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留学生英文版培养方案

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培养类别
□留学生(博,英文)
一级学科名称
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代码
时间
2016年6月
覆盖专业
Industrial Economics
基本学制
3年
学分
博士(留学生):总学分29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9学分
培养目标
1. Master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system expertise about industrial economics, practicing professionall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research trends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with the ability to enga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
覆盖专业简介
研究方向名称
Industrial Economics
In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 is a field that builds on thetheory of the firmby 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f (and, therefor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firms andmarkets.It belongs to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discipline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There 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subject, including:1)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y and Policies;2)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olicies;3)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ory and Policies.
产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方案(二级学科代码:020205)一、学科概况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的理论科学。
它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产业经济学是在原部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向我校本学科现设信息经济、经济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
三、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能够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较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学习年限为二年。
四、业务要求本学科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产业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能力和从事产业经济管理具体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五、学分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学分,调研实习1学分,课堂教学30学分。
信息经济、经济数据分析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学分中包括必修课23学分,选修课要求至少修满7学分。
六、学位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详见《产业经济学学科课程设置计划》(附专业阅读书目)。
八、留学生的课程设置调整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作如下调整:①政治理论课不作为留学生的必修课,可作为选修课;②对外汉语(4学分,72学时,第一、二学期各2学分,36学时,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设)作为留学生的必修公共外语课,专业英语课作为留学生的必修专业课;③中国经济与社会(2学分,36学时,第二学期,社会发展学院开设)作为仅限于面向留学生的必修课;④信息安全不作为留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可作为专业选修课。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及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经济研究方法与手段,了解经济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具备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研究手段与社会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实际业务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2. 金融理论与政策3. 国际经济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非全日制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的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研究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SCI(或S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2篇以上(含2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5篇以上(含5篇),经导师组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科学研究应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1. 实行三阶段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主要侧重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手段的培养与训练(必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主要侧重学科方向研究前沿的学习与研讨(选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主要侧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论文写作(研究和写作阶段)。
三个阶段应依次递进完成,原则上不能跨跃。
2.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第一阶段必修课程学习完成后,博士研究生须参加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入学科方向课的学习。
资格考试由学院统一出题,试题覆盖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总分100分。
其中,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各30分,高级计量经济学40分。
资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七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试时间均为上午8:30-11:00),70分及以上为通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产业经济学博士留学生研究生中文版培养方案

产业组织理论
[法]泰勒尔,张维迎总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考查
选读
2
高级产业经济学
[美]斯蒂芬·马丁,史东辉等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考查
选读
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钱纳里·H等,吴奇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考查
选读
4
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
[美]W·吉帕·维斯库斯等,陈甬军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博士生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在获取广博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具有独立从事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和承担较高层次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与外国同行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或合作从事管理工作,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培养方式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负有全面责任。导师组人数3人以上,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组成。
1.导师组统一管理。以导师组统一规划管理、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博士研究生自学研究相结合,系统、前沿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2.导师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关心博士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修养,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004
考查
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坚实的产业经济学和流通理论基础,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在各类大型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从事综合管理、商品贸易、金融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商务、政策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职业道德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流通经济2、期货市场3、消费经济4、品牌研究5、黄金市场6、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发展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德、智、体合格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本专业实行学分制。
学生课程学习修满44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本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其中,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共计共计26学分;选修课程应不少于18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2、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学科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经济学院同意。
五、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
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卡。
3.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般要求核心期刊)在公开刊物上独立发表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4.中期筛选中期筛选时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
产业经济学系博士班学生规定事项(精)

產業經濟學系博士班學生規定事項91學年度第2學期第4次系務會議通過9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系務會議通過94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系務會議通過95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系務會議通過96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系務會議通過97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系務會議通過一、博士班入學新生,課程補修、擋修規定如下:1.博士班入學新生,凡未曾修碩士班或大學部產業經濟學達3學分(含)以上者,須補修碩士班產業組織理論(一)或產業經濟學(二擇一)。
未補修完成者,不得修博士班進階相關課程。
2.非經濟領域碩士班畢業之博士班入學新生,凡未曾修碩士班個體經濟學3學分(含)以上、計量經濟學3學分(含)以上者,需補修本系碩士班相關課程。
未補修完成者,不得修博士班進階相關課程。
3.前述補修學分不計入畢業學分。
上述規定事項若有未盡事宜,由系主任會同博士班該課程授課老師決定之。
二、博士班學生自修業期間第2年起,每學期均須參加本所開授之專題討論課程,並在該課堂上報告相關論文。
三、課程規劃:博士班課程區分為「基礎課程」、「專長培育課程」與「學位論文」三大類。
其中,「基礎課程」、「專長培育課程」說明如下:1.基礎課程:為博士班必修課程,包含高等個體經濟學(一)(二)、高等產業經濟學(一)(二)、高等計量經濟學、高等總體經濟學。
2.專長培育課程:為博士班選修課程。
四、指導教授須至少有1位為本系專任教師。
五、「博士班候選人資格考核條件」如下:1.需修滿本系博士班畢業學分數(不含論文)。
2.需1篇論文被下列期刊接受或刊登:EconLi t、SSCI或SCI收錄之期刊、國科會「經濟學門專題研究計畫審查須知」收錄之A、B、C級期刊及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abour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
产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方案(二级学科代码:020205)一、学科概况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的理论科学。
它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产业经济学是在原部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向我校本学科现设信息经济、经济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
三、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能够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较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学习年限为二年。
四、业务要求本学科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产业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能力和从事产业经济管理具体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五、学分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学分,调研实习1学分,课堂教学30学分。
信息经济、经济数据分析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学分中包括必修课23学分,选修课要求至少修满7学分。
六、学位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详见《产业经济学学科课程设置计划》(附专业阅读书目)。
八、留学生的课程设置调整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作如下调整:①政治理论课不作为留学生的必修课,可作为选修课;②对外汉语(4学分,72学时,第一、二学期各2学分,36学时,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设)作为留学生的必修公共外语课,专业英语课作为留学生的必修专业课;③中国经济与社会(2学分,36学时,第二学期,社会发展学院开设)作为仅限于面向留学生的必修课;④信息安全不作为留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可作为专业选修课。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济学研究人才、高校师资及经济实务部门的高级应用人才。
要求研究生作到: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某项专门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第二外语有一定了解。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1、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2、规制经济学3、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三、学制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1、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英语(5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2、学科基础课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计量经济学(3学分)3、专业主干课产业组织理论(3学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3学分)规制经济学(3学分)金融经济学(3学分)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经济数学方法(2学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学分)当代经济学流派(2学分)公共经济学(2学分)发展经济学(2学分)宏观经济运行分析(2学分)制度经济学(2学分)五、教学实践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研究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不计学分。
论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选题工作,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5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能够从事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经济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产业经济基础理论和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国际学术视野,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主要研究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
2.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外部结构、产业内部结构、产业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工业化与工业化道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3.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
主要研究产业成长、产业调整与优化、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革命、产业规制、产业发展政策。
4.高技术产业经济研究
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
5.产业分析理论和方法
主要分析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及其政策优化,产业发展规划。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非经济学专业硕士以及经济学专业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生,还必须补修经济学硕士学位课程,并参加考试,但是成绩不计入总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