(画图)类计算问题》专题练习卷

物质的质量僖A.《图像(画图)类计算问题》专题练习1.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N&CQ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NaCQ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 b c目碳酸钠溶液 质量僧A. 滴至a 克时,溶液中反应为 CaCl 2+N&CO=2NaCI+CaCOjB.滴至b 克时,溶液中含 HCI 、NaCI 两种溶质C. 滴至c 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D. 滴至d 克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C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一沉淀质量信稀硫酸的质量喝A.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B.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 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D.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A3.某研究所利用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O?xH 2Q)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 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鹿 氢的量氢氧优钠溶液质量也6 8 O 14-12.10.5.600 200 400 600 800 1000分解温度比固体质量一分解温度关系團A. CaCQ?xH2O 中x=2B. 500〜650C范围内的残留固体为CaCQC. 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发生的反应为CaCO「CaCO+COD. 8000C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CaCO【答案】C4.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1)共制取氢气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lOO-Og 稀硫酸5•将含有NaCI 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 g 完全溶于90 g 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 pH 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画图)类计算问题》专题练习
卷
1.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至a克时,溶液中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至b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克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C
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B.
C.D.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A
3.某研究所利用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2O4•xH2O中x=2
B.500~650℃范围内的残留固体为CaC2O4
C.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发生的反应为CaC2O4CaCO3+CO↑
D.8000C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CaCO3
【答案】C
4.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 (2)9.8%
5.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 g完全溶于90 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10 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箅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 g (2)6.9%
6.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2)8.1%。
7.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200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至ng后停止,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请根据图象与数据分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用“>”、“<”或“=”表示)。
(2)m值等于。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a<b<c (2)4.66 (3)1.42%
8.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所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0% (2)14.1%
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 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